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汽管道论文-孙运生,吴伟栋,贺吉涛,黄煜,韩登州

注汽管道论文-孙运生,吴伟栋,贺吉涛,黄煜,韩登州

导读:本文包含了注汽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稠油热采,注汽管道,旋转式补偿器,应用

注汽管道论文文献综述

孙运生,吴伟栋,贺吉涛,黄煜,韩登州[1](2016)在《旋转补偿器在大容量燃煤锅炉配套注汽管道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油田注汽管道热补偿通常采用Π形补偿器,但其会大大增加管道长度,且转弯数量多、局部阻力损失大,为满足生产需求,选用新型旋转补偿器进行了应用研究。介绍了旋转补偿器的原理以及两种典型的布置形式。通过大容量燃煤锅炉配套注汽管道上的应用实例,对其热补偿距离、补偿器尺寸、曲折角度、管托的设置进行了计算和说明。应用结果表明旋转式补偿器在注汽管道上应用优势明显,与Π形补偿器相比,降低了压力损失和热损失,有利于系统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最后对工程设计及施工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工程建设》期刊2016年04期)

李瑞[2](2016)在《稠油油田注汽管道安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汽管道是稠油注汽系统中蒸汽的输送设备,对稠油油田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注汽管道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部分注汽管道服役时间较长,管道在长期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失效情况比较严重。注汽管道面临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进行安全评估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在对稠油油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评估的基本理论对注汽管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首先,以注汽管道腐蚀机理为基础进行注汽管道腐蚀实验,得出管道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以注汽管道蠕变机理为基础测试了注汽管材的蠕变性能;以注汽管道疲劳机理为基础测试管材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寿命。其次,以剩余寿命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注汽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和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预测注汽管道剩余寿命。再次,在对管道可靠性理论中应力与强度干涉理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以压力为基础的注汽管道失效概率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的一阶二矩法求解管道失效概率;在考虑注汽管道叁种失效模式间模糊性的基础上,建立注汽管道模糊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并采用Mento-Carlo法求解管道失效概率。最后,对注汽管道进行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注汽管道进行定性风险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将灰色理论同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立注汽管道风险评价模型,对注汽管道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5-25)

杨秀丽,郑炜博,胡晓峰,郑淑芳,刘晓雷[3](2016)在《保温管托应用于注汽管道的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管托是注汽管道输送工程中散热损失最大的附件,减小管托散热损失是降低管道总散热损失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普通管托与保温管托的表面温度及散热损失进行测试,分析保温管托应用于注汽管道的节能效果。(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6年04期)

马宏伟[4](2016)在《冬季停用高压注汽管道防爆管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稠油油田发生的一起注汽管道爆管的事件进行调查,从爆管破裂口特征、使用材质、工作介质、环境温度、爆管前后的操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高压注汽管道在冬季停用后易在内部某部位结冰,使该处发生脆化,启用后高温高压蒸汽冲向结冰部位,形成温差应力,对已脆化部位形成严重破坏,从而造成爆管事故。防止管道结冰,并在投用前进行检测、试管、暖管是预防爆管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期刊2016年03期)

董滨,翟小雨,许颖,林森明,赵文学[5](2015)在《油田注汽管道内盐沉积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田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导致注汽管道内壁盐沉积的问题,选取新疆油田某区注汽管道内积盐为试样,采用SEM,XRD,EDS,XPS等手段对积盐进行表征。探讨了注汽管道内积盐成因,并提出了防止和缓解积盐的措施。表征结果显示,注汽管道内壁附有的积盐呈规则块状,剖面平滑致密,外表面粗糙,可见大量针状物,主要组成为Na_2Si_2O_5和少量Na_2CO_3。实验结果表明,注汽锅炉给水中高浓度的NaCl不会沉积在管道内壁,积盐是进水中硅酸、碳酸氢钠、碳酸钠在高温、高压(12.6 MPa,486℃)条件下长时间作用形成的。增强蒸汽管道的保温措施,并控制回用污水中的硅含量可有效缓解注汽管道内盐沉积形成。(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12期)

马强[6](2015)在《辽河油田公司全面推行活动注汽管道“户籍化”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露天存放的活动注汽管道"住"进了料场。为活动注汽管道建房子——这是辽河油田实施活动注汽管道"户籍化"管理的一项措施。辽河油田公司共有9万根、累计80 km活动注汽管道,具有零散化、工作量大的特点,再加上储存、使用不规范,保温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管理难度,存在安全风险。今年4月,辽河油田公司召开活动注汽管道规范管理现场会,在热注系统全面推进活动注汽管道"户籍化"管理。活动注汽管道"户籍化"管理从标识、储用、台账、监督四个方面,让管道管理更规范、更精细、更科学。该管理模式给每条管道都配备了"身份证"。在管道标识管理中,通过排序对每根管道进行编(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5年07期)

