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

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

一、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朱燕琼[1](2021)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口服10%葡萄糖溶液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口服10%葡萄糖溶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黄梅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于手术前一晚22时及手术当日早6时分别口服10%葡萄糖溶液400、100 ml。观察两组手术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 h,两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1 h升高,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口服10%葡萄糖溶液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但对于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

张高峰,冯雯哲,于洋,史光军,刘彩云,刘丰海,袁阳,时飞,孙立新,王明山[2](2021)在《术前口服酶解米粉溶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胃排空情况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术前口服酶解米粉溶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胃排空情况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 ASA分级Ⅰ或Ⅱ级, 年龄18~64岁, BMI 19~30 kg/m2,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清水组(C组)和酶解米粉组(M组)。2组患者术前1 d常规禁饮食, 手术当日麻醉诱导前2~3 h, C组口服清水300 ml, M组口服酶解米粉溶液300 ml。于口服前(V0)、口服后即刻(V1)和麻醉诱导前(V2)行床旁胃窦超声检测并计算胃容量(GV)及ΔGV(GV1-GV0)。于入院(T1)和术后第1天晨起空腹(T2)时测血糖及胰岛素水平, 并根据HOMA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于麻醉诱导前15 min(T3)和出PACU前(T4)对2组患者行主观舒适度(口渴感、饥饿感、疲劳感和焦虑感)VAS评分和握力评估。记录诱导时返流误吸、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2组V0、V1和V2时G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0时比较, 2组V2时G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 T2时2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 M组T2时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降低, T3, 4时饥饿感、疲劳感和焦虑感VAS评分降低, 握力升高,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 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2组麻醉诱导时均未发生返流误吸。结论术前2 h口服酶解米粉溶液300 ml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排空正常, 不增加麻醉诱导时返流误吸风险, 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 提高患者主观舒适度, 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殷岳晗[3](2021)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整理2019年2月-2021年1月于山东省立医院东院胃肠外科住院并行胃肠肿瘤手术的患者资料,分别收集记录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时长、术后住院天数,并测量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X空腹胰岛素/22.5),分别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计算HOMA-IR、空腹血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第3、5天的空腹血糖与血清FT3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228,P<0.01;r=-0.254,P<0.01);术前及术后空腹血糖与血清FT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第1、3、5天的空腹血糖与血清TSH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0.191,P<0.01;r=-0.324,P<0.01;r=-0.266,P<0.01)。术后第 3、5 天的空腹血糖与血清CRP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0.219,P<0.01;r=0.285,P<0.01);术后第3天的空腹血糖与血清PCT水平均呈显着正相关(r=0.239,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第3天的血清TSH是空腹血糖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以及术后第1、3、5天的HOMA-IR与血清FT3水平均呈正相关(r=0.263,P<0.01;r=0.135,P<0.05;r=0.114,P<0.05;r=0.258,P<0.01);而术前、术后的 HOMA-IR与 FT4、TSH、CRP、PCT 均无相关性(P>0.05)。术后第1、3、5天的空腹血糖均与病人的年龄呈正相关(r=0.129,P<0.05;r=0.136,P<0.05;r=0.218,P<0.01);术后第1天的空腹血糖与手术时长呈显着正相关(r=0.216,P<0.01),同时术后第1天的空腹血糖与手术部位也具有相关性,胃癌患者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明显高于结直肠癌患者(P<0.05);此外,术后第3、5天的空腹血糖还与患者的BMI指数呈正相关(r=0.204,P<0.01;r=0.184,P<0.05)。而患者的性别、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无相关性(P>0.05)。术后第3天的HOMA-IR与病人的年龄呈负相关(r=-0.113,P<0.05),同时术后第3天的HOMA-IR也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有关(P<0.05)。术前及术后第1、3、5天的HOMA-IR均与病人BMI指数呈显着正相关(r=0.555,P<0.01;r=0.379,P<0.01;r=0.464,P<0.01;r=0.401,P<0.01)。结论: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会发生胰岛素抵抗,同时还会有甲状腺功能的受损,表现为血清FT3、TSH水平降低,FT4水平升高。术后胰岛素抵抗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受损以及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而血清TSH水平是患者术后第3天空腹血糖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术后胰岛素抵抗还可能与患者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患者的BMI指数相关。

