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适配论文-祁华成,陆英

接口适配论文-祁华成,陆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口适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件接口模型,同构群,等价端口,适配器

接口适配论文文献综述

祁华成,陆英[1](2018)在《一种基于同构群的构件接口适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构件化软件一直面临着构件组装过程的失配问题。对此,本文利用形式化方法建立了构件接口模型,提出了端口同构群和等价端口的概念,并证明了交互构件之间通过等价端口实现相互通信。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阐述了构件端口适配方法步骤,建立适配器解决等价端口的失配问题,为构件化软件接口之间的不匹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王道鑫[2](2016)在《一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科技领域“互联网+”概念的提出,Web应用系统迎来最好发展时机,Web应用系统需要和异质技术架构和平台的系统或者功能库进行数据交互难题日益凸显。为实现跨平台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本文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消息中间件构建数据交互平台的思想,实现一个基于消息队列的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采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利用Redis缓存作为消息队列载体,Redis的引入使得适配接口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把Java Web应用系统和C功能库整合成能够协同工作的有机整体,真正实时地做到跨编程语言数据交互。首先,介绍了跨编程语言数据交互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几种不同方案实现Java和C交互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本文研究内容特色。并剖析了适配接口的应用场景、接口需要提供的功能以及接口的交付形式,对Java-C适配接口的功能定位,系统结构以及流程进行分析,并划分了叁个独立的构件进行设计,介绍了接口构件实现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然后,分别对叁个构件进行实现,使用Redis列表和散列结构维护内部消息队列,使用Jedis和JedisPool两种方案实现Java侧构件,使用Hiredis客户端实现C侧构件。最后,对Java-C适配接口进行了接口测试和集成测试并简要介绍了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具备Java-C数据交互的功能,具有较好的性能、稳定可靠易用且支持较大文件。未来该中间件可以扩展至更多的编程语言,应用于更多远程数据处理服务场景中。(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12-01)

刘赵云,王宏伟,邱颖豪[3](2016)在《ATE大规模高带宽接口通用适配组合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自动测试设备接口适配问题,采用模拟总线的设计思想,构建大规模的接口通用适配组合,采用阻抗匹配设计实现大于15 MHz的信号带宽,采用路径自动规划算法均等化使用模拟总线;通过网络分析仪和示波器测试接口通用适配组合的带宽和隔离度,并在项目中选取多种典型电路单元进行适配试验,验证了通用接口适配功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6年08期)

段为[4](2016)在《物联网广泛协议标准化适配接口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终端协议繁多、不统一且复杂等问题,本论文采用了NIO、No SQL、XML和Java EE等技术,对物联网广泛协议的标准化适配进行了研究与实现。研究结果阐明了物联网广泛协议标准化适配的重要意义,为物联网上层应用提供了简单、快速、高效的基础平台。(本文来源于《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6年05期)

