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蒿木蠹蛾论文-王建伟,骆有庆,宗世祥

沙蒿木蠹蛾论文-王建伟,骆有庆,宗世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沙蒿木蠹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蒿木蠹蛾,形态特征,生物学,生活习性

沙蒿木蠹蛾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伟,骆有庆,宗世祥[1](2011)在《沙蒿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 Chou et Hua是危害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和籽蒿A.sphaerocephalaKrasch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根部,导致寄主植物长势衰弱甚至死亡。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我们对该虫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夏,该虫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油蒿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从受害根部钻出,在周围的沙土里结茧化蛹,蛹期平均19.5±3.5d;成虫始见于6月初,终见于8月末,期间经历3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7,8月的上旬。成虫羽化主要在14:00-17:00,整个过程持续30~45min;羽化当日即可交配,交配时间为20:00-21:00,高峰期为20:30左右;雄虫有2次交尾现象。雄虫寿命2~3d,雌虫寿命1~3d,极少4d。雌雄性比约为1∶2.16。卵初见于6月中旬,初孵幼虫初见于6月下旬。幼虫常单独危害,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蛀食坑道不规则。5-9月,油蒿受害率为11%~44%,平均24%,株虫口密度为0.13头/株。幼虫对油蒿的树龄和地径有较明显的选择性,主要危害1~4年生、地径16~34mm的油蒿。沙蒿木蠹蛾生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为其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王建伟,周娇,刘鑫海,骆有庆,李月华[2](2011)在《沙蒿木蠹蛾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效果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沙蒿木蠹蛾性信息素的诱捕距离和效果,在受害的黑沙蒿林外,主要风向的上风向、下风向及侧风向区域分别等距离设置7个诱捕器。诱捕结果表明:上风向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量占到诱捕总量的60%,侧风向的效果好于下风向;在上风向设置的不同距离的诱捕器中,距林缘30~210m处均能诱捕到成虫,但以60m处诱捕到的数量最多;该性信息素的持效期为25~34d;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的野外诱捕效果显示,船形和叁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实用新型诱捕器。除了沙蒿木蠹蛾,该性信息素还对草地螟、冬麦异夜蛾和蜂虻等有较明显的诱捕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王建伟,周娇,刘鑫海,骆有庆,李月华[3](2010)在《沙蒿木蠹蛾生物学及性信息素野外诱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 Chou et Hua)是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籽蒿)和黑沙蒿(A.ordosica Krasch.)(油蒿)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两种沙蒿的根部。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宁夏、内蒙、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造成沙蒿灌丛成片枯死,草场严重退化,大大降低了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的生态作用。为有效控制其危害,笔者于2008-2010年在宁夏盐池县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性信息素野外诱集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夏盐池,该虫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沙蒿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中下旬从受害沙蒿根部钻出,在周围的沙土里结茧化蛹,蛹期平均20d;成虫始见于5月末6月初,终见于8月末,期间经历3次羽化高峰;卵初见于6月中旬,初孵幼虫初见于6月下旬,10月中旬开始越冬。幼虫的危害率为11-44%,平均24%,株虫口密度为0.13头/株。幼虫对沙蒿的树龄和地径有较明显的选择性,主要以1-4年生、地径为16-34mm的植株为主,极少危害其它树龄及地径的沙蒿。幼虫坑道极不规则,常单独危害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成虫羽化主要集中在14:00-17:00,羽化过程持续30-45min;羽化当日即可交配,交配时间为20:00-21:00,高峰期为20:30左右;雄虫有2次交尾的现象。雄虫寿命2-3d,雌虫寿命1-3d,极少4d。雌雄性比约为1:2.16。性信息素野外诱集效果表明:位于受害沙蒿林地上风向的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量占到诱集总量的60%,侧风向的诱集效果好于下风向;距林缘不同距离的诱捕器中,距林缘30-210 m处均能诱集到成虫,但以60 m处诱集到的数量最多;性诱剂的持效期为25-34d;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显示,船形和叁角形粘胶诱捕器的效果明显好于实用新型诱捕器。除了沙蒿木蠹蛾,该性诱剂还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冬麦夜蛾(Protexarnis squalid)和蜂虻(Bombyliidae)等有较明显的诱集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9-27)

张金桐,骆有庆,宗世祥,李占文[4](2009)在《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分析合成与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触角电位测定(EAG)技术分析沙蒿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中存在有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Z5-12∶Ac)、顺-5-十四碳烯乙酸酯(Z5-14∶Ac)和顺-5-十二碳烯-1-醇(Z5-12∶OH)3种主要成分。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相应的标准化合物,林间诱蛾试验结果显示:Z5-12∶Ac和Z5-14∶Ac2种组分的组合具有很高的诱蛾活性,且具有专一性,当加入反-3-顺-5-十二碳二烯乙酸酯(E3,Z5-12∶Ac)时诱蛾活性增加。将3种化合物按10∶6∶0.5配成性诱剂制成诱芯(825μg.个-1),诱蛾效果最佳,日平均诱蛾7.2头。此性诱剂可用以田间诱捕和虫情监测,为沙蒿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方法和技术。(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9年09期)

陈孝达[5](1989)在《陕西木蠹蛾分布及沙蒿木蠹蛾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列举了陕西省5属11种木蠹蛾的分布及分种检索表,并对沙蒿木蠹蛾的形态、生活习性及防治作了记述。(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1989年04期)

甄常生[6](1988)在《沙蒿木蠹蛾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sp.)在内蒙古西部干旱荒漠草原区主要为害沙蒿(包括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以幼虫钻蛀沙蒿根或茎基部,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及输导组织而导致沙蒿死亡。根据1983~1985年在乌拉特前旗阿拉奔地区观察,沙蒿受害率达60%以上,平均每株有虫1.5~2.1头,严重者达10头以上,使沙蒿成片死亡,草场严重退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原》期刊1988年01期)

沙蒿木蠹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沙蒿木蠹蛾性信息素的诱捕距离和效果,在受害的黑沙蒿林外,主要风向的上风向、下风向及侧风向区域分别等距离设置7个诱捕器。诱捕结果表明:上风向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量占到诱捕总量的60%,侧风向的效果好于下风向;在上风向设置的不同距离的诱捕器中,距林缘30~210m处均能诱捕到成虫,但以60m处诱捕到的数量最多;该性信息素的持效期为25~34d;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的野外诱捕效果显示,船形和叁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实用新型诱捕器。除了沙蒿木蠹蛾,该性信息素还对草地螟、冬麦异夜蛾和蜂虻等有较明显的诱捕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蒿木蠹蛾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伟,骆有庆,宗世祥.沙蒿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昆虫学报.2011

[2].王建伟,周娇,刘鑫海,骆有庆,李月华.沙蒿木蠹蛾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效果测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

[3].王建伟,周娇,刘鑫海,骆有庆,李月华.沙蒿木蠹蛾生物学及性信息素野外诱集效果[C].第叁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0

[4].张金桐,骆有庆,宗世祥,李占文.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分析合成与生物活性[J].林业科学.2009

[5].陈孝达.陕西木蠹蛾分布及沙蒿木蠹蛾生物学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89

[6].甄常生.沙蒿木蠹蛾的初步研究[J].中国草原.1988

标签:;  ;  ;  ;  

沙蒿木蠹蛾论文-王建伟,骆有庆,宗世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