阴海鑫[4](2021)在《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糖、脂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相关疾病的常规术式,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显着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被外科医师和患者广泛接受。长期以来胆囊被认为仅仅是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容器,切除胆囊后并不会对机体产生影响。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可能会引起机体代谢的改变,包括体重、胆汁酸、血脂、血糖、能量代谢等,但目前各研究的结论仍存在争议。胆囊切除术引起代谢改变的潜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术后胆汁酸代谢的改变发挥了重要作用。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分泌入十二指肠,肝肠循环速度加快,同时,血清胆汁酸水平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而胆汁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激活位于肠、肝、脂肪等外周器官的胆汁酸受体进而对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目前研究比较广泛且成熟的是法尼氏X受体(FXR)和膜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GPBAR1/TGR5)。此外,胆囊切除后胆汁排放的节律性消失,无法与进食同步;胆囊本身代谢功能的消失(胆囊可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肠道菌群丰度和组成的改变,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代谢的改变。2型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发病机制复杂,宏观上涉及年龄、性别、体重、生活习惯等,微观上与遗传、内皮功能障碍、铁负荷增加等密切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下降也是糖尿病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目前,2型糖尿病仍以综合治疗为主,但也仅能减慢疾病的进展,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案,因此,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胆汁酸作为关键的信号分子可以激活肠道、肝脏、骨骼肌、脂肪等组织中的受体进而影响糖、脂、能量代谢,但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代谢变化的相关报道并不多,这值得深入探究。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糖、脂代谢的变化(回顾性研究)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总体及各亚组中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总计7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33例、女性42例。根据定义,胆囊切除术后6个月有19例患者(25.3%)的糖尿病病情达到“缓解”,28例患者(37.3%)的病情得到了“控制”,10例患者(13.3%)的血糖有“改善”,糖尿病好转的总有效率为75.9%。总体分析显示,胆囊切除术后6个月,患者的体质指数(P=0.556)和进食量(P=0.226)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的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01)、胆固醇(P=0.024)、低密度脂蛋白(P=0.006)和脂蛋白a(P=0.037),升高的代谢指标包括胆汁酸(P<0.001)、甘油三酯(P=0.011)、高密度脂蛋(P=0.022)和载脂蛋白A1(P=0.002)。亚组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BMI≥24和无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更容易出现代谢变化。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糖、脂代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能与胆汁酸水平升高有关。代谢指标的改变在女性、年龄≥60岁、BMI≥24及非高脂血症患者中更加明显。第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和能量的变化(前瞻性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水平及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及其在机体代谢稳态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本部分研究纳入2019年12月到2020年10月期间77例合并胆囊息肉的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患者有手术指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纳入手术组,37例同时期相匹配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如体重、进食量、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胆汁酸、血糖、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胆囊切除的糖尿病患者,术后6个月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33),同时也显着高于术前基线水平(P=0.029)。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高于对照组(P=0.032),同时也高于术前基线水平(P=0.011)。另外,胆囊切除后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显着增加(P<0.001),而对脂肪的利用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胆囊切除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P=0.00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01)、HOMA-IR(P=0.045)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5%。胆囊切除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P=0.003)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21)较对照组下降,并低于术前基线水平,而术后手术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静息能量水平及胆汁酸水平升高,糖、脂代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注册信息中国临床实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1900027823,注册时间:2019年11月 30 日,网址:http://www.chictr.org.cn/index.aspx。第三部分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小鼠代谢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行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血糖、血脂及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探索胆囊切除术改善2型糖尿病可能的机制。方法本部分研究采用db/db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20只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胆囊切除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小鼠行剖腹胆囊切除术,假手术组的小鼠行同样的开腹操作,但不切除胆囊。收集术前及术后多个时间点的代谢指标,分析比较两实验组之间小鼠的摄食量及体重的变化,空腹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肪酸、胰高血糖素样肽、肠抑胃肽、静息能量消耗、血清总胆汁酸及胆汁酸排泄率水平等检测指标的变化。在术后24周处死各组小鼠,采集肝脏、脂肪、骨骼肌组织标本,western检测各标本中法尼氏受体、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的表达量,Real-time PCR检测2型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7α羟化酶mRNA表达情况及蛋白含量,比较胆囊切除术前后及两组之间的各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两组小鼠配对饲养,行胆囊切除术的2型糖尿病小鼠,术后24周的体重(P<0.001)、空腹血糖(P<0.001)及胰岛素水平(P=0.013)均显着降低,腹腔内糖耐量实验显示胆囊切除后糖耐量改善(P=0.032),腹腔内胰岛素耐量实验显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26)。术后24周,胆囊切除组小鼠的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含量明显升高(P=0.002),但肠抑胃肽的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P=0.15)。脂代谢方面,术后24周胆囊切除术组小鼠的胆固醇水平(P<0.001)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01)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甘油三脂含量(P=0.003)、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01)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0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胆汁酸代谢方面,胆囊切除术组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粪便中的胆汁酸排泄率高于假手术组(P=0.003),肝脏中7α羟化酶的mRNA水平(P=0.005)及蛋白含量(P=0.003)同样升高。胆囊切除术后,糖尿病小鼠的静息能量消耗明显增加(P=0.005)。Western检测显示,胆囊切除小鼠的肝脏(P=0.034)、骨骼肌(P=0.003)、脂肪组织(P=0.045)中法尼氏受体的表达含量明显上调。同样,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量也有一定增加(肝脏:P=0.024,肌肉:P=0.026,脂肪组织:P=0.004)。2型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在棕色脂肪组织(P=0.029)及骨骼肌组织(P=0.015)中的表达量也有明显的上调。结论糖尿病小鼠行胆囊切除术后,糖、脂、能量代谢都得到了改善。肝脏中胆汁酸合成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

