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质资源论文-叶春秀,赵曾强,田又升,王志军,于航

棉花种质资源论文-叶春秀,赵曾强,田又升,王志军,于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棉花种质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棉花,种质,抗旱,分子标记

棉花种质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叶春秀,赵曾强,田又升,王志军,于航[1](2019)在《乌兹别克斯坦引进棉花种质资源抗旱性比较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抗旱性相关指标测定及比较,对引进棉花种质抗旱性做出评价,并初步筛选相关分子标记。【方法】以引进的7份棉花种质为研究对象,在苗期进行相应的干旱处理,测定SOD、POD、CAT活性分析、MDA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APX等指标,评价引进种质的抗旱性强弱,并进行验证。【结果】引进的几份种质中,种质引4、引20、引23是耐旱性较强的,种质引22稍弱,其它种质属于干旱敏感性种质,盆栽抗旱性验证结果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初步筛选得到一个与抗旱性相关的标记,有待进一步进行验证。【结论】种质资源抗旱性的评价将为进一步利用种质进行育种提供依据,分子标记的筛选将为辅助育种提供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杜雄明,何守朴,孙君灵,王省芬,张艳[2](2018)在《棉花种质资源高通量鉴定与优异等位基因发掘》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棉花全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及重测序等高通量技术的发展,为解码棉花基因组及表型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相比芯片技术,重测序技术以其高效,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基因组与表型变异研究。棉花核心种质重要性状表型、基因组变异鉴定为深化棉花基因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棉花重要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标记和基因资源。【材料与方法】为此,本研究2014-2015年对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叁大棉区的6个地点共12个环境,鉴定了纤维长度、强度、铃重、衣分等13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获得了近20万个表型数据。并进行了基因组深度6.55倍重测序。【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基于陆地棉核心种质3,665,030个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与13个性状显着关联的SNP共7,383个,并从中鉴定出5,753个优异位点。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Wild、Modem和Early叁个群体群体间的优异位点频率(FEA)是有差异的。在驯化过程中,所有性状FEA显着增加,而在育种选择过程中,这些位点增加较少;Wild群体中优异SNP较少,且都延续在Early群体中,Modem群体特异优异SNP也较少,说明优异SNP大多数在早期群体中就已经存在;通过比较核心种质与陆地棉野生种系全基因组功能基因SNP变异,发现33.88%基因无任何SNP变异,40.10%和9.87%个基因分别表现为SNP变异数减少和增加。优异SNP位点或相关候选基因多集中于Dt亚基因组,体现了At与Dt的进化不平衡特点。明确了不同性状遗传位点分布的重点染色体,与纤维品质强关联的SNP及基因,大多集中于Dt亚组,主要集中在Dt11,Dt10,Dt07,At10,At07等染色体上,其中D11染色体富集大量与7个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SNP位点,与纤维长度显着关联的SNP主要位于Dt11(45.5%)和At10(40.9%),纤维强度主要位于At07(53.2%)和Dt11(32.5%)。不同性状间的优异SNP位点也有很大差异。本研究得到与纤维品质相关的优异SNP位点3883个,发现与纤维品质关联的SNP数量远多于纤维产量SNP,FL特有的SNP占比例最高,达21.61%。该项研究共关联到4820个基因,MAT特有的基因占比例最高(26.48%)。在纤维发育的不同阶段,也存在基因优势表达差异。结合4个差异较大的棉花品种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发现3,089个(64.1%)基因在纤维发育的不同阶段高表达,其中存在着许多与开花期(纤维起始)、纤维长度(伸长)和纤维强度(细胞壁加厚)有关的新基因。【结论】该研究首次对陆地棉核心种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掘了一大批重要性状相关的优异位点和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了资源和遗传信息。GWAS尽管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眭书祥,朱青竹,赵丽芬,李增书,张艳丽[3](2017)在《不同类型抗虫棉花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控制棉花害虫对棉花的为害,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远缘杂交、转基因技术和形态育种的方法开展了抗虫棉花种质资源的培育,先后育成了远缘杂交抗虫棉花种质石远321、转Bt基因抗虫棉花种质GK12、转Bt+Cp Ti基因抗虫棉花种质SGK321和具有形态抗盲蝽象特性的抗虫棉花种质晋棉-26。这些抗虫棉花种质被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2004~2014年共育成通过审定的棉花品种152个,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胡玉枢[4](2016)在《辽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思路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育种应用,加速辽宁省特早熟棉花新品种选育进程,加大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意义十分重大。从任务目标、技术路线、技术指标、研究内容和保障条件等5个方面提出了辽宁省特早熟棉花种质资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李国荣,孟庆忠,宋志红,张涛[5](2015)在《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很多,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不一致,从而影响所贮藏种质资源的寿命。阐述了温度、水分、气体组分等因素对棉花种子耐贮性的影响以及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的进展情况。(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3期)

