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效应论文-韩利文,史永平,羊兴爱,孔浩天,夏青

毒理学效应论文-韩利文,史永平,羊兴爱,孔浩天,夏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毒理学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马鱼,灰色关联度,乳香,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毒理学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韩利文,史永平,羊兴爱,孔浩天,夏青[1](2019)在《中药乳香“孕妇慎服”的实验毒理学研究及发育毒性效应标志物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香是我国传统的活血止痛类树脂类中药材,临床上用途广泛。乳香在祖国医学典籍中一直有"孕妇慎服"的记载,但是对于发育毒性的科学证据并不完善。因此对乳香的发育毒性的研究,揭示其可能导致发育毒性的效应标志物,对传统中药乳香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非常重要。本文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发育毒性的研究模型,在显微镜下挑选发育至4hpf的健康AB系斑马鱼胚胎,移入无菌6孔板,进行乳香不同剂量处理,于给药后72 h观察乳香样品对斑马鱼致死、发育畸形的情况,评价乳香的发育毒性。采用60%、80%、100%甲醇提取得到乳香样品,进行分别进行斑马鱼发育毒性的平行比较研究;同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3个提取部位的发育毒性与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关联,筛选对发育毒性贡献大的效应标志物。选取主要的效应成分,进行斑马鱼模型进行在体的毒性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实现药物诱导的发育毒性的可视化观察,并且用量少(mg级),可用于乳香发育毒性的跟踪评价。乳香60%甲醇提取物、80%提取物、100%提取物在给药浓度为2 mg·L~(-1)下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致畸率分别为13.3%、28.9%、45.6%。通过HPLC图谱分析获得为6个共有峰的关联度值,其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的关联度值最大(0.92)。进一步对AKBA的发育毒性的研究发现,AKBA可诱导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异常,具体表现为体长缩短、体循环消失、鱼鳔发育异常、躯干弯曲等,同时发现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发育有较大影响,引起了心包水肿、心率降低、心包面积增加、血流速度减少。斑马鱼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降低,丙二醛含量显着升高。Mn-sod,Cat and Gpx等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说明,AKBA导致斑马鱼体内发生了氧化应激。综上,本文利用新型模式生物斑马鱼建立了研究乳香发育毒性的可视化模型,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了中药乳香发育毒性的效应标志物,并进一步对其毒性机制进行研究,为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郭楠楠,孟顺龙,陈家长[2](2019)在《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其中多溴联苯醚(PBDEs)又是POPs中的一种,所以全面了解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对生物体的毒理学效应,对于环境的治理和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简要归纳了多溴联苯醚在土壤、水体中的残留和相互之间的迁移、转化,总结了多溴联苯醚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和生理生化毒性,并分析了多溴联苯醚对生物体抗氧化系统、机体组织器官和生物遗传的影响,对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针对多溴联苯醚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具有高毒性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多溴联苯醚的使用、加强对含多溴联苯醚废弃物的处理,禁止进口电子垃圾,选取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进行生产等措施,并对发展新型溴代阻燃剂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5期)

