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纳米晶论文-刘昌键

钙钛矿纳米晶论文-刘昌键

导读:本文包含了钙钛矿纳米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发光二极管,柔性白光器件

钙钛矿纳米晶论文文献综述

刘昌键[1](2019)在《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器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光学稳定性。特别是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纳米级无机钙钛矿的性能更加优异:荧光光谱半峰宽窄,荧光量子效率高(PLQY≈90%),而且可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调节荧光光谱。这些优异的性质使它们在发光二极管、光探测器和激光等领域都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尽管如此,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合成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过程中通常要用有机表面配体,所以当它们应用于光电器件时,量子点薄膜中含有大量绝缘的有机配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电器件中载流子的传输。不仅如此,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较低的环境稳定性也制约了它们的多样化应用。而且,它们在光电领域潜在的辅助功能也有待挖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无机钙钛矿量子点表面配体密度的控制、稳定性的提高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后处理的优化改善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性能,利用聚合物基质保护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并构筑了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柔性白光发光二极管。除此之外,还探究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光电领域潜在的辅助作用,制备了聚合物/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得到了高性能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后处理的优化策略,有效控制了其表面配体的密度,进而提高了其发光二极管的效率。首先利用热注射法合成了CsPbBr_3量子点,通过一系列测试,证明我们得到了高度单分散且排列密集的高品质产物。对CsPbBr_3量子点的团聚机理进行了讨论并且对其后处理过程中的离心方法和溶剂组合进行了优化。对比了基于优化前后得到的CsPbBr_3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性能:优化后,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到3592 cd/m~2,最佳电流效率可以达到5.0 cd/A,启亮电压为3.4 V,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提高了7.1倍和9.6倍。证明了恰当的后处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CsPbBr_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表现。(2)利用聚合物基质保护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提高了它的环境稳定性,构筑了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柔性白光发光二极管,拓展了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首先利用后封装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大面积、发光均匀、透明、柔韧性、荧光颜色可调、良好的水热稳定性以及自支撑等优点的CsPbX_3量子点/聚合物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展现出理想的水热稳定性。此外,我们选择自主制备的柔性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板,利用CsPbBr_3/聚合物复合薄膜作为颜色转换膜,制备了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均匀的柔性白光发光二极管。(3)提出了共轭聚合物/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方法,并基于此杂化材料得到了高性能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利用物理掺杂的方法将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引入聚(9,9-二辛基芴)(PFO),制得了PFO/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分析,证明了该杂化材料的薄膜中产生了PFO的β构象。随着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含量的增加,PFO的β构象的含量也随之提高。基于含有40%CsPbBr_3量子点的PFO/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展现出最好的性能。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可达到5.0 cd/A,最大亮度为2200 cd/m~2。相比于基于PFO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电流效率和亮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PFO/无机钙钛矿纳米杂化材料具有更高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并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性能有较大提升。与此同时,也揭示了钙钛矿量子点在光电子领域潜在的辅助功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刘慧雯,姚栋,刘轶,张皓[2](2019)在《锰离子掺杂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及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胶体锰离子掺杂的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使其作为一种新兴的荧光发射材料,被研究者们广泛研究。不仅如此,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的锰离子掺杂行为也揭示了由于掺杂过程和掺杂剂本身引起的新的光学性质。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和选择不同的锰前驱体可以实现不同的掺杂行为,以及由此引发不同的荧光性质。在高带隙钙钛矿主体中进行锰离子掺杂时,其中激发能量由钙钛矿主体转移到掺杂锰离子位点的d态,进而产生橙黄色d-d发射荧光。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理解锰离子掺杂过程并由此设计高效掺杂的纳米晶。