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统计论文-李兆颖

西方统计论文-李兆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统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方建筑史,基础案例,梳理,统计

西方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颖[1](2018)在《西方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统计西方古代建筑史上的基础建筑案例,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梳理分析,并对社会背景是如何引起建筑形式、功能转变的做出探讨,结合与建筑发展流变相关的城市、建筑师、艺术线索综合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查看在统计过程中对西方建筑历史存有疑问的地方。希望对以后建筑历史的宏观研究方面有参考价值。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西方古代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大事件、城市、建筑师以及艺术作品四类要素。通过列年表法进行一个数据上的统计研究,寻找在建筑历史上中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最终得到论文结论。本文主要从四部分来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建立文章的研究框架,明确论文整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年表的制作与年表展示,第叁部分通过纵向分析时间轴,对各类要素进行分别解读。第四部分通过横剖时间轴对几个时间段进行综合解读。在结语中对上述解读进行总结并给出论文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发现。论文主要是以年表的方式展现,图片占据篇幅较大,以附录的形式展现。(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8-06-01)

代金博[2](2015)在《浅谈西方统计思想史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从"统计学"一词出现到现在只有短短叁百年,但统计学的发展却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从古典统计学的国势学、政治算术学到近代统计学的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再到现代统计学的经典统计学和贝叶斯统计学,在这期间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次的思想交锋,每一次思想交锋的都代表着统计学的新发现新认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统计学的发展也是类似的,了解统计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对统计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50期)

刘全祥,林炜[3](2013)在《小学生不可或缺的数据分析观念——中西方“统计与概率”练习题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统计和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统计学习而言重要的不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而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那么,数据分析观念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特别地,如何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据分析观念"呢?下面结合中西方有关"统计与概率"的一些习题,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一数据意识数据不仅仅指数,客观地说(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数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谢丰斋[4](2012)在《中西方的经济差距何时拉开?——谈安格斯·麦迪森的“千年统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到底何时拉开?是工业革命时期呢,还是15、世纪的转16型时期?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世纪之交,英国统计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出版了关于世界经济的"千年统计"。其中,人口、GDP和人均GDP是有关中国、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直观的数字。比较结果令人震惊,中西方的差距早在公元1300年前后就已经拉开。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麦氏的统计。(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蒋佳岐[5](2012)在《我国引介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时序性的梳理,从中把握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脉络。通过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起到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2-03-25)

宋俊龙[6](2009)在《清末海关对西方统计的引进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整个中国历史,清末(这里指鸦片战争以后到民国成立的时期)是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巨大冲击,中国这艘古老航船遭遇到了巨大的颠簸,被迫进行新的航向调整。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因此产生深刻变化。清末,西学再次东渐,西方统计顺势经海关来到中国,但在此后较长的时间里,它却并未在中国广泛传播。本文通过对相关事件的介绍,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在清末海关问题上中外各有所图,双方在传播西方统计这一问题上迟迟达不成必要的共识,是导致海关统计未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的主要原因;而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导型特点或许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论文分五个部分,由绪论、叁章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问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清末海关引入西方统计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是西方统计史、中国古代统计史;第二章重点疏理海关引进西方统计的主要内容;第叁章考察海关引入的西方统计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结论部分强调了西学东渐中的中外“契合点”问题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主导型特征。(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刘恒江,陈继祥[7](2004)在《西方国家产业集群统计的起源、发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群统计是全面统计和描述一定时期产业集群基本发展情况的工作体系 ,最早起源于产业集群发达的西方国家。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了欧美国家产业集群统计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并将其划分为官方统计和民间统计 ,同时指出了产业集群统计在量化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促进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引导产业集群治理和竞争行为 ,以及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最后总结了对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统计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外国经济与管理》期刊2004年12期)

吴拥政[8](2003)在《西方发达国家统计服务特征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11月10日,我国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一年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新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统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统计服务特征的分析得到启示,提出新时期我国统计服务的重新界定。(本文来源于《江苏统计》期刊2003年04期)

卢立明[9](2002)在《产业信息标准化中的西方住宅统计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住宅产业的信息标准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设置合理的、反映我国住宅产业特点的标准统计体系。西方国家的住宅信息标准化统计比较成熟,我国现有的住宅统计标准差异比较大。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的住宅信息标准化的统计研究,提出了西方国家住宅统计的分类方法、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的住宅信息标准化的统计指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02年05期)

赵忆宁[10](2002)在《中国GDP增长率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斯基语出惊人 今年以来,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如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美国《新闻周刊》、《商业周刊》、《中国经济评论》等纷纷大规模报道罗斯基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的文章,质疑中国1997年至2000(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02-04-29)

西方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今天,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从"统计学"一词出现到现在只有短短叁百年,但统计学的发展却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从古典统计学的国势学、政治算术学到近代统计学的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再到现代统计学的经典统计学和贝叶斯统计学,在这期间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次的思想交锋,每一次思想交锋的都代表着统计学的新发现新认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统计学的发展也是类似的,了解统计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对统计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兆颖.西方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2].代金博.浅谈西方统计思想史的演变[J].商.2015

[3].刘全祥,林炜.小学生不可或缺的数据分析观念——中西方“统计与概率”练习题的对比分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

[4].谢丰斋.中西方的经济差距何时拉开?——谈安格斯·麦迪森的“千年统计”[J].史学理论研究.2012

[5].蒋佳岐.我国引介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统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6].宋俊龙.清末海关对西方统计的引进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9

[7].刘恒江,陈继祥.西方国家产业集群统计的起源、发展与应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8].吴拥政.西方发达国家统计服务特征的启示[J].江苏统计.2003

[9].卢立明.产业信息标准化中的西方住宅统计体系[J].建设科技.2002

[10].赵忆宁.中国GDP增长率之争[N].浙江日报.2002

标签:;  ;  ;  ;  

西方统计论文-李兆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