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橄榄岩论文-杨剑洲,龚晶晶,高健翁,蔡永文,席明杰

地幔橄榄岩论文-杨剑洲,龚晶晶,高健翁,蔡永文,席明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幔橄榄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幔橄榄岩,尖晶石,白云山蛇绿岩,北山造山带

地幔橄榄岩论文文献综述

杨剑洲,龚晶晶,高健翁,蔡永文,席明杰[1](2019)在《北山造山带白云山蛇绿岩地幔橄榄岩成因及形成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白云山蛇绿岩是北山造山带保存最好的蛇绿岩之一,其起源存在较大的争议。该蛇绿岩主要由橄榄岩、辉长岩以及基性火山岩等组成。橄榄岩主体为方辉橄榄岩以及少量二辉橄榄岩。这些岩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以及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研究选取9件橄榄岩样品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及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岩石均来自地幔。岩石中的尖晶石和辉石组分用来限定白云山蛇绿岩的成因及形成环境。样品包含了高Cr#(46.7~68.1)的尖晶石以及低Al2O3(0.78%~2.94%)含量的单斜辉石。矿物化学特征显示,地幔橄榄岩熔融程度为23%~36%,表明白云山地幔橄榄岩可能经历了多个阶段。矿物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白云山蛇绿岩形成于洋中脊(MOR)环境,后受到俯冲带(SSZ)环境的改造。(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刘江涛[2](2019)在《探索深地奥秘 守护自然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坝上草原,依旧晓梦春寒。朔北寒风,剌剌拂过枯草。迥异于春寒的料峭,塞北草原近日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以“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为主题的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矿产调查数据集成与处理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4-30)

李春辉,Elis,J.Hoffmann,Juliavande,L?cht,黄方[3](2019)在《38亿年地幔橄榄岩强亲硫元素组成与Zn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有研究发现,西格林兰岛南部的Isua超壳带和Narssaq地区的超基性岩的铂族元素特征符合亏损地幔的分配样式,证实这些超基性岩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地幔橄榄岩,其年龄为38亿年。与铂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类似,地幔中的强亲硫元素(硫硒碲)也被认为是来自晚期陨石增积事件的加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38亿年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董玉飞,杨经绥,连东洋,熊发挥,赵慧[4](2019)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幔橄榄岩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巧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根据地理位置特征并以强玛镇为中心将东巧岩体划分为东西两个岩体。其中西岩体相对面积较大,由地幔橄榄岩、枕状玄武岩、辉长辉绿岩等组成;而东岩体面积较小,仅含地幔橄榄岩部分,各个不同单元之间呈断层接触关系。对东巧地幔橄榄岩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1)东巧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纯橄岩所占比例较小,约15%。豆荚状铬铁矿主要呈条带浸染状赋存在厚层且延伸较远的纯橄岩中。(2)东巧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含量小于3%,矿物地球化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来源于尖晶石相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且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估算在22%~28%,高于深海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程度(10%~22%)。(3)东巧地幔橄榄岩中的副矿物铬尖晶石Cr#值较高大于60,全岩具有U型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同时Rb、U、Zr和Sr相对富集,Hf和Nb相对亏损。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俯冲带之上的残余地幔与流体/熔体发生了反应,致使轻稀土元素以及部分微量元素选择性富集。综合东巧地幔橄榄岩的矿物化学组成成分以及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东巧地幔橄榄岩形成于大洋中脊的扩张环境中,后受到洋内俯冲作用的影响,导致俯冲带之上高度部分熔融的地幔橄榄岩与流体/熔体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邓黎旭,刘勇胜,宗克清,朱律运,胡兆初[5](2019)在《地幔橄榄岩中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及其鉴定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是指在地幔碳酸盐熔体与橄榄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造地幔的重要方式之一.碳酸盐熔体交代会显着改变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首先,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会改变地幔橄榄岩中的矿物组成和比例.尽管碳酸盐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结果受控于初始反应物成分和反应的温压条件,但多数反应会导致橄榄岩中辉石的比例增加,而且有时还会出现磷灰石、独居石等副矿物.另外,在有些受碳酸盐熔体交代显着的橄榄岩的矿物中不仅可发现大量CO_2流体包裹体和碳酸盐熔体包裹体,也会出现特殊的反应边结构和熔体囊.其次,碳酸盐熔体在改造地幔橄榄岩过程中,会在地幔矿物中留下明显的地球化学指纹.在主量元素特征上,受到碳酸盐熔体交代的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往往具有偏高的Mg~#和Ca/Al比值(>5);而在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上的变化更为显着,包括单斜辉石具有高的(La/Yb)_N、Eu/Ti、Zr/Hf、Y/Ho比值,并显着亏损HFSE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碳酸盐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的程度不同也会导致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因此在判别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时要采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相结合,多方面对比分析.对于引起地幔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的交代介质来源的识别主要用Mg-Zn-Ca-Sr等多种同位素体系进行示踪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微区Sr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建立为地幔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6](2018)在《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蛇绿岩作为古老大洋消亡的产物,隐含了重要的关于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信息。缅甸地区作为我国藏东东构造结的南延,两条重要的蛇绿岩带(东带和西带)被证实,其中东带密支那-抹谷蛇绿岩带形成于中侏罗世,西带形成于早白垩世。针对缅甸东带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研究。岩石(相)学的研究显示,东带密支那和抹谷地区的地幔橄榄岩组成相同,主要由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组成。进一步矿物化学组成分析表明,密支那地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Fo=90.4~90.9)与纯橄岩(Fo=90.8)具有相同的橄榄石Fo值,前者的尖晶石Cr#值(0.36~0.47)明显低于纯橄岩角砾中的尖晶石Cr#值(Cr#=0.61);抹谷地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Fo=91.32~92.01)具有比纯橄岩(Fo=91.93~93.69)略窄的橄榄石Fo值变化范围,以及略低的尖晶石Cr#值(前者为0.66~0.71,后者为0.68~0.80)。两个地区地幔橄榄岩矿物化学组成的差别反映了其源区部分熔融程度的差别,即密支那地区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程度要低于抹谷地区橄榄岩。而两地橄榄岩矿物化学组成均表明它们具有SSZ型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特征。结合前人对密支那地区地幔橄榄岩和相关岩石组合的研究结果,暗示缅甸东带蛇绿岩带形成于中侏罗世的俯冲背景。考虑到我国境内滇西地区并未证实与西藏地区相似的班公-怒江洋演化的岩浆产物,我们认为密支那-抹谷蛇绿岩带代表的是西藏班公-怒江洋(中特提斯洋)的南延,而不是新特提斯洋演化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8年06期)