韩萌萌[6](2015)在《国内75份棉花种质资源评价与二穗短柄草BdFUL2a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广泛,遍及亚、非、美、欧及大洋洲。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和消费国,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33%。目前我国棉花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棉花纤维质量难以满足高纺的要求,遭受黄萎病的伤害严重。棉花种质资源包含丰富的遗传信息,是棉花遗传改良的物质基础,为棉花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材料。因此加快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将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本文对国内75份棉花种质资源的生育期、主要产量性状、纤维品质、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与评价,其主要结果如下:1.75份棉花种质资源都属于早熟材料、矮杆类型材料,产量性状良好,筛选出筒状株型材料4份,吐絮畅材料61份,早熟、衣分含量高、株型紧簇、吐絮畅集一身的棉花种质资源4份。2.75份棉花种质资源,总体抗黄萎病能力较差,只筛选出8份抗黄萎病材料。3.这75份棉花种质资源以中绒为主,整体度指数较高,各个材料间的纤维品质性状差异不明显。筛选出纤维长度在30mm以上(包含30mm)的棉花种质材料22份,其中包含1份长绒材料,断裂比强度≥29cN/tex的材料59份,4个高强度材料,最终筛选出纤维较长,纤维强度较好的种质资源22份。总体来看,75份棉花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早、产量性状良好、纤维除较粗外,其他品质性状较好,但棉花黄萎病抗性整体水平低。另外,在这75份棉花中,只筛选出1份综合性状符合机械化生产的材料。MADS-box是一类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中都起作用,其中与花发育有关的ABCDE类的基因,除了AP2,其他都为MADS-box基因。FUL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中的AP1/SQUA亚家族,目前在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中都克隆到了FUL(FRUITFULL)基因。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FUL基因的功能比较广泛,在调控开花时间、花发育、果实发育以及叶片发育等方面发挥作用。短柄草基因组中含有3个FUL基因,分别为BdFUL1、BdFUL2a、BdFUL2b。为了研究解析BdFUL2a在短柄草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功能,本文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到该基因的编码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初步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茎和花序中表达;在花中,该基因主要在护颖以及外稃和内稃中表达,暗示该基因可能主要调控护颖和第一轮花器官的发育,执行A类基因的部分功能。同时,本研究构建了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拟南芥,得到了转基因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的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开花时间提前,雄蕊发育受到影响,育性降低。这些结果初步表明BdFUL2a基因在调控开花时间、花器官发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吾甫尔·阿不都,巴哈古丽·先木西,彭华,艾斯坎尔·买提尼牙孜,阿里木·阿不地里木[7](2015)在《棉花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及高温胁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耐热性强的棉花品种,探讨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以60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棉花的生长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进行耐热性鉴定。对耐性不同的2个品种在35℃和45℃时测定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参试60个品种(系)可分为7类:临南556、石远638、苏联棉85、正81-3各分为一类;斯字棉(天台)和鄂荆55173分为一类;库车96486、肖山75-3001(品系)、冀A-7-7、鄂棉13、RTN78分为一类,其余49个品种分为一类。耐高温不同的两个品种在45℃处理时,品种之间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Gs差异达显着水平,初始荧光Fo和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达显着水平,表明棉花品种间耐热的表现是不同的。在育种时选择适当的材料为亲本,对培育耐高温品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5年02期)

孙振纲,陈耕,王娇娟[8](2014)在《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综合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2013年,对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农艺性状表现为:生育期以中早熟材料(126~135 d)为主,占40.4%;单株结铃数主要分布在7.1~9.0个之间;铃质量以中等大小(4.1~6.0 g)为主,占71.42%;衣分相差50%,比较悬殊,大部分在31.0%~40.0%之间;子指主要分布在9.1~12.0 g之间,占总数的72%。纤维品质表现为: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8.1~30.0 mm之间的材料占总数的33.5%,在30.1~32.0 mm之间的占10.5%;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在74.5%~87.8%之间,其中63%的材料在83.0%~87.8%高档范围内;有40.8%的材料马克隆值属于B级中的B2档,A级占30.6%;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有42.7%的材料超过31.0 c N/tex,表现优良。(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刘鹏鹏,陈全家,曲延英,刘光辉,张海燕[9](2014)在《棉花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棉花品种(系)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综合评价各棉花品种(系)抗旱性,挖掘抗旱性强的种质资源。【方法】试验选择37个棉花品种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成熟期考查与抗旱性相关的农艺性状,采用综合抗旱系数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品种抗旱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各棉花品种农艺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存在差异,从变异系数来看始节高和铃数反应最为敏感,衣分反应最迟钝;根据抗旱性量度值(D值)的聚类结果,将供试棉花品种划分为3个大类,其中1级抗旱型32份,2级3份,3级1份;1级中又分为4个小类,其中强抗2份、抗5份、中抗23份、弱抗2份。【结论】采用综合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及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出了一部分各项指标显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单一指标的评价结果存在的偏差,揭示了各性状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孙君灵,周宝良,张聚明,张宝叁,贾银华[10](2014)在《云南省东南边境地区棉花种质资源考察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29日,对云南省东南边境地区进行了棉花种质资源考察收集。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勐腊、勐海、孟连、西盟、江城等9个县(市)、35个乡镇、97个村(寨),考察以乡镇为中心,向村寨进行"拉网式"搜索,共收集到地方棉花品种资源94份,其中亚洲棉25份、海岛棉67份和陆地棉2份。本次考察进一步说明云南省是我国海岛棉和亚洲棉早期种植和利用的中心,但现在不少地方品种已经丢失。(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4年07期)

