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王秀丽

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王秀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瓜,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酶活性

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丽[1](2014)在《黄瓜果实RFOs降解部位及其与酸、碱性α-半乳糖苷酶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大多数高等植物不同,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以棉籽糖家族寡糖类(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rides, RFOs)作为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主要是水苏糖和棉籽糖)。水苏糖经过长距离运输到达果实后,在果实哪个部位分解尚不明确,一种观点认为RFOs在果柄分解成蔗糖等,再运输至果实;另一种观点认为RFOs可以通过果柄运输到果实,在果实中快速分解。水苏糖在分解过程中,α-半乳糖苷酶起到重要的作用,而6种α-半乳糖苷酶(叁种碱性形式和叁种酸性形式)中哪一类或哪一种对分解水苏糖起主要作用,尚没有统一观点。为此,本研究以黄瓜果柄、果实和甜瓜果柄为实验材料,对韧皮部汁液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同时,还以黄瓜果柄、果实前端和去除黄瓜第二果实后,第一果实果柄为实验材料,对可溶性糖含量和6种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水平、活性进行比较。推测碱性α-半乳糖苷酶主要负责水苏糖水解之后,使用特殊化学诱导表达载体pX6/pX7进行黄瓜两种碱性α半乳糖苷酶RNAi载体的构建,将用于后期黄瓜转基因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黄瓜果柄、果实都是水苏糖和棉籽糖分解的场所,分解持续进行。从黄瓜果柄至果实,韧皮部汁液中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逐渐降低,到达果实末端含量最低,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逐渐升高。各种可溶性糖含量从果柄至果实一直存在变化,但变化比较缓慢。2、黄瓜果实水苏糖卸载中碱性α-半乳糖苷酶起主要作用。对黄瓜果柄和果实前端分段取样,将6种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水平、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相比较,结果显示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与碱性a-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而与酸性α-半乳糖苷酶无明显的关系。去除第二果实后,对第一果实果柄汁液和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果柄组织6种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的研究表明,碱性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与棉籽糖和水苏糖上升幅度一致,而酸性α-半乳糖苷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3、甜瓜果柄存在水苏糖的分解。甜瓜果柄汁液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从茎端到果端逐渐降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表现出逐渐升高。4、成功构建碱性α-半乳糖苷酶Ⅰ和Ⅱ RNAi载体。使用特殊化学诱导表达载体pX6/pX7进行α-半乳糖苷酶Ⅰ和Ⅱ RNAi载体构建,通过电泳检测和测序比对,确定两种RNAi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后期黄瓜转基因研究。(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9-01)

张丁方,关涛,严俊,韩庆辉[2](2013)在《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碱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与种子脱水耐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抗旱性不同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探究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碱性α-半乳糖苷酶(AGA)活性与种子脱水耐性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吸胀时间抗旱品种吉853、E28与H21的AGA活性均高于干旱敏感品种B73。4个自交系的AGA活性在整个吸胀过程全都呈现高低起伏趋势,且在吸胀24h时均达到峰值。在吸胀不同时间后进行脱水处理(24h),再复水后,3个抗旱品种的种子活力、胚根与胚芽长都显着高于B73,且随脱水前吸胀时间的增加,种子活力、胚根与胚芽长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超氧阴离子含量在吸胀24h(并脱水处理)后达到峰值,同时种子活力降低至最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种子萌发初期,抗旱玉米自交系吉853和E28的AGA活性与脱水耐性(种子活力、胚芽与胚根长)呈显着负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程皓[3](2009)在《黄瓜果柄中2种碱性α-半乳糖苷酶mRNA的原位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水苏糖作为体内同化物的主要运输形式,但在果实中只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可溶性糖。α-半乳糖苷酶(alpha-galactosidase, EC 3.2.1.22)是催化黄瓜体内水苏糖生物分解的关键酶。研究α-半乳糖苷酶在果柄细胞空间表达可为阐明黄瓜体内水苏糖的卸出机理提供重要线索。为此,本试验采用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两种碱性α-半乳糖苷酶mRNA在果柄处的分布。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黄瓜果柄内存在双韧维管束结构,10μm厚度的切片适合用于原位杂交研究。根据两种黄瓜碱性α-半乳糖苷酶cDNA序列,在非同源区段设计各自的特异引物,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相应片段,连接入含RNA聚合酶启动子的质粒pGEM-TE中,构建探针合成载体。进一步采用体外转录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并利用点杂交检测其标记效率及杂交效率,结果表明在探针浓度稀释至0.03pg/μL时仍能产生明显的信号,且在总RNA浓度为1.0μg /mL时仍能产生杂交信号,可用于原位杂交研究。以黄瓜果柄的石蜡切片为材料,用上述探针对两种碱性α-半乳糖苷酶mRNA进行了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两种酶的mRNA在皮层细胞和韧皮部中都有表达,其中韧皮部中碱性α-半乳糖苷酶Ⅱ的表达量大于碱性α-半乳糖苷酶I,其他部位未发现有杂交信号。上述结果表明韧皮部可能是黄瓜同化物卸载的重要部位。(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9-06-01)

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抗旱性不同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探究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碱性α-半乳糖苷酶(AGA)活性与种子脱水耐性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吸胀时间抗旱品种吉853、E28与H21的AGA活性均高于干旱敏感品种B73。4个自交系的AGA活性在整个吸胀过程全都呈现高低起伏趋势,且在吸胀24h时均达到峰值。在吸胀不同时间后进行脱水处理(24h),再复水后,3个抗旱品种的种子活力、胚根与胚芽长都显着高于B73,且随脱水前吸胀时间的增加,种子活力、胚根与胚芽长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超氧阴离子含量在吸胀24h(并脱水处理)后达到峰值,同时种子活力降低至最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种子萌发初期,抗旱玉米自交系吉853和E28的AGA活性与脱水耐性(种子活力、胚芽与胚根长)呈显着负相关(P<0.0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秀丽.黄瓜果实RFOs降解部位及其与酸、碱性α-半乳糖苷酶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张丁方,关涛,严俊,韩庆辉.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碱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与种子脱水耐性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13

[3].程皓.黄瓜果柄中2种碱性α-半乳糖苷酶mRNA的原位定位[D].扬州大学.2009

标签:;  ;  ;  ;  

碱性半乳糖苷酶论文-王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