兰锐,徐梦婧[7](2018)在《中国造山带地幔橄榄岩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幔橄榄岩具有地球深部"探针"之称,是研究地球深部过程和岩石圈地幔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造山带中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徐向珍,杨经绥,熊发挥,巴登珠,张仲明[8](2018)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日喀则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等异常矿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发现与该带东西段蛇绿岩岩体中相似的金刚石和特殊地幔矿物群。日喀则地幔橄榄岩体以方辉橄榄岩为主,含少量二辉橄榄岩和纯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呈脉状产在方辉橄榄岩中。通过重砂分选实验,在465kg的方辉橄榄岩大样中发现了30余种特殊矿物群,包括金刚石、自然金、自然铬、自然铜等自然元素矿物类;碳硅石等碳化物类;方铁矿、赤铁矿、磁铁矿、刚玉、铬尖晶石、金红石、锡石、黑钨矿等氧化物类;镍黄铁矿、方铅矿、辉钼矿、辉锑矿、闪锌矿、毒砂等硫化物类;Ag-Au等合金矿物类;橄榄石、辉石、锆石等硅酸盐岩类;白钨矿等钨酸盐岩类;萤石等氟化物类。金刚石和自然金、自然铬、自然铜连同碳硅石的发现表明岩体存在强还原环境,这套特殊矿物组合指示日喀则地幔橄榄岩可能与雅鲁藏布缝合带其他蛇绿岩一样,经历了深地幔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霍腾飞,杨德彬,师江朋,杨浩田,许文良[9](2018)在《徐淮地区早白垩世丰山和蔡山高镁埃达克质岩:拆沉下地壳熔融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徐淮地区丰山花岗闪长斑岩和蔡山石英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和石榴石的矿物化学研究对探讨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早白垩世高镁埃达克质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丰山花岗闪长斑岩和蔡山石英闪长玢岩具高SiO_2(60.98%~67.88%)、富Al_2O_3(14.37%~15.04%)以及高的Na_2O/K_2O比值(1.58~2.24)和Mg~#值(57~66)的特征;富集LILE(Rb、Ba、Sr)和LREE,亏损HFSE(Nb、Ta、Ti)和HREE,具有Pb正异常和弱的Eu异常;结合高的Sr含量(579×10~(-6)~778×10~(-6))以及Sr/Y(33~69)和(La/Yb)_N比值(8.63~13.7),低的Y(10.5×10~(-6)~17.8×10~(-6))和Yb含量(0.74×10~(-6)~1.17×10~(-6)),暗示它们属于高镁埃达克质岩。丰山和蔡山埃达克质岩石的初始~(87)Sr/~(86)Sr比值介于0.7079~0.7086之间,ε_(Nd)(t)值变化于-10.77~-7.18之间,t_(DM2)=1504~1793Ma;岩浆锆石的ε_(Hf)(t)值为-14.2~-5.3,t_(DM2)=2101~2898Ma。徐淮地区早白垩世利国、班井、夹沟高镁埃达克质岩石中岩浆锆石的ε_(Hf)(t)值分别介于-13.4~-7.0、-13.4~-7.9和-15.9~-4.5之间,它们的t_(DM2)分别变化于2248~2825Ma、2331~2824Ma和2030~3048Ma之间。徐淮地区丰山和蔡山高镁埃达克质岩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和丰山花岗闪长斑岩中铁铝榴石残留晶的存在,结合它们高的Pb同位素组成和继承锆石U-Pb年代学暗示,丰山和蔡山高镁埃达克质岩浆主要起源于俯冲断离的扬子克拉通石榴辉石岩相下地壳物质熔融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同时有拆沉的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参与,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的伸展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林赟[10](2018)在《西藏多玛地区地幔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多玛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地区蛇绿岩超基性端元内存在两种类型的地幔橄榄岩,而地幔橄榄岩作为蛇绿岩套中的最底部的组成单元,通常被认为是了解上地幔深部信息的重要的载体,对其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蛇绿岩形成构造背景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多玛地幔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而探讨地幔橄榄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为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提供进一步的制约。本文采集的地幔橄榄岩均发生较强的蛇纹石化作用,样品主要由强蛇纹石化橄榄岩和蛇纹岩组成。前人研究表明,发生蛇纹石化作用的地幔橄榄岩依然保留着原岩大部分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可以通过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去分析岩石的形成演化历史。依据Yb-Ti图解和重稀土分配形式图估算岩石的部分熔融程度,强蛇纹石化橄榄岩原岩部分熔融程度为17%~20%,而蛇纹岩原岩部分熔融程度大于25%。依据全岩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发现两种地幔橄榄岩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U、Pb、Sr等)和轻稀土元素(LREE)的同时,高场强元素(Zr、Nb、Hf等)同样具有轻微的正异常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为原岩在经历了部分熔融过程后又受到了俯冲带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导致的。经研究认为,在MgO相关图解和Yb相关图解中,可以明显的区分出多玛地区强蛇纹石化橄榄岩具有明显的深海橄榄岩(MOR型)的特征,并在后期遭受了俯冲带的改造作用,原岩为俯冲相关型橄榄岩。而多玛地区蛇纹岩具有明显的地幔楔型橄榄岩的特征,结合尖晶石成分图解判断其原岩为具有弧前性质的地幔楔型橄榄岩。两种不同构造环境形成的地幔橄榄岩后期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过程,最终伴随着古大洋的闭合而残存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通过前人对班怒带蛇绿岩的研究表明,班怒带在早-中侏罗纪普遍存在洋内俯冲事件(~187Ma-163Ma)。而本文研究表明多玛地区地幔橄榄岩可能属于同一时期的洋内俯冲背景形成的,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制约和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地幔橄榄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坝上草原,依旧晓梦春寒。朔北寒风,剌剌拂过枯草。迥异于春寒的料峭,塞北草原近日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以“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为主题的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矿产调查数据集成与处理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幔橄榄岩论文参考文献

