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槽论文-禚方霞,张天宇

脱水槽论文-禚方霞,张天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水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磁选机,磁力脱水槽,金属回收率

脱水槽论文文献综述

禚方霞,张天宇[1](2015)在《浅析筛下脱水槽较筛下磁选机的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永磁磁选机和磁力脱水槽的原理分析,结合车间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采样计划。对四选车间筛下脱水槽与筛下磁选机的选别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脱水槽的优势较明显,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磁选柱的入选品位。(本文来源于《本钢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李新,于忠滢,郑贵海,盖壮,杜艳清[2](2014)在《某选矿厂脱水槽阀体控制系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完善脱水槽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脱水槽阀体控制进行系统优化,通过采用电动阀对脱水槽排矿口进行调节实现排矿口自动开度,并对脱水槽100~300 mm 3个不同矿层进行试验。通过取样化验分析矿浆的精、尾品位,确定密度传感器最佳安装层深为200~300 mm,并获得稳定的矿石品位52%~54%,控制尾矿品位在8.9%~10.2%,解决了生产指标波动金属矿物流失的问题,在脱水槽自动化控制领域实现了远程监测技术。(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4年11期)

李新,盖壮[3](2014)在《弓选厂脱水槽阀体控制系统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回顾弓选厂脱水槽结构及控制系统现状。结合电动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及领域,说明采用电动阀调节开度替代丝杠连接砣调节下矿口开度的缺陷,进一步加强设备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及检修强度。(本文来源于《晋琼粤川鲁冀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二十一届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4-10-23)

李德扬[4](2010)在《新型电机模块在磁力脱水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电机控制模块来控制磁力脱水槽阀门控制电机的方法,设计中采用电机模块代替传统的固态继电器控制电机正反转,电机带动抓手抬升或下降排矿阀门。实践证明该方法解决了在矿山恶劣环境下固态继电器易出现故障的现象,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0年08期)

杜慧[5](2009)在《磁力脱水槽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矿是金属矿石生产的必经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区分开采的磁性矿粒和非磁性矿粒。非磁性矿粒主要是硼脉石和矿泥,磁性矿粒通常含有有用的金属成分。为提高矿石中磁性矿粒的产量,矿粒必须经过脱水槽装置进行处理。磁力脱水槽是选矿厂最广泛的磁选设备之一,该设备具有处理能力大,选分指标好,无运动部件等优点,在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在经过脱水槽进行处理时候,为了使出矿的品质有保障,必须对矿浆的浓度进行控制。矿浆浓度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脱水槽的给水阀门的给水量来达到目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出矿的品质又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本论文以选矿厂磁力脱水槽给水控制系统为对象,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给水系统的实施方案。系统功能如下:通过SS490系列的霍尔传感器对矿浆的磁感应强度进行实时检测。采集过程是把传感器放入脱水槽内采集矿浆内的高斯量,采样信号通过放大、调理、V/F转换后,数字信号送给C8051F221单片机。由于现场存在干扰,所以在系统设计时必须采用抗干扰技术,在信号进入单片机处理系统时,采用光电耦合器的方式来减少外界对系统的干扰。单片机系统根据传感器采集来的信号,经过计算和分析确定脱水系统中矿浆的浓度,同时控制电机正反运行,提升或降落给水阀门来改变给水量从而实现对矿浆浓度的自动控制。检测控制系统设计中配有外接键盘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液晶显示屏可以观察脱水系统中矿浆的浓度,同时又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基准矿浆浓度的调整。该设备通过对矿浆的浓度磁场强度的实时测定,不仅能提高出矿量品质还能减少水量的消耗。设备体积小、安装方便、具有防水、防尘功能,可长期在恶劣工况条件下使用。(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09-05-30)

