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误用论文-周升干

言语误用论文-周升干

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误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误用,语用

言语误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升干[1](2018)在《中国日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误用调查与分析——以拒绝对象为同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误用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于外语学习者、教学者和语言研究者都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简称DCT)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连续叁年的跟踪调查分析。根据日语的典型拒绝模式:道歉+理由说明+拒绝,考察分析了学习者在拒绝同学的邀请时出现的各种误用现象。指出今后的日语教材编写和日语教学应该重视并加强学习者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本文来源于《萍乡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周升干[2](2018)在《中国日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误用调查与分析——以拒绝对象为老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误用研究不管对于语言研究者、学习者还是教师都非常重要。论文通过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连续叁年的跟踪调查。依据日语惯用的拒绝表达形式(道歉+理由说明+拒绝)考察分析了学习者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误用现象。分析发现学习者在拒绝表达中存在语言形式上的失误、语法失误以及语用失误,指出今后的日语教育应该改变灌输式的语法教学模式,加强任务型、交际型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郭大光[3](2016)在《英文写作中功能性言语的误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性言语误用现象在二语英文写作中十分常见,有着多种因素的参与。这种误用现象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干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二语英文写作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功能性言语误用的主要成因,总结了功能性言语误用对语篇意义建构,信息传递,逻辑衔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郭大光[4](2016)在《英文写作中功能性言语的误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性言语误用现象在二语英文写作中十分常见,有着多种因素的参与。这种误用现象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干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二语英文写作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功能性言语误用的主要成因,总结了功能性言语误用对语篇意义建构,信息传递,逻辑衔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杨茜[5](2008)在《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看幽默言语误用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关于言语误用的描述性翻译研究。言语误用指的是说话人因为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篇章上面的所犯的言语错误,在读者和听众而言,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言语误用其实已早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已经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而使用,但是一直到1755年在理查德谢里丹的喜剧小品中《情敌》中因为一经常犯此错误的角色而正式命名。迄今为止,研究此修辞手法的理论并不多,而关于其翻译的研究就更是缺乏了。言语误用原本只被当成一种言语错误看待。然而随着此修辞手法在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中加以应用,并且产生的文学效果颇好,滑稽言语误用的翻译研究具有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本文利用目的论和语言幽默总论作为理论框架,研究译者应如何在译文中保持原文中言语误用所产生的滑稽效果。目的论认为,译者要视乎目的而决定采取哪一种翻译行动,如直译意译甚至改译,而不应盲目地忠实于原文。目的论反对把忠实的直译视为唯一正确的方法。这种文本的作用在于制造诙谐效果,译文愈幽默,表明译文愈好。而文字幽默总论作文一种语言学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分析型工具找到言语误用的诙谐魅力机制所在:即六个知识元素:脚本对立,逻辑机制,情景,对象,叙述策略和语言。结合上述两个理论,作者提出了修改过的模式,由四个知识元素组成:脚本对立,情景,逻辑机制,和语言,按其重要性递减排列。因此针对言语误用的翻译中,翻译者旨在在尽可能地满足该模式中高层知识元素对等下,通过重现相似的脚本对立达到重现原文中的喜剧效果。本文的研究共分五个篇章。第一章是对整个研究的一个总体介绍,包括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的介绍。第二章回顾并且评论了与本研究有关的涉及言语误用和语言幽默的重要理论和观点。第叁章对目的论和文字幽默总论作出了分析,并且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了新的模式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选取了爱丽丝漫游记的例子作为案例分析,证明该模式的可操作性。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重要观点和局限性,并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8-04-25)

付永钢[6](2006)在《跨文化交际中间接言语行为误解和误用的文化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的双方不了解或不熟悉对方的文化,交际者会在许多时候误解或误用对方用语言表达的间接言语行为,如在运用某些语言形式、成语、典故、谚语、修辞手段和与习俗有关的表达时即是这样。我们可以从语用推理的角度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误解和误用:之所以出现误解和误用是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导致语用推理的过程发生了断裂或偏差;因此,相互熟悉文化背景,了解一定的语用知识对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英语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张殿恩[7](2001)在《从言语误用看汉英文化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言语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通过对中国人的英语“言语误用”的分析 ,讨论了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旨在提高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言语误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误用研究不管对于语言研究者、学习者还是教师都非常重要。论文通过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连续叁年的跟踪调查。依据日语惯用的拒绝表达形式(道歉+理由说明+拒绝)考察分析了学习者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误用现象。分析发现学习者在拒绝表达中存在语言形式上的失误、语法失误以及语用失误,指出今后的日语教育应该改变灌输式的语法教学模式,加强任务型、交际型的教学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误用论文参考文献

[1].周升干.中国日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误用调查与分析——以拒绝对象为同学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18

[2].周升干.中国日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误用调查与分析——以拒绝对象为老师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3].郭大光.英文写作中功能性言语的误用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4].郭大光.英文写作中功能性言语的误用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5].杨茜.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看幽默言语误用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6].付永钢.跨文化交际中间接言语行为误解和误用的文化因素[J].英语研究.2006

[7].张殿恩.从言语误用看汉英文化差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标签:;  ;  ;  ;  

言语误用论文-周升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