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效应论文-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

植被恢复效应论文-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恢复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恢复,生态阈值,后验分布,植被盖度

植被恢复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1](2019)在《不同恢复模式下红壤区森林植被盖度变化的阈值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与灌草层变化的阈值效应往往决定着生态恢复工程的成败,若忽视这一效应可能会引发其他生态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建设,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研究了典型红壤区自然和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和灌草层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前沿的生态阈值评估框架,利用线性模型和叁种阈值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阶跃函数模型以及通用模型)评估了不同恢复模式下两种盖度指标之间的阈值效应。模型评估结果的后验分布形式表明:在人工恢复乔木层与灌草层盖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则不存在;通过比较各个模型评估结果的精度可知,分段回归模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当前人工恢复样地中乔木层盖度的阈值为42.85%(95%的置信区间为41.57%~44.13%),此时灌草盖度为58.75%,若超过乔木层盖度阈值会使得灌草层盖度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红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志印,曹建生[2](2019)在《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9期)

冯棋,杨磊,王晶,石学圆,汪亚峰[3](2019)在《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水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恢复显着影响了这一区域土壤水分和有机碳(SOC),从而影响其承载的土壤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明确深层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是当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水文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其中植被类型以及生长年限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目前关于深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水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较少。通过对陕北典型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和生长年限下0—5 m土壤水分与有机碳的监测,分析了深层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特征。研究发现:(1)植被恢复后0—5 m土层均出现水分亏缺,土壤水分亏缺在表层1 m最低,2—3 m最高;对于不同恢复方式,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在恢复至21—30a时显着高于前一阶段(11—20a),而在恢复31a后水分开始恢复,而灌木、草地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则随恢复年限延长不断增加。(2)林地、灌木、草地0—5 m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7、1.77、1.72 g/kg;林地土壤固碳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恢复20a时固碳量与对照农田相比出现净增;灌木土壤固碳量随恢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草地土壤固碳量则随退耕年限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低于对照农田。(3)表层0—1 m土壤水分随恢复年限增加变化不显着,深层土壤水分则随恢复年限增加显着降低;相比而言,随恢复年限增加,土壤有机碳随年限的变化在各层土壤中均不显着。深层土壤水分与土壤有机碳呈现显着的正相关,且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速率低于土壤水分,研究认为,深层土壤固碳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且深层土壤固碳需要充足水分参与。深层土壤水分亏缺可能限制植被细根的发展,使深层土壤有机碳输入减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王丽梅[4](2019)在《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碳分布及土壤固碳效应的长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退化是造成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植被恢复能够有效地改善退化沙地的土壤质量。探讨干旱半干旱退化沙区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和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荒漠土壤演变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的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和流沙地为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0-500 cm剖面土壤水分、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均对土壤水分有显着影响,根系分布对其影响较为显着,土壤质地对其有一定影响。乔木和灌木样地总储水量分别比流沙地高16.62 mm和26.36mm,但草地总储水量比流沙地少52.65 mm。恢复56年的乔木、灌木和恢复21年的灌木样地总储水量分别比流沙地高99.84 mm、47.44 mm和103.42 mm。恢复21年的乔木和恢复36年的灌木样的根长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恢复56年的灌木、草地和恢复21年的灌木样地的根长密度与含水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草地土壤含水量与粉粒和沙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其他样地含水量与质地无显着相关性。