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条件论文-马汪璐,乔明祥,刘德华

证据条件论文-马汪璐,乔明祥,刘德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证据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资诈骗罪,公众存款,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补充侦查,驳回上诉,提起公诉,公诉人,犯罪事实,检察机关

证据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马汪璐,乔明祥,刘德华[1](2019)在《对一起非法集资案的精准追诉》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案发后全国各地被害群众纷纷报案。该案叁名被告人前期疯狂宣传吸引投资,后期拆东墙补西墙,无力归还群众损失,受害群众近300人,涉案金额7000余万元。办案中,面对被告人的各种闪转腾挪,检察官不仅实现了准确定罪量刑,还引导(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0-17)

袁媛,宋连久[2](2019)在《文化素质与气候条件对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来自日土县88个农户样本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各界普遍共识。切实增加生态脆弱地区农民收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2018年阿里地区日土县88户统计样本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文化素质、气候条件两个维度展开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增收分析,研究发现:(1)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传统畜牧业和政府补贴;(2)气候条件是农民增收的瓶颈性制约因素;(3)文化素质对农民增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素质亟待加强;(4)日土县畜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经营方式属于粗放型;(5)农民生产观念较为滞后,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提高日土县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商讯》期刊2019年17期)

王斌,付雅,张积家[3](2019)在《语言和文化对自我参照条件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提取诱发遗忘范式考察摩梭人和汉族人在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姨母参照和他人参照条件下的加工规律,发现摩梭人被试在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姨母参照条件下都未出现提取诱发遗忘,而在一般他人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汉族被试在自我参照、母亲参照条件下未出现提取诱发遗忘,而在姨母参照、他人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这表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影响人的自我构建,在汉族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有母亲,而摩梭人将母亲、姨母皆作为重要的他人纳入自我建构中,使得母亲参照和姨母参照产生与自我参照同样的记忆优势。(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沙帅[4](2018)在《一对一证据条件下对强奸行为的认定——张某某强奸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奸类案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隐蔽性特质,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没有证明力或者证明力比较弱,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一比一的情况比较多,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各执一词,因此在定罪上存在一定难度,有鉴于此,对强奸类案件,本文认为应当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尤其是重视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在尽可能多地掌握证据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一般社会经验和逻辑推理,对行为人是否构成强奸做出准确判断。(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36期)

李欣晶,宋素涛,吴美云,李润泽[5](2018)在《知觉与表象条件下的情绪性面孔启动效应研究:来自ERPs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相同或类似的任务产生的促进作用,通常表现为反应时缩短和正确率的提高等。此前关于面孔情绪启动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研究表明,这一效应与情绪唤醒度的高低有关,主要表现为早期后部负电位(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 EPN)及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s, LPP)的差异,但是是否与效价有关还没有一致性结果。此外,有关情绪性面孔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多停留在知觉水平上,鲜有研究来证明是情绪的表象中是否存在情绪性面孔启动效应,以及两者的时间进程是否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关注知觉和表象过程中,愉快与愤怒两种情绪性面孔的加工是否存在启动效应,以及这种启动效应的时间进程差异。研究选取Nim Stim情绪性面孔数据库中20位演员的愉快和愤怒图片作为启动刺激,随后呈现同一演员不同表情的图片,或者通过颜色提示被试对表情图片进行表象。知觉与表象任务下,被试均需要对情绪类型作出判断,并采用ERPs进行记录。反应时结果发现,被试在知觉与表象任务中都表现出了启动效应,且不存在情绪效价上的差异。ERP结果发现,N170成分未发现情绪启动效应,但是表象任务的幅值显着大于无任务条件,表明被试是真正在表象;对EPN成分的分析发现,知觉与表象条件下虽然都显示出了启动效应,但是两者存在区别。在知觉条件下,表现为对于愤怒目标面孔的启动效应,在表象条件下,表现为对于愉快目标面孔的启动效应。在LPP结果上,在知觉条件下发现了愉快、愤怒条件下的启动效应,表现为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效价一致时,LPP幅值减弱;但在表象条件下,仅对愉快面孔存在启动效应。综上所述,知觉与表象均存在启动效应,但两者的加工模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曾雨田,曾妍[6](2018)在《规范非法证据排除的条件和程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曾雨田 通讯员 曾妍)近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省司法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落实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实施意见》坚持发扬改革精神与突出(本文来源于《法制周报》期刊2018-10-18)

