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橄榄复合体论文-徐莹,李宛桐,李晓璐

上橄榄复合体论文-徐莹,李宛桐,李晓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橄榄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枢听觉信息处理,iTRAQ,蛋白质组学

上橄榄复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徐莹,李宛桐,李晓璐[1](2016)在《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枢听觉信息处理相关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同位素相对标记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分析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ary complex,SOC)胞膜差异蛋白。方法:从P60健康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的脑组织中,分离出耳蜗核(cochlear nuclear complex,CN)、SOC和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用iTRAQ技术检测SOC区域胞膜蛋白并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以剩余脑组织(Rest)作为对照。结果:质谱分析共鉴定到1 937种膜蛋白质,核团间两两比较,确定SOC有14种区域特异蛋白。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提示丙氨酸-t RNA连接酶(alanyl-t RNA synthetase,Aars)、双官能谷氨酰-脯氨酸-t RNA合成酶(glutamyl-prolyl-t RNA synthetase,Eprs)、α-内连蛋白(α-internexin,Ina)和溶质载体44A1(solute carrier 44A1,Slc44A1)等蛋白主要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其余蛋白与能量代谢有关。结论:iTRAQ技术分析SOC胞膜差异蛋白,鉴定到Aars、Eprs、Ina、Slc44A1等蛋白参与中枢听觉信息处理,为进一步研究中枢听觉处理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9期)

