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奉官论文-许贵杰

传奉官论文-许贵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奉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孝宗,传奉官,处理

传奉官论文文献综述

许贵杰[1](2017)在《弘治初年的传奉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明王朝建立后在中央废丞相,置内阁;地方废行省,设叁司。使君主专制集权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皇权不断发展,至明成化时期,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传奉官群体,致使吏治腐败,朝政动荡。公元1487年,明孝宗即位,决心从吏治问题开始进行整治朝政,而对于传奉官的处理则成为其重中之重,对待不同的传奉官采取了不同的处置办法,使吏治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2期)

王云鹏,崔永胜[2](2013)在《“传奉官”中的医官及明初太医院医官——读《“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成化时期,出现了有其时代特征的"传奉官"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合理需求,同是也加速了社会从节俭到奢靡的转化。这一群体中,以医官为代表的技术类"传奉官"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明初以来,太医院医官一直通过最高统治者直接任用的方式任命,这种任用方式与医官的技术性质是相辅相成的,不应与其他传奉升授的"传奉官"一概而论。(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王迪[3](2010)在《成化时期的“传奉官”》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化时期,皇帝经常绕过内阁与吏部的人事铨选机制,通过宦官"传奉圣旨"的形式升授官员。以这种途径获得任命的官员,被定名为"传奉官"。这一时期,传奉官的升授次数、人数不断增多,授职范围逐渐扩大,表现出日益泛滥的发展趋势。造成传奉官泛滥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在皇帝为首的宫廷政治力量的支持与推动下,传奉官在成化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给当时的政治与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0年07期)

朱丽玲[4](2010)在《明成化时代与王朝悲剧——读《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给读者展现的是一幅社会转型期时明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画卷。但明代社会展现出的新变化,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悲剧的开端呢?以"传奉官"现象为特征的成化时代,不可能产生社会变革之风,只是王朝悲剧的开端。(本文来源于《魅力中国》期刊2010年01期)

李伟明[5](2008)在《“斜封官”与“传奉官”》一文中研究指出吏治腐败历来为群众所痛恨,从某个意义来说,其危害性有甚于经济腐败。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社会虽然是"人治"的,但多数时期,在用人体制上还是有一套章法可循,尽管这些制度具体操作时可能走了样。变了形。不过,到了唐朝中宗时期,有一种叫"斜封官"的,却可以称为干部任用制度的一项"创新"。(本文来源于《杂文月刊(原创版)》期刊2008年08期)

文醒城[6](2008)在《明中叶传奉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传奉官是指皇帝通过太监“传奉圣旨”的形式直接任命的官员。传奉官在明宪宗天顺八年二月出现,至明熹宗天启叁年十二月后消失,前后存在160年。宪宗、孝宗、武宗叁朝,传奉官以群体形式存在,世宗、穆宗、神宗、熹宗四朝,传奉官以个体形式出现。如果离开官尊民卑,官民社会地位迥异,社会利益不均,官员特权多于庶民的等级社会背景,离开等级社会背景下,社会安定,奢侈的时代背景,明中叶就不会产生传奉官。传奉官出现,造成明中叶选官制度被冲击,国家财政被浪费,官僚集团矛盾激烈,社会贿赂成风。反映着社会制度性缺陷带来的社会问题,反映着明代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8-04-28)

屈军卫[7](2008)在《明代传奉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于金陵建立明朝,累世近叁百年的大明王朝在历史上产生了。朱元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效法汉唐,继于宋元,开天辟地,自成一统。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叁司,集决策大权于一身。丞相用人大权也被剥夺殆尽,吏、兵二部虽然管理大小官员的任用,但仅能掌握中下层官员的管理任用,更使君主专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明中叶以后吏部这仅有的权力也遭受到挑战,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而非经过正常的吏部铨选的传奉官的出现就是其特点之一。(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方志远[8](2007)在《“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奉官”始见于明成化初,泛滥于成化末,延续于弘治、正德间,最多时达四千余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传奉官现象以不合理乃至荒诞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的某些合理需求,其发生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速了成化时代开始的由讲究节俭到追求奢靡、由政府控制到个性发展、由“严肃冷酷”到“自由奔放”的明代社会的转型。虽然传奉官在嘉靖初被废止,其带来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却被普遍接受。(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传奉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成化时期,出现了有其时代特征的"传奉官"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合理需求,同是也加速了社会从节俭到奢靡的转化。这一群体中,以医官为代表的技术类"传奉官"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明初以来,太医院医官一直通过最高统治者直接任用的方式任命,这种任用方式与医官的技术性质是相辅相成的,不应与其他传奉升授的"传奉官"一概而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奉官论文参考文献

[1].许贵杰.弘治初年的传奉官研究[J].明日风尚.2017

[2].王云鹏,崔永胜.“传奉官”中的医官及明初太医院医官——读《“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J].潍坊学院学报.2013

[3].王迪.成化时期的“传奉官”[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

[4].朱丽玲.明成化时代与王朝悲剧——读《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有感[J].魅力中国.2010

[5].李伟明.“斜封官”与“传奉官”[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8

[6].文醒城.明中叶传奉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

[7].屈军卫.明代传奉官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方志远.“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J].历史研究.2007

标签:;  ;  ;  

传奉官论文-许贵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