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距离效应论文-蔡翔,张海晶,程发新,史烽

空间距离效应论文-蔡翔,张海晶,程发新,史烽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距离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距离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蔡翔,张海晶,程发新,史烽[1](2019)在《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下篇:地理距离视角下的空间外溢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Romer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地理距离约束下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权重矩阵阈值调整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随地理距离衰减的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真实存在,地理距离对产学协同创新的抑制作用在减弱;研发物质资本和研发人力资本均具有强外部性特征,且研发人力资本的空间外部性最为明显;产学协同创新在整体上存在明显的衰减效应,但是存在两个局部集聚区,即局部集聚区Ⅰ(时间距离在150分钟之内)和局部集聚区Ⅱ(时间距离在350到500分钟之间),其中局部集聚区Ⅰ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章鹏程,李杨卓,周淑金,高湘萍,潘鑫[2](2019)在《自我参照加工的近空间距离增强效应: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空间距离如何影响自我参照加工。首先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不同空间距离怎样影响自我参照加工的过程,再结合再认测试验证影响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在晚期认知加工阶段对自我参照加工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在再认测试中得到了验证;(2)研究结果同样也发现了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对他人参照加工的增强作用,但未在再认测试中得到验证。本研究证实了近空间距离能够促进自我参照更加精细化加工,拓展了对自我参照加工的认识和自我的了解。(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楚冰倩[3](2019)在《新媒体对旅游形象空间距离衰减效应的扰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是影响其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现如今,基于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为主的新媒体,已成为大众接收和传播信息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新媒体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媒体下,旅游形象传播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增强,而传统的旅游形象空间距离衰减模式也会因此而改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对旅游形象空间距离衰减效用的扰动作用,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4期)

刘帅,张建清[4](2019)在《空间距离、溢出效应与环境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造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首先通过ESDA分析了废气、废水、废物污染的空间效应,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1)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下,废气、废水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而局部性的废物污染空间效应不强,叁种污染在经济空间矩阵下,空间效应显着;(2)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显着,且污染排放具有竞相减排的时空滞后效应;(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还检验了EKC假说,否定了"污染天堂"假说;(4)我们还通过分解空间效应识别了影响环境污染的长短效应、直间接效应,得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期显着。(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9年01期)

潘文卿[5](2018)在《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基于距离指数与投入产出空间权矩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引入知识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指标,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国内、国外知识外溢对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视角考察了吸收能力可能影响着国内、国外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实证分析发现:(1)区域内知识资本对地区生产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显着;(2)国内知识的地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来自国外不同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3)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既有利于来自国内不同地区间知识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也有利于吸收来自国外FDI与高新技术进口的知识溢出,进而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对普通技术进口的知识溢出效果没有实质的影响。文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曹思宇[6](2017)在《空间距离对股票价格联动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的股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股市已经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我国股市的股价联动现象是十分显着,所谓股票价格的联动效应,就是在同一个时段内股票价格出现同涨同跌的现象。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股市区域联动效应方面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采用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的空间距离作为区域的划分标准来其研究股票价格的联动效应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叁个部分的实证分析来研究距离对股票价格联动和股票价格同步的影响。第一部分用空间距离作为证券组合的划分依据,分析了股票与一定区域内单支股票价格与证券组合是否具有联动效应,结果说明该联动效应显着存在,并且距离与这种联动效应是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实证的第二部分延续了第一部分的模型,以市场状态作为时间的划分依据,将整个样本期间划分为牛市、熊市、震荡期叁个期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市场是处于哪个时期,目标股票和区域内其他股票的联动效应都是存在的,但是市场处于不同的行情的情况下,这种联动效应的强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市场处于熊市的时候这种联动效应是最强烈的。实证第叁部分采用了更加直观的分析方法,将股票与股票之间的收益率与两家公司总部之间的空间距离直接关联起来,结果表明距离对两支股票价格的同步性是有存在显着负相关性的,同时我们还发现省份因素、金融中心的因素也促进了股票价格之间的同步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3-26)

胡林成,熊哲宏[7](2016)在《符号数量和非符号数量的空间表征:5岁儿童的SNARC效应和距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物理刺激的数量信息表征是符号数字表征的前提和基础,据此假设在儿童的SNARC效应发生的时序问题上,非符号数量(如面积)的空间表征早于符号数量(如阿拉伯数字)的空间表征。本研究邀请5岁幼儿完成数字比较和面积比较两类任务,结果发现在数字比较任务中没有出现SNARC效应,但却存在距离效应;在面积比较任务中出现了SNARC效应和距离效应。可以推断,在阿拉伯数字的空间表征出现之前,儿童已经能够对非符号数量信息进行空间表征。(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卢春天,朱晓文[8](2016)在《城乡地理空间距离对农村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网络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地理居住场所,而且对微观社会行为有着独特的解释力。城乡地理空间距离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不仅有着直接的效应,还通过新、旧媒介及垂直社会网络的中介发挥了间接效应;不同的媒介类型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存在强度和方向的差异。空间的媒介化并不仅仅是依靠各类媒介尤其是新媒介对空间的渗透和扩展,还包括实践者之间的基于社会网络互动而使得空间媒介化的功能得到了加强。(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金刚,沈坤荣,胡汉辉[9](2015)在《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基于地理距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域统计数据,基于地理距离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际外显、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边界。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均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外显、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在1 000千米范围外快速下降,而内隐知识在1 100千米范围外已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简单增加研发人员和资本相比,促进研发人员交流互动及优化资本结构更能促进地区知识增长。(本文来源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期刊2015年12期)

金刚,沈坤荣,胡汉辉[10](2015)在《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基于地理距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购买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体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Lee和Hong,2012),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知识转移并未根本改变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事实证明,虽然中国已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几家中国企业能够成为各自行业的全球技术领先者,以至于出现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电饭锅、马桶盖的咋舌场景。那么,对创新落后地区来(本文来源于《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6卷)》期刊2015-11-06)

空间距离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空间距离如何影响自我参照加工。首先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不同空间距离怎样影响自我参照加工的过程,再结合再认测试验证影响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在晚期认知加工阶段对自我参照加工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在再认测试中得到了验证;(2)研究结果同样也发现了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对他人参照加工的增强作用,但未在再认测试中得到验证。本研究证实了近空间距离能够促进自我参照更加精细化加工,拓展了对自我参照加工的认识和自我的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距离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蔡翔,张海晶,程发新,史烽.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下篇:地理距离视角下的空间外溢效应[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2].章鹏程,李杨卓,周淑金,高湘萍,潘鑫.自我参照加工的近空间距离增强效应: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9

[3].楚冰倩.新媒体对旅游形象空间距离衰减效应的扰动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4].刘帅,张建清.空间距离、溢出效应与环境污染[J].经济问题探索.2019

[5].潘文卿.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基于距离指数与投入产出空间权矩阵[J].经济学报.2018

[6].曹思宇.空间距离对股票价格联动效应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7

[7].胡林成,熊哲宏.符号数量和非符号数量的空间表征:5岁儿童的SNARC效应和距离效应[J].心理科学.2016

[8].卢春天,朱晓文.城乡地理空间距离对农村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网络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

[9].金刚,沈坤荣,胡汉辉.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基于地理距离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

[10].金刚,沈坤荣,胡汉辉.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基于地理距离的视角[C].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6卷).2015

标签:;  ;  ;  

空间距离效应论文-蔡翔,张海晶,程发新,史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