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富罗非鱼论文-唐首杰,刘辛宇,吴太淳,赵金良

吉富罗非鱼论文-唐首杰,刘辛宇,吴太淳,赵金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吉富罗非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氮,“新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

吉富罗非鱼论文文献综述

唐首杰,刘辛宇,吴太淳,赵金良[1](2019)在《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个氨氮质量浓度[0.016(对照组)、7.22、14.43、28.86、57.72 mg/L]下,体质量(38.6±0.2) g的"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F_(20)幼鱼在30 d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0 d慢性氨氮胁迫,组间试验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呈现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对照组和7.22 mg/L组间差异不显着,并且这2组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14.43、28.86、57.72 mg/L组两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0~10 d和10~20 d时段,对照组特定生长率最高;在20~30 d时段,7.22 mg/L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7.22、14.43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30 d和20 d时高于对照组,28.86、57.72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10 d时,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着;在20 d和30 d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呈现出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显着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幼鱼对氨氮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氨氮胁迫质量浓度超出其耐受阈值后,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均受到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苏富强,吴凡,文华,刘伟,蒋明[2](2019)在《两种水温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对两种工艺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采用相同的基础饲料配方,制成膨化浮性饲料(D_1)和沉性颗粒饲料(D_2),以0.1%的TiO_2为外源指示剂,以平均初始体重为(54.21±0.47)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在22℃和28℃两种温度条件下比较研究其对这两种工艺饲料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22℃条件下,D_1组和D_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对饲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除苯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性差异;而D_1组的摄食率、饲料系数显着低于D_2组;D_1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D_2组。在28℃条件下,D_1组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D_2组。与28℃组相比,2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以及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饲料系数显着增大,而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膨化浮性饲料显着提高了两种温度下吉富罗非鱼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而22℃的温度条件下,降低了吉富罗非鱼对两种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6期)

曹宝鑫,张南南,罗国芝,谭洪新,蒙浩焱[3](2019)在《循环水与生物絮凝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越冬暂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绿色环保的罗非鱼越冬新模式,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与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io-floc technology,BFT)比较了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期间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与养殖成本。结果显示,罗非鱼越冬期在RAS组中的存活率达到了96.9%±2.23%,显着高于BFT组的65.82%±3.22%;BFT组的饲料系数为1.31±0.03显着低于RAS组的1.43±0.03;越冬期间RAS与BFT氨氮分别为(1.56±0.76)、(1.58±0.56)mg/L,平均浓度无显着差异;RAS组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为(0.47±0.29)mg/L,显着高于BFT组的(0.09±0.04)mg/L,但两者都维持在1 mg/L以下;两组硝酸盐均持续积累,RAS组最终达到了(118.4±0.92)mg/L,BFT为(336.91±21.44)mg/L;在总成本方面,RAS系统在用电量、用水量和投喂量方面都高于BFT系统。结果表明,BFT能够实现罗非鱼的越冬并维持稳定的水质,初步估算成本低于RAS。(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6期)