[1].杨剑洲,龚晶晶,高健翁,蔡永文,席明杰.北山造山带白云山蛇绿岩地幔橄榄岩成因及形成环境[J].西北地质.2019

[2].刘江涛.探索深地奥秘守护自然资源[N].中国矿业报.2019

[3].李春辉,Elis,J.Hoffmann,Juliavande,L?cht,黄方.38亿年地幔橄榄岩强亲硫元素组成与Zn同位素特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董玉飞,杨经绥,连东洋,熊发挥,赵慧.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幔橄榄岩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J].中国地质.2019

[5].邓黎旭,刘勇胜,宗克清,朱律运,胡兆初.地幔橄榄岩中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及其鉴定特征[J].地球科学.2019

[6].魏超,彭头平,范蔚茗,张靖祎,高剑峰.缅甸密支那、抹谷地区地幔橄榄岩岩石和矿物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2018

[7].兰锐,徐梦婧.中国造山带地幔橄榄岩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

[8].徐向珍,杨经绥,熊发挥,巴登珠,张仲明.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日喀则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等异常矿物[J].地质学报.2018

[9].霍腾飞,杨德彬,师江朋,杨浩田,许文良.徐淮地区早白垩世丰山和蔡山高镁埃达克质岩:拆沉下地壳熔融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J].岩石学报.2018

[10].林赟.西藏多玛地区地幔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标签:;  ;  ;  ;  

地幔橄榄岩论文-杨剑洲,龚晶晶,高健翁,蔡永文,席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