董姗姗,章嫡妮,张振华,于赐刚,刘燕[3](2019)在《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斑马鱼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作物的饲用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评估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动物,设置5个处理:含20%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组(GMF)、含20%亲本玉米膨化饲料组(PF)、转基因玉米粉(GMM)、亲本玉米粉(PMM)以及商业饲料对照组(CF),通过98 d的喂养试验,调查斑马鱼的生长表现、组织病理、繁殖、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敏感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的各项生长指标、肝脏、脑和肠道的组织病理、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SOD、CAT、热激蛋白70(HSP70)和卵黄蛋白原(VTG)mRNA表达量均无显着影响.但在试验后期,饲料组(GMF和PF)和玉米粉组(GMM和PMM)斑马鱼的体重、体长和特定生长率显着低于商业饲料组;饲料组斑马鱼的孵化率显着低于玉米粉组和商业饲料组;饲料组(3.85±0.76)雄鱼肝脏中的VTG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玉米粉组(1.60±0.56).研究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没有明显生态毒理效应,但由于配制的膨化饲料与商业饲料在营养成分和适口性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个别指标与商业饲料组相比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贾坤[4](2019)在《重金属镉Cd~(2+)和铅Pb~(2+)胁迫对两种硅藻的毒理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湖泊、江河及海洋水体中,对土壤及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重金属离子在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中积累和传递,不仅严重影响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亦可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硅藻植物是水生栖息地中异养生物的食物和氧气的来源,是重要的初级生产力,直接影响生物链的循环。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水体,作用于藻类等初级生产者,进入到食物链中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该研究通过纯化培养得到淡水底栖硅藻微尼海双眉藻[Halamphora veneta(Kützing)Levkov]和克鲁姆双菱藻(Surirella crumena Brébisson),用重金属镉(Cd2+)和铅(Pb2+)对其进行单一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微尼海双眉藻和克鲁姆双菱藻经重金属Cd2+和Pd2+胁迫后的生长趋势、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CAT、MDA)、rbc L、psb A基因表达量变化及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1.微尼海双眉藻在重金属Cd2+和Pb2+胁迫时,细胞密度在胁迫初始阶段呈现出促进作用,在长期胁迫时细胞密度显着下降。克鲁姆双菱藻经重金属Cd2+和Pb2+胁迫后,细胞密度明显下降。2.微尼海双眉藻经重金属Cd2+和Pb2+胁迫后,叶绿素a含量在24 h-48 h胁迫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胁迫时间延长至72 h后,叶绿素a含量显着降低;克鲁姆双菱藻在重金属Cd2+和Pb2+胁迫下,叶绿素a含量波动较为明显,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可能由于长时间的重金属胁迫影响了藻类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生化过程,破坏了藻体的叶绿体功能,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降低。3.微尼海双眉藻在重金属Cd2+和Pb2+胁迫下,其SOD和CAT酶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增加;克鲁姆双菱藻在Cd2+和Pb2+胁迫下,其SOD酶活性升高,CAT酶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上升。4.微尼海双眉藻经重金属Cd2+和Pb2+胁迫后,rbc L和psb A m RNA基因表达水平均呈现“下降-上升”的现象,但在长时间胁迫下,激发了藻体内应激反应;克鲁姆双菱藻经重金属Cd2+和Pb2+胁迫后,rbc L和psb A m RNA基因表达水平上调,说明藻细胞在受到有害物质刺激时,启动了修复机制,增加了蛋白的合成。5.微尼海双眉藻经Cd2+处理后藻细胞形态未出现明显变化,而经Pb2+处理后,细胞出现变形,背缘略凸起,腹缘凹入,两端略有凹凸。克鲁姆双菱藻在Cd2+处理后藻细胞壳面近椭圆形,棘状突起消失不见;而经Pb2+处理后,细胞形态棘状突起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重金属胁迫后微尼海双眉藻和克鲁姆双菱藻的生长趋势、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形态特征和基因表达水平均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两种硅藻可以作为监控水环境中重金属Cd2+和Pb2+污染程度,还可评估重金属Cd2+和Pb2+的毒性效应。(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高悦[5](2019)在《纳米银对成年斑马鱼尾鳍再生的毒理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独特的理化性质,纳米银已成为商业化程度最高的纳米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纳米银抗菌敷料可用于烧伤、手术伤口和慢性溃疡的治疗,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类伤口敷料,但目前对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判定尚不明晰。体外研究显示纳米银具有强的细胞毒性,而动物实验和临床上普遍认为银敷料对伤口愈合是有效的。因此,纳米银的伤口使用安全性亟待评价。目前,纳米材料对伤口愈合的毒性作用的评估模型主要集中于细胞和小鼠等,缺少快速、直观的活体模型。本论文利用成年斑马鱼尾鳍再生模型,构建了单独暴露尾鳍组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平均直径10 nm的柠檬酸钠包被的纳米银暴露对斑马鱼尾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毒性影响,研究着重关注了不同窗口期暴露纳米银对其毒性产生的影响,探讨了纳米银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募集、基因表达和创伤诱导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影响。本文设计制作了单独暴露斑马鱼尾鳍的模具,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和重复性好的暴露方法。该方法结合斑马鱼尾鳍再生模型易于观察的特点,能够满足毒理学实验的要求,可有效应用于纳米材料对伤口愈合的毒理学研究中。研究显示,纳米银暴露减慢斑马鱼尾再生速率,对组织再生具有毒性作用。对比不同的暴露窗口期,在伤口上皮化阶段(12-24 hours post amputation,hpa)暴露2μg/mL的纳米银5分钟可显着抑制斑马鱼尾鳍再生,超过24 hpa暴露则不会产生抑制作用。12 hpa的抑制作用比24 hpa更强且能在1-7天内持续抑制尾再生。而银离子不产生抑制作用,表明了纳米银的颗粒效应是造成尾再生毒性的主要原因。暴露后再生尾鳍增殖细胞显着减少、凋亡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招募超过正常水平约50%,创伤诱导的ROS产生量降低,最终导致组织再生的毒性作用。综上,本论文基于斑马鱼尾鳍再生模型的模拟暴露研究,发现纳米银以暴露的阶段依赖性方式抑制斑马鱼尾鳍再生,明显抑制再生尾鳍的细胞增殖。这些结果提示,在伤口处理时应该避免在伤口上皮化阶段使用纳米银敷料。(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期刊2019-05-01)

