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唐辉强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唐辉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冷水机组,性能系数,现场检测,运行负荷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唐辉强[1](2019)在《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现场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COPd)进行检测,指出现场检测相关细节问题,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负荷下COPd的变化,认为冷水机组高效区范围为负荷率60%~80%,稳定区范围为负荷率80%以上。研究结果可供检测和施工相关方参考。(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9年06期)

蒋能飞[2](2018)在《关于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设计的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地区的湿球温度,分析不同设计工况下冷水机组的COPn与名义工况下COP的关系,为设计人员在设计冷水机组的COP数值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李敏,黄华,朱军,顾秉善[3](2017)在《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方法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的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在2004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冷水机组的能效考核指标由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修改为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本文通过对测试标准、工况、污垢系数计算、机组的卸载逻辑等方面的解析,阐述了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的环节和方法,以供业内试验室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7年22期)

马跃峰[4](2016)在《天津办公建筑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水机组是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部件,因此对办公建筑冷水机组开展针对研究,相对于整体建筑节能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对天津市办公建筑的调研结果,结合相关国家规范和地方规范建立天津市典型办公建筑模型和与之对应的空调模型。根据对建筑模型供冷季空调冷负荷的分析结果,确定天津市办公建筑水冷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计算公式中4个权重系数和与之对应的冷却水进水温度,并提出冷水机组选型方案及相应控制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建筑参数对办公建筑供冷季冷负荷的影响由强至弱的顺序为:人员密度>窗墙比>遮阳系数>设备、照明功率密度>围护结构;2)办公建筑供冷季冷负荷值主要集中在建筑峰值冷负荷50%~80%,最多出现频率为建筑峰值冷负荷的60%~70%;3)办公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外窗遮阳系数、设备照明功率密度等虽然对建筑供冷季冷负荷有影响,但对供冷季空调冷负荷率小时数分布无影响;4)采用“Ton-hours”法确定了天津市办公建筑水冷冷水机组IPLV计算公式中的4个权重系数和与之对应的冷却水进水温度;5)变工况运行时,离心机部分负荷工况COP值随部分负荷率的升高呈抛物线型变化,螺杆机COP值随部分负荷率的升高而升高。额定能力相同的两类冷水机组运行负荷率在40%以上时,离心机COP高于螺杆机,运行负荷率在40%以下时,离心机COP低于螺杆机;6)天津办公建筑水冷冷水机组选型原则:选用螺杆机并联离心机作为建筑冷源时,应将建筑供冷季峰值冷负荷的60%~70%区间负荷作为离心机的额定输出负荷,剩余部分作为螺杆机的额定输出负荷;选用两台螺杆机并联作为建筑冷源的方案时,冷负荷分配不对机组选型起主导作用,应选择高COP值的螺杆机作为办公建筑冷源。(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王碧玲,邹瑜,孙德宇,刘宗江[5](2015)在《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计算公式的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我国IPLV公式修订的必要性,对IPLV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明确了IPLV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提出了IPLV计算所需各项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数值;基于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对IPLV公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适用于当前我国冷水机组性能水平及使用特点的IPLV公式。(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5年10期)

陈丹丹,晋欣桥,杜志敏,肖晓坤[6](2006)在《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系统的最佳性能系数(COP)》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空调负荷连续性和冷水机组承担负荷非连续性的特点,以及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与其部分负荷率R有关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最佳COP的冷水机组负荷分配方法.采用回归方法获得冷水机组R与COP的关系并建立机组能耗目标函数,利用序贯加权因子法获得最佳的负荷分配率.将该方法用于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系统的在线运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控制策略优于常规的负荷等额分配控制或区间负荷比例分配控制策略.(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不同地区的湿球温度,分析不同设计工况下冷水机组的COPn与名义工况下COP的关系,为设计人员在设计冷水机组的COP数值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唐辉强.冷水机组实际性能系数的现场实测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9

[2].蒋能飞.关于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设计的问题浅析[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8

[3].李敏,黄华,朱军,顾秉善.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方法解析[J].中国标准化.2017

[4].马跃峰.天津办公建筑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6

[5].王碧玲,邹瑜,孙德宇,刘宗江.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计算公式的更新[J].暖通空调.2015

[6].陈丹丹,晋欣桥,杜志敏,肖晓坤.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系统的最佳性能系数(COP)[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

标签:;  ;  ;  ;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论文-唐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