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病论文-姜娜娜

崩漏病论文-姜娜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崩漏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崩漏,诊治,文献,学术源流

崩漏病论文文献综述

姜娜娜[1](2019)在《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崩漏是指女子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不止,或者下血淋漓不尽,突然大量出血称“崩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漏下”。崩漏在女性初潮后至绝经期间均可发病,在临床上,二者可以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崩漏病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生活工作及身体健康。崩漏病在女性各年龄段皆可发病,更年期、青春期发病者较多;该病发病原因较多,其中较快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等原因也增加该病的发病几率,该病可不同程度的引起贫血、不孕等妇科中常见并发症。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归属于“崩漏病”范畴。相对于西医,中医对于崩漏病症诊治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对于崩漏学术理论的研究比较匮乏,有关崩漏的研究,现代学者更加侧重对于临床方药组成、功效、成分的研究,鲜有对文献渊源、针药的施治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崩漏病的古代文献论述,多分散在许多医家的医籍中,造成我们对古代医家理论与经验的继承的困难。综上,为临床治疗崩漏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发掘新的诊疗方法,对于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深入研究是势在必行,继承方可创新。方法 本课题采用传统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先秦至明清时期与崩漏相关的医家医着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崩漏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证治类型、治法用药、禁忌、调护等方面。首先通过使用《中华医典》查找与崩漏相关医籍,再通过阅读古籍、整理与崩漏相关的内容、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相关的图书资料可从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中获取。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叁个方面。第一、本论文系统的对崩漏病名源流进行了考辨,从《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病名开始,到后世医籍中出现的血崩、崩中去血、漏下赤白、崩中、漏下、崩中漏下、血山崩不止、崩暴下血等相关的病名,从而全面的了解了崩漏病的定义、范围。第二、本论文以时间为轴,医籍为索,系统整理了历代医家有关崩漏病的理论认识。本论文将崩漏的发展过程分为先秦两汉时期、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四个时期。本论文从每个时期的着名医籍有关崩漏的病名演变、发病的原因和机制、证治分型、治法方药、禁忌调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先秦两汉时期是崩漏病认识的发端时期,《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相关内容较少,但为后世诊治崩漏乃至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晋隋唐时期是诊治崩漏病的发展时期,《诸病源候论》补充崩漏的病因病机,提出冲任脉虚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针灸甲乙经》记载了治疗崩漏的针刺用穴。《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崩漏的理论和治法方药,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有证无方的不足,提出治疗崩漏的新方法灸法,丰富了崩漏病的诊治内容。宋金元时期是崩漏发展的上升时期,陈自明提出冲任热损。严用和提出崩漏病机以肝伤为主。对崩漏病的理法方药的认识更为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提出脾胃虚弱致崩与肾阴亏虚相火失制致崩理论。张从正认为情志致病以悲为主和火热之邪致病。朱丹溪提倡崩漏乃是热为主,理法方药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是崩漏发展的继承、总结、完善并发扬的一个时期。方之约提出治崩叁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给予崩漏用药指导。张景岳提出治疗崩漏要注意脏腑虚实寒热辨证。王肯堂、武之望、赵献可等医家对前人医家诊治崩漏病的理法方药进行详细总结。各医家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之时,又总结自身诊疗经验,崩漏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法用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日趋提高,不断完善。崩漏以冲任虚损、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治疗崩漏重视四物汤的应用。第叁、本论文讨论了山西地域名老中医治疗崩漏的学术经验,治疗崩漏主要从肝、脾、肾入手。山西地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受东垣脾胃学说和明清医家影响较大,为山西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结论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秦汉时期崩漏病的诊治发端于秦汉,《黄帝内经》指出崩漏病机是阴虚阳搏,《金匮要略》记载治疗方药胶艾汤。隋唐至宋是崩漏病的发展时期,巢元方提出了冲任损伤的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丰富了治疗崩漏的方药,提出了治疗崩漏新方法针灸疗法。宋陈自明提出补阴、理气祛瘀的治疗原则,并强调炭药和风药的应用。严用和的情志致病和肝伤为主要病机,完善了崩漏的病因病机,丰富了崩漏的治法方药。金元时期是崩漏病的鼎盛时期,刘完素提出了滋阴清热法与补法配合使用,后服补药。张从正提出七情以悲为主与火热之邪是崩漏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疗主张凉血和经,慎用燥药。李东垣提出了脾胃损伤、肾水阴虚是崩漏的发病主要原因,提出脾胃是崩漏的治疗根本,开创了补脾升阳法、滋阴凉血的治法。朱丹溪提出血热是崩漏的主要原因,主张补气血,因证治宜。明清是崩漏发展的完备时期,理法方药丰富完善,方之约提出治崩叁法。张景岳治疗崩漏重视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王肯堂对治法、方药进行归类。武之望在收录崩漏诊治内容由证录方,对崩漏的诊治更加细化。赵献可丰富了崩漏诊断的方法,腹诊法。傅山治疗重气血、调理脏腑以肝、肾为主。萧埙否认方之约治崩叁法,提出澄源、复旧、塞流的治法。唐容川提出了正治法和从治法。崩漏的冲任损伤、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活血化瘀、温中补虚、滋阴清热的治法治则流传至今,四物汤一方在临床上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并沿用至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崩漏从肝、脾、肾入手,崇尚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临证化裁。在学术思想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多受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和明清时期医家的学术思想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20)

