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卢兴

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卢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属富勒烯

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文献综述

卢兴[1](2016)在《新型碳基杂化分子:内包金属富勒烯》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烯碳笼内部可包入多种金属原子或团簇,形成一类新型杂化分子,被称为内包金属富勒烯(下图)。由于金属与碳笼的强相互作用,使得内包金属富勒烯具有复杂的结构、奇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我们近年来在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合成、结构测定~([2])与化学性质~([3])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促进了人们对这类新分子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6-11-16)

卢兴[2](2015)在《新型碳基杂化分子:内包金属富勒烯》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原子或团簇可进入富勒烯碳笼内形成一类新型杂化分子,被称为内包金属富勒烯(下图)。由于金属与碳笼的强相互作用,使得内包金属富勒烯具有复杂的结构、奇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我们近些年来在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合成、结构测定[2]与化学性质[3]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促进了人们对这类新分子的认识。(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4-22)

卢兴[3](2014)在《新型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烯碳笼内部可包入多种金属原子或团簇,形成一种新的杂化分子,被称为内包金属富勒烯(Fig.1)。由于金属的存在及对碳笼的影响,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复杂、性质奇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我们近些年来在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合成、结构测定[2]与化学性质[3]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促进了人们对这类新分子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期刊2014-08-04)

张雪莹[4](2011)在《内包金属铁的富勒烯的功能化修饰及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纳米磁性材料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医学药用载体,已在癌症研究中表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生物磁性载体材料应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小的毒性,好的磁性,低的造价,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二十世纪末富勒烯被发现以来,内包金属原子簇的富勒烯因其在医药和材料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理论和实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富勒烯是一系列纯碳组成的原子簇的总称。它们是由非平面的五元环、六元环等构成的封闭式空心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的共轭烯,Fe@富勒烯就是中心包了铁的球形共轭烯。功能化的Fe@富勒烯具有独特的笼状结构,粒径小,物理化学性能优异且磁性能良好,而且表面接上的功能基团可以显着改善富勒烯在动物体液中的生物相容性和流动性,有利于在外磁场作用下将药物直接输运至病灶,因此有望作为靶向载体材料研究的热点。为了制备一种新型的磁性靶向载体材料,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高温条件下制备了Fe@富勒烯,并采用浓硫酸氧化法对富勒烯进行羟基化后处理。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对产物的各种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以乙炔为碳源制备的Fe@富勒烯表面形貌较好,平均粒径均在100nm左右,较好的满足了作为靶向载体材料的小粒径要求;产物包裹的铁元素主要以铁单质和四氧化叁铁等形态存在,这为其具备顺磁性能提供了可能性;2)功能化修饰后其形貌和结构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石墨化程度和产物纯度还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使Fe@富勒烯被亲水官能团—OH包覆,从而显着提高了Fe@富勒烯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得富勒烯在生物体液中的流动性和生物相容性得到提高,为产物的生物学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3)VSM测试表明修饰后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3.641emu/g,矫顽力545.77G,与修饰前的的饱和磁化强度17.744emu/g和矫顽力553.86G相比,略有降低,但是依然具有较好的顺磁性,为拓展Fe@富勒烯在磁性靶向载体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戴富才,常菲,任同祥,孙宝云[5](2010)在《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La@C_(82)-(C_4N_2H_8)_mH_n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温、Ar气保护下研究了金属富勒烯与哌嗪(Piperazine)的反应,并用硅胶柱分离了3种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用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La@C82-C4N2H8,La@C82-C4N2H8-H8和La@C82-(C4N2H8)2-H6.对比C60与哌嗪的反应结果发现,与空富勒烯相比,金属富勒烯反应活性更高,产物加成数目更多.(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刘科敏[6](2010)在《钛碳纳米管和内包金属富勒烯的DF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丰富的电子特性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它们在电子器件、催化剂和磁性材料等众多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发了人们对纳米笼和纳米管的研究热潮。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基于Met-Car构建了两类新的单壁钛碳纳米管,预言了它们的稳定存在,并计算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及其随纳米管尺寸的变化;论文通过一个虚拟的准静态过程,调查了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稳定性,计算了铁原子沿六度轴进出C60的准静态过程,分析了由C60和Fe原子所组成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及特性。计算结果表明:(1)基于D2d和C3v对称性的Met-Car Ti8C12构建的两类新的单壁Ti8+4nC12+8n (n = 0, 1, 2, 3,…)纳米管结构能够稳定存在。管中碳原子的键呈现出类sp3杂化特征,而钛碳原子之间的键呈现出较强的sp-d杂化特征。(2)随着尺寸的逐渐增加,两类钛碳纳米管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与最低未被占据分子轨道之间的能隙(HOMO-LUMO Gap)呈现出由半导体向导体的转化,当纳米管的尺寸无限长时,它们呈现金属特性。(3)通过对铁原子沿六度轴进出C60的虚拟准静态过程的计算表明:与进入C60相比,铁原子“逃出”C60需要克服更高的势垒。(4)铁原子进入C60需要经历叁个过程:1)铁原子与C60之间存在类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阶段;2)邻近铁原子的碳五元环上的化学键“打开”,铁原子与邻近的碳原子发生键合;3) C60上的碳五元环化学键恢复,铁原子与C60的相互作用恢复为类Van der Waals作用,铁原子进入到C60内部。(5)铁原子准静态的“走出”C60经历了与以上顺序相反的叁个阶段。铁原子进出C60的两个过程中,铁原子需越过的势垒最高点位于C60的内部。铁原子准静态的“走出”C60过程中,需越过势垒的最高点向C60边缘方向偏移。(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8)

