佛寺壁画论文-赵芳

佛寺壁画论文-赵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寺壁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广允佛寺壁画,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布局,图像解读

佛寺壁画论文文献综述

赵芳[1](2019)在《广允佛寺壁画的图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沧源县广允佛寺的壁画可以分为大殿内墙壁画、大殿顶部壁画和外围壁画叁部分。大殿内墙壁画以柱子为界,共绘制有10幅,其主体内容是佛传故事。广允佛寺壁画中,《逾城出家》《降魔悟道》具有普遍性的图式、辨识度高的场景,可以较为轻易地识读出其宗教内涵,但其他壁画多被误读为宣扬政治和安抚边疆民众、反映民间传说和市井风情的故事画。绘画者并未根据故事情节的顺序展开,而是根据构图的整体需要来安插故事情节,其构图结构不允许观者按照惯常的观察习惯去识读画面。广允佛寺壁画创作者所构建的图像叙事,综合了他们个人认知体系和现实状况,通过对古典母题的重塑,反映出多民族共生、文化共融的社会现状,将故事主要人物按自己的意愿改头换面,使其呈现新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董艺[2](2018)在《曼宰竜佛寺僧舍外墙壁画人物形象的本土化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曼宰竜佛寺僧舍外墙壁画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的清代老壁画。壁画在艺术风格上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傣族本土型壁画",这种风格人物形象的勾勒描绘上,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傣族民间生活气息,是傣族人物形象本土化风格的典型代表。(本文来源于《温州文物》期刊2018年01期)

罗晶[3](2018)在《佛寺建筑中国化在壁画中的图像见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这种思想的转变也直观地体现在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变化之中。通过不同时期表现佛教寺院建筑形态的壁画,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早期关键性的演变,同时为了解佛寺建筑中国化的过程提供图像见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18年11期)

郭巍[4](2018)在《云南傣族佛寺壁画风格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历史长河中宗教精神在艺术上的体现,云南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风格类型。滇南地区的佛寺壁画呈现带有典型的傣家痕迹,其生活性、世俗性、民族性较为丰富;滇西一带佛寺壁画则呈现出与内地文化交融的现象,同时依然保留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风格特色。受傣族传统文化、周边国家文化及汉文化影响,云南傣族地区壁画既有别于泰缅地区的纯宗教性,又有着汉化痕迹,但又有别于中原地区佛寺壁画,具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特征。(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朱己祥[5](2018)在《鄯善和于阗古国佛寺壁画花纲人物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分析了若羌米兰、于田胡杨墩佛寺遗址壁画中的花纲人物图像,以及犍陀罗浮雕同类图像的继承和发展情况,认为米兰图像大体沿袭了犍陀罗担花纲因素,胡杨墩图像已从担花纲模式解放出来,并界定了二者年代;进而指出,米兰花纲人物具有右绕供养佛塔的设计意图,其翘脚担花纲者造型反映了古印度特有的供养形式,胡杨墩花纲人物依然属于佛寺供养内容,并非当前学界所谓古印度神话故事之表现。其人物形态灵活多变,在柔韧的线描轮廓中加入凹凸有致的晕染色彩,朝气无限的生命力跃然而出,展现出独特的于阗古国艺术世界。(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牛耕,覃大海[6](2018)在《新疆霍拉山佛寺遗址出土“目连降服龙王兄弟”壁画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霍拉山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霍拉山村南偏东约1.2公里的山梁及坡地上。地理坐标地处焉耆县西北部的霍拉山北麓山前地带的山梁及坡地上,地势起伏,地表为碎砾层和砾土层,沟中有稀疏的骆驼刺等耐旱植被。遗址南倚起伏的群山,东临克其克布拉克沟,西北距琼布拉克沟约1.3公里,距霍拉沟口3.8公里。遗址东侧的克其克布拉克沟较宽,沟中有林带、果林、小片耕地和两户居民。佛寺遗址共有大小建筑遗迹18处,可分为(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8年07期)