徐莹[2](2016)在《上橄榄复合体相关蛋白在中枢听觉信息处理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差异凝胶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 DIGE)和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分析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ary complex, SOC)差异蛋白,。方法:从P60健康的雄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的脑组织中,分离出耳蜗核、SOC和下丘,其中剩余大脑组织作为对照。用2-D DIGE和iTRAQ技术分别检测出SOC细胞质和细胞膜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功能。结果:2-D DIGE图像比对分析,发现26个SOC胞质蛋白点,质谱分析检测到17种SOC胞质蛋白质。iTRAQ技术共鉴定1937个脑干胞膜蛋白质,比较分析确定SOC中有14种差异表达的胞膜蛋白。SOC胞质和胞膜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Alanine--tRNA ligase、glutamyl prolyl Trna synthetase、 Alpha-internexin和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1、Tubulin alpha-4A chain主要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其余蛋白大多与能量代谢相关。结论:SOC中,Alanine--tRNA ligase、glutamyl prolyl Trna synthetase、 Alpha-internexin、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1和Tubulin alpha-4A chain等蛋白可能与中枢听觉信息处理有关,为后续进一步研究中枢听觉处理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马钊恩[3](2010)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ABR阈值及蜗核和上橄榄核复合体中GAD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脆性X综合佂(Fragile X syndrome ,FXS)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它是由X连锁的FMR1基因5’端(CGG)n叁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及其相邻部位的CpG岛异常甲基化,使其编码产物FMRP(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不能正常表达所致。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焦虑伴情绪波动,强迫症,孤独症,以及运动协调不良和癫痫,大耳、关节过度伸展和青春后巨睾症等。对脆性X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现mGluRⅠ的过度激活可能是产生脆性X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FMR-1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巨睾、认知功能障碍、听源性惊厥发作和异常行为,但听源性惊厥发作的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表明脆性X综合征的表型和mGluRⅠ存在联系。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脑片应用mGluRⅠ的激动剂DHPG可以增加CA1区的长时程增强(LTP)。Richter等报道,学习训练后的大鼠LTP的形成与脑内细胞外GLU浓度的升高有关,并且依赖于NMDA受体的激活。大量证据表明,Glu递质释放后,通过激活NMDA受体,诱导LTP的形成,从而对学习、记忆行为进行调节。有研究发现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听源性惊厥发作与兴奋性氨基酸及抑制性氨基酸的比例失调相关,但KO小鼠听阈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导。有关报导FXS野生型小鼠的海马、间脑、脑干等区域中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明显降低,其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GAD)增高。【研究目的】本研究对不同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与野生型小鼠(WT)的听源性惊厥的观察,对不同周龄的KO与WT小鼠听阈进行检测并对比,了解KO小鼠的听阈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观察KO与WT小鼠大脑皮层和脑干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复合体中GAD的表达,探讨GAD的表达是否受FMRP的影响,为FMR-1基因敲除小鼠听源性惊厥的发病机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FMR1基因敲除型(KO)纯合子(-/-)及其野生型(WT)纯合子(+/+)FVB近交系小鼠。2.实验动物基因型鉴定:采用PCR法检测实验小鼠的Fmr-1基因片段。3.动物分组:3.1实验动物,150只。分两组(1)KO组(2周龄,3周龄,4周龄,6周龄, 8周龄,每周龄15只)75只;(2)WT组(2周龄,3周龄,4周龄,6周龄, 8周龄,每周龄15只)75只。用于观察听源性惊厥行为。3.2实验动物,150只。分两组(1)KO组(3周龄,4周龄,6周龄, 8周龄,10周龄,每周龄15只)75只;(2)WT组(3周龄,4周龄,6周龄, 8周龄,10周龄,每周龄15只)75只。用于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数据及图像的采集:以ABR图形中II波的阈值为小鼠的ABR阈值,免疫组化的结果用Image J 13.7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GAD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OD)进行分析。5.统计方法:各组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多组数据的比较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way AVONA)。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经基因鉴定后KO组小鼠均为FMR-1基因敲除型小鼠;2.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惊厥阈值均较野生型小鼠显着低,P<0.05差异有显着性。FMR-1基因敲除小鼠受声音刺激后先出现AGS前驱表现-惊恐、奔跑,、惊厥,呈角弓反张,最后恢复活动能力或者反复发作,或者死亡;3. ABR阈值:3周及4周年龄组小鼠各基因型间KO小鼠的ABR阈值显着高于WT小鼠,P<0.01,差异有显着性;6周、8周、10周各组中各基因型小鼠的KO小鼠和WT小鼠的ABR阈值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周、4周、6周、8周和10周年龄组小鼠各基因型间KO小鼠的听觉皮层、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复合体中GAD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OD)均高于WT小鼠,P<0.01,差异有显着性。【结论】1. FMR-1基因敲除小鼠存在AGS,而且有年龄依赖性;2.幼年期FMR-1 KO小鼠听阈提高,成熟期FMR-1 KO小鼠听阈无异常,KO小鼠AGS发生的年龄依赖性与ABR的结果相一致;3. FMR-1 KO小鼠的听觉皮层、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复合体中GAD的表达较WT小鼠的均显着增高,提示GABA系统在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变化参与AGS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广州医学院》期刊2010-05-01)

孙菲,李旭,刘顺利,邱建华[4](2009)在《SP和CGRP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OC)中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大鼠脑干进行冰冻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结果:S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斜方体核(Tz),CGR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外侧上橄榄核(LSO)及Tz,在Tz中尚可见大量CGRP阳性神经终末包绕SP和CGRP双标记神经元胞体.结论:CGRP与SP在听觉传导功能中有协同作用,且Tz内SP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LSO内CGRP阳性神经元的调控,进而参与调节橄榄耳蜗束的神经活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唐青来,黎景佳,杨易达,杨新明[5](2008)在《猫听觉脑干上橄榄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猫上橄榄复合体各个核团内橄榄耳蜗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方法:将8只成年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只,于左侧耳蜗内注射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右侧耳蜗注射荧光金(fluoro-gold,FG);对照组3只,于双侧耳蜗注射生理盐水。取脑干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ABC方法和DAB显色后观察被标记的橄榄耳蜗神经元。结果:实验组猫橄榄耳蜗神经元总数为2518个,其中外侧橄榄耳蜗(lateral olivocochlear,LOC)神经元1738个,占69.0%,主要分布于脑桥中部,以同侧投射占优势。内侧橄榄耳蜗(medial olivocochlear,MOC)神经元780个(31.0%),主要位于背内侧橄榄旁核(dorsomedial periolivary nucleus,DMPO)、内侧斜方体核(medial nucleus of the trapezoid body,MNTB)以及腹侧斜方体核(ventral nucleus of the trapezoid body,VNTB),在脑桥嘴侧分布密集,其发出的纤维以对侧投射占优势。结论:猫的橄榄耳蜗神经元分布LOC神经元向同侧投射为主;而MOC神经元则为对侧投射优势,且MOC神经元分布较LOC神经元更靠近脑桥嘴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8期)

