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颗粒物论文-王启元,曹军骥

碳颗粒物论文-王启元,曹军骥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颗粒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碳气溶胶,生物质燃烧,黑碳内混,粒径分布

碳颗粒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启元,曹军骥[1](2017)在《生物质燃烧排放黑碳颗粒物混合状态对光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黑碳气溶胶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被逐渐认识,但是,目前黑碳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黑碳气溶胶混合状态引起的不确定性尤为突出。本文采用实验室燃烧模拟腔采样平台研究了多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颗粒物粒径和混合态对黑碳光学性质的影响。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测量结果表明,黑碳质量中值粒径变化范围为141–162 nm;黑碳内混比变化范围为53–64%,说明生物质燃烧新鲜排放的黑碳颗粒以内混为主。结合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析可知,K离子、有机碳、CN-以及左旋葡聚糖为黑碳颗粒主要的混合成分。Mie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外混黑碳颗粒物相比,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黑碳颗粒物在初始阶段其吸光能力已经增强了1.7–1.9倍。不同种类的生物质排放,黑碳吸光增强倍数与其内混百分比成正比关系,而与黑碳的粒径大小无关。(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9-06)

高嵩,张雯淇,张园园,鲍孟盈,刘晓妍[2](2017)在《灰霾不同阶段含碳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湿清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南京市北郊冬季灰霾不同阶段中的含碳颗粒物化学组分变化及湿清除作用,采用DRI Model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5年1月南京市北郊采集的大气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ry carbon,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北郊冬季PM2.5、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79.64、18.58和6.29μg/m3,属于国内较高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与清洁日相比,灰霾日PM2.5、总碳(total carbon,TC)、OC和EC的质量浓度更高、变化范围更大,灰霾期间的二次污染作用强于清洁日期间,含碳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在灰霾的生成和消除阶段都较为稳定;降水过程对含碳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显着,清除效果与降水强度有关,且降水对于OC、EC的清除效率大于二次有机物(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7年15期)

张梦然[3](2017)在《汽油车排出碳颗粒物比某些柴油车高》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的《科学报告》,近日发表一项气候科学研究称,实验室初始测试数据显示,汽油车产生的碳颗粒物(PM)排放量比加装了黑烟过滤器(DPF)和催化剂的柴油车多。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废气含有上百种不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7-07-17)

郭利利[4](2015)在《太原市采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灰霾现象的频繁发生,大气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引起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太原市是我国PM2.5污染水平最高的城市,尤其是在冬季,燃煤取暖使颗粒物污染更加严峻。本研究选择太原市中心区域——迎泽大桥附近某地楼顶为采样点,采集了2009、2011、2012和2013年太原市采暖期大气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揭示其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健康危害和污染来源。该结果有助于了解太原市近年来PM2.5碳质颗粒的环境、健康危害及其来源,为预防和控制当地大气碳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2009、2011、2012和2013年太原市采暖期PM2.5的日均浓度水平分别为268.7μg/m3、167.3μg/m3、218.5μg/m3和181.4μg/m3;PM2.5中16种PAHs的平均浓度水平分别为826.2 ng/m3、915.7 ng/m3、658.3 ng/m3和420.8 ng/m3;OC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3.0μg/m3、41.6μg/m3、41.8μg/m3和30.0μg/m3,EC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0μg/m3、6.5μg/m3、15.8μg/m3和6.1μg/m3。整个采样年间,PM2.5、PAHs及OC、EC浓度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太原市削减污染源,推广集中供暖等措施有关。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高水平。2.采样的四个年度中,PAHs浓度最高的单体均为荧蒽(Fla)、其次是芘(Pyr)、菲(Phe)、屈(Chr),且在环数分布上均以中环为主,燃煤特征明显。以苯并(a)芘(BaP)为参照对象的毒性当量浓度(BaPeq)在2009、2011、2012和2013年分别为42.7 ng/m3、87.8 ng/m3、36.2 ng/m3和41.1 ng/m3,均高于我国和WHO对BaP的规定值(2.5 ng/m3和1 ng/m3),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特征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显示近年来太原市采暖期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同时存在一定的炼焦排放和石油源。3.四个年度中,PM2.5中OC与EC相关性均较为显着,表明近几年太原市采暖期OC与EC有较为相近的一次污染来源,但也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污染。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四个采样年度PM2.5中OC、EC主要来源于燃煤、生物质燃烧以及机动车尾气。2013年由于太原市城市建设,道路扬尘来源突显。4.各污染指标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气中PM2.5及其碳组分的污染水平。温度越高,大气垂直方向对流越强,促进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同时,温度还会影响PAHs的气粒两相分配。风速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的稀释扩散,区域污染物浓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会引起颗粒物的吸湿增重,并增强颗粒物吸收有机物的能力,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而PM2.5及其化学组分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M2.5和其碳组分浓度的升高往往伴随着大气能见度的降低,这与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有关,也是引起雾霾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马庆鑫,马金珠,楚碧武,刘永春,赖承钺[5](2015)在《矿质和黑碳颗粒物表面大气非均相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灰霾是由于高浓度大气颗粒物消光导致能见度下降的污染现象,而颗粒物的消光性质与其参与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认识颗粒物参与的大气非均相反应对于揭示灰霾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多种手段研究了在矿质颗粒物、黑碳颗粒物表面以及吸湿过程中的大气非均相反应过程.通过系统研究大气非均相过程对常见污染气体的源汇平衡、颗粒物二次组分形成、老化过程对颗粒物吸湿性的影响,发现了多污染物共存气体在非均相反应中的复合效应,揭示了O2在界面反应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有机碳在黑碳老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吸湿性研究中,发现了混合颗粒物在吸湿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揭示了弱酸置换强酸的反应机理,解释了二次组分对矿质颗粒物吸湿性的促进机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对大气非均相反应的深入认识,也有助于揭示我国的灰霾成因.(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02期)