许并社,张竹霞,刘光焕,刘旭光[7](2009)在《内包金属富勒烯C_(66)-C_(84)团簇的结构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富勒烯笼五六元环的分布情况评述了内包单金属、双金属、叁金属以及叁金属氮化物(M3N)和碳化物(M2C2)富勒烯C66~C84团簇的结构特征。富勒烯满足五元环最大分离规则,内包不同类型的金属团簇不仅改变了笼的稳定性顺序,也使C66、C68、C70、C72、C74、C78和C84的部分异构体违背五元环最大分离规则。(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09年04期)

王静[8](2009)在《金、硼纳米管和内包金属硅富勒烯的结构与性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C60和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新颖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们在场发射、传感器、复合增强材料、储氢材料等众多领域展现出的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发了人们对纳米笼和纳米管的研究热情。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3d过渡金属原子和贵金属Au原子掺杂的硅团簇的结构演化和电子性质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新的金纳米管、硼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纯硅团簇由于其化学键的特性,不能形成碳团簇那样稳定的笼状结构。众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表明,掺杂一些寄宿原子可以稳定硅的笼状结构。本文系统研究了3d过渡金属原子对硅笼状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特性的影响,发现了笼状Si15和Si16团簇的理想宿主----Ti元素;计算结果表明,Ti@Si15和Ti@Si16团簇均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内包金属Si20富勒烯的稳定结构进行了广泛搜索,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稳定、Ih对称性的中性Eu@Si20富勒烯;在Eu@Si20中,中心Eu原子具有较大的自旋磁矩;以Ih-Eu@Si20为结构单元构造了一类能稳定存在的项链状准一维链,计算结果表明,该链具有半导体特性,中心Eu原子仍具有较大的自旋磁矩。对过渡金属Ni原子和贵金属Au原子掺杂的硅小团簇,NiSin (n=1-14)和AuSin (n=1-16)的基态结构随尺寸的演化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当团簇原子数目较小时,不论Ni原子还是Au原子都倾向于占据表面格点的位置;随着团簇原子数目的增加,当n=9时Ni原子开始占据中心格点的位置,而当n=12时,形成内包Au原子的硅笼状结构Au@Si12;进一步分析表明,Ni原子的加入增强了硅团簇的稳定性,而Au原子的加入没有明显地改善硅团簇的稳定性;键能的二阶差分和HOMO-LUMO能隙表明,Au@Si12是幻数团簇,其基态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好的化学活性;以Au@Si12团簇为结构单元得到了一类稳定的Au-Cored硅纳米管,计算结果显示,这类内包金线硅纳米管具有较小的能隙和良好的电子传输特性。论文基于稳定的二十面体Au32富勒烯和由Au (1 1 1)面卷曲而成的(5, 5)金纳米管,构建了一类新的中空金纳米管状结构Aun (n=37, 42, 47, 52,…, ?n =5);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该类中空金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研究发现Au37、Au42、Au47纳米管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首次预言了42个金原子组成的大的、中空纳米管结构是具有比密积结构更强稳定性的基态结构。基于Yakobson等人对B80富勒烯笼稳定结构的理论预测,构建了两类新的、稳定的金属性的硼片结构,进而得到两类新的稳定的硼纳米管,计算结果表明: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除第一类(4, 0)超细硼纳米管表现出半导体特性并伴随有0.441 eV的直接带隙以外,其它硼纳米管均表现出金属性。硼掺杂过渡金属晶态和非晶态合金表现出优异的铁磁性能和良好的抗氧化、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成为理想的磁记录介质和薄膜磁头候选材料。本文对硼掺杂过渡金属铁、钴、镍混合团簇的电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找到了FenB、ConB、NinB (n=1-12, 14, 18)体系的最稳定几何构型,计算结果表明B原子的掺入大大提高了过渡金属团簇的稳定性,改变了团簇的磁特性。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B原子的加入未能明显地改善过渡金属团簇的自旋磁矩;NinB混合团簇的自旋磁矩在n=5-13的范围内存在一个由量子限制效应引起的平台。(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6)

