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刺果论文-张健,周焱,刘刚,霍诗涵

青刺果论文-张健,周焱,刘刚,霍诗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刺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贵州,青刺果,分布,应用

青刺果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周焱,刘刚,霍诗涵[1](2019)在《贵州野生青刺果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贵州12个地区调查,发现安龙县、水城县、织金县等11个地区均有青刺果的分布,青刺果分布海拔在407~2 139 m,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普遍在1 000 mm以上地区。同时对贵州省的广大群众进行青刺果应用情况调查,发现主要应用在食用和药用2个方面,应用青刺果的民族主要是汉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在贵州,青刺果宣传较少。(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和丽媛,王玲,吕俊梅[2](2019)在《青刺果油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刺果是一种野生油料植物,其提取的油料不仅具有食用性,在医疗保健、护肤美容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文章从青刺果的功能物质、青刺果油提取技术、青刺果油成分分析、青刺果油的生物学功能、青刺果油的应用5个方面,综合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对青刺果油的研究与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杨嫦丽,郑鹏[3](2019)在《一株青刺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和研究青刺果内生真菌及其抑菌作用。[方法]以丽江青刺果茎段为供试材料,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出一株真菌3B-S,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抑菌检测试验,初步研究3B-S的抗菌作用。[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抑菌检测,初步确定该真菌属黑孢菌属,并对胶胞炭疽病菌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该研究为青刺果内生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彭炳新[4](2019)在《青刺果油的成分分析及其微囊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青刺果油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摩梭人最早将青刺果油从青刺果中提取并用于保健和食用[1]。青刺果油又称为“青娜曼安”或“青娜油”,摩梭人认为长期食用青刺果油能给他们带来健康、长寿和美丽[2]。由此可见,青刺果油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青刺果已在云南地区有大量的种植,但是由于对其保健功能和制剂研究较少,目前青刺果在医疗保健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就青刺果油的药理作用和制剂研究进行探讨,为青刺果油的产业化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检测青刺果油的理化指标及进行成分分析,建立GC内标法测定青刺果油中4种脂肪酸的含量,测定不同提取时段的脂肪酸含量差异;(2)研究青刺果油体外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基于斑马鱼模型的发育毒性试验;(3)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包埋壁材,喷雾干燥法制备青刺果油微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微囊的制备工艺,对最佳制备工艺的青刺果油微囊进行表征;(4)初步考察青刺果油及其微囊的稳定性。方法:(1)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青刺果油,以2015年《中国药典》0713通则和0622通则的方法检测青刺果油的理化指标,包括碘值、酸值、过氧化值、皂化值以及折光指数,考察青刺果油的品质。此外,采用GC/MS法分析青刺果油的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以此为基础,建立GC内标法同时测定超临界CO2流体不同萃取时段青刺果油中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2)通过MTT比色法考察青刺果油对结肠癌SW480细胞、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胶质瘤C6细胞、肝癌Hep G2细胞、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此外,以斑马鱼为模型,考察青刺果油对斑马鱼胚胎的体内发育毒性试验。(3)为了提高青刺果油的稳定性,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壁材,将青刺果油通过高速剪切分散机和高压均质机制备成稳定均一的乳状液,最后喷雾干燥成为微囊。以包埋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喷雾干燥的制备工艺。对青刺果油微囊进行感官评价、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其松密度和振实密度、休止角、水分含量、粒径大小,评价青刺果油微囊的质量。(4)最后,考察了青刺果油微囊的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1)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青刺果油,得油率为31.13%。检测其各项理化指标如下:酸值为0.86 mg KOH/g,碘值为101.7 g I/100g,皂化值为190.3 mg KOH/g,折光指数为1.4630,过氧化值为2.20 g/100g。GC/MS法分析青刺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面积归一化法测得的脂肪酸种类及相对含量分别为:棕榈酸16.24%,棕榈油酸0.30%,硬脂酸8.60%,顺-油酸38.34%,顺-亚油酸34.73%,花生酸0.63%,顺-亚麻酸1.16%,反式脂肪酸<0.10%。GC/MS法分析青刺果油中的不皂化物,面积归一化法测得的不皂化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分别为:β-谷甾醇为53.19%,岩藻甾醇为14.43%,环阿屯醇为10.46%,2,4-亚甲基环阿屯醇为8.63%,豆甾醇为8.03%,菜油甾醇为3.71%,角鲨烯为1.55%。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所提取的青刺果油品质良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提取效率高,提取方法绿色友好、不产生有机试剂废弃物。(2)以苯甲酸苯酯作为内标物,建立了GC内标法同时测定青刺果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有量,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此外,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不同时段提取的青刺果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在1.0~1.5 h收集的青刺果油,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348.05 mg·g-1;在1.5~2.0 h收集的青刺果油,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341.79 mg·g-1;在2.0~2.5 h收集的青刺果油,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低于其他时段。(3)采用MTT比色法评价青刺果油对SW480结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得到IC50为238.7μg/m L。此外,以斑马鱼模型评价青刺果油的体内发育毒性,当给药浓度小于600μg/m L时,青刺果油对斑马鱼胚胎具有低致畸性、低致死性及良好的孵化率。(4)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青刺果油微囊制备工艺:复合壁材/青刺果油比例为2/1,进样速度为4 g/min,进风温度为170℃,雾化压力为5×103 KPa,固形物含量为5%,剪切速度为6000 rpm。最佳制备工艺的青刺果油微囊包埋率为微囊包埋率为90.85±1.42%,对青刺果油微囊进行表征,微囊为无特殊气味且具有良好水分散性的淡黄色固体粉末;松密度和振实密度分别为0.283g/m L和0.417 g/m L,休止角为40.2°。光学显微镜下的青刺果油微囊,粒径为2μm~4μm;扫描电镜下的青刺果油微囊具有球体结构,颗粒较为饱满且囊壁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缝和孔洞,但壁材有少量的粘附结块。激光粒度分析微囊的平均粒径为0.949μm,PDI=0.274,D90=2.063μ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青刺果油微囊的形成。(5)青刺果油在高温试验10天后过氧化值升至1.734 g/100g,约为高温试验前青刺果油过氧化值的62倍;而微囊在高温试验10天后过氧化值升至0.613 g/100g,约为高温试验前微囊过氧化值的13倍。青刺果油在强光照10天后过氧化值升至0.304 g/100g,约为光照试验前青刺果油过氧化值的11倍;而微囊在强光照10天后过氧化值升至0.103 g/100g,约为光照试验前青刺果油过氧化值的2倍。青刺果油在高湿环境10天后过氧化值几乎不变;而微囊在高湿环境10天后吸湿增重6.50%,并凝结成块状,由淡黄色变深黄色,过氧化值约为高湿试验前微囊过氧化值的3倍。加速稳定性试验3个月后,微囊的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变化,过氧化值最大值为0.288 g/100g,与试验前微囊的过氧化值相比有所上升;长期稳定性试验6个月后,微囊的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变化,过氧化值最大值为0.138 g/100g,约为试验前微囊过氧化值的2.8倍。结论:本研究基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青刺果油,研究了其理化性质、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的组分分析,建立了GC内标法同时测定青刺果油4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稳定准确,为控制青刺果油提供更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考察体外的抗肿瘤活性考察和斑马鱼体内的发育毒性试验,为青刺果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最后,通过喷雾干燥法优化制备青刺果油微囊,提高了青刺果油在贮藏和运输的稳定性,拓宽青刺果油的产品开发路线。(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9-03-18)

