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垦殖论文-冯健,霍维洮

移民垦殖论文-冯健,霍维洮

导读:本文包含了移民垦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圣母圣心会,移民垦殖,影响

移民垦殖论文文献综述

冯健,霍维洮[1](2016)在《圣母圣心会移民垦殖活动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主教圣母圣心会利用移民垦殖的方式在内蒙古地区传教,表现出与其他修会和地区不同的特点,也成为近代化过程在该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具体表现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6年06期)

李屹凯[2](2016)在《清代天山北麓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是气候、环境和人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往的讨论集中于过去千年间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其中,清代由于处在小冰期内,而备受关注;并且清代流传下来大量的历史文献,可供利用来重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序列。同样地,由于在我国疆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清代备受历史学研究的关注,特别是其收复和建设新疆。出于巩固边疆的目的,清政府收复新疆之后,随即决定建设新疆,并从陕甘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将天山北麓从传统牧区发展为新疆重要农区。关于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垦殖,已有诸多研究者就其中的各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将参考已有研究,结合气候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因素,讨论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也意欲为当前国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即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后期。首先,借鉴已有研究,本文讨论了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移民政策、迁入地天山北麓移民高潮与迁出地河西走廊严重干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761-1780年天山北麓3次移民高潮是在河西走廊3次严重干旱的驱动下发生的,且移民高潮的出现滞后于严重干旱1年。第3次严重干旱推动了第3次移民高潮,并使得清政府于1780年转变了移民政策。进而说明,1775-1780年河西走廊严重干旱-天山北麓移民高潮-移民政策转变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候变化-社会响应链条。为了更全面认识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后期移民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以陕甘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761-1911年为研究时间,进一步拓展时空尺度进行讨论。首先,利用已有研究提供的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分别重建了过去400年陕甘地区的旱涝序列和温度序列,并结合已有自然证据研究成果。其次,利用已有研究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变化,以此说明陕甘地区人地矛盾的变化。同时,以天山北麓人口数量的变化作为代用指标,来反推移民活动的变化。最后,综合起来分析1761-1911年陕甘地区的气候变化、人地矛盾变化和移民活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移民活动受到了移民补助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放大,然后响应气候变化而发生。另一方面,清代天山北麓的农业垦殖与气候变化也存在着联系。本文以18世纪中期为例,进行讨论。根据以往的积累,发现1757-1774年间的部分历史文献将温度升高与农业垦殖、疆域扩展相联系。为了验证其中的可靠性,首先将历史文献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叁类,即巴里坤作物种类的变化、霜雪事件的变化和有关天山北麓的变暖感应。利用对比法,确认天山北麓在18世纪60-70年代存在有温度升高。同时,对比已有的树木年轮研究成果,说明温度升高开始于18世纪30年代,并保持至70年代。因此,温度升高确实影响了天山北麓的农业垦殖,并有助于农业发展。并且,同期湿度较高也是有利于农业垦殖的气候背景。最终的结果表明,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存在着关系。一方面,河西走廊迁入天山北麓的移民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受到了社会因素的放大;另一方面,天山北麓温度升高、湿度较高保证了农业垦殖的顺利进行。以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垦殖的例,说明讨论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复杂关系,需要注意到社会因素的变化和区域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朱映占,曾亮[3](2016)在《近代康区移民垦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政府移民康区垦殖的倡议、计划和实践,既是中国传统移民实边政策的延续,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一项举措,还是土地使用方式转变的一次探索。与此同时,迫于生计或响应政府的号召,民间也有个体和团体加入到康区移民垦殖的活动中。政府和民间的垦殖活动,一同为近代康区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6年01期)