这些锰离子掺杂的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使其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合之前的相关工作和进展,本综述重点总结了锰离子掺杂的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发光来源、发光机理和潜在应用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潜在合理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肖慧,邢珂,曹震,袁曦,赵家龙[3](2019)在《Ni掺杂提高紫光CsPbCl_3钙钛矿纳米晶的发光热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紫光CsPbCl_3纳米晶的发光热稳定性,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的Ni离子对CsPbCl_3纳米晶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改变Ni/Pb进料量比,在190℃温度下制备出不同浓度Ni掺杂的CsPbCl_3(Ni∶CsPbCl_3)纳米晶。发现随着Ni/Pb进料量比的增加,Ni∶CsPbCl_3纳米晶的405 nm发光量子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高达54%,但当Ni/Pb进料比超过4∶1之后,Ni∶CsPbCl_3纳米晶的发光量子效率开始下降,这是由于氯化镍的浓度过高,影响了CsPbCl_3纳米晶的成核和生长过程。还观察到,随着Ni/Pb进料比的增加,Ni∶CsPbCl_3纳米晶的平均尺寸逐渐减小,晶格变得更加有序。通过对不同浓度的Ni∶CsPbCl_3纳米晶的变温光谱测量,发现Ni离子明显地减少CsPbCl_3纳米晶的发光热猝灭,有效地改善了其发光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离子掺杂有效地提高了紫光CsPbCl_3纳米晶的发光效率,可能归因于Ni离子掺杂减少了CsPbCl_3纳米晶中的缺陷。(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孟国祥,田晓霞,张家瑞,张翔,韩丰庆[4](2019)在《施主掺杂对BaTiO_3钙钛矿半导体纳米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沉淀法制备的Cu_2O为牺牲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制备La施主掺杂的BaTiO_3钙钛矿半导体纳米晶,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征La掺杂的BaTiO_3晶的物相、微观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掺杂BaTiO_3构建了晶体缺陷,有效提高了BaTiO_3的光催化性能。当掺杂量为4%(w/w)时,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在可见光照射360 min后,对4-硝基苯酚溶液的降解率可达到93.2%。该催化剂5次循环后的活性仍然大于86.7%,表明La施主掺杂的BaTiO_3是一种有效的可见光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姚天书[5](2019)在《层状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磁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催化具有在室温下直接利用太阳能驱动反应的能力,是治理环境污染和生产洁净能源的一种理想技术。目前,对以TiO2为基础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遭遇了瓶颈,因此在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改善光催化效率,节约能源,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还需要寻找新型的光催化材料。近年来,铋系Aurivillius氧化物因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而备受关注,其通式为Bi4Bin-3Fen-3Ti3O3n+3(n是类钙钛矿的层数),通过掺杂或改变材料层数可以实现室温下铁电性与铁磁性的共存。考虑到层状氧化物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对该类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材料的铁电性提供的内电场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铁磁性可以实现磁回收。因此该类氧化物在光催化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磁性元素和稀土元素掺杂对四层(n=4)和五层(n=5)层状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磁性、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又通过调节碱浓度改变材料的尺寸形貌,探索了形貌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论文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简述了层状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改性方法。介绍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及其原理,介绍了铁磁性能和铁电性能。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有关化学试剂、仪器设备,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表征以及测试分析手段。第叁章: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热处理时间的样品,发现四层层状钙钛矿Bi5FeTi3015(BFTO,n=4)样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200℃、72h。在这一条件下制备Ni掺杂BFTO(Bi5Fe1-xNixTi3015:BFNTO-x,x=0,0.05,0.1,0.15,0.2)样品,表征了样品的形貌结构,测量了样品的磁性和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Ni掺杂能显着提高样品的磁性。第四章:首先用水热法在BFTO样品中掺杂Eu,制备Bi5-yEuyFeTi3O15(BEFTO-y,y=0,0.05,0.1,0.15,0.2)样品,发现掺杂可改善样品的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然后选定磁性最佳的样品 Bi5Fe0.9Ni0.1Ti3O15,在 A 位掺入 Eu,制备 Bi5-yEuyFe0.9Ni0.1Ti3O15(BEFNTO-y,y=0,0.1,0.3,0.5)样品。结果表明,Eu的掺杂对光催化性能和磁性都有显着影响。样品Bi4.9Eu0.1Fe0.9Ni0.1Ti3O15的光催化效果和磁性都达到最佳,且可在常温下进行磁性回收,避免材料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第五章:首先研究了 Co掺杂五层层状钙钛矿Bi6Fe2Ti3O18(Bi6Fe2-xCoxTi3O18:BFCTO-x,x=0,0.2,0.4,0.6,0.8,1)材料的形貌结构、光催化性能和磁性。然后调节前驱液中的NaOH浓度,探索了碱浓度对样品的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形貌与磁性和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NaOH浓度增加,样品形貌尺寸增大,比表面积减小,饱和磁化强度(2Ms)越来越大,但光催化效果变差。第六章:总结本文对层状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研究情况,指出今后工作方向。(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30)