夏海梅,何鹏飞,李艳萍,刘因华,赵远[5](2018)在《青刺果油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刺果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刺果油具有降血脂、抑菌、保湿、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生物活性,发展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姚丽媛,华金珠,张瑜瑜,尹利方[6](2018)在《云南特色油料植物青刺果侧芽诱导技术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刺果,属蔷薇科李亚科扁核木属植物。由于青刺果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青刺果已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逐步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青刺果侧芽诱导,深入探究青刺果侧芽诱导技术方法。通过对青刺果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发现,以MS培养基为基质,在含基质4.74g/L、糖30 g/L、琼脂6.5 g/L的母液中加入0.5mg/L 6-BA(细胞分裂素)和0.1mg/L IBA(生长素)的培养基,对于青刺果侧芽的诱导效果最佳。本研究对青刺果种植资源进行良种繁育、繁育驯化、育苗、栽培管理等方面可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高凡丁,张成庭,蔡圣宝[7](2019)在《青刺果种子和油粕中的营养成分对比及酚类物质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刺果为研究对象,对比青刺果种子和油粕中的营养成分、酚类物质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种子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油粕。但油粕中的基本营养物质成分含量较高。种子中含有12种游离氨基酸,而油粕中含有13种,经过水解,在种子和油粕中各检出了17种氨基酸。种子和油粕中含有14种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和7种矿物质(主要是钾和钙)。在种子和油粕中总共检测出7种酚类物质(主要物质为水仙苷)。抗氧化活性的结果表明,种子和油粕都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清除效果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呈量效关系。此次研究结果表明,青刺果种子和油粕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为青刺果在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的综合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郑鹏[8](2018)在《青刺果内生真菌PR1-1形态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刺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果可榨油,是一种天然的高级食用植物油。本文通过平板划线法对青刺果茎段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判断真菌PR1-1属于无性菌类,属于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8期)