张晓雨[5](2016)在《TD-LTE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物理接口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带来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以及无线通信技术进一步的宽带化,LTE包含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两种制式。当带宽为20MHz时,理论上可以达到100M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和50Mbps的上行峰值速率。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面向特定用户群体的移动通信系统,其应用范围包括公共安全、物流管理、机场调度等领域,自动信道选择和信道共享机制保证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会因为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网络的瘫痪。TD-LTE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它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为核心技术,充分利用了LTE的宽带特性以及高速数据传输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集群系统的各方面的性能。课题来源于“基于TD-LTE的宽带移动专用通信网络总体方案与测试评估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针对3GPP LTE R8协议标准及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协议进行开发与验证。本论文首先介绍基于TD-LTE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物理适配层软件模块设计的需求考虑,对物理适配层软件模块包括:信道子系统模块、收发子系统模块、PHY ADP管理子系统模块及物理适配层与其它层的接口模块的设计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本文作者所承担的软件模块设计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对本文作者所承担的物理适配层软件模块的开发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PHY管理子系统软件模块及与物理层接口软件的实现;最后,对本文作者所承担的软件模块开发工作在VT864平台上进行了包括SRIO接口功能、SRIO接口传输模式、与物理层接口的参数测试与验证,从而验证各模块的功能是否满足目前的设计标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倪一洋[6](2015)在《基于FPGA的多总线接口适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航空数据总线由于传输电缆重量重、传输速度不高、造价昂贵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新型飞机的需求,因此ARINC664规范提出了一种新型航空数据网络标准,即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但是,由于目前飞机上仍然存在许多使用RS-422和CAN总线的机载设备,如何将这些机载设备接入AFDX主干网络,完成与AFDX主干网络的交互,是目前研究AFDX总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了RS-422、CAN和AFDX总线协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总线接口适配单元,其主要用于解决飞机上使用RS-422和CAN总线的机载设备与AFDX主干网络交互的问题,完成了RS-422/CAN与AFDX协议信号之间的双向转换。在多总线接口适配单元的硬件设计中,本文选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 6作为核心芯片,并选用LXT973、CTM8251LAT和MAX3283/MAX3295作为AFDX、CAN和RS-422的物理层芯片,完成叁者与核心芯片FPGA之间的信息交换任务。同时,使用硬件语言完成了CAN总线控制器IP核的设计,实现了CAN与AFDX总线协议信号交换任务中CAN总线的控制与解析。在软件设计中,本文在FPGA内部搭载了MicroBlaze处理器,选用AXI总线作为外部设备的接口总线,并使用Xilkernel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处理平台,详细阐述了多总线接口适配单元软件系统的搭建、驱动程序和信号转换主程序的设计。本文设计的多总线接口适配单元结合硬件和软件完成了AFDX总线从应用层至物理层的基本协议任务,并实现了RS-422/CAN与AFDX总线之间的协议信号转换。最后,通过实验对多总线接口适配单元的功能进行了测试,证明了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5-12-01)

寇阳,吕建新[7](2014)在《基于Protocol Buffers的配置下发接口适配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网管接口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网管接口技术使用的编码方式做出了比较;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序列化机制Protocol Buffers的基本功能与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Protocol Buffers作为编码方式的网管配置下发模型,设计了一个Protocol Buffers与现有命令行(CLI)接口进行适配的适配层,给出了其工作原理与部署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4年01期)

金志国[8](2013)在《基于HTTP的开放平台接口协议适配引擎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开放平台,将其能力开放给开发者。中国移动建设的移动开放平台的目标是将其电信级别的能力开放给业务开发者。然而,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简洁的开放平台接口相比,中国移动提供的接口参数过多,调用繁琐,对于开发者而言使用难度很大。移动开放平台需要其接入子系统提供同时支持基于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和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两种风格的WebService接口。然而,由于两种接口采用不同的框架实现,在一套系统里使用两种框架提供Web Service服务十分臃肿,不利于未来的改进和维护。此外,现有移动开放平台的接入子系统,单独实现每个业务接口,存在大量通用功能模块多次重复实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HTTP的开放平台接口协议适配引擎。该引擎可提供统一的请求模型,同时支持SOAP和REST两种接口,并将请求解析成统一数据格式。数据可经过通用功能模块到达各自的业务逻辑,其中,通用功能模块采用可配置的拦截器链方式实现。本文通过六个章节阐述基于HTTP的开放平台接口协议适配引擎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现。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当前Web Service的发展状况和移动开放平台接入子系统整体架构,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二章为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与Web Service技术相关的HTTP协议、SOAP协议和REST架构。其次分别介绍了实现SOAP的框架CXF和实现REST的框架Restlet,Spring框架的自动装配技术和面向切面编程技术,以及两种数据类型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和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第叁章对协议适配引擎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要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了功能需求点。第四章详细说明了协议适配引擎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以及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案。第五章是测试工作,介绍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第六章是对整个工作的总结,总结了系统功能的创新性和性能上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12-09)