孙菲[6](2008)在《SP和CGRP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ary complex,SOC)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对大鼠的第四脑室进行定位,定位后行颅骨钻孔,用微量注射器缓慢加压注入秋水仙素(80~100μg/只),留针观察10min。动物存活48h后,对其进行灌注。断头后,剥除颅骨,取下脑干,用40g/L多聚甲醛再固定12h,然后置于300g/L蔗糖磷酸缓冲液(pH7.4,4℃)直至沉底。根据核团定位,对上橄榄复合体分别以40μm行冰冻切片,共叁组贴片,每组8张标本,分别行SP、SPc、CGRP免疫组化。根据核团定位,对上橄榄复合体分别行10μm冰冻切片,共四组贴片,每组8张标本,分别行SP免疫荧光反应,CGRP免疫荧光反应,SP-CGRP免疫荧光双标,对照组。对照试验用抗体稀释液代替第一抗体,其它试剂及步骤不变。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存在于大鼠Tz,呈梭形,体积较小,直径约10~12μm,未见明显突起;于LSO见大量SP阳性神经纤维及终末,呈串珠状及点状,主要集中于LSO靠中线侧。SPc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存在于大鼠Tz、MSO、LSO,呈圆形、椭圆形不等,体积较大,直径约25~30μm,有多个突起。CGRP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LSO,呈卵圆形单极或双极细胞,突起于横切面上垂直于LSO长轴,胞体直径约12~16μm,靠中线侧较密集。免疫荧光染色:SP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大鼠Tz,呈梭形、卵圆形,体积较小,直径约11~13μm。CGRP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大鼠Tz和LSO,位于Tz中的呈多角形,体积较小,直径约11~13μm;位于LSO中的呈卵圆形,体积较小,直径约10~12μm。斜方体核内见大量CGRP和SP双标神经元胞体,并为CGRP点状阳性终末所包绕。阴性对照未见明显着色。结论SP与CGRP在听觉传导功能中有协同作用,且斜方体内SP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LSO内CGRP阳性神经元的调控,进而参与调节橄榄耳蜗束(olivocochlear bundle,ocb)的神经活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8-05-01)

邱建华,黄维国,乔莉,刘顺利,王锦玲[7](2001)在《上橄榄复合体向下丘γ-氨基丁酸能投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γ-氨基丁酸(GABA)阳性神经元在豚鼠上橄榄复合体的分布及向下丘的投射。方法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组化ABC技术。结果 上橄榄复合体HRP标记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双侧的上橄榄外侧核(LSO)、同侧的上橄榄内侧核(MSO)、上橄榄周围核(PN)及斜方体腹侧核(VNTB)。双侧的斜方体外侧核(LNTB)及背侧核(DNTB)未见HRP阳性标记神经元。GABA阳性反应结构在上橄榄复合体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性。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LSO、DNTB及PN内,多呈圆形、卵圆形,直径约16~40μm,突起较短。阳性点状终末主要分布在VNTB及LNTB,以VNTB数量较多。LSO和PN内均发现HRP-GABA双标细胞,约占标记细胞的三分之一。结论 豚鼠上橄榄复合体有GABA阳性神经元和终末分布;橄榄内侧和外侧系统均有向下丘投射的神经元;在LSO、DNTB和PSO内,有GABA能神经元向下丘的上行投射。(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01年03期)