黄伟,李跃龙,任慧志,王鹏阳,魏长春[6](2019)在《基于N型纳米晶硅氧电子注入层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禁带宽度可调、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色纯高等优点,使得其在发光器件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电子注入材料是钙钛矿发光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n-i-p型发光器件,其直接影响后面钙钛矿的生长情况.本文通过向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中引入一种新型电子注入材料,n型纳米晶硅氧(n-ncSiO_x:H)借助于n-nc-SiO_x:H薄膜平滑的表面,有效地提高了沉积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质量,同时其能带结构更加匹配,有效地降低了电子的注入势垒.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向钙钛矿材料中引入合适比例的甲基溴化胺(MABr)、氯苯反溶剂中引入一定量的苯甲胺(PMA),通过MABr和PMA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钙钛矿薄膜的覆盖率,降低了钙钛矿薄膜表面的缺陷密度,抑制了钙钛矿薄膜退火过程中的发光猝灭,最终获得了最大电流效率为7.93 cd·A~(-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13%的n-i-p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丹,吴益华,谌长松,朱志刚,施惟恒[7](2019)在《稀释释时间对铯基卤化铅钙钛矿纳米晶母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铯基卤化铅(CsPbI_3)钙钛矿纳米晶具有高光致发光效率、窄的半峰宽及高量子产率等光电特性。但是由于纳米晶的表面缺陷,导致CsPbI_3钙钛矿纳米晶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改善表面缺陷,提高纳米晶的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所以在传统热注法制备CsPbI_3纳米晶的基础上,采用简单的母液稀释法,160℃下油浴合成晶格间距为0.62 nm对应CsPbI_3标准卡片(100)晶面的立方相纳米晶。通过表征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和吸收性能,并结合稳定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其发射峰稳定在680~700 nm左右。稳定时间由原来的7 d提高到10 d,大大提高了CsPbI_3纳米晶的稳定性,而且降低了发射波长峰值处强度衰减速率,延迟了荧光猝灭进程。(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车韬[8](2019)在《基于四苯基二苯并二茚并芘封装的高稳定钙钛矿纳米片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卤化铅钙钛矿具有载流子寿命高、扩散长度长、荧光产率高以及波长可调谐等优点,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激光增益介质,已被开发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激光科学在制造更高、更快、更小的相干光源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超小型激光可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如化学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高灵敏度小体积的生物传感器、显微术以及激光手术等。但钙钛矿在空气中极易受到水、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解,严重阻碍了钙钛矿超小型激光器的应用。本课题主要是基于用钙钛矿制备的低阈值纳米激光器及基于不同钙钛矿光电子器件的钝化技术,开展关于钙钛矿纳米激光器的稳定性研究。实验首先通过使用气相沉积法在云母片基底上制备出原子级光滑的碘化铅纳米片,之后将其转化为原子级光滑的钙钛矿纳米片(CH_3NH_3PbI_3 NPL)。此外我们通过自制的显微系统对纳米片的激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此系统探究了不同的钝化方式对纳米片光学稳定性的影响。本实验使用343 nm飞秒激光,以1.1P_(th)的激发密度(15℃、RH=20%)不断泵浦:未钝化纳米片拥有超过2080 s(1.2×10~7个激发周期)的稳定激光输出,而通过旋涂2 mg/ml的四苯基二苯并二茚并芘(DBP)溶液钝化处理后的纳米片,由于DBP具有疏水性使其钝化后的纳米片拥有超过8690 s(5.2×10~7个激发周期)的稳定激光输出,其光学稳定性是未处理的纳米片的4.3倍,且远超有机半导体薄膜和无机亚微米球形激光器。(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吴海珍[9](2019)在《溴铅铯钙钛矿纳米晶荧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无机铅溴钙钛矿纳米晶具有带隙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吸收范围大、载流子迁移率高和俄歇复合过程较慢的特性。