卢岚,顾冰冰,陶诗涵[6](2019)在《纳米塑料对蚤状溞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蚤状溞为实验动物,在室内模拟75 nm聚苯乙烯塑料污染,采用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探究纳米塑料对蚤状溞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解读相关基因对慢性毒性的响应过程。通过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发现随着纳米塑料浓度的增加,GST Mu和GST kappa基因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且表达量总体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学生在分子层面理解纳米塑料对生物体的危害。(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04期)

张玫,李瑞金[7](2019)在《短链氯化石蜡环境暴露及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毒性,其污染现状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对SCCPs污染的研究集中在分析测定方法、环境分布、环境行为等方面,毒理学效应研究资料较少。笔者对我国SCCPs环境暴露和毒理学效应进行了综述,并对SCCPs毒理学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揭示我国SCCPs污染现状及毒理学研究进展,为环境管理、毒理学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薄军,陈梦云,方超,郑榕辉,王素敏[8](2018)在《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和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微塑料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与海洋生物的食物相似,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由于微塑料自身的毒性及其表面吸附的有毒化学物,对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具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的途径、毒性效应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未来应重点加强微塑料环境浓度的长期效应、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效应及其机制、微塑料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筛选以及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等.(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冰洁,刘倩,周群芳,张建清,江桂斌[9](2018)在《纳米银的神经毒理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银是目前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纳米材料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能、优良的抗菌活性,这种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工业及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纳米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纳米银能够通过跨越血脑屏障等途径进入生物体脑部,因此纳米银的神经毒理学效应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综述总结了纳米银的脑累积效应以及进入脑组织的途径,主要包括经鼻通过嗅神经直接入脑和穿透血脑屏障。纳米银的神经毒性效应包括受暴露动物体的神经行为学改变、脑部的组织病理学效应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形貌变化,与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内在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相关。纳米银的粒径、表面涂层和银离子释放是影响纳米银神经毒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最后提出当前纳米银神经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方琪,陈联国,郭勇勇,周炳升[10](2018)在《典型有机污染物与纳米复合暴露对斑马鱼的毒理学效应:以双酚A和纳米TiO_2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颗粒和有机污染物同时存在于水环境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污染物本身的环境行为、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毒性效应~([1-2])。纳米二氧化钛(n-TiO_2)和双酚A(BPA)是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典型纳米颗粒和有机污染物。我们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了低剂量单独以及复合暴露的毒性效应。我们探究了单独暴露BPA(0,2,20,200μg/L)以及与n-TiO_2(100μg/L)复合暴露(21天)对斑马鱼的繁殖毒性。化学分析显示,BPA和n-TiO_2可积累在肝脏、大脑和性腺组织中,而当两者复合暴露后,则增加BPA和n-TiO_2)在上述组织中的含量,说明复合暴露增加了斑马鱼对BPA和n-TiO_2的生物可利用性。单独暴露BPA引起斑马鱼血浆中雌二醇(E_2),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下降,且当与n-TiO_2复合暴露后,这些激素的含量进一步降低。BPA单独暴露时,雄鱼和雌鱼血浆中的卵黄蛋白原(VTG)的浓度显着升高,表现出明显的雌激素活性。虽然斑马鱼卵巢和性腺的组织未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但是BPA单独以及与n-TiO_2复合暴露,可抑制产卵,表现出繁殖毒性效应~([3])。我们进一步探究了长期复合暴露BPA和n-TiO_2(3个月)对子代的内分泌干扰和神经发育毒性效应。化学分析显示,复合暴露除了增加母代(F_0)斑马鱼对BPA和n-TiO_2的生物可利用性外,并且在子代鱼卵(F_1)中也检测到较高含量的BPA和n-TiO_2,说明BPA和n-TiO_2可经由母代传递给子代。母代单独暴露BPA引起甲状腺激素(T_4)含量下降,在F_1代鱼卵中的T_4含量也随之减少,且复合暴露进一步降低T_4含量。对子代的研究显示,来自暴露亲本的F_1代仔鱼表现出较低的游泳行为,这可能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甲状腺激素稳态改变、关键神经元蛋白低表达(如髓磷脂碱性蛋白,α1-微管蛋白和突触蛋白Ⅱa)、神经递质下降(如多巴胺,血清素和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有关~([4])。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长期n-TiO_2(100μg/L)和BPA(0,2,20μg/L)复合暴露(3个月)对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经使用16SrRNA扩增子进行测序后发现,当BPA浓度较低时,n-TiO_2和BPA会共同作用使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转移,并且表现出拮抗作用,但在BPA浓度较高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复合暴露引起斑马鱼生长和肠道健康(例如神经传递,上皮屏障渗透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的响应,且表现出性别和浓度依赖关系。相关关系分析表明,n-TiO_2和BPA共同处理后的氧化应激与致病性散沫花属菌(Lawsonia)和正常代谢菌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的比率不平衡紧密相关,同时诱导劳森菌丰度较高,但生丝微菌丰度较低。研究中还观察到斑马鱼体重与肠道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丰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与厌氧球菌属(Anaerococcus),范高德菌属(Finegoldia)和嗜胨菌属(Peptoniphilus)之间存在密切关系~([5])。以上研究表明,n-TiO_2可以作为BPA的载体并增强斑马鱼对其生物可利用性,BPA和n-TiO_2的相互作用还会影响二者在母代与子代中的转移进而引起的分泌干扰效应、生殖损伤以及神经发育毒性;本研究还发现n-TiO_2和BPA复合暴露改变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群落动态。需要指出的是,暴露的纳米TiO_2与BPA的剂量属于环境低剂量,以上研究结果意味着在真实水环境中,TiO_2与BPA复合暴露可能增强了对鱼类的健康危害。(本文来源于《第十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第六届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6-24)

