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而得当趣而不俗

精而得当趣而不俗

江苏盐城多伦多学校彭凌云

学生的作文是否有所进步,是否有新意,除了学生的刻意追求,善于观察,语言扎实,勤写勤练以外,教师的点拨指导也非常关键,特别是教师精而得当、妙趣横生的评语,更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写好作文。

一、完善引导,重在鼓励,总结优点,激发兴趣,忌评语过多指责

中学生常常会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呼,万自己的成功而骄傲,为自己的失败而苦恼,而这些也常常会左右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应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多指出优点给予鼓励,逐步提高要求。因为学生完成一篇文章毕竟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了一定酌思考,即使写得很不成功,教师也应当寻找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不能一棍子打死,通篇指责,全盘否定,否则必然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加深他们对写作的困难感觉,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应付、淡漠、厌恶的心理。

二、精而得当,切中要害,忌长篇大论,堆砌套语

学生很关心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如果评语下得中肯,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学生就能从评点中受到启迪并引以为鉴。当然,教师在点评作文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可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选择角度,突出重点。如可以评文章的语言风格:“文章语言极具特色,透过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孩子的口吻叙事、写景、状物、塑造形象,处处能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纯真。”也可评表现手法,如“运用烘托和象征的手法,深化了文章主题。中间有的地方间接描写,有的直接描写,犬牙交错,相得益彰.形成鲜明对照。”还可评主题阐述,评修辞的运用,评心理刻画,评情节构思,评景物描写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各个击破,抓住重点训练,从而写好作文。

三、妙笔生花,趣而不俗,忌平淡、一般化的评语

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学涵养的高低往往可以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体现出来。文学涵养高的教师的评语常常热情风趣,有时以诗评文,有时用散文倾谈。既有描述性的语言又有抒情、议论性的话语;既有口语,又有文言;既增强了趣味性,吸引了学生.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和颜悦色,随笔交谈,不要居高临下,写拘谨严肃、拍板式的评语

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写出好文章,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孜应的灵魂是“信任和爱是凡。”教师要把温情带入评语言,使用礼貌的语言,努力在学生作文中呈现现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尽量淡化教育的痕迹,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能信“其道“,乐意接受老师的评语,并愿意在写作上与教师主动配合,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高兴。教师对作文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有楼梯。把学生作文的进步归于学生的努力,这样学生在完成下次作文时就会抱有成功的希望,并充满浓厚的兴趣。教师对于作文中出现缺点错误,甚至败笔,也要和颜悦色地指出,促其改正。

五、言传身教,表率规范,不要随心所欲应付了事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一言一行,只字片语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把教师当做楷模、典范,加上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教师的语言、字体。所以教师在作文评语中,应推敲斟酌,起示范作用。具体为:书写要工整,字体要美观,语言要简练.尽量不拖泥带水、含糊其辞;标点要工整,注意标点形状、位置;语句要通顺,格式要规范,不写错字、病句。要在统观学生全文,把握学生作文的优劣的前提下写评语,切不可随心所欲,乱下断语,更不能因时间仓促,或是其他原因而应付了事。

标签:;  ;  ;  

精而得当趣而不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