李德扬[6](2008)在《基于磁阻传感器的磁力脱水槽自动控制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更是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磁力脱水槽是选矿厂对细粒嵌布铁矿物较为有效的选别设备,磁力脱水槽生产指标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选矿厂一直都在渴望实现对脱水槽进行自动控制来提高精矿品位、减少环境污染。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微型计算机测量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设计方案:采用Hmc1021传感器对磁力脱水槽铁矿粒进行实时浓度采集,信号经放大后由V/F转化通过光耦送入C8051F021单片机的中断口TO。由于每个脱水槽的浓度不是一定的,所以采用键盘进行设置。把键盘写入的数据存入E~2PROM,把采集到的浓度信息与写入存储器的数据进行比较来控制电机模块的工作,设计中采用电机模块控制电机正反转,电机带动抓手抬升或下降排矿阀门,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在采用自动控制的同时,考虑到系统出现故障时,便于及时地控制脱水槽的工作,加入了手动控制,这样使控制更加灵活。通过现场测试可以证明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状况良好,保证精矿质量、控制尾矿品位,保证回收率,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也为Hmc1021传感器在矿山设备应用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08-12-20)

高志喆,李彪,吴文红,蔡海辉[7](2008)在《SCTФ4.5m磁力脱水槽工业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SCTФ4.5m磁力脱水槽采用多层环型磁系,磁场分布合理,更有利于磁性矿物的磁团聚,从而提高对磁性矿物的回收能力。同时这种磁系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磁环层数,满足大型化设计的需要。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大孤山选矿厂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SCTФ4.5m磁力脱水槽的干矿处理量是现场生产用Ф3m常规磁力脱水槽的2.33倍;在相同的给矿条件下,SCTФ4.5m磁力脱水槽的精矿品位、尾矿品位及磁性铁损失率等指标均优于Ф3m磁力脱水槽,且SCTФ4.5m磁力脱水槽比Ф3m脱水槽更容易适应给矿条件的变化。因此,SCTФ4.5m磁力脱水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08年06期)

赵伟[8](2007)在《脱水槽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板石矿业公司选矿厂磨选工艺流程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自循环流程”,选矿厂的一段脱水、二段脱水均采用永磁磁力脱水槽。矿物在重力、磁力和上升水流力作用下形成溢流区、分选区和精矿区。在操作过程中,岗位工人只凭肉眼和经验不定期检测精矿层高度及溢流尾矿品位,很(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07年02期)

刘兴全,孙大华,刘永铁[9](2006)在《PC机与脱水槽控制器通讯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下位单片机,构成一个既可集中监控又有分散控制功能的集散控制系统的实例,着重讨论利用VB6作为开发平台,编写PC与单片机通讯软件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矿业快报》期刊2006年12期)

王佳,钱晓倩,詹树林,孟涛[10](2004)在《某钢铁厂高炉脱水槽结构安全性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某钢铁厂高炉脱水槽结构现场检测和结构抗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安全性评估。(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04年10期)

脱水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完善脱水槽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脱水槽阀体控制进行系统优化,通过采用电动阀对脱水槽排矿口进行调节实现排矿口自动开度,并对脱水槽100~300 mm 3个不同矿层进行试验。通过取样化验分析矿浆的精、尾品位,确定密度传感器最佳安装层深为200~300 mm,并获得稳定的矿石品位52%~54%,控制尾矿品位在8.9%~10.2%,解决了生产指标波动金属矿物流失的问题,在脱水槽自动化控制领域实现了远程监测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水槽论文参考文献

[1].禚方霞,张天宇.浅析筛下脱水槽较筛下磁选机的优势[J].本钢技术.2015

[2].李新,于忠滢,郑贵海,盖壮,杜艳清.某选矿厂脱水槽阀体控制系统优化[J].现代矿业.2014

[3].李新,盖壮.弓选厂脱水槽阀体控制系统改造[C].晋琼粤川鲁冀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二十一届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4].李德扬.新型电机模块在磁力脱水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

[5].杜慧.磁力脱水槽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09

[6].李德扬.基于磁阻传感器的磁力脱水槽自动控制装置的研制[D].北方工业大学.2008

[7].高志喆,李彪,吴文红,蔡海辉.SCTФ4.5m磁力脱水槽工业试验[J].金属矿山.2008

[8].赵伟.脱水槽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实践[J].矿山机械.2007

[9].刘兴全,孙大华,刘永铁.PC机与脱水槽控制器通讯的设计与实现[J].矿业快报.2006

[10].王佳,钱晓倩,詹树林,孟涛.某钢铁厂高炉脱水槽结构安全性评估分析[J].混凝土.2004

标签:;  ;  ;  

脱水槽论文-禚方霞,张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