王松[5](2021)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胆汁酸变化对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肥胖患者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后胆汁酸(bile acids,BAs)变化在缓解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60例肥胖患者手术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胆汁酸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l9,FGFl9)等水平,以探讨LSG术后患者IR改善情况及可能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肥胖患者,合并单纯胰岛素抵抗30例,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30例。术后1个月,所有肥胖患者C肽、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改善(P<0.05),除此之外,T2DM组FBG、Hb A1C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胆酸(cholic acid,CA)降低(P<0.05),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石胆酸(lithocho1ic acid,LCA)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FGFl9水平升高(P<0.05),且与内源性胆汁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R呈负相关(P<0.05)。结论LSG术可能通过增加胆汁酸的水平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或者通过促进FGF19的分泌,进而改善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这一研究结果将为肥胖患者IR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丁海龙[6](2020)在《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是胃癌根治术中常用术式。本文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与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制定相关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胃癌患者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情况,研究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胆囊结石形成相关因素,使用生存分析探讨胆囊结石形成时间,综合分析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中314例胃癌患者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随访21.9±3.4个月,生存分析显示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为14%,高于普通人群,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中位时间为8.9个月;2、实验组胆囊结石直径均小于20mm,其中泥沙样结石或结石直径小于10mm的占79.55%,未发现结石直径超过20mm;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4)、2型糖尿病病史(P=0.004)、术后体重下降程度(P<0.001)、术前服用他汀类药物(P=0.049)与术后发生胆囊结石有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28)、全胃切除(P=0.032)、总体重下降百分比(P<0.001)是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原因是手术造成胆囊运动障碍和胆囊代谢功能紊乱;2、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发生胆囊结石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术后总体重下降程度、全胃切除、术前服用降脂类药物有关,其中年龄、全胃切除及术后总体重下降程度是其独立危险因素;3、存在上述风险的患者,术后通过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口服相应药物来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并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对于术前发现胆囊结石的患者是否手术同期切除胆囊,应严格遵循手术指征。

何磊,强华旗,姚博方,文小霞,赵欣[7](2020)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炎症指标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炎症指标水平、应激反应、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安区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隔夜禁饮,试验组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400mL,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患者炎症指标水平、应激反应、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胰岛素(RI)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能够对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起到明显抑制作用,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加倩[8](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孙正鸿[9](2020)在《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Gallstone,G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筛查GS发病的高危人群,为该地区(成都市)胆囊结石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至遵义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通过影像学(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并符合纳入条件者共200例,年龄在1880岁,此人群作为观察组;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无胆囊结石并符合纳入条件者共1000例,年龄在1880岁,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按1:5随机配比,配比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集病例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红素(TBil)等。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除一般资料外,还进行了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脂肪肝病史、胆囊炎病史、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等疾病指标的收集(请见附件3)。采用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此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合并有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糖尿病、胆囊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TC、TBil、FBG的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性别、年龄的相关影响后,合并糖尿病病史(OR1.800;95%CI1.0922.966,P=0.021)、胆囊炎(OR1.772;95%CI1.1302.780,P<0.05)及高水平FBG(OR1.162;95%CI 1.01101.336,P<0.05)、高水平TC(OR1.211;95%CI1.0321.421,P=0.019)及低水平HDL-C(OR0.333;95%CI0.2060.538,P<0.05)与胆囊结石显着相关。结论:(1)高FBG、高TC、低HDL-C和糖尿病、无结石性胆囊炎可能是形成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2)高BMI,往往可能伴随有TC、TG等血脂代谢的异常,也可能会间接导致了胆囊结石。