郑鹏[9](2018)在《青刺果种质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刺果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果可榨取高级食用植物油,是高寒贫困山区脱贫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发掘优质青刺果种质资源,培养优良青刺果品种对于青刺果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调查了青刺果种质资源分布,分析比较了青刺果主要产区丽江、迪庆地区青刺果叶片大小性状,以期为今后青刺果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6期)

吴培诚,刘彩云,罗欣茹,窦湘粤,和志秀[10](2018)在《复配青刺果油在层状液晶型保湿乳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以青刺果油为主要油脂原料,通过研究油脂对层状液晶形成的影响,设计一款含青刺果油的层状液晶型保湿乳。方法:通过偏振光显微镜观察青刺果油、白油、辛酸/癸酸甘油叁脂3种油脂复配对层状液晶保湿乳形成的影响,选出最佳油脂复配比,得到最佳层状液晶保湿乳配方,然后对其进行保湿性能的测定。结果:青刺果油:白油:辛酸/癸酸甘油叁脂为4:4:3时,制备的保湿乳能形成丰富的层状液晶且保湿性能优于不含青刺果油的层状液晶保湿乳。结论:含青刺果油的层状液晶型保湿乳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青刺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刺果是一种野生油料植物,其提取的油料不仅具有食用性,在医疗保健、护肤美容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文章从青刺果的功能物质、青刺果油提取技术、青刺果油成分分析、青刺果油的生物学功能、青刺果油的应用5个方面,综合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对青刺果油的研究与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刺果论文参考文献

[1].张健,周焱,刘刚,霍诗涵.贵州野生青刺果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9

[2].和丽媛,王玲,吕俊梅.青刺果油研究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

[3].杨嫦丽,郑鹏.一株青刺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彭炳新.青刺果油的成分分析及其微囊化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

[5].夏海梅,何鹏飞,李艳萍,刘因华,赵远.青刺果油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

[6].姚丽媛,华金珠,张瑜瑜,尹利方.云南特色油料植物青刺果侧芽诱导技术优化[J].现代农业研究.2018

[7].高凡丁,张成庭,蔡圣宝.青刺果种子和油粕中的营养成分对比及酚类物质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8].郑鹏.青刺果内生真菌PR1-1形态学鉴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8

[9].郑鹏.青刺果种质资源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

[10].吴培诚,刘彩云,罗欣茹,窦湘粤,和志秀.复配青刺果油在层状液晶型保湿乳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8

标签:;  ;  ;  ;  

青刺果论文-张健,周焱,刘刚,霍诗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