冯成杰[4](2016)在《20世纪叁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与学界精英的互动——以移民垦殖西北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移民垦殖西北渐成一大趋势。国内学界以报刊、杂志为平台从人文历史、调整人口分布格局、解决民生问题、国防安全等角度论证移民垦殖西北颇具重要的战略价值,并构建移民垦殖西北的思想体系,为国民政府移民垦殖西北实践奠定了舆论与理论基础。国内学界在移民垦殖西北中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国民政府的建言者和推动者,并与国民政府就移民垦殖西北展开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西北垦殖业的发展。这反映出民国学界精英自觉参与国家事务意识的增强,也是其爱国主义意识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局势下的自发体现。同时,学界构建的移民垦殖西北思想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边疆屯垦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冯成杰,郭根秀[5](2015)在《国民政府移民垦殖西北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民垦殖西北是国民政府西北开发的重要一环。国民政府从设立垦务机关、制定屯垦法规、筹办水利和交通事务、优待边疆工作人员等入手谋划移民垦殖西北,在凸显出与历史上王朝屯垦西北边疆相异特点的同时,也取得了实际绩效。囿于国民政府缺乏宏观掌控和深陷财政困顿;西北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国人对西北固有的传统观念等因素,屯垦总体成效与国家需要相去甚远,虽如此移民垦殖西北仍然有重要的历史象征意义。国民政府移垦西北的筹划体现国民政府关注西北边疆、实现国家统一的情怀;也使得西北边疆与内地之间互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西北边疆与内地一体的观念在各族群众中得以巩固。(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5年01期)

冯成杰,郭根秀[6](2014)在《民国时期移民垦殖新疆与国人民族问题关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在中国的战略格局中居于国防前沿,地位异常重要。民国时期,国人即关注新疆的移民垦殖问题,对相伴而生的民族关系问题也有深刻地思考。以史为鉴,研究民国时期学人对民族问题的思索,为时下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另外探寻时人的思想与当今中国所采取民族政策的契合点,为当下民族政策寻找历史根源。(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冯成杰[7](2014)在《民国时期学界移民垦殖西北思想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地区位于祖国边疆的边缘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国防战略格局中的前哨阵地。鉴于地缘政治的考量,民国时期学界即已密切关注西北的移民垦殖问题,并纷纷刊文出书立说,很多有价值的思想随之问世,国民政府则立法保障该项事业的顺利推进,并由此形成了政界和知识界的良性互动。本文将从国防、国家统一等层面说明西北移民垦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民国时期学界的移民垦殖思想。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存在大量的移民现象,如何合理有效地安置移民成为政府面对的重要问题。研究民国时期的移民垦殖问题无论从国家统一、安全角度,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都可对当今中国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4年03期)

薛栋[8](2014)在《清代澧水流域的移民垦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历史时期移民垦殖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开发史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环境变迁史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和新方法的使用,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在田野调查时所获取家谱等新资料,从清代的开发措施、外来移民的迁入、垦殖拓荒,外来作物传播的影响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清代澧水流域的移民垦殖活动,对这一时期澧水流域的经济开发活动和生态环境变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论文第一章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缘起以及论文写作的意义,其次简要回顾了当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再次阐明了论文拟采取的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本章最后一节系统梳理了清代以前澧水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沿革、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清代以前的很长时间里,历代中央王朝对澧水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开发规模较小,主要是在县治周边地区,广大山区主要处于土司或卫所控制之下。澧水流域中上游由于处在较为偏远的武陵山区,内地移民很难迁入,因此这种开发方式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小。论文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清代澧水流域移民垦殖的背景、过程和表现。清代澧水流域的移民始于康熙年间,但当时规模不大。“改土归流”以后,中央王朝废除了土司制度和卫所制度,加强了对这一区域的统治,实施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开发。移民的迁入对澧水全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迁入的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的膨胀使有限的土地不堪重负。论文第叁章集中论述了移民垦殖对澧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政府开发管理的无序,在澧水中上游山区毁林开荒,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旱灾害频发,当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在下游的澧阳平原地区,由于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大兴围垸,致使暴雨来时行洪不畅,洪水经常冲决堤坝,给下游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章最后一节总结了清代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经验教训,在这个基础上围绕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国家山地开发政策与生态建设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并期望本文能为当今的澧水流域乃至武陵山区的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4-05-19)

冯成杰[9](2014)在《国民政府时期西北移民垦殖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地区是祖国边疆的边缘地带,鉴于地缘政治的考量,民国时期时人即已密切关注西北的移民垦殖问题。本文将从国防、国家统一等层面说明西北移民垦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国民政府时期国人的移民垦殖思想,以期对当今中国社会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刘大可[10](2011)在《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至民国叁百余年的时间内,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经济开发持续发展,土地开垦数量、农作物产量增速在全国位居首位。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关内移民迁徙存在直接关联,山东移民构成迁徙主流,在不同时期占总数的70—80%左右。清代前中期移民缓慢但持续增加,清后期和民国时期曾出现数次移民高潮。人口压力下人地矛盾不可逆转的趋势、自然灾害、时局动荡及官方政策、生存压力等构成人口迁移关外的基本动因,山东民众长时期、不间断迁移东北则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泛海"闯关"条件密切相关。山东迁徙东北的移民,谋生方式多种多样,然而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占据首位。通过领荒或是承租、承典、私垦等方式,成为自耕农或永佃农。部分有财力者则购买土地,逐步由自耕农上升为地主。山东移民以极强的适应能力与闯荡拼搏,通过耕作方式、生产工具、作物品种和生产技术的引入与传播,推动着东北种植业的不断扩大、畜牧渔猎采集经济的转变和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使其成为农业渐趋发达地区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移民多为贫苦农民,加之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方式进展缓慢,使之主要是习惯性地运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进行粗放式耕作,不具备产业改进的条件和能力。(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1年04期)