吴鑫,王丽娜,冯玲,修光利,朱春[6](2014)在《烹饪过程中细颗粒物和黑碳颗粒物的排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不同烹饪油品以及烹饪食材对烹饪过程中产生颗粒物的影响。实验通过1台DustTrakTM DRX Aerosol Monitor Model8533,1台TSI 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3091(FMPS)和1台黑碳采样器Aethalometer AE51同时监测烹饪过程中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目浓度和黑碳浓度的变化。实验发现,橄榄油烹饪所产生的颗粒物是所选4种油品中产生得最多的,PM1、PM2.5和黑碳浓度分别达到了55、57和0.19mg/m3。使用橄榄油对4种不同食材进行烹饪发现,在炒大白菜的过程中产生的PM1、PM2.5和黑碳颗粒物比猪肉、土豆和鸡肉产生的颗粒物浓度高。(本文来源于《绿色建筑》期刊2014年03期)

赵金[7](2014)在《大气中纳米级黑碳颗粒物形貌的数字图像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中颗粒物的尺寸、表面积以及体积等物理参数直接决定着有害物质的携带量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为测量大气颗粒物形貌最常用的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能够获得颗粒物的二维图像,但是却不能获得叁维形态,因而不能获得颗粒物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等物理参数。本论文以大气中普遍存在的纳米级黑碳颗粒物作为研究对象,在膜采样的基础上,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首先获得黑碳颗粒物的二维图片,采用Canny算法提取颗粒物边界形态,通过统计分析获得颗粒物典型表面形状的叁视图,采用轴旋转法以及二维视图拉伸拟合法,实现黑碳颗粒物叁维形貌的构建,并最终获得颗粒物最大尺寸、表面积以及体积等物理参数,为评价大气纳米级黑碳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效应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曾友石,王广华,姚剑,李玉兰,黄豫[8](2013)在《上海市郊大气含碳颗粒物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TAPLEX六级采样器(<0.49,0.49~0.95,0.95~1.50,1.50~3.00,3.00~7.20,>7.20μm)结合美国DRI碳分析仪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大气颗粒物中EC和OC的含量和粒径分布,用EC示踪法估算POC和SOC的含量及粒径分布,并结合颗粒物中水溶性钾定量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大气颗粒物中EC和OC来自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分担率.结果显示,上海市嘉定区大气颗粒物中EC与OC的含量分别为(3.54±1.46)μg·m-3和(19.35±9.38)μg·m-3,占颗粒物质量的2.8%±1.1%和14.8%±4.0%.嘉定区PM3.0中的OC与北京、杭州和武汉等城市的夏季以及珠江叁角洲和上海市市区PM2.5中的OC相当,而EC含量偏小,反映了嘉定区EC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小.上海市嘉定区大气颗粒物中EC、OC、POC和SOC均呈双模态分布,其中EC、POC的分布峰位于<0.49μm和>3.00μm的粒径段,OC的分布峰位于<0.95μm和>3.00μm的粒径段,SOC的分布峰位于0.49~0.95μm和3.0~7.2μm的粒径段.各粒径段OC中SOC的比重分别为:36.64%±20.66%、74.92%±22.74%、54.80%±23.52%、56.30%±23.00%、66.89%±23.37%和47.22%±23.65%,说明嘉定区SOC的污染严重.基于OC、EC与K+的线性回归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排放的OC和EC分担率分别为40%和32%,且各粒径段的分担率也有差别,最大的OC和EC分担率为76%和50%,对应于0.49~0.95μm粒径段.(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宋寒,尚静,朱彤,赵黎,叶俊辉[9](2012)在《黑碳颗粒物表面SO_2的非均相臭氧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结合离子色谱(I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常温常压下SO2与O3在黑碳颗粒物(以Printex U为代表,简称UBC)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发现,在O3和水气存在的情况下,体系的反应产物主要是SO24-,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UBC可提供反应活性位点,促进SO2在其表面的臭氧氧化.O3是关键的氧化剂,能显着提高SO2非均相氧化生成SO24-的速率.水气的存在有利于表面活性位点再生,使反应持续发生.当SO2和O3的浓度为1014~1015molecule/cm3、相对湿度为40%时,SO2在UBC(1∶400,以NaCl为稀释剂稀释400倍)表面非均相反应生成SO24-的稳态摄取系数(γBET)为1~6×10-6,SO24-的生成速率为1014~1015ion·s-1·g-1.(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沈国锋[10](2012)在《室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两类广泛受到研究关注的污染物,其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着显着的影响。在污染物的各种排放源中,室内固体燃料的燃烧排放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普及面有限,同时传统的生物质能源和煤炭又比较容易获得,因此,这类固体燃料是居民生活和取暖活动的主要能源,消耗量很大。排放估算是研究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的基础,一般由排放因子和能源消耗量计算得到。缺乏实测而有效的排放因子(Emission Factors, EF)是造成排放估算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目前,围绕中国农村地区室内固体燃料,如秸秆、薪柴和煤炭燃烧过程排放的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测定工作还比较少。本研究在实际的厨房环境中,模拟了室内煤炭、秸秆和薪柴的燃烧过程,测定了固体燃料的室内燃烧排放特征。