叶儒锴,郑钧,李孟孟,陈汉毅,麻永财[4](2019)在《液态和粉末脂肪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健康及肌肉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目前的水产配合饲料生产中,油脂一般以液态形式添加到饲料原料中或者在真空环境中喷涂到饲料颗粒上,以脂肪粉进行应用的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以豆油(SO,亚油酸∶亚麻酸=9∶1)和一种由豆油和菜籽油等组成的复合油(BO,亚油酸∶亚麻酸=5∶1)为脂肪源,分别以液态和粉末形式添加到饲料原料中制备4种配合饲料(SOl、BOl、SOp、BOp)。用其在室内水族箱中喂养初始平均体质量为15.38 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8周后,各饲料投喂组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无显着性差异。与豆油饲料(SOl)投喂组鱼相比,SOp组的肝脏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显着升高、肌肉粗灰分含量显着降低,SOp、BOl、BOp组的血清甘油叁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全鱼的水分含量都显着降低,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全鱼粗蛋白含量及肌肉剪切力都显着升高。此外,BOp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肌肉硬度显着高于SOl、BOl、SOp组。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各组间差异不大,均反映饲料的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与液态油相比,脂肪粉饲料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可改善鱼的健康及肌肉品质;复合油的效果优于豆油。结合脂肪粉具有包装、运输、储存、添加方便等优点,值得在水产养殖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左腾,黄凯,汪婷,刘婷,宿志健[5](2019)在《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初始体质量为(1.05±0.12) 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45、54、63、72、81尾/m~3和90尾/m~3 6个养殖密度梯度,在1.7 m×1.0 m×0.6 m水泥池中饲养,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吉富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终末体长、终末体质量、体长增长率、体质量增加率、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而显着降低(P<0.05);各试验组间饲料系数和肥满度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吉富罗非鱼幼鱼肌肉水分含量显着升高(P<0.05),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随养殖密度增大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显着上升(P<0.0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显着降低(P<0.05),各组间谷丙转氨酶呈上升趋势(P<0.05);尿素氮和血糖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后者差异显着(P<0.05)。试验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体质量为1~60 g,养殖密度达到或超过54尾/m~3,吉富罗非鱼生长和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凡,蒋明,文华,刘伟,田娟[6](2019)在《饲料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对吉富罗非鱼成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成鱼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L),实验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料C/L比例分别为1.53、2.36、3.55、5.58、9.85、21.82。投喂初始质量为(218.33±11.03) g的吉富罗非鱼成鱼56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C/L比例为3.55时最高,显着高于C/L比例1.53、9.85和21.82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在C/L比例介于2.36~5.58时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1.53和21.82组(P<0.05)。随着饲料C/L比例的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成活率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随饲料C/L比例的增加显着降低(P<0.05)。血清甘油叁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随C/L比例升高而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LU)含量则呈显着上升趋势(P<0.05)。分别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与碳水化合物水平及脂肪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的C/L比例分别是4.19、4.15和4.11。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C/L比例为4.11~4.19。(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付志欢,林雪,舒绪刚,邱桂雄,田允波[7](2019)在《不同锌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和肝胰脏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肠溶型甘氨酸锌、甘氨酸锌、一水硫酸锌)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以及血清和肝胰脏中抗氧化相关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含量的影响。将240尾初重为(47.54±0.84) 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饲料(锌含量为72.22 mg/kg),试验组罗非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0 mg/kg(以锌计)肠溶型甘氨酸锌、甘氨酸锌、一水硫酸锌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对比,饲料中添加肠溶型甘氨酸锌不仅可以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还可以显着降低吉富罗非鱼肝体比和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相比,甘氨酸锌组饲料系数显着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显着提高(P<0.05)。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但肠溶型甘氨酸锌组、甘氨酸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肠溶型甘氨酸锌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甘油叁酯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P<0.05)。各组血清中铜、铁、锰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肠溶型甘氨酸锌组血清和肝胰脏中锌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肠溶型甘氨酸锌可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脂肪代谢,增加血清和肝胰脏中锌含量,且肠溶型甘氨酸锌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甘氨酸锌。(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德举,强俊,陶易凡,包景文,朱昊俊[8](2019)在《不同溶氧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海豚链球菌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溶氧水平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肝脏脂肪酸组成及海豚链球菌感染后的存活率的影响,选取270尾平均体重为(20.00±0.10)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3组:低氧组(2.0±0.3)mg/L、对照组(4.5±0.4)mg/L、高氧组(7.0±0.4)mg/L,养殖8周。结果显示:(1)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实验鱼成活率、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显着提高且均在高氧组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渐减小。(2)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鱼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谷丙转氨酶含量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白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谷草转氨酶含量均先下降后上升,且最高值均出现在低氧组;血液中总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叁酯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随着溶氧水平的增加,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4)罗非鱼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后,24 h内叁组均未出现死亡;感染96 h后,低氧组罗非鱼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与高氧组。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影响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组成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造成吉富罗非鱼生长缓慢。(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4期)