毒理学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其中多溴联苯醚(PBDEs)又是POPs中的一种,所以全面了解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对生物体的毒理学效应,对于环境的治理和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简要归纳了多溴联苯醚在土壤、水体中的残留和相互之间的迁移、转化,总结了多溴联苯醚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和生理生化毒性,并分析了多溴联苯醚对生物体抗氧化系统、机体组织器官和生物遗传的影响,对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针对多溴联苯醚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具有高毒性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多溴联苯醚的使用、加强对含多溴联苯醚废弃物的处理,禁止进口电子垃圾,选取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进行生产等措施,并对发展新型溴代阻燃剂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理学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韩利文,史永平,羊兴爱,孔浩天,夏青.中药乳香“孕妇慎服”的实验毒理学研究及发育毒性效应标志物的发现[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2].郭楠楠,孟顺龙,陈家长.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董姗姗,章嫡妮,张振华,于赐刚,刘燕.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斑马鱼的生态毒理学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贾坤.重金属镉Cd~(2+)和铅Pb~(2+)胁迫对两种硅藻的毒理学效应[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高悦.纳米银对成年斑马鱼尾鳍再生的毒理学效应研究[D].江汉大学.2019

[6].卢岚,顾冰冰,陶诗涵.纳米塑料对蚤状溞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7].张玫,李瑞金.短链氯化石蜡环境暴露及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

[8].薄军,陈梦云,方超,郑榕辉,王素敏.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

[9].张冰洁,刘倩,周群芳,张建清,江桂斌.纳米银的神经毒理学效应[J].化学进展.2018

[10].方琪,陈联国,郭勇勇,周炳升.典型有机污染物与纳米复合暴露对斑马鱼的毒理学效应:以双酚A和纳米TiO_2为例[C].第十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第六届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2018

标签:;  ;  ;  ;  

毒理学效应论文-韩利文,史永平,羊兴爱,孔浩天,夏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