杨丹[7](2018)在《唐长安佛寺壁画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佛教发展兴盛,长安地区佛寺林立,时有吴道子、杨廷光、尉迟乙僧等着名的佛教绘画艺术家于寺内画壁留迹,这些佛寺壁画对后人进行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今已无法在昔日长安地区看到唐代佛寺的全貌,佛寺中的壁画实物业已不存。幸而在今敦煌地区的石窟中仍保留有大量完好的唐代佛教壁画,此外敦煌出土的文书中亦有一些关于唐代长安佛寺情况的记载。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和画史资料,并辅以敦煌地区相关石窟壁画及文本,将文献资料和画史记录比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对个别佛寺及壁画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有其意义。如,通过对《新唐书》、《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等文献进行整理并比对《历代名画记》、《寺塔记》等画史资料的记录,可以了解唐代长安地区佛寺与壁画繁盛的概况,长安佛寺壁画颇具历史、艺术的研究价值;通过敦煌文书中记载的敦煌僧人悟真入长安一事,结合《唐会要》等相关文献记录,可以发现悟真入长安前后长安佛寺的存毁情况,期间部分长安佛寺按统治阶级要求改换寺额,出现了同名不同寺,同寺不同名的问题。此外在悟真返回敦煌后,在敦煌该时期的壁画中亦发现了对长安佛寺的反映;通过对“地狱变”与“净土变”壁画流行于长安佛寺,但“地狱变”少见于敦煌地区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唐代流行于长安与敦煌地区不同的佛教思想;通过研究画史资料记载中长安佛寺壁画最常见的“鬼”“神”题材,并比照“吴家样”作品中的“鬼”“神”形象,可以发现唐长安佛寺壁画中“鬼”“神”的具体形象应当为开道小鬼和天龙八部神众,这种“鬼”“神”形象同样在敦煌壁画中得到了佐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唐长安佛寺壁画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寺院的规模、分布以及寺院中的佛教壁画题材、组合。第二章,分析悟真入长安所见的唐长安佛寺情况,会昌毁佛前后长安佛寺存在存毁及改换寺额的问题,悟真从长安返回敦煌后,敦煌灵图寺窟壁画中对长安佛寺的反映。第叁章,分析“净土变”流行于长安佛寺和敦煌地区,“地狱变”却只盛行于长安佛寺而少见于敦煌地区的原因。第四章,通过分析“吴家样”作品中的“鬼”“神”形象,对唐长安佛寺壁画中最常见的“鬼”“神”形象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安佳[8](2018)在《云南傣族的南传佛寺壁画》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傣族南传佛教壁画与傣族人民的信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发展中,傣族南传佛教壁画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具有本民族的审美特征。在现代生活中,还出现了不受或较少受传统或外来壁画粉本影响、具有一定表现性或个性的壁画。傣族南传佛教壁画在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中,亦受影响。(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8年05期)

董思君[9](2018)在《山西平遥县明清佛寺壁画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镇国寺和双林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二寺规模较大,保留的壁画和彩塑较为完整。目前,已有的山西省平遥县寺庙壁画研究也基本是立足于对二寺其中一部分的壁画的整理和分析,但二寺中仍有很多壁画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在山西平遥县内除了双林寺和镇国寺仍保留着许多规模各异,建成年代各异的寺庙,但这些寺庙并没有受到研究者普遍的关注。诸多寺庙中保留着相当可观的壁画,这些壁画对了解地方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生活方式、审美喜好、壁画艺术等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资料。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寺庙中的壁画、彩塑损坏严重,甚至难以辨别内容,非常令人惋惜。借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与美术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对山西平遥县寺庙进行走访调查,整理出平遥县寺庙现存壁画的图片、文字资料。梳理这些壁画、文字资料的存毁状况,研究其艺术特征,解析其文化特质,对于保留山西平遥县文化生态,保护山西平遥县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寺庙壁画与寺庙建筑,寺庙彩塑等艺术形态共同构成了每个寺庙的独特文化生态,平遥县寺庙壁画还有着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杂糅共处的独特特征。做好山西平遥寺庙壁画研究有利于深挖当地寺庙文化艺术特色,完善寺庙艺术生态研究成果,反思当下山西平遥县寺庙壁画保护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当地文物保护现状提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树辉[10](2018)在《北庭大佛寺S105殿壁画绘制年代和相关史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庭大佛寺是《西州使程记》所载之"高台寺"和《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记之"西寺",始建于573年,是突厥他钵可汗修建的伽蓝佛塔,亦是该城又被称作"可汗浮图城"、"浮图城"的原因所在。S105殿西壁的壁画为绘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幅互无关联的画面。所谓的"王者出行图"和"攻城图"(或称"八王争分舍利图")为一有机整体,绘制于8世纪末,是对唐、回联军与吐、葛等联军北庭争夺战的反映。出行的武士为唐军,王者头后的圆光及交脚坐于白象之上的构图是画师对唐军首领(杨袭古?)的美化之作,称其为"北庭城攻防图"更为合适。以buzuq集团kyn(日)支系和aj(月)支系为主体的西州回鹘与以ut∫oq集团tεηiz支系仆固(bygdyz)部为核心的北庭回鹘在967年曾发生一次争夺领导权的内讧战争。北庭城(包括大佛寺所在的"西延城")在战争中被毁,北庭回鹘亦被西州回鹘降服。北庭城及大佛寺重建于976年,S105殿西壁下侧的回鹘男女供养人像便绘制于重建之时。(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佛寺壁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曼宰竜佛寺僧舍外墙壁画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的清代老壁画。壁画在艺术风格上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傣族本土型壁画",这种风格人物形象的勾勒描绘上,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傣族民间生活气息,是傣族人物形象本土化风格的典型代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寺壁画论文参考文献

[1].赵芳.广允佛寺壁画的图像解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董艺.曼宰竜佛寺僧舍外墙壁画人物形象的本土化风格[J].温州文物.2018

[3].罗晶.佛寺建筑中国化在壁画中的图像见证[J].中国宗教.2018

[4].郭巍.云南傣族佛寺壁画风格类型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

[5].朱己祥.鄯善和于阗古国佛寺壁画花纲人物图像分析[J].敦煌研究.2018

[6].牛耕,覃大海.新疆霍拉山佛寺遗址出土“目连降服龙王兄弟”壁画解析[J].法音.2018

[7].杨丹.唐长安佛寺壁画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安佳.云南傣族的南传佛寺壁画[J].美术.2018

[9].董思君.山西平遥县明清佛寺壁画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10].李树辉.北庭大佛寺S105殿壁画绘制年代和相关史事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8

标签:;  ;  ;  ;  

佛寺壁画论文-赵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