[8](1999)在《大鼠脑干听觉中枢上橄榄复合体神经元投射的双逆向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研究表明,上橄榄复合体作为由多种脑干神经核组成的脑干听觉中枢,与耳蜗及下丘皆有联系,但在上橄榄复合体中同一传出神经元是否可同时向耳蜗及下匠投射仍未可知。为探明这种神经元是否存在,作者选用8只雄性成年SD大鼠为研究对象,用叁溴己醇按0.3g/kg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1999年04期)

[9](1998)在《发育中上橄榄复合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了仓鼠上橄榄复合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mRNA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以了解他们在橄榄耳蜗传出征路的作用、CGRP及其mRNA在出生时仅见于少数橄榄周围细胞,然而,在外上橄榄核直至生后5天仍见不到CG(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1998年06期)

张念辉,孟庆峰,季凤清,张华,郭崇洁[10](1996)在《大鼠下橄榄复合体至小脑旁绒球和绒球的投射:HRP逆行追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做逆行标记,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呈色剂,对成年大鼠下橄榄复合体到小脑分级球和线球的纤维投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旁线球和线球接受对侧下橄榄复合体的纤维投射。其中,绒球只接受背帽(DC)和内侧副橄榄核(MAO)嘴段的投射;旁绒球接受MAO、橄榄主核(PO)及少量腹外延伸(VLO)的投射。但是,未观察到由下橄榄复合体的背侧副橄榄核(DAO)到旁绒球或绒球的投射。此外,对大鼠橄榄旁绒球和橄榄绒球投射的带型以及下橄榄与绒球和旁线球的功能做了相关的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期刊1996年03期)

上橄榄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差异凝胶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 DIGE)和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分析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uperior olivary complex, SOC)差异蛋白,。方法:从P60健康的雄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的脑组织中,分离出耳蜗核、SOC和下丘,其中剩余大脑组织作为对照。用2-D DIGE和iTRAQ技术分别检测出SOC细胞质和细胞膜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功能。结果:2-D DIGE图像比对分析,发现26个SOC胞质蛋白点,质谱分析检测到17种SOC胞质蛋白质。iTRAQ技术共鉴定1937个脑干胞膜蛋白质,比较分析确定SOC中有14种差异表达的胞膜蛋白。SOC胞质和胞膜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Alanine--tRNA ligase、glutamyl prolyl Trna synthetase、 Alpha-internexin和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1、Tubulin alpha-4A chain主要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其余蛋白大多与能量代谢相关。结论:SOC中,Alanine--tRNA ligase、glutamyl prolyl Trna synthetase、 Alpha-internexin、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1和Tubulin alpha-4A chain等蛋白可能与中枢听觉信息处理有关,为后续进一步研究中枢听觉处理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橄榄复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1].徐莹,李宛桐,李晓璐.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枢听觉信息处理相关蛋白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徐莹.上橄榄复合体相关蛋白在中枢听觉信息处理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

[3].马钊恩.FMR-1基因敲除小鼠ABR阈值及蜗核和上橄榄核复合体中GAD的表达[D].广州医学院.2010

[4].孙菲,李旭,刘顺利,邱建华.SP和CGRP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的分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

[5].唐青来,黎景佳,杨易达,杨新明.猫听觉脑干上橄榄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分布[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6].孙菲.SP和CGRP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2008

[7].邱建华,黄维国,乔莉,刘顺利,王锦玲.上橄榄复合体向下丘γ-氨基丁酸能投射[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

[8]..大鼠脑干听觉中枢上橄榄复合体神经元投射的双逆向追踪研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9

[9]..发育中上橄榄复合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

[10].张念辉,孟庆峰,季凤清,张华,郭崇洁.大鼠下橄榄复合体至小脑旁绒球和绒球的投射:HRP逆行追踪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6

标签:;  ;  ;  

上橄榄复合体论文-徐莹,李宛桐,李晓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