韩辉云[9](2008)在《内包金属富勒烯和金属碳笼的DFT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1985年C60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二十年来,以C60为代表的富勒烯家族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性以及可能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表明,内包金属富勒烯具有特殊的电子特性和化学反应特性,它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预示着它在新材料、催化、医药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碳笼(Metallo-Carbohedrenes)是继C60之后发现的又一个“明星团簇”。由过渡金属原子与碳原子构成的一系列金属碳笼,由于其特殊稳定性和笼状结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类团簇的生长机制和物理特性目前仍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LYP交换关联函数和DNP基组,对内包金属富勒烯Ni@Cn(n=20,36,60)以及典型的金属碳笼(Ti8C12)进行了全电子、自旋极化的计算。对其可能的低能态结构进行了广泛的搜索,并分析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磁矩。计算结果表明:1.Ni原子的包入引起了C20、C36和C60不同程度的畸变和膨胀。Ni@C20中有两个C-C键发生了断裂,形成了叁个新的Ni-C键;Ni@C36和Ni@C60则保持了完整的笼状结构。2.对Ni@Cn(n=20,36,60)的Mülliken电荷分析表明,发生了由Ni原子向碳笼的电荷转移,并且电荷转移的数量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在Ni@C20和Ni@C36中,Ni原子和C原子具有小的自旋磁矩,而Ni@C60中Ni原子和C原子的自旋磁矩都为零。3.Ni原子的加入使得C20、C36和C60的HOMO-LUMO Gap变窄。4.Ti8C12的稳态结构为C3v结构;对Ti8C12同分异构体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对Ti8C12团簇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Ti8C12的电子轨道不具有明显的sp和sp2杂化特征;用第IV族元素Si代替C以后,得到与Ti8C12类似的稳定Ti8Si12结构,Ti8C12中C-C键的特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5.Ti8C12的Th、C3v*和C3v叁种同分异构体均具有2μB的总自旋磁矩,D2d结构的总自旋磁矩为零。(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张凌,杨晓伟,王晓敏,李天保,刘旭光[10](2007)在《环己烷制备内包金属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VD法制备了内包金属洋葱状富勒烯(Onion-like Fullerenes,OLFs),并通过XRD、SEM、EDS和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二茂铁溶于环己烷中制成的溶液为碳源,在900℃经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出的内包金属OLFs呈球状或准球状,直径在10~60nm之间,包含有11.6wt%Fe,石墨化程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7年01期)

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原子或团簇可进入富勒烯碳笼内形成一类新型杂化分子,被称为内包金属富勒烯(下图)。由于金属与碳笼的强相互作用,使得内包金属富勒烯具有复杂的结构、奇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我们近些年来在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合成、结构测定[2]与化学性质[3]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促进了人们对这类新分子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参考文献

[1].卢兴.新型碳基杂化分子:内包金属富勒烯[C].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16

[2].卢兴.新型碳基杂化分子:内包金属富勒烯[C].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5

[3].卢兴.新型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2014

[4].张雪莹.内包金属铁的富勒烯的功能化修饰及磁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

[5].戴富才,常菲,任同祥,孙宝云.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La@C_(82)-(C_4N_2H_8)_mH_n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

[6].刘科敏.钛碳纳米管和内包金属富勒烯的DFT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7].许并社,张竹霞,刘光焕,刘旭光.内包金属富勒烯C_(66)-C_(84)团簇的结构特征(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9

[8].王静.金、硼纳米管和内包金属硅富勒烯的结构与性能预测[D].河北师范大学.2009

[9].韩辉云.内包金属富勒烯和金属碳笼的DFT计算[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张凌,杨晓伟,王晓敏,李天保,刘旭光.环己烷制备内包金属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7

标签:;  

内包金属硅富勒烯论文-卢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