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刘学

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刘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历程

商业银行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学[1](2017)在《商业银行制度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在金融自由化、一体化、国际化、信息化、证券化的巨大影响和冲击下,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才能维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金融学专家们高度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站在新制度经济学的高度和视角下,以制度变迁的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其经营中制度层面的变迁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7年10期)

NGUYEN,THI,NGAN(阮氏银)[2](2016)在《中越商业银行制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中,商业银行为赢得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就必须建立科学制度。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将会使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模式,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越南商业银行制度现代化改革开始越南经济的改革,就目前状况来看,越南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产权制度、风险监控、内部管理制度,但是银行发展而言,这些制度上不完成,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优化。银行的制度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异常谨慎和艰难。如果有可借鉴的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经营,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与越南相邻,具有相似的文化环境和相同的社会制度,而且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都采取了渐进的改革模式。因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将对越南的金融体系改革带来较为广泛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首先总结两国银行制度发展状况;然后对中越商业银行运营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越商业银行运营能力差距;并在此基础之上,将两国的商业银行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越南商业银行制度不足之处,挖掘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两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商业银行经验教训形成指导越南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建议,为越南商业银行适应并推动越南市场经济发展增砖添瓦。本文在分析了越南商业银行改革历程、中越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现状之后,发现越南商业银行整体经营能力尚不如中国,正经历中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状况。在进行中越商业银行制度对比分析之后,发现越南商业银行制度存在不足。因此,在总结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验之后,给出了越南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建议。(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6-05-01)

沈继伦[3](2015)在《商业银行制度环境、股权性质与风险偏好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分层次经验论证的逻辑框架,利用A股上市商业银行200-2013年的面板数据,逐层递进检验了法律制度环境、股权性质与管理层风险偏好关联性态。经验结果显示,单一的法律环境因素并没有如同一般预期那样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存在抑制或约束效用,反而样本期内法律环境推高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在同时控制法律因素和股权性质情形下,法律环境因素对银行管理层风险偏好推动作用得以加强,但国有股权性质对管理层风险偏好正向效用被削弱,并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层持股因素对管理层风险偏好的约束效应。(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周泽伽,塔娜,车若语[4](2015)在《台湾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台湾的金融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对整个台湾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考验,为了适应整个时代的变化,台湾的商业制度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革。文章就台湾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措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商业银行改革对台湾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5年09期)

朱蓉[5](2014)在《商业银行制度压力、社会责任战略与财务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制度压力,即监管压力、媒体和公众的压力以及社会认可的压力,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且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在制度压力和财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责任战略对滞后一年、滞后两年以及滞后叁年的财务绩效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9期)

叶寅翔[6](2014)在《商业银行制度后评价体系分析——以A银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制度后评价体系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之金融业改革创新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持续,商业银行各类风险开始集中暴露,亟须对各类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和评估和执行后评价制度,即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后评价体系。基于上述内外部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日渐加强,从之前的各商业银行以业务、效益、利润为先的主导思想,已转变为以合规、风险为本的经营方向。各商业银行已建立起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以不再局限于其制度发布,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情况、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风险的控制情况等方面。通过各类监测、检查等手段了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后评价体系实施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不合理的地方,亟须加以完善,故笔者以A银行制度后评价体系为例进行合理性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二、目前商业银行制度后评价评估的主要内容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针对内控制度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流(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4年02期)

蔡锦迎[7](2013)在《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实现资本合理配置和完善金融体系的灵魂,在深化市场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观点,对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制度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3年31期)

陈一洪,刘惠川[8](2012)在《城市商业银行制度供给规模偏好的经验考察——来自城市商业银行面板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2009-2011年获准跨区域经营、金融市场业务资格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次对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获取政府及监管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经验考察。结果发现,作为国内银行业增量改革的重要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获准跨区域经营以及相关金融市场资格的获取与其规模显着相关,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绩、风险管控水平并无一致、明显的相关,大中型城商行从政府及监管制度供给中获取远比中小型城商行更多的政策安排,在跨区域及综合化经营中占据着先发优势。大范围的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面板数据搜集,并利用Probit及O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支持了现阶段政府及监管层在城市商业银行制度供给上的规模偏好。(本文来源于《科学决策》期刊2012年12期)

刘洋[9](2012)在《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性歧视信贷的一个经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下,国家通过金融控制,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上将贷款更多地投向国有企业,导致了"制度性歧视"。文章通过分析2000—2009年的宏观数据,得到国有企业贷款比重,进而构建评价制度性歧视的指标,部分验证了"制度性歧视"仍然存在的观点。当信贷市场上出现制度性歧视时,民营企业将承担多数损失,产能受到限制,进而拖累了经济总产值。(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2年24期)

陈晖[10](2012)在《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模型——兼论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行为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过程中,作为国有商业股东的政府和作为国有商业代理人的经理人阶层,发挥着最大程度的作用。政府和经理人的偏好、利益结构和力量对比,共同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领域的社会偏好,在给定的社会技术条件下,又决定了国有金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样以来,在理论上二者的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就决定了最优的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国有商业制度选择中,经理人阶层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中,商业银行为赢得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就必须建立科学制度。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将会使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模式,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越南商业银行制度现代化改革开始越南经济的改革,就目前状况来看,越南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产权制度、风险监控、内部管理制度,但是银行发展而言,这些制度上不完成,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优化。银行的制度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异常谨慎和艰难。如果有可借鉴的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经营,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与越南相邻,具有相似的文化环境和相同的社会制度,而且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都采取了渐进的改革模式。因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将对越南的金融体系改革带来较为广泛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首先总结两国银行制度发展状况;然后对中越商业银行运营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越商业银行运营能力差距;并在此基础之上,将两国的商业银行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越南商业银行制度不足之处,挖掘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两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商业银行经验教训形成指导越南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建议,为越南商业银行适应并推动越南市场经济发展增砖添瓦。本文在分析了越南商业银行改革历程、中越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现状之后,发现越南商业银行整体经营能力尚不如中国,正经历中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状况。在进行中越商业银行制度对比分析之后,发现越南商业银行制度存在不足。因此,在总结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验之后,给出了越南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学.商业银行制度的变迁[J].大众投资指南.2017

[2].NGUYEN,THI,NGAN(阮氏银).中越商业银行制度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6

[3].沈继伦.商业银行制度环境、股权性质与风险偏好关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4].周泽伽,塔娜,车若语.台湾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

[5].朱蓉.商业银行制度压力、社会责任战略与财务绩效[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

[6].叶寅翔.商业银行制度后评价体系分析——以A银行为例[J].时代金融.2014

[7].蔡锦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

[8].陈一洪,刘惠川.城市商业银行制度供给规模偏好的经验考察——来自城市商业银行面板的证据[J].科学决策.2012

[9].刘洋.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性歧视信贷的一个经验验证[J].会计之友.2012

[10].陈晖.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模型——兼论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行为的作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标签:;  ;  ;  

商业银行制度论文-刘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