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王超

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王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鱼藤酮肟类衍生物,合成,晶体结构,生物活性

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09)在《鱼藤酮肟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为农药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数量巨大的先导化合物库,对先导化合物用有机合成的方法进行结构优化改造,是创制新农药的重要途径。鱼藤酮是早期人们从鱼藤属等植物根部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是叁大传统植物性杀虫剂之一,但其光稳定性差和害虫防治效率低等缺陷,很难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得它的应用和推广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鱼藤酮的杀虫谱广、残留期短、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和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等优点使得鱼藤酮作为绿色农药极具开发潜力。针对鱼藤酮作为农药来使用存在的这些缺陷,以鱼藤酮为先导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和修饰,合成鱼藤酮类衍生物,在提高其杀虫杀菌活性和稳定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在掌握了鱼藤酮类衍生物的结构与稳定性、生物活性关系基础之上,以鱼藤酮为底物,在保持其基本构型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和修饰,首先将鱼藤酮12位的酮羰基通过肟化反应,用C=N来替代具有强吸电性的C=O降低12a-H的活性,抑制12a位置的氧化降解来提高整个分子结构的稳定性。鱼藤酮肟在碱性的条件下和卤代物烷基化剂反应制备了21种鱼藤酮肟醚类衍生物(3 ~ 23);鱼藤酮肟与酰氯经酯化反应制备了6种鱼藤酮肟酯类衍生物(24 ~ 29);鱼藤酮肟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了4种鱼藤酮氨基肟酯类衍生物(30 ~ 33),并对所合成的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碱强度、溶剂、微波辐射等对鱼藤酮肟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用溶剂挥发法培养得到鱼藤酮肟乙基醚(4)和N-(1-辛基)-氨基甲酸鱼藤酮肟酯(33)的晶体,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鱼藤酮肟醚类和氨基甲酸鱼藤酮肟酯类衍生物的典型结构。鱼藤酮肟醚和氨基甲酸鱼藤酮肟酯类衍生物基本保留了鱼藤酮的母体结构,这两类衍生物结构中的环A所在平面和环D所在平面所构成的V字形结构二面角角度与鱼藤酮以及鱼藤酮肟的V字形二面角角度稍有变化,它们角度的大小顺序是:鱼藤酮(105.30°) > N-(1-辛基)-氨基甲酸鱼藤酮肟酯(103.16°) >鱼藤酮肟(101.30°) >鱼藤酮肟乙基醚(99.35°);另外,12位取代基的变化会导致A环上甲氧基偏离A环所在的平面。化合物4分子之间无明显的氢键,化合物33分子中NH键的质子与相邻分子中C=O键的氧形成了分子间氢键,同时,普遍存在的范德华力进一步稳定了晶体结构。采用Potter喷雾法和浸渍法测试鱼藤酮肟类衍生物分别对粘虫、稻黑尾叶蝉、蚕豆蚜、棉红蜘蛛毒杀活性。用含毒培养基法测试了鱼藤酮肟类衍生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稻瘟病菌,黄瓜灰霉病菌,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以及用盆栽法测试对小麦白粉病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筛选出既对粘虫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又对稻纹枯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二鱼藤酮肟苄基醚。选出部分具有活性的衍生物,采用玻片涂布法让合成的鱼藤酮类衍生物在室外接受一定强度的自然光照射后,定时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鱼藤酮衍生物的降解残留做定量分析,研究鱼藤酮类衍生物的光降解过程,得出:鱼藤酮肟醚类衍生物的降解趋势与鱼藤酮相似;二鱼藤酮肟苄基醚(23)其半数降解时间均超过鱼藤酮(16 h)。与鱼藤酮肟醚类衍生物相比较,鱼藤酮肟酯类衍生物的降解过程较为复杂。最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鱼藤酮类衍生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克服了传统摇瓶法的操作费时、对所得样品纯度要求高和结果重现性差等缺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05-04)

周中振,游文玮[2](2008)在《鱼藤酮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鱼藤酮类衍生物是一类从鱼藤属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杀虫活性的异黄酮类化合物.从1932年至今,已经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出47种鱼藤酮类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是由于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ADH)的抑制作用而阻断了线粒体的呼吸.对天然鱼藤酮类衍生物的结构、活性和合成方面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概括.(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8年11期)

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鱼藤酮类衍生物是一类从鱼藤属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杀虫活性的异黄酮类化合物.从1932年至今,已经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出47种鱼藤酮类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是由于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ADH)的抑制作用而阻断了线粒体的呼吸.对天然鱼藤酮类衍生物的结构、活性和合成方面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概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鱼藤酮肟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D].湖南大学.2009

[2].周中振,游文玮.鱼藤酮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8

标签:;  ;  ;  ;  

鱼藤酮肟类衍生物论文-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