本论文采用热注入法,通过改变合成条件获得了不同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单一CsPbBr_3纳米晶及包含有CsPbBr_3的混合相纳米晶,研究了晶相、形貌与纳米晶荧光性质的关系,解释了发光机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通过改变前驱体比例调控CsPbBr_3量子点表面CsPb_2Br_5相的形成,分析了CsPb_2Br_5相对CsPbBr_3量子点发光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PbBr_2前驱体比例在形成CsPb_2Br_5相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当PbBr_2前驱体比例较大时,立方晶相CsPbBr_3表面伴随有CsPb_2Br_5颗粒。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显示表面适量的CsPb_2Br_5相有助于CsPbBr_3量子点荧光强度改善,并延长CsPbBr_3量子点荧光寿命,分析认为宽禁带的CsPb_2Br_5相的被激发电子转移到CsPbBr_3量子点导带,增大导带电子密度,这一能量传递过程可以有效改善CsPbBr_3量子点发光性能。第二部分以纳米晶形貌与荧光发射关系作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丙酸含量和羧酸碳链长度与纳米晶形貌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而讨论纳米晶形貌对纳米晶光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油胺和丙酸的相对比例对纳米晶形貌的演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油胺与丙酸摩尔比偏离1:1时,纳米晶倾向于沿(110)晶面定向生长,呈片状结构,而油胺和丙酸摩尔比相当时,纳米晶呈现出六面体形貌。羧酸碳链长度在纳米晶生长阶段也有一定的作用,不同碳链长度引起的空间位阻直接影响着纳米晶的生长速率。PL光谱分析显示荧光发射波长与形貌关系不大,但是发射强度随纳米晶尺度下降会有所增强,荧光寿命也有所变小,分析认为与纳米晶随着尺寸减小导致的辐射复合几率增大有关。第叁部分研究了溴铅铯钙钛矿纳米晶晶体结构与荧光温度稳定性的关系。对于配体和前驱物配比调控下得到的不同结构纳米晶和混合纳米晶,发现无可见区荧光发射的单一Cs_4PbBr_6和CsPb_2Br_5晶体相在与CsPbBr_3形成混合相之后,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善CsPbBr_3的荧光发射热稳定性。CsPbBr_3-Cs_4PbBr_6和CsPbBr_3-CsPb_2Br_5混合纳米晶在70-373 K范围内的荧光温度猝灭趋缓,所有样品均表现出PL强度随温度在283-373K范围内循环条件下的PL强度热损失不可逆性。(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磊[10](2019)在《尺寸、形状可控的钙钛矿纳米晶合成及光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无机钙钛矿纳米晶体作为一种优良的纳米发光材料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它具有超高的荧光效率,超低的激发功率,超窄的半高全宽,超宽的可见光发光波段区域等优良的发光特性,因而逐渐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无机钙钛矿纳米晶体已经作为一种发光材料,逐渐进入到其它光学器件及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本文将从形貌各异的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合成与制备,单量子点的共聚焦扫描系统的搭建,单个纳米晶的寻找及光学性质的测量等叁个大角度系统的展开详细论述。对于形貌各异的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合成与制备,本文主要用到胶体化学溶液合成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叁个主要影响因素精确合成形貌、尺寸各异的钙钛矿纳米晶,从而充分体现出钙钛矿纳米晶体的量子局限效应。用热注入法合成的钙钛矿纳米晶体最大的优点是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样品的产率较高,成本较低。影响钙钛矿纳米晶体形貌和尺寸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温度。温度能够影响钙钛矿前驱体的溶解速率,同时又影响钙钛矿纳米晶体的成核速度、以及各向异性生长等方面的性质。本文用热注入法合成钙钛矿纳米晶体时温度调节从八十摄氏度到二百二十摄氏度不等。温度低于八十度时,成核反应几乎不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前驱体药品溶解的速率会越来越快,成核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纳米晶的合成从各向异性的生长逐渐变为各向同性。