魏垚臣[10](2020)在《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开滦集团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的97469例受试者的体检资料,分别收集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受试者按照血尿酸四分位数水平分为4组,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4组受试者临床资料特征;计算四组受试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计算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发病的影响: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血尿酸对胆石症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按性别分层后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箱线图示不同性别血尿酸情况、按年龄分层后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主要采用人/年发病率来计算不同血尿酸分组中胆石症的发病情况,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的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97469例受试者总随访时间为592922人年,共有新发胆石症4270例,总发病率为7.2千人/年。Q1、Q2、Q3、和Q4组的人年发病率分别为6.34千人/年、6.91千人/年、7.44千人/年和8.19千人/年。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等多种混杂因素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后,与Q1组相比,Q3、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均增加(HR:1.10,1.12;95%CI:1.01~1.20,1.03~1.23,P<0.05)。结论胆石症发病风险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较高的血尿酸水平是新发胆石症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其他影响胆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图4幅;表6个;参41篇。

二、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口服10%葡萄糖溶液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应激情况对比
    2.2 两组术后24 h胰岛素抵抗情况对比
    2.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3)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对象的治疗经过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血糖及CRP、PCT变化趋势情况
    3.3 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以及CRP、PCT的相关性分析
    3.4 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BG)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3.5 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BG)、HOMA-IR与病人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围手术期空腹血糖及HOMA-IR的变化趋势分析
    4.2 围手术期空腹血糖及HOMA-IR与各临床指标相关性的意义
    4.3 是否可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4.4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糖、脂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糖、脂代谢的变化(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和能量代谢的变化(前瞻性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第三部分 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小鼠代谢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展望
综述: 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系统代谢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胆汁酸变化对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围手术期处理
        2.2.1 术前准备
        2.2.2 外科手术
        2.2.3 术后护理
    2.3 研究方法
        2.3.1 一般资料测量
        2.3.2 糖代谢检测
        2.3.3 实验室指标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测量结果
    3.2 糖代谢指标检测
    3.3 实验室指标检测
    3.4 相关性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胆汁酸与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内容
    2.2 纳入标准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胃癌 Roux-en-Y 消化道重建术后易发生胆囊结石
    3.2 危险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炎症指标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比较
    2.3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8)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9)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
方法
统计学分析
研究流程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观察对象
        1.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按血尿酸四分位数分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1.2.2 受试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
        1.2.3 不同水平血尿酸影响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2.4 血尿酸对胆石症风险模型的拟合情况
        1.2.5 不同性别人群血尿酸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1.2.6 不同性别人群血尿酸分布情况
        1.2.7 不同年龄人群血尿酸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1.3 讨论
        1.3.1 血尿酸与胆石症的相关研究
        1.3.2 不同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1.3.3 不同年龄及性别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的影响
        1.3.4 血尿酸影响胆石症发生的机制
        1.3.5 本研究的意义
        1.3.6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胆石症危险因素及血尿酸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2.1 前言
    2.2 胆石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2.1 多种因素影响胆石症的发生
        2.2.2 年龄对胆石症的影响
        2.2.3 性别及种族对胆石症的影响
        2.2.4 血脂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
        2.2.5 饮食与胆石症
        2.2.6 胆囊运动功能与胆石症
        2.2.7 肠道微生物与胆石症
        2.2.8 肥胖、快速体重下降与胆石症
        2.2.9 吸烟、饮酒及体力活动与胆石症
    2.3 血尿酸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3.1 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
        2.3.2 血尿酸与泌尿系疾病
        2.3.3 血尿酸与痛风及骨关节炎
        2.3.4 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
        2.3.5 血尿酸与胆石症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口服10%葡萄糖溶液的效果分析[J]. 朱燕琼. 中外医学研究, 2021(36)
  • [2]术前口服酶解米粉溶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胃排空情况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张高峰,冯雯哲,于洋,史光军,刘彩云,刘丰海,袁阳,时飞,孙立新,王明山.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10)
  • [3]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D]. 殷岳晗. 山东大学, 2021(09)
  • [4]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糖、脂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阴海鑫.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5]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胆汁酸变化对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 王松.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D]. 丁海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7]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炎症指标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何磊,强华旗,姚博方,文小霞,赵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6)
  • [8]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孙正鸿.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10]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D]. 魏垚臣.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两种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