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临朐县海浮山医院山东潍坊262605

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特点包括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毒性低、不宜耐药等,且在与多种β-内酰胺酶结合时效果较为稳定,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重症感染病症,尤其是对于多重耐药菌群引发的感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等。本文阐述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力学,并对药效学加以概述分析,目的是为临床抗生素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药效学;药动力学;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发,属于在沙纳霉素(也称硫霉素)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经过研究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类型的同属于β-内酰胺类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该抗生素应用过程中通过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达到了杀菌作用[1]。大多数情况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耐受性良好,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属于安全、强效、广谱的抗生素。近年来,耐药性细菌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报道,更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提出了挑战。现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加以探讨。

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学动力学和药效学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特征,包括:

第一、抗菌谱广:此类抗生素在抗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抗真菌方面无作用。

第二、抗菌作用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最低杀菌浓度及最低抑菌浓度相差不大,其抗菌作用原理为对细菌细胞壁上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在抗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等时,其作用特点为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PBP-3相结合,在作用于革兰阳性菌时,其作用特点是与PBP-1,PBP-2结合,对参与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的糖苷酶和内肽酶产生抑制合成作用,细菌在合成过程中成为无细胞壁球状体,其结局为迅速肿胀,而后溶解死亡[2]。此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强还与其对细胞壁强大的穿透力有关。

第三、作用效果稳定:此类抗生素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多数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作用稳定,且在应用过程中与第3代头孢菌素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在作用于某些具有耐药性的致病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是临床治疗各种严重感染的常用药物。

第四、抗生素后效应:此类药物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时,均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即药物浓度越高,其抗生素后效应有增加趋势,但药物的浓度过高,并不会增加抗生素后效应,却会增加药物毒副作用,此外抗生素后效应也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试验菌株与药物接触时间的增加,同时会增加抗生素后效应[3]。第1代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具有易受肾脱氢肽酶破坏特点,因此临床应用多以联合用药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具有代表性的美罗培南,引入了4位(R)甲基,增加了在人体内作用于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提高了单独给药的疗效。

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适应症较为广泛,常用的治疗方向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产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引发的复杂腹腔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等,除上述领域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还常被用于肌肉、关节、中枢神经、妇科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4]。在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中提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适应于治疗重症肺炎、复杂性腹腔感染、血液感染以及因多重耐药菌感染引发的难治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统计发现,多重耐药菌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离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对临床抗生素治疗统计中发现,采用厄他培南治疗的病例中微生物学成功率达到了75%,临床成功率达到了80%。因此,临床对于已经明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

不同种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适应症不完全相同,如儿童脑膜炎治疗只能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而厄他培南则更适合治疗早发性医院获得性感染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天然缺乏作用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因此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导致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增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5]。尤其是铜绿假单胞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不断涌现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其出现和蔓延必将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出重大挑战。总体而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于目前作用于产β-内酰胺酶菌株效果最佳的抗生素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新型抗生素的涌现,出现了大量可口服且半衰期长的新药。为提高抗菌效果,临床往往采用增加该类抗生素使用量方式治疗,但过度增加用药剂量可能增加耐药菌株形成,合理、慎用此类高效广谱抗生素是重中之重。因此,临床应注重加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用药,不断优化临床给药方案,以减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发展。

3、小结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显著,但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可能增加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风险,因此临床应制订降低耐药性用药方案、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加大作用于耐药菌株抗菌活性的研究力度,掌握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耐药机制、毒性机制,进一步研发出抗菌疗效显著、低毒的新型抗生素,以达到临床合理用药目的。此外,我们期待规范临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环节,并积极优化控制感染措施及途径,促进当前不断涌现的耐药菌群形成的严峻形势出现转机,从而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红,金路,葛卫红,等.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美罗培南药动学/药效学差异性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1):92-98.

[2]金卫,武鑫,王瑞兰.碳青霉烯抗生素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5):327-330.

[3]张洪涛,曹青凤,张娜,等.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6,37(2):68-72.

[4]谢悦良,刘晶晶,吴翠芳,等.耐碳青霉烯类-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伴肾清除率增加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10):1149-1154.

[5]韦凤华,梁河,钟丽球.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阿培南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6,25(1):126-128.

标签:;  ;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