李焱,李媛[2](2019)在《中医妇科学崩漏病脾虚证教学在不同教材中选方比较法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妇女特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及计划生育等。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知识基础下,通过对比中医妇科学崩漏病脾虚证在不同教材中的选方,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且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马爱华,吴晓晴[3](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崩漏病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经期验方、非经期验方配合炔诺酮治疗崩漏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每组各50例,进行RCT。单纯西药治疗组患者服用炔诺酮5mg,1日3次,阴道出血停止后,每3天减叁分之一量,逐渐递减至2.5mg,每日1次,阴道出血停止满20天停药,月经来潮,月经周期第5天,继续服药,服法同上,3个月后进行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单纯西药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经期服用经期方,非经期服用非经期方,均为日2次,治疗3个月。结果:单纯西药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症状、中医症状痊愈率分别为28%、12%,有效率分别为72%、7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率分别为34%、42%,有效率分别为86%、84%;单纯西药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基本正常及以上占比5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该指标基本正常及以上占比70%;上述数据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期方剂、非经期方剂加炔诺酮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火旺型崩漏病在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阴虚火旺症候上的疗效均明显优于仅使用炔诺酮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18期)

李正欢,张晓云[4](2018)在《崩漏病机总结与临证思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资料,从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及名医经验等方面着手,总结出崩漏病机发展变化规律。最初阶段为阴虚火旺,久而阴损及阳,痰瘀互结,化热化火,表现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第二阶段为五脏气虚;终末阶段为气不摄血。阴虚、虚火、痰瘀、实火、阳虚、气虚为其病机的六大端,其中阴虚、虚火为起始病机,气虚为终末病机。出血期治宜益气摄血以塞流,并辅以澄源以增强止血。非出血期以澄源、复旧为主,辅以塞流以防反复。澄源以病机定治则,或温补脾阳,或逐瘀活血,或祛痰除湿,或清热泻火。复旧以滋补阴精、滋阴清热为主,在此基础上经前期宜温补、经期宜疏肝、经后期宜滋肾、围排卵期宜温通。(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殷一红,楼凯凌,宋俏蔚,张晓芳[5](2018)在《钟一棠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崩漏病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甬上中医泰斗"钟一棠应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崩漏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学习病案和跟随钟一棠先生临诊,从"治未病"角度论述钟老治疗崩漏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阐释其遣方用药特点,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钟老临证善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崩漏病,指出崩漏病未发时以"怡情易性,养生固本,调体防病",病已发时当"健脾固冲,通因通用,澄源固本",病瘥后当"综合调摄,护肾调经,防病遗复",遵该理论遣方及调摄,临床屡获良效。[结论]钟一棠先生擅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崩漏病,符合崩漏病缠绵易复特点,疗效显着且有效控制病情反复,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代波,杜翠忠,王桂萍,朱静[6](2017)在《气候因素对银川市妇女崩漏病发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气候因素对银川市妇女崩漏病发病的影响,探讨发病与季节的相关性。方法:60例崩漏病妇女,发病按轻重程度分类,时间按春季型气候、夏季型气候、秋季型气候、冬季型气候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气候因素对崩漏病发生的影响。结果:60例崩漏妇女中,在春、夏、秋、冬季的构成比分别为46.7%、25.0%、16.7%、11.7%。春季发病率较高,而且轻、中、重度贫血的发病高峰均在春季。结论:季节的气候差异影响疾病的发病,根据季节气候特点进行崩漏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7年12期)

齐广菊[7](2017)在《学习运用升阳除湿法治疗崩漏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临床常见病因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虚则脾阳不振,湿气不化,阳不升浊不分流,水湿内停伤及冲任,经血失于制约而成。而治疗则宜选择健脾祛湿,摄血调经药,而运用升阳除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崩漏为佳,以补气升阳除湿,使血随气升,统摄有权而血止。(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04期)