移民垦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是气候、环境和人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往的讨论集中于过去千年间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其中,清代由于处在小冰期内,而备受关注;并且清代流传下来大量的历史文献,可供利用来重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序列。同样地,由于在我国疆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清代备受历史学研究的关注,特别是其收复和建设新疆。出于巩固边疆的目的,清政府收复新疆之后,随即决定建设新疆,并从陕甘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将天山北麓从传统牧区发展为新疆重要农区。关于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垦殖,已有诸多研究者就其中的各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将参考已有研究,结合气候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因素,讨论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也意欲为当前国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即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后期。首先,借鉴已有研究,本文讨论了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移民政策、迁入地天山北麓移民高潮与迁出地河西走廊严重干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761-1780年天山北麓3次移民高潮是在河西走廊3次严重干旱的驱动下发生的,且移民高潮的出现滞后于严重干旱1年。第3次严重干旱推动了第3次移民高潮,并使得清政府于1780年转变了移民政策。进而说明,1775-1780年河西走廊严重干旱-天山北麓移民高潮-移民政策转变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候变化-社会响应链条。为了更全面认识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后期移民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以陕甘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761-1911年为研究时间,进一步拓展时空尺度进行讨论。首先,利用已有研究提供的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分别重建了过去400年陕甘地区的旱涝序列和温度序列,并结合已有自然证据研究成果。其次,利用已有研究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变化,以此说明陕甘地区人地矛盾的变化。同时,以天山北麓人口数量的变化作为代用指标,来反推移民活动的变化。最后,综合起来分析1761-1911年陕甘地区的气候变化、人地矛盾变化和移民活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移民活动受到了移民补助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放大,然后响应气候变化而发生。另一方面,清代天山北麓的农业垦殖与气候变化也存在着联系。本文以18世纪中期为例,进行讨论。根据以往的积累,发现1757-1774年间的部分历史文献将温度升高与农业垦殖、疆域扩展相联系。为了验证其中的可靠性,首先将历史文献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叁类,即巴里坤作物种类的变化、霜雪事件的变化和有关天山北麓的变暖感应。利用对比法,确认天山北麓在18世纪60-70年代存在有温度升高。同时,对比已有的树木年轮研究成果,说明温度升高开始于18世纪30年代,并保持至70年代。因此,温度升高确实影响了天山北麓的农业垦殖,并有助于农业发展。并且,同期湿度较高也是有利于农业垦殖的气候背景。最终的结果表明,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存在着关系。一方面,河西走廊迁入天山北麓的移民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受到了社会因素的放大;另一方面,天山北麓温度升高、湿度较高保证了农业垦殖的顺利进行。以清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垦殖的例,说明讨论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复杂关系,需要注意到社会因素的变化和区域之间的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民垦殖论文参考文献

[1].冯健,霍维洮.圣母圣心会移民垦殖活动述论[J].中国民族博览.2016

[2].李屹凯.清代天山北麓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朱映占,曾亮.近代康区移民垦殖研究[J].思想战线.2016

[4].冯成杰.20世纪叁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与学界精英的互动——以移民垦殖西北为中心的考察[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冯成杰,郭根秀.国民政府移民垦殖西北的历史考察[J].农业考古.2015

[6].冯成杰,郭根秀.民国时期移民垦殖新疆与国人民族问题关注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冯成杰.民国时期学界移民垦殖西北思想的构建[J].农业考古.2014

[8].薛栋.清代澧水流域的移民垦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吉首大学.2014

[9].冯成杰.国民政府时期西北移民垦殖思想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刘大可.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J].东岳论丛.2011

标签:;  ;  ;  

移民垦殖论文-冯健,霍维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