莫华玺[9](2012)在《基于本体的构件接口自动适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机器人是科技在未来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智能机器人软件存在着系统复杂、开发困难等问题。机器人软件中间件平台作为一种可以提高智能机器人软件系统可检验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工具,被用到了这个领域的开发过程中。为了简化开发流程,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难度,机器人软件中间件应该具有构件自动化检验、连接、组装等能力。要实现这些功能,人们需要对构件接口的自适应适配的做出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叁方面:1)不同的构件生产者对接口定义不尽相同,同一个接口的不同版本的定义也有所差异,这为构件的组装带来障碍。对构件接口进行严谨的语义描述,能大大提高中间件平台中构件的可复用性;2)在特殊工作环境和任务下,机器人软件需要连续运行。运行期间,部分软件模块需要不间断运行,部分软件模块需要根据环境自动停止或启动。接口的自适应适配,使得机器人软件系统根据任务类型动态自主地加载和卸载构件成为可能;3)不同的应用对同一功能构件的选择标准并不相同。构件接口的自适应适配,使构件的连接可以摆脱人的参与,从而扫除构件动态自主地进行更换的障碍,为构件的自动评估和自动选择奠定基础。本文在MiniROS机器人软件中间件平台的基础上,探索一种良好可行的构件接口自适配算法以及对应的软件结构。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利用本体对构件接口进行了标记,同时根据反射机制,把本体分成了叁大类:领域本体、量纲本体,类型本体。这样一种方式,使得MiniROS对构件接口进行查询、分析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分析出构件接口在匹配过程中本体间叁种重要的关系:is-a-kind-of关系,整体局部关系,is-equivalent-to关系。这叁种关系为无上下文的本体匹配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MiniROS引入了上下文概念,在分析本体的过程中考虑到它所处应用环境:在接口结构上的语义以及在程序中的运行时语义,从而增强了接口匹配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11-01)

夏琳琳,邱超,富兆龙,魏孔平[10](2012)在《基于VPC3协议芯片的Profibus-DP接口适配卡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款基于VPC3协议芯片的Profibus-DP接口适配卡,并利用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系统工作性能好。适配卡的开发解决了Profibus总线通信组网问题,并使之更加灵活、可靠。(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12年10期)

接口适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科技领域“互联网+”概念的提出,Web应用系统迎来最好发展时机,Web应用系统需要和异质技术架构和平台的系统或者功能库进行数据交互难题日益凸显。为实现跨平台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本文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消息中间件构建数据交互平台的思想,实现一个基于消息队列的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采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利用Redis缓存作为消息队列载体,Redis的引入使得适配接口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把Java Web应用系统和C功能库整合成能够协同工作的有机整体,真正实时地做到跨编程语言数据交互。首先,介绍了跨编程语言数据交互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几种不同方案实现Java和C交互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本文研究内容特色。并剖析了适配接口的应用场景、接口需要提供的功能以及接口的交付形式,对Java-C适配接口的功能定位,系统结构以及流程进行分析,并划分了叁个独立的构件进行设计,介绍了接口构件实现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然后,分别对叁个构件进行实现,使用Redis列表和散列结构维护内部消息队列,使用Jedis和JedisPool两种方案实现Java侧构件,使用Hiredis客户端实现C侧构件。最后,对Java-C适配接口进行了接口测试和集成测试并简要介绍了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具备Java-C数据交互的功能,具有较好的性能、稳定可靠易用且支持较大文件。未来该中间件可以扩展至更多的编程语言,应用于更多远程数据处理服务场景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口适配论文参考文献

[1].祁华成,陆英.一种基于同构群的构件接口适配方法[J].软件工程.2018

[2].王道鑫.一Java-C适配接口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6

[3].刘赵云,王宏伟,邱颖豪.ATE大规模高带宽接口通用适配组合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

[4].段为.物联网广泛协议标准化适配接口系统设计与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6

[5].张晓雨.TD-LTE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物理接口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

[6].倪一洋.基于FPGA的多总线接口适配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7].寇阳,吕建新.基于ProtocolBuffers的配置下发接口适配与应用[J].电子测试.2014

[8].金志国.基于HTTP的开放平台接口协议适配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

[9].莫华玺.基于本体的构件接口自动适配[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夏琳琳,邱超,富兆龙,魏孔平.基于VPC3协议芯片的Profibus-DP接口适配卡的设计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2

标签:;  ;  ;  ;  

接口适配论文-祁华成,陆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