衣萌萌,王淼,李忠徽,张德锋,刘志刚[9](2019)在《无乳链球菌感染对吉富罗非鱼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会导致罗非鱼行为异常,并严重危害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研究无乳链球菌感染后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行为变化的生理机制,本研究采用q RT-PCR和免疫荧光的方法,以人工腹腔注射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检测感染前后吉富罗非鱼脑组织和肠道组织中无乳链球菌含量、行为变化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在其小脑、肠道和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脑组织和肠道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含量分别从人工感染后的第6和第0小时开始急剧增加,均在第18小时达到高峰,其中脑组织峰值61.2 copies/mg,肠道组织峰值1 800.5 copies/mg;实验鱼在人工感染后的第12小时出现无定向乱窜、持续旋转游动的异常行为,并且这种异常行为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或实验鱼死亡;在人工感染前和感染后的实验鱼小脑、肠道和胃中均发现5-HT阳性反应,但是小脑和肠道中5-HT的阳性反应随着病原感染时间延长呈现变弱的趋势,在实验第18小时时荧光强度分别为9.1和6.9,而胃组织中5-HT阳性反应随着病原感染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实验末期到达最低值3.1。因此可以推测,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后,通过调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消化道系统中的5-HT使罗非鱼产生无定向乱窜和持续旋转的异常行为。本研究从5-HT的角度解释无乳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的异常行为,可为研究感染病原后鱼类冲动行为的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裕玉,徐跑,聂志娟,华忠,李全杰[10](2019)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6.25g)生长、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力的影响。设计了3个处理组,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45、90、136尾/m~3,每个密度组设2个重复。80d的养殖结果显示:养殖的前20d养殖密度对试验鱼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着影响(P>0.05);在第50天时,高密度养殖组试验鱼生长性能显着低于低、中密度组,在第80天时,中、高密度组生长显着低于低密度组(P<0.05);不同养殖密度组试验鱼血清皮质醇、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肝脏过氧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在养殖末期,高养殖密度组试验鱼血糖(Glu)含量显着升高(P<0.05)。总之,在试验条件下,养殖后期高养殖密度导致吉富罗非鱼生长下降,其可能对拥挤胁迫具有适应能力而不会改变抗氧化能力、某些血清生化和免疫参数,建议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吉富罗非鱼(初始体质量6.25g)养殖密度为90尾/m~3。(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吉富罗非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采用相同的基础饲料配方,制成膨化浮性饲料(D_1)和沉性颗粒饲料(D_2),以0.1%的TiO_2为外源指示剂,以平均初始体重为(54.21±0.47)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在22℃和28℃两种温度条件下比较研究其对这两种工艺饲料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22℃条件下,D_1组和D_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对饲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除苯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性差异;而D_1组的摄食率、饲料系数显着低于D_2组;D_1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D_2组。在28℃条件下,D_1组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D_2组。与28℃组相比,2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以及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饲料系数显着增大,而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膨化浮性饲料显着提高了两种温度下吉富罗非鱼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而22℃的温度条件下,降低了吉富罗非鱼对两种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吉富罗非鱼论文参考文献

[1].唐首杰,刘辛宇,吴太淳,赵金良.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9

[2].苏富强,吴凡,文华,刘伟,蒋明.两种水温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对两种工艺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的比较[J].淡水渔业.2019

[3].曹宝鑫,张南南,罗国芝,谭洪新,蒙浩焱.循环水与生物絮凝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越冬暂养研究[J].淡水渔业.2019

[4].叶儒锴,郑钧,李孟孟,陈汉毅,麻永财.液态和粉末脂肪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健康及肌肉品质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9

[5].左腾,黄凯,汪婷,刘婷,宿志健.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免疫功能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9

[6].吴凡,蒋明,文华,刘伟,田娟.饲料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对吉富罗非鱼成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19

[7].付志欢,林雪,舒绪刚,邱桂雄,田允波.不同锌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和肝胰脏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8].陈德举,强俊,陶易凡,包景文,朱昊俊.不同溶氧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海豚链球菌病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9

[9].衣萌萌,王淼,李忠徽,张德锋,刘志刚.无乳链球菌感染对吉富罗非鱼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10].王裕玉,徐跑,聂志娟,华忠,李全杰.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吉富罗非鱼论文-唐首杰,刘辛宇,吴太淳,赵金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