李仁多[7](2014)在《注汽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汽管道的防水保温、运行方式、外表面防腐层的完好情况等因素对注汽管道氧腐蚀速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注汽管道内的氧腐蚀远小于湿饱和蒸汽产生的氧腐蚀。为了防止蒸汽对管道弯头部位的冲蚀,根据《稠油注汽设计规范(SY0027—2007)》和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之规定,管道内介质流速不应大于流体的冲蚀速度。由河南井楼油田主要注汽管线的最大流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注汽管道内的蒸汽流速远小于规范中推荐的冲蚀速度,可以判定蒸汽对注汽管道弯头的冲蚀较小。就该油田来说,燃煤过热蒸汽注汽由于没有氯离子存在,故可以断定注汽管道不会发生氧化氯化腐蚀现象。(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王海智,高刚[8](2014)在《注汽管道穿上新型“保暖内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经过两年多攻关,辽河油田在注汽管网新型隔热保温技术研究上取得显着效果,115公里注汽管线穿上新型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暖内衣”,在厚度减少2.6厘米的情况下,热损失却降低了50%以上,大幅度减少了燃料消耗,提高了原油生产效率,年创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14-04-18)

何震华[9](2014)在《注汽管道壁厚监测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评价诸因素对注汽管道腐蚀的影响程度,河南油田某稠油热采开发区块注汽管道壁厚监测点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分类原则:按运行方式(注采合一、注采分开)不同分类;按注汽管线的使用年限分类;按注汽管线注汽速度分类;按蒸汽的性质(分为湿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不同进行分类;根据注汽管道的保温层防水情况进行分类。测量注汽管道壁厚的减薄速度需要计算一定时间间隔内壁厚的减薄量,并至少进行两次测量。考虑到测量仪器的误差,测量的时间间隔越长,壁厚的腐蚀量越大,测量误差对壁厚减薄速度计算的影响就越小。因此,需对注汽管道的壁厚进行长期(预计为叁年)监测。(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刘金涛[10](2014)在《控制注汽管道壁厚减薄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油田控制注汽管道壁厚减薄的方法主要有:在设计中将井场区域内的单井注汽管道敷设高度由原来的300 mm提高到500 mm,保证管道处于干燥状态,以减缓单井注汽管道壁的外腐蚀;对注汽管道内蒸汽的流速进行计算,在保证不发生冲蚀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蒸汽流速;施工单位在安装注汽管道时应对注汽管道的实际壁厚进行测量并存档备查,为压力容器检验部门日后推算注汽管道的腐蚀速率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保证推算壁厚腐蚀速率的准确性;建立稠油热采注汽管道壁厚评价技术体系,从而为注汽管道的设计、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注汽管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注汽管道是稠油注汽系统中蒸汽的输送设备,对稠油油田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注汽管道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部分注汽管道服役时间较长,管道在长期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失效情况比较严重。注汽管道面临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进行安全评估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在对稠油油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评估的基本理论对注汽管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首先,以注汽管道腐蚀机理为基础进行注汽管道腐蚀实验,得出管道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以注汽管道蠕变机理为基础测试了注汽管材的蠕变性能;以注汽管道疲劳机理为基础测试管材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寿命。其次,以剩余寿命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注汽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和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预测注汽管道剩余寿命。再次,在对管道可靠性理论中应力与强度干涉理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以压力为基础的注汽管道失效概率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的一阶二矩法求解管道失效概率;在考虑注汽管道叁种失效模式间模糊性的基础上,建立注汽管道模糊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并采用Mento-Carlo法求解管道失效概率。最后,对注汽管道进行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注汽管道进行定性风险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将灰色理论同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立注汽管道风险评价模型,对注汽管道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注汽管道论文参考文献

[1].孙运生,吴伟栋,贺吉涛,黄煜,韩登州.旋转补偿器在大容量燃煤锅炉配套注汽管道上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16

[2].李瑞.稠油油田注汽管道安全性评估[D].东北石油大学.2016

[3].杨秀丽,郑炜博,胡晓峰,郑淑芳,刘晓雷.保温管托应用于注汽管道的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

[4].马宏伟.冬季停用高压注汽管道防爆管措施[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

[5].董滨,翟小雨,许颖,林森明,赵文学.油田注汽管道内盐沉积的特性[J].石油化工.2015

[6].马强.辽河油田公司全面推行活动注汽管道“户籍化”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

[7].李仁多.注汽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

[8].王海智,高刚.注汽管道穿上新型“保暖内衣”[N].辽宁日报.2014

[9].何震华.注汽管道壁厚监测体系的构建[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

[10].刘金涛.控制注汽管道壁厚减薄的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

标签:;  ;  ;  ;  

注汽管道论文-孙运生,吴伟栋,贺吉涛,黄煜,韩登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