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花灯论文-何可燕

独山花灯论文-何可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独山花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独山县,花灯文化,传承发展,乡风文明

独山花灯论文文献综述

何可燕[1](2019)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独山花灯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独山县花灯文化丰富多彩,在贵州省四路花灯特色中别具一格,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特别强调要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五个方面,其中乡风文明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民提高生产力、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隐形条件,它能够助推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有效运行。独山县花灯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当地乡风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等。它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娱乐功能、充当文化传播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众的乡风文明建设意识、发挥社会教化等功能作用,还是多种文化的象征符号,还可以增加就业。研究独山花灯文化与当地乡风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从乡村振兴视野这个新视角来研究独山花灯文化——更多从乡村场域探索保护、传承和弘扬花灯文化的途径。文章分绪论和正文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阐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基本路径与方法和定义了独山县花灯文化。正文中第一章专门纪实了独山县叁棒村花灯狮子文艺队与独山县飞机场花灯狮子文艺队两个个案在日常中应邀演出的民俗文化活动。第二章论述了独山县花灯戏表演,主要分析了花灯演员与文本、花灯戏演出舞台与剧目、花灯文本与适用之间的关系。第叁章阐述了独山花灯文化发展的遭遇,即阐述了社会大背景下,新科技的普及带来大量的新文化引发了花灯文化的式微,民间花灯队演员因生计方式变迁等原因而大量流失、花灯文艺队发展存在问题、花灯剧目的传统特色与韵味不足、花灯演出内容常与应演场景匹配不佳等内容。第四章分别论述了独山县花灯文化的功能价值及作用。提出了依靠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改造花灯剧目、深入挖掘花灯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在乡村场域下重建花灯文艺队。加强花灯剧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建立花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链接,完善花灯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并加强政府机关单位对民间花灯文化发展的适当引领和打造,使之具备的社会文化价值、教育功能等作用服务于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礼仪道德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花灯艺术本身,二者相互推动发展。(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期刊2019-06-12)

龙迪[2](2019)在《独山花灯的音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独山花灯的研究成果硕多,但是对于花灯音乐文本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将试着从音乐本体分析的角度去探索独山花灯的音乐特征。(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15期)

吴明成[3](2019)在《黔南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以独山花灯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对保持我们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花灯戏是独山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我国珍贵的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承载历史文化的符号,它不仅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还应该是民族研究的重点对象。(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4期)

刘福威,陈亚萍,刘珊[4](2019)在《幼儿园利用独山花灯开展艺术领域教育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对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独山花灯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还可以很好地拓展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内容和帮助幼儿体验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魅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探究,以使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12期)

谢传红[5](2018)在《独山花灯实地考察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有东、南、西、北四路花灯,独山花灯被认为是贵州省南路花灯的代表。独山花灯的发展有过繁盛期,也有如今的低谷期。从对独山花灯的实地考察中引发出对独山花灯民间艺人和对独山花灯早期发展阶段愿灯的关注和相关的思考。(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8年11期)

张荣声[6](2018)在《非遗视角下对贵州独山花灯戏教育传承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盛开着一朵非遗之花——独山花灯戏,它以灯戏兼容的风格、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优美的舞姿与曲调闻名于世,是当地人民群众特殊生活方式、民族个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展现了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独山人勇于进取的精神。独山花灯戏的现状独山花灯戏产生于民间,反复演唱于民间,在布依族聚居的上司、打羊、甲里、下司、麻尾、董岭、江寨,布依族、水族聚居的本寨,水族聚居的(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8年09期)

张荣声[7](2018)在《“非遗”“独山花灯”文化传承路在何方》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遗”的“独山花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独特的中华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珍贵资源。地处贵州南大门的独山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其建置可远溯至汉代、叁国牂牁郡的毋敛,系布依、汉、苗(本文来源于《贵州政协报》期刊2018-08-01)

刘福威,陈亚萍[8](2018)在《幼儿园利用独山花灯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独山花灯作为贵州花灯的南路代表,有着别具一格的灯夹戏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本文将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独山花灯音乐进行素材分析,并研究将其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13期)

段丽[9](2018)在《“独山花灯进校园”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灯是贵州省独山县的一项文化名片式的传统艺术,为保护和传承这项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独山县的一些中小学早就开展了"花灯进校园"活动,教学内容主要有花灯操、花灯歌舞、花灯合唱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更多局内人对花灯这一传统艺术的重视,但也存在将载歌载舞的花灯歌舞变成了只歌不舞或只舞不歌的"花灯舞"或"花灯歌",对花灯艺术原汁原味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实现花灯进校园的初衷,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04期)

石国建,韦秋燕[10](2017)在《独山花灯操引入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都匀二中3个班级,共151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独山花灯操教学实践实验,并通过对学生学习独山花灯操前、后的相关身体素质变化分析,向教师和学生分别发放问卷,分析其教与学的意向及总体满意度评价。得出结论:独山花灯操具有锻炼价值,对学生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教师乐意教和学生愿意学独山花灯操,值得推广普及,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7年09期)

独山花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独山花灯的研究成果硕多,但是对于花灯音乐文本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将试着从音乐本体分析的角度去探索独山花灯的音乐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独山花灯论文参考文献

[1].何可燕.乡村振兴视野下独山花灯文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

[2].龙迪.独山花灯的音乐特征[J].艺术品鉴.2019

[3].吴明成.黔南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以独山花灯戏为例[J].戏剧之家.2019

[4].刘福威,陈亚萍,刘珊.幼儿园利用独山花灯开展艺术领域教育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

[5].谢传红.独山花灯实地考察及思考[J].艺海.2018

[6].张荣声.非遗视角下对贵州独山花灯戏教育传承的思考[J].文化月刊.2018

[7].张荣声.“非遗”“独山花灯”文化传承路在何方[N].贵州政协报.2018

[8].刘福威,陈亚萍.幼儿园利用独山花灯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

[9].段丽.“独山花灯进校园”刍议[J].艺术评鉴.2018

[10].石国建,韦秋燕.独山花灯操引入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J].体育风尚.2017

标签:;  ;  ;  ;  

独山花灯论文-何可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