顾雷雷,李建军,彭俞超[7](2018)在《内外融资条件、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来自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的新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独特的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数据和克服内生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对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均对融资约束有重要影响,且企业自身条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强。总的融资约束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着。在区分融资约束的不同维度后,本文发现,融资可得性提高显着促进了企业绩效提升,融资频率增加却降低了企业绩效,而融资获得速度(等待时间)对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正规融资渠道,还是非正规融资渠道,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利用多种政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自身条件,是缓解融资约束的最有效办法。(本文来源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刘晓[8](2018)在《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适用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提出后,非法证据排除规程被放置在了改革的重心。为了推进庭审实质化,使法庭以看得见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前后出台了两项相关规定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程。通过研究可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较之前更为完善,程序更加健全,权利保障程度加强。尤其在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上,对刑讯逼供的种类、重复供述的排除等更进一步进行了规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却并没有改进。探究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仅仅以一个法条予以规定,司法解释也简单的以一个法条予以阐释。由于立法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加之实物证据在查明案件真实中的强大证明价值,导致司法实务中在适用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认定条件上不统一,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尤其实践中追求实体真实、忽略权利保障,对违法实物证据一律先补正后排除的做法违背了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设立的精神。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叁个要件,即“收集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以及可补正要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以一个合理的方式解释与完善相关法律规则,以期在司法实践中能更好适用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第一个要件“不符合法定程序”应当指的是收集程序和方式严重不符合法定程序,收集主体违法并不是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要规制的问题。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背景下的违法法定程序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其次,“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是认定非法实物证据的主观裁量要素。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语境下的“司法公正”应当是指程序公正、人权保障。在界定是否达到“严重”之情形时应当将重点放在被告人的基本权益保障上,不能一味地考虑实体真实而毫不在乎程序公正。因此符合“收集不符合法定程序”和“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这两个要件时应当认定该项证据属于非法实物证据,原则上应当予以排除。最后,“可补正要件”不能滥用,不能一刀切的全部准许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应当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应解释为特殊情形例如紧急情况下的补正。如果能够进一步举证证明其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属于特殊情况,则应认定该项证据,否则予以排除。此外,想要更好地实现法律之规范目的,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不仅需要完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侦查程序的完善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法律规定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这叁个要件是何种关系,本文认为前两个要件是并列的,可补正要件是对特殊情形出现时应如何处理的补充说明。当一项实物证据满足前两个要件时则应当认定其是非法实物证据,此时法庭应直接排除在外。如果公诉机关提出申请,认为该非法实物证据是在法律准许的特殊情形下收集的,并能够说明特殊情况亦能够提交相关证据,消除违法性,使法官认为当时确实存在不得不的紧急情形,则法官应将该实物证据重新予以认定。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设立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加强人权保障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要想更好地发挥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设立目的,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需要进一步完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裴东,秦大国,卜广志[9](2018)在《条件证据网络的地面防空体系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面防空体系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估中输入的评估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条件证据网络的地面防空体系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专家知识和历史信息进行条件证据网络参数建模,即利用条件信度函数描述下层能力或指标满足需求的程度与上层能力需求满足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条件证据网络正向推理得出体系能力满足使命任务需求的信度分布。最后用一个算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孙斌栋,尹春[10](2018)在《人口密度对居民通勤时耗的影响及条件效应——来自上海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上海市1 605个居民抽样样本,利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街道尺度人口密度对个体居民通勤时耗的影响及条件效应。在控制了个体社会经济属性、通勤方式和其他建成环境要素后发现,高人口密度总体上会增加居民通勤时耗,而且其作用是有条件的,主要受"设计""地铁站可达性""到就业中心距离"和"通勤方式"的调节。具体而言,提高街道路网密度和高速路密度,缩短居住地到就业中心距离,提高地铁站密度,鼓励居民采用地铁方式通勤,减少小汽车使用,都可以显着降低人口密度对通勤时耗的增加作用。因而,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和调节人口密度来降低过长的通勤时耗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证据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各界普遍共识。切实增加生态脆弱地区农民收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2018年阿里地区日土县88户统计样本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文化素质、气候条件两个维度展开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增收分析,研究发现:(1)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传统畜牧业和政府补贴;(2)气候条件是农民增收的瓶颈性制约因素;(3)文化素质对农民增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素质亟待加强;(4)日土县畜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经营方式属于粗放型;(5)农民生产观念较为滞后,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提高日土县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证据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马汪璐,乔明祥,刘德华.对一起非法集资案的精准追诉[N].检察日报.2019

[2].袁媛,宋连久.文化素质与气候条件对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来自日土县88个农户样本的证据[J].商讯.2019

[3].王斌,付雅,张积家.语言和文化对自我参照条件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9

[4].沙帅.一对一证据条件下对强奸行为的认定——张某某强奸案[J].法制与社会.2018

[5].李欣晶,宋素涛,吴美云,李润泽.知觉与表象条件下的情绪性面孔启动效应研究:来自ERPs的证据[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曾雨田,曾妍.规范非法证据排除的条件和程序[N].法制周报.2018

[7].顾雷雷,李建军,彭俞超.内外融资条件、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来自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的新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

[8].刘晓.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适用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8

[9].裴东,秦大国,卜广志.条件证据网络的地面防空体系能力评估[J].现代防御技术.2018

[10].孙斌栋,尹春.人口密度对居民通勤时耗的影响及条件效应——来自上海证据[J].地理科学.2018

标签:;  ;  ;  ;  ;  ;  ;  ;  ;  ;  

证据条件论文-马汪璐,乔明祥,刘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