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炭论文-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杨忠民

药用炭论文-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杨忠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用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别嘌醇缓释胶囊,药用炭胶囊,痛风肾病,安全性评价

药用炭论文文献综述

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杨忠民[1](2019)在《别嘌醇缓释胶囊联合药用炭胶囊治疗痛风肾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别嘌醇缓释胶囊联合药用炭胶囊治疗痛风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痛风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予以别嘌醇每次0. 25 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药用炭胶囊每次1. 5 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尿酸和肾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 67%(39例/45例)和67. 50%(27例/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酸分别为(373. 35±32. 78)和(429. 94±26. 59)μmol·L~(-1),血清肌酸酐分别为(101. 45±14. 91)和(118. 64±19. 12)μmol·L~(-1),血尿素氮分别为(7. 43±1. 00)和(9. 61±1. 79) mmol·L~(-1),24 h尿蛋白分别为(1. 00±0. 12)和(1. 37±0. 17)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和腹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89%和10.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别嘌醇缓释胶囊联合药用炭胶囊治疗痛风肾病的临床疗效显着,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闻绍锋,曹瑶,杨林雷,周忠发,李荣春[2](2019)在《药用炭角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药用炭角菌的形态特征、营养需求、生活习性及资源分布;菌种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抗氧化、抗肿瘤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本文来源于《食药用菌》期刊2019年02期)

张清生[3](2018)在《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对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后高磷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后高磷血症患者8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2组:一组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联合治疗组,n=40),一组肾衰宁胶囊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iPTH、血钙、血磷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TH、血钙、血磷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iPTH、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即单独治疗组患者的降低水平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单独治疗组患者中恶心4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联合治疗组患者中恶心5例,便秘2例,不良反应几率为17.5%(7/4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后高磷血症的疗效较肾衰宁胶囊单独治疗显着,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8年12期)

吴国良,陈妙娴,马于舒[4](2018)在《血液透析联合药用炭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药用炭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收治的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口服抗组胺药,配合外擦乳化油剂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口服药用炭片治疗,1日6 g,分3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瘙痒和皮肤干燥程度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皮肤干燥程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皮肤干燥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药用炭片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和干燥程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8年11期)

朱正花[5](2018)在《中药加药用炭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药加药用炭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对患者进行抽签分组,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中药水剂200mL进行睡前灌肠,保留1~2h,治疗组患者在传统中药水剂中加入药用炭50片碾碎,每日下午保留灌肠,保留1~2h,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可见,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比两组血液指标,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UA等指标并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可见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加药用炭保留灌肠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续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29期)

刘红燕,王瑞[6](2018)在《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大黄具有排毒护肾的作用,药用炭具有吸附毒素的作用,本研究观察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具有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坚持低盐优质低蛋白低嘌呤饮食,补充α-酮酸0.6/kg.d,采用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阻滞药及β受体阻滞药控制血压,在此基础上(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邱妙华,张勇[7](2018)在《肾衰宁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肾衰宁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伴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碳酸钙片治疗,观察组予肾衰宁片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效48例(92. 31%),高于对照组的40例(76. 92%)(P <0. 05)。治疗后2组血磷、血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 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 <0. 05或P <0. 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 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衰宁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临床疗效确切,能显着降低患者血磷、PTH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26期)

罗继保[8](2018)在《肠透1号方联合药用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肠透1号方联合药用炭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仅用西医常规化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肠透1号方联合药用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分别较治疗前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透1号方联合药用炭在降低肾功能患者血肌酐的疗效上占有显着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郑建国,郑栓,陈强[9](2018)在《药用炭片联合碳酸镧治疗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药用炭片联合碳酸镧治疗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镧咀嚼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药用炭片,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和钙磷乘积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用炭片联合碳酸镧治疗血液透析高磷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1期)

卢祖礼[10](2017)在《中药加“药用炭片”灌肠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竭54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加"药用炭片"灌肠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患者依次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症候积分变化,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电解质,并统计相关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都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特别是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显着(P<0.05或P<0.01);各组治疗后贫血状态均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肾功能治疗后均较前好转(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显着(P<0.05或P<0.01);空白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钙磷代谢紊乱状况改善不明显(P>0.05),而治疗组改善显着(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叁组患者治疗后高钾血症发生情况都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与空白组差异显着(P<0.01);各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异常者都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药用炭片"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7年28期)

药用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药用炭角菌的形态特征、营养需求、生活习性及资源分布;菌种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抗氧化、抗肿瘤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用炭论文参考文献

[1].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杨忠民.别嘌醇缓释胶囊联合药用炭胶囊治疗痛风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闻绍锋,曹瑶,杨林雷,周忠发,李荣春.药用炭角菌的研究进展[J].食药用菌.2019

[3].张清生.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对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8

[4].吴国良,陈妙娴,马于舒.血液透析联合药用炭片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

[5].朱正花.中药加药用炭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

[6].刘红燕,王瑞.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7].邱妙华,张勇.肾衰宁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8].罗继保.肠透1号方联合药用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8

[9].郑建国,郑栓,陈强.药用炭片联合碳酸镧治疗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

[10].卢祖礼.中药加“药用炭片”灌肠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竭54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7

标签:;  ;  ;  ;  

药用炭论文-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杨忠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