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1)针对目前排放因子数据稀缺,造成排放估算不确定性较高的现状,通过实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颗粒物、有机碳(Organic Carbon, 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 EC)、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排放因子基础数据,并指出由于室内炉灶实际燃烧中通风供氧条件的差别,其排放的污染物要高于实验室反应箱中的燃烧排放;2)在提供大量基础数据的同时,分析了影响排放因子变异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定量的表征;3)通过比较秸秆、薪柴和煤炭燃烧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分布和多环芳烃谱分布等排放特征,揭示了不同燃料的特征差别,为源解析、健康风险分析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4)通过实验实测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惹烯排放因子,对其是否可作为针叶类薪柴燃烧排放的标志物进行了评估;5)首次通过实验测定了颗粒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并定量地分析了颗粒燃料推广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秸秆燃烧排放的PM、OC和EC的排放因子分别是8.19±4.27(3.41-16.8)、1.38±0.70(0.493-2.64)和1.45±0.62(0.354-2.34) g/kg。16种PAH的总排放因子为23.6-142mg/kg,均值是62.1±34.6mg/kg。由于室内炉灶燃烧过程中,炉膛容积较小,供氧有限,因此不容易燃烧完全,进而生成并排放较多的不完全燃烧产物。秸秆的湿度和燃烧效率是影响污染物排放因子的两个最显着的因素(p <0.05)。这两个因素可以解释颗粒物和多环芳烃排放因子变异的83%和60%。薪柴燃烧的结果表明,灌木比乔木排放较多的颗粒物及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灌木燃烧排放的PM、OC、EC和PAHs的排放因子分别是3.74±0.80(3.10-4.63)、0.81±0.64(0.21-1.48)、1.53±1.01(0.48-2.49) g/kg和86.7±67.6(27.1-160) mg/kg。乔木排放的PM,OC, EC和PAHs的排放因子分别是2.04±1.38(0.71-6.23)、0.80±0.85(0.11-3.81)、0.50±0.36(0.06-1.19) g/kg和12.7±7.0(3.2-32.7) mg/kg。颗粒物中总碳(元素碳和有机碳之和)的质量分数在61%左右,高于秸秆排放的颗粒物38%的含碳量。颗粒物的排放因子随燃烧效率的增加而降低,而与燃烧湿度的相关性并不显着(p>0.05)。由于各因素的影响交错复杂,而且测定的排放因子具有较大的变异,因此单个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不显着。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差别较大。本研究中5种煤炭(2种蜂窝煤3种块煤)燃烧产生的PM、OC、EC和PAHs的排放因子范围分别是0.065-10.8g/kg、0.007-1.00g/kg、0.006-0.825g/kg和6.25-253mg/kg。无烟煤的排放因子比烟煤的低。两种蜂窝煤的排放要低于另外叁种块煤的排放。因此,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与挥发性组分、热值等性质有关,还和煤炭的形状有着较大的关联。本研究首次测定报道了室内固体燃烧产生含氧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相较于母体多环芳烃,衍生多环芳烃具有更直接更强的危害。研究结果显示,含氧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与母体多环芳烃在一个数量级,而硝基多环芳烃要低很多。多环芳烃的衍生物比母体多环芳烃更倾向于在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上富集。粒径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固体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以细颗粒物为主。煤炭、秸秆和薪柴燃烧排放的粒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分别占到总颗粒物质量的77.5%、81.0%和79.4%。乔木燃烧排放的颗粒物比灌木和秸秆燃烧排放的颗粒物要细。前者以粒径小于0.4μm的极细颗粒物为主,而后二者为峰值在0.7-2.1μm粒径段的细颗粒物。惹烯经常被认为是针叶类薪柴燃烧排放的标志物(biomarker),而被用于多环芳烃的源解析研究。本研究基于实测不同燃烧源排放的惹烯排放因子数据,针对惹烯是否可以作为针叶类薪柴燃烧排放的标志物进行了定量的评估。秸秆、薪柴和煤炭燃烧排放的惹烯的排放因子分别是0.012-0.45、0.042-0.47和1.1-267mg/kg。在所研究的5种针叶类树木中,油松和落叶松的排放较高,分别为0.34±0.08和0.29±0.22mg/kg,要高于其他非针叶类薪柴的排放。但是,其他叁种针叶类树木产生的惹烯的排放因子和其他薪柴的排放没有显着的差别(p>0.05)。而且,针叶类薪柴的惹烯排放因子和秸秆的排放因子没有显着的差别(p>0.05)。另外,5种煤炭燃烧产生的惹烯排放因子在2.2±1.5到187±113mg/kg之间,明显地高于秸秆和薪柴(p <0.05)。因此,惹烯不能作为针叶类树木燃烧排放独特的标志物。在多环芳烃的源解析中,其他源,尤其是煤炭燃烧排放的惹烯需要考虑进去。本研究中首次测定了颗粒燃料(Biomass Pellets)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及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排放因子,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多环芳烃谱分布等特征,并与原始燃料的排放特征进行了比较。玉米秆颗粒燃烧排放的CO、EC、OC和PM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1.1±16.2、0.121±0.158、0.156±0.121和2.62±1.20g/kg。松木颗粒燃烧排放的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分别是4.38±2.25、0.095±0.118、0.033±0.026和1.17±0.89g/kg。两种颗粒燃料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的总排放因子分别是14.1±8.9和8.33±5.94mg/kg。相较于原始燃料在传统炉灶中的燃烧,颗粒燃料燃烧产生的CO, OC, EC和PM的排放因子要显着地降低(p <0.05),但是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由于颗粒燃料的炉灶燃烧效率一般较高传统生物质炉灶,因此,综合考虑排放因子和热效率后可以发现,推广颗粒燃料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期刊2012-06-01)

