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贤论文-刘亚轩

马国贤论文-刘亚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国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留学生,马国贤,那不勒斯中国学院

马国贤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轩[1](2014)在《马国贤与那不勒斯中国学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意大利那不勒斯中国学院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院的创建人是清初来华的传教士马国贤,其办学的目的是培养中国本土的传教士,那不勒斯中国学院是中国传教人才本土化的一次尝试。(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4年05期)

庄岳[2](2013)在《礼仪之争:马国贤《避暑山庄叁十六景》铜版画与康熙《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画的视觉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比较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的《避暑山庄叁十六景》铜版画与康熙《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画的视觉差异,联系欧洲风景绘画的政治意象传统与避暑山庄的理学意象,将铜版画置于清廷与罗马教廷"礼仪之争"的背景下,分析并指出这些铜版画与木刻画的差异表现了身处"礼仪之争"中心的马国贤对于这一宗教政治事件的反思,反映了中国与欧洲在清代的景观文化交流所实际包含的双方在政治、宗教、科学等多层面发生接触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建筑史》期刊2013年02期)

尹情[3](2013)在《重大项目绩效评价科学化规范化路径解读——访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马国贤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项目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重大项目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坚强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是否抓得准、上得快、建得好,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对重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不仅是加强项目监管的重要方式,而且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究竟什么样的项目才能称得上重大项目?对重大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加强重大项目绩效评价?针对(本文来源于《财政监督》期刊2013年30期)

刘潞[4](2013)在《从南怀仁到马国贤:康熙宫廷西洋版画之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康熙时期宫廷中的西洋版画,虽在数量上逊于乾隆时期,但内容却相当丰富,其夺目之处,在于它第一次经历了从木版画到铜版画的制作过程。无论是版画的内容,还是绘制的技巧,都颇具开创意义。没有这个过程,乾隆时期宫廷大量制作西洋铜版画的历史或许还要推迟。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是康熙时期宫廷西洋版画的创始人。初创时的版画,并非艺术类版画,而是类似于明代小说绣像插图的版画。到康熙叁十六年,出现了艺术类版画,至康熙五十二年,又产生了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艺术类铜版画。这一过程是如何展开的,西洋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西洋版画为什么又发生从木版到铜版的变化等,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故宫学刊》期刊2013年01期)

惠赞瑾[5](2013)在《部门预算是“破题”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是对政府执政理念和实践的改变,它给社会公众极大的期待。 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马国贤看来,当前政府提出的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简政放权、完善制度机制等一系列做法,预示着我国预算管理将由政府的管理工具向“管理政府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会计报》期刊2013-03-15)

柯孟德[6](2013)在《异国画缘(二) 比郎世宁更早来到中国的清廷艺术家马国贤》一文中研究指出16世纪末自利玛窦(1552~1610年)以来,西洋传教士即陆续前来中国,颇多任职皇宫,其往返的书信提及皇宫的情形虽多,但论及完整的游记则难求一二。兹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略带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1),以飨读者。马国贤,意大利人,1692(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3年03期)

尹情,杨卡[7](2013)在《睿智的学者 民生的使者——访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国贤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他去过祖国最西边当支边青年,是当时财科所年龄最大的研究生,师从着名财政学家许毅老前辈。学有所成,潜心学问,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我国最早洞悉绩效管理方向的学者,致力于农村税费改革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和卫生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为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不懈奔走献策。(本文来源于《财政监督》期刊2013年03期)

刘亚轩[8](2011)在《《马国贤回忆录》所反映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是一个重要人物。目前我们对他的研究比较肤浅,存在诸多问题。作者在本文中列出的几个问题表明:要想更好地揭示明末清初这场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全貌,就必须对马国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期刊2011年08期)

夏泉,冯翠[9](2010)在《传教士本土化的尝试:试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与清中叶中国学院的创办》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中叶来华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华传教14载,深谙天主教在华传播之现状与困境,长期致力于在中、意培养中国本土化传教士。其自华返回意大利后,在其故乡那不勒斯创办中国学院,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中国本土传教士。本文拟以传教士本土化培养为视角,着重探讨马国贤创办中国学院之动因、经过与影响。(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孟德卫,潘琳[10](2009)在《在灵与肉之间抉择——马国贤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650到1785年间,欧洲传教士在适应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要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和文化,面对众多中国人的反教情绪,以及克制自己的性欲来顺从于自己信仰的教条。他们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所做的种种努力使得灵与肉的行为有时候看起来完全背道而驰。难以忍受的孤独、自我鞭笞、死亡以及不正当性行为,这种种肉体欲望的体现,与祈祷、洗礼、对信仰的忠诚以及自我牺牲这些灵魂的历练混杂在一起。(本文来源于《国际汉学》期刊2009年02期)

马国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比较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的《避暑山庄叁十六景》铜版画与康熙《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画的视觉差异,联系欧洲风景绘画的政治意象传统与避暑山庄的理学意象,将铜版画置于清廷与罗马教廷"礼仪之争"的背景下,分析并指出这些铜版画与木刻画的差异表现了身处"礼仪之争"中心的马国贤对于这一宗教政治事件的反思,反映了中国与欧洲在清代的景观文化交流所实际包含的双方在政治、宗教、科学等多层面发生接触的复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国贤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轩.马国贤与那不勒斯中国学院[J].教育评论.2014

[2].庄岳.礼仪之争:马国贤《避暑山庄叁十六景》铜版画与康熙《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画的视觉差异~[J].建筑史.2013

[3].尹情.重大项目绩效评价科学化规范化路径解读——访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马国贤教授[J].财政监督.2013

[4].刘潞.从南怀仁到马国贤:康熙宫廷西洋版画之演变[J].故宫学刊.2013

[5].惠赞瑾.部门预算是“破题”关键[N].中国会计报.2013

[6].柯孟德.异国画缘(二)比郎世宁更早来到中国的清廷艺术家马国贤[J].收藏.2013

[7].尹情,杨卡.睿智的学者民生的使者——访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国贤教授[J].财政监督.2013

[8].刘亚轩.《马国贤回忆录》所反映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

[9].夏泉,冯翠.传教士本土化的尝试:试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与清中叶中国学院的创办[J].世界宗教研究.2010

[10].孟德卫,潘琳.在灵与肉之间抉择——马国贤的困境[J].国际汉学.2009

标签:;  ;  ;  

马国贤论文-刘亚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