棉花种质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棉花全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及重测序等高通量技术的发展,为解码棉花基因组及表型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相比芯片技术,重测序技术以其高效,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基因组与表型变异研究。棉花核心种质重要性状表型、基因组变异鉴定为深化棉花基因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棉花重要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标记和基因资源。【材料与方法】为此,本研究2014-2015年对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叁大棉区的6个地点共12个环境,鉴定了纤维长度、强度、铃重、衣分等13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获得了近20万个表型数据。并进行了基因组深度6.55倍重测序。【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基于陆地棉核心种质3,665,030个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与13个性状显着关联的SNP共7,383个,并从中鉴定出5,753个优异位点。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Wild、Modem和Early叁个群体群体间的优异位点频率(FEA)是有差异的。在驯化过程中,所有性状FEA显着增加,而在育种选择过程中,这些位点增加较少;Wild群体中优异SNP较少,且都延续在Early群体中,Modem群体特异优异SNP也较少,说明优异SNP大多数在早期群体中就已经存在;通过比较核心种质与陆地棉野生种系全基因组功能基因SNP变异,发现33.88%基因无任何SNP变异,40.10%和9.87%个基因分别表现为SNP变异数减少和增加。优异SNP位点或相关候选基因多集中于Dt亚基因组,体现了At与Dt的进化不平衡特点。明确了不同性状遗传位点分布的重点染色体,与纤维品质强关联的SNP及基因,大多集中于Dt亚组,主要集中在Dt11,Dt10,Dt07,At10,At07等染色体上,其中D11染色体富集大量与7个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SNP位点,与纤维长度显着关联的SNP主要位于Dt11(45.5%)和At10(40.9%),纤维强度主要位于At07(53.2%)和Dt11(32.5%)。不同性状间的优异SNP位点也有很大差异。本研究得到与纤维品质相关的优异SNP位点3883个,发现与纤维品质关联的SNP数量远多于纤维产量SNP,FL特有的SNP占比例最高,达21.61%。该项研究共关联到4820个基因,MAT特有的基因占比例最高(26.48%)。在纤维发育的不同阶段,也存在基因优势表达差异。结合4个差异较大的棉花品种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发现3,089个(64.1%)基因在纤维发育的不同阶段高表达,其中存在着许多与开花期(纤维起始)、纤维长度(伸长)和纤维强度(细胞壁加厚)有关的新基因。【结论】该研究首次对陆地棉核心种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掘了一大批重要性状相关的优异位点和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了资源和遗传信息。GWAS尽管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棉花种质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叶春秀,赵曾强,田又升,王志军,于航.乌兹别克斯坦引进棉花种质资源抗旱性比较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杜雄明,何守朴,孙君灵,王省芬,张艳.棉花种质资源高通量鉴定与优异等位基因发掘[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眭书祥,朱青竹,赵丽芬,李增书,张艳丽.不同类型抗虫棉花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7

[4].胡玉枢.辽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思路与方法[J].辽宁农业科学.2016

[5].李国荣,孟庆忠,宋志红,张涛.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5

[6].韩萌萌.国内75份棉花种质资源评价与二穗短柄草BdFUL2a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吾甫尔·阿不都,巴哈古丽·先木西,彭华,艾斯坎尔·买提尼牙孜,阿里木·阿不地里木.棉花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及高温胁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棉花.2015

[8].孙振纲,陈耕,王娇娟.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综合分析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4

[9].刘鹏鹏,陈全家,曲延英,刘光辉,张海燕.棉花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4

[10].孙君灵,周宝良,张聚明,张宝叁,贾银华.云南省东南边境地区棉花种质资源考察报告[J].中国棉花.2014

标签:;  ;  ;  ;  

棉花种质资源论文-叶春秀,赵曾强,田又升,王志军,于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