八十度到一百二十度反应时,形成的纳米晶尺寸分布在25 nm左右,这时为圆盘;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度时,尺寸大约为17 nm的圆球形状的圆盘;温度高于一百五十摄氏度时,形成的是叁维立体形状的纳米晶体,且尺寸在慢慢变小。温度到达一百八十度时,尺寸达到了最小值8 nm左右,形状为立方形的钙钛矿量子点。当温度继续升高时,成核过程就会被破坏,相应的纳米晶体产率就会降低,形状也趋于不规则。影响钙钛矿纳米形貌的因素之二为中间配体。所谓中间配体,有两种:一种是有机酸,例如乙酸、己酸、油酸等等,他们的区别是碳链的长短不一样;同样另一种有机碱也有这些分类,从两个碳到十八个碳链不等的情况。大体的影响成核规律是碳链越长越容易形成各向同性的纳米晶材料,尺寸也越来越小,形状趋于规则。影响因素之叁是前驱体的种类和相对配比与用量,这个因素对钙钛矿纳米晶的形貌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着钙钛矿纳米晶体的成核以及各向异性生长。关于光学系统的搭建,在购买各种单项仪器的前提下,自己动手搭建调节了共聚焦单分子扫描系统,通过这个系统,配合光谱仪,可以实现对于单个量子点纳米晶的寿命、荧光闪烁、光谱以及反聚束等光学性质的测量。钙钛矿纳米晶体光学性质的测量与分析,本文注重于以下几个方向。第一,钙钛矿纳米晶荧光闪烁的分类。第二,对不同发光强度的钙钛矿纳米晶进行寿命分析,通过寿命分布分析及荧光寿命指数拟合,得出钙钛矿纳米晶可能的发光渠道。第叁,提出单个钙钛矿纳米晶的激子复合渠道模型,并与实验数值进行了拟合对比,得出闪烁的发光机理。第四,研究单个的钙钛矿纳米晶表面配体和悬键,对于荧光闪烁和单光子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钙钛矿纳米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胶体锰离子掺杂的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使其作为一种新兴的荧光发射材料,被研究者们广泛研究。不仅如此,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的锰离子掺杂行为也揭示了由于掺杂过程和掺杂剂本身引起的新的光学性质。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和选择不同的锰前驱体可以实现不同的掺杂行为,以及由此引发不同的荧光性质。在高带隙钙钛矿主体中进行锰离子掺杂时,其中激发能量由钙钛矿主体转移到掺杂锰离子位点的d态,进而产生橙黄色d-d发射荧光。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理解锰离子掺杂过程并由此设计高效掺杂的纳米晶。这些锰离子掺杂的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使其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合之前的相关工作和进展,本综述重点总结了锰离子掺杂的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发光来源、发光机理和潜在应用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潜在合理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钙钛矿纳米晶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昌键.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器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2].刘慧雯,姚栋,刘轶,张皓.锰离子掺杂纯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及应用(英文)[J].中国光学.2019

[3].陈肖慧,邢珂,曹震,袁曦,赵家龙.Ni掺杂提高紫光CsPbCl_3钙钛矿纳米晶的发光热稳定性[J].发光学报.2019

[4].孟国祥,田晓霞,张家瑞,张翔,韩丰庆.施主掺杂对BaTiO_3钙钛矿半导体纳米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19

[5].姚天书.层状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磁光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

[6].黄伟,李跃龙,任慧志,王鹏阳,魏长春.基于N型纳米晶硅氧电子注入层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J].物理学报.2019

[7].李丹,吴益华,谌长松,朱志刚,施惟恒.稀释释时间对铯基卤化铅钙钛矿纳米晶母液性能的影响[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9

[8].车韬.基于四苯基二苯并二茚并芘封装的高稳定钙钛矿纳米片激光器[D].太原理工大学.2019

[9].吴海珍.溴铅铯钙钛矿纳米晶荧光性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10].张磊.尺寸、形状可控的钙钛矿纳米晶合成及光学特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9

标签:;  ;  ;  ;  

钙钛矿纳米晶论文-刘昌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