碳颗粒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南京市北郊冬季灰霾不同阶段中的含碳颗粒物化学组分变化及湿清除作用,采用DRI Model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5年1月南京市北郊采集的大气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ry carbon,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北郊冬季PM2.5、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79.64、18.58和6.29μg/m3,属于国内较高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与清洁日相比,灰霾日PM2.5、总碳(total carbon,TC)、OC和EC的质量浓度更高、变化范围更大,灰霾期间的二次污染作用强于清洁日期间,含碳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在灰霾的生成和消除阶段都较为稳定;降水过程对含碳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显着,清除效果与降水强度有关,且降水对于OC、EC的清除效率大于二次有机物(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颗粒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启元,曹军骥.生物质燃烧排放黑碳颗粒物混合状态对光学性质的影响[C].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2].高嵩,张雯淇,张园园,鲍孟盈,刘晓妍.灰霾不同阶段含碳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湿清除[J].中国科技论文.2017

[3].张梦然.汽油车排出碳颗粒物比某些柴油车高[N].科技日报.2017

[4].郭利利.太原市采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

[5].马庆鑫,马金珠,楚碧武,刘永春,赖承钺.矿质和黑碳颗粒物表面大气非均相反应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5

[6].吴鑫,王丽娜,冯玲,修光利,朱春.烹饪过程中细颗粒物和黑碳颗粒物的排放特征[J].绿色建筑.2014

[7].赵金.大气中纳米级黑碳颗粒物形貌的数字图像处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8].曾友石,王广华,姚剑,李玉兰,黄豫.上海市郊大气含碳颗粒物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3

[9].宋寒,尚静,朱彤,赵黎,叶俊辉.黑碳颗粒物表面SO_2的非均相臭氧氧化[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

[10].沈国锋.室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D].北京大学.2012

标签:;  ;  ;  ;  

碳颗粒物论文-王启元,曹军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