张国华[8](2016)在《王秀云教授论治崩漏病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王秀云教授治疗崩漏病经验总结。王秀云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于崩漏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崩漏的病因可归纳为虚、瘀、热叁个方面,多与肾肝脾叁脏功能失调有关。治法上活用治崩叁法,并推陈出新,倡导按年龄侧重,分期论治,师古而不泥,疗效颇丰。(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梁婧翘[9](2015)在《崩漏病(无排卵性功血)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暨青春期崩漏诊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也是难治性疾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本病分为有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自青春期至绝经过渡期的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生,其中以无排卵性功血较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有排卵性功血仅占10%~20%,包括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和排卵期出血等,多发生在育龄期。中医妇科临床将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归属于“崩漏病”范畴。崩漏,指妇女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出血量多如注而势急者为崩,出血量少淋漓而势缓者为漏。崩漏病因错综复杂、症状重、病程长,且可能引起贫血、盆腔感染、不孕甚至心理方面的问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青春期少女中发病率高,影响因素繁杂多端,危险因子包括学习工作压力大、经期过度劳累、经期饮食不节、BMI<18.5或≥24.0、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等。调查1016例崩漏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崩漏病常常是多脏受累、气血同病,其中医证型以虚证为多见,且多由脾虚、肾虚所致,临床上复合证型多于单一证型,其中两种证型复合者最为常见。发病机制:西医学目前最被认可的无排卵性功血发病机制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失常;此外,子宫微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亦被认为是导致无排卵性功血的原因。中医学认为崩漏的病机可概括为:外感内伤或饮食情志等原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使冲任不固,胞宫藏泻失常,不能制约经血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肾、脾、肝叁脏关系最为密切,阴阳气血失和则多表现为血热、气虚、血瘀。治疗方法:西医学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激素类药物为主,包括单一激素用药、联合激素用药、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雌孕激素全周期疗法、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等,其优点为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止血,缺点是副作用较重,不宜久服,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造成患者对激素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手术治疗包括诊断性刮宫、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内膜去除术,临床上以诊刮术最为常用、止血最快,但对于青春期功血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基本不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由此可见,西医学在治疗青春期功血时手段有限,且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治疗崩漏病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灵活相兼或序贯应用塞流、澄源、复旧治崩叁法,以“辨证论治”为准绳,或按证候分型论治,或按人工周期疗法论治,或按不同年龄阶段论治。其临床疗效良好,尤其在治疗青春期崩漏时,既可令青春期患者免于有创性治疗,又能从根本上使肾-天癸-冲任-胞宫性腺轴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复发率小,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导师许昕教授治疗青春期崩漏病(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辩证精准,重视脾肾二脏,擅长根据脏腑热象不同运用清热药,善于结合B超等手段从瘀论治,在用药方面善用对药。其治疗青春期崩漏,在止血及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两方面均有显着疗效。本文将通过中医典籍溯源和现代文献阅读,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方面,分别阐述崩漏病(无排卵性功血)的概念、流行病学资料、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等,并将吾师临证治疗青春期崩漏病的经验记录一二。(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孙峰俐,何立群[10](2015)在《海派名医童少伯教授诊治崩漏病临床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童少伯教授诊治崩漏病,以虚、热、瘀为其不同病因,以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为发病病机,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崩原则,并将"塞流、澄源、复旧"叁法或分或合灵活配合,准确选用相关方药,常收到理想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5年03期)

崩漏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妇女特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及计划生育等。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知识基础下,通过对比中医妇科学崩漏病脾虚证在不同教材中的选方,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且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崩漏病论文参考文献

[1].姜娜娜.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

[2].李焱,李媛.中医妇科学崩漏病脾虚证教学在不同教材中选方比较法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3].马爱华,吴晓晴.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崩漏病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4].李正欢,张晓云.崩漏病机总结与临证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5].殷一红,楼凯凌,宋俏蔚,张晓芳.钟一棠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崩漏病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6].代波,杜翠忠,王桂萍,朱静.气候因素对银川市妇女崩漏病发病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

[7].齐广菊.学习运用升阳除湿法治疗崩漏病[J].现代养生.2017

[8].张国华.王秀云教授论治崩漏病经验[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9].梁婧翘.崩漏病(无排卵性功血)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暨青春期崩漏诊治探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0].孙峰俐,何立群.海派名医童少伯教授诊治崩漏病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15

标签:;  ;  ;  ;  

崩漏病论文-姜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