(2)土壤无机碳(SIC)为毛乌素沙地土壤碳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无机碳密度(SICD)是有机碳密度(SOCD)的7.51倍。土壤有机碳(SOC)和SIC含量均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乔木样地SOC、灌木样地SIC的累积效果最佳。土壤含水量、pH和砂粒含量与SOC呈负相关关系,电导率、粉粒和黏粒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上述各因子均与SIC相关性不显着。(3)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颗粒组成和不同粒级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樟子松林龄的增加,土壤颗粒呈逐渐细化趋势,且表层(0-5 cm)细颗粒含量高于下层(5-30cm)。樟子松造林后SOC和SIC含量均显着增加,最高值分别是流沙地的4.90倍和4.32倍;恢复年限对SOC含量和SOCD的影响大于SIC含量和SICD。各粒级SOC、SIC含量均在栽植56年样地增幅最大,且均在细砂粒组分中增幅最大。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粗砂粒和粉黏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和粉黏粒无机碳对总无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P<0.05)。(4)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颗粒组成和不同粒级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均会降低土壤粗颗粒(细砂粒、粗砂粒)含量,其中草地细砂粒含量降幅最大,灌木样地粗砂粒含量降幅最大。还会增加团聚体和粉黏粒含量。其中草地团聚体含量增幅最大,乔木样地粉黏粒增幅最大。各土层均在粉粘粒组分中差异显着。植被恢复后SOC和SIC含量均显着增加,其中均在乔木林地值最高,分别达到流沙地的3.96倍和2.08倍;植被恢复对SOCD的影响较SICD更为明显;乔木有利于粗砂粒和细砂粒SOC的恢复,灌木更有利于粉黏粒和团聚体SOC的恢复;各粒级SOC含量均在细砂粒中增幅最为明显,SIC含量在粉黏粒中增幅最为明显;粉黏粒SOC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综上分析,从提高土壤水分状况和增加固碳的角度出发,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应以乔木和灌木为主。以上结论可以为半干旱区退化沙地的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刘一帆[5](2019)在《半干旱区植被恢复的水土流失调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是半干旱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植被恢复可以减少土壤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被认为是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策略之一。植被恢复对径流过程的调控作用还会影响该地区地表水资源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然而,不同研究中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结果仍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研究基于公开发表的78篇关于半干旱区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文献报道,应用Meta-analysis方法,系统评价了诸多因素(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降雨特性、坡度和土壤质地)影响下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及相关规律,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存在显着差异(P<0.5)。其中,减流效益大小依次为灌木地(SMD=-1.21)、林地(SMD=-0.76)和草地(SMD=-0.73);减沙效益大小依次为草地(SMD=-1.42)、林地(SMD=-1.32)和灌木地(SMD=-1.06)。草地具有减少泥沙、维持一定地表径流的能力,有助于半干旱区水土流失调控和水资源管理。(2)植被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植被覆盖度小于40%时,植被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较低。其中,林地和草地的减流效益无显着差异且均小于30%,灌木地的减沙效益甚至小于25%。草地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在盖度达到60%时趋于稳定;灌木地在80-100%盖度下具有最高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林地的减沙效益在盖度达到60%时趋于稳定,并在80-100%盖度下具有最高的减流效益。(3)植被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与单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密切相关。大雨和暴雨通常产生大量的地表径流,植被的减沙效益较高,而减流效益较低。当降雨强度大于60mm/h时,植被的减沙效益为61.73-71.76%,而减流效益仅为35.10-41.61%。(4)随着坡度的增加,植被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植被在25-30°坡度下具有最高的减流效益,在15-20°坡度下具有最高的减沙效益。此外,林地、草地和灌木地分别在20-30°、15-25°和5-20°坡度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5)植被在中等粗糙质地和中等质地土壤中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最高,其次为中等细密质地和细密质地土壤,粗糙质地土壤中植被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最低。此外,林地在中等质地和中等细密质地土壤中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较高;草地在中等粗糙质地和中等质地土壤中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较高;灌木地在中等粗糙质地土壤中的水土流失调控效益较高。植被建设对水土流失的调控效益受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降雨特性、坡度和土壤质地的共同作用,因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植被恢复类型。本研究为全球半干旱区土壤侵蚀调控和地表水资源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庞世龙,凌福诚,侯远瑞,欧芷阳,申文辉[6](2019)在《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效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西平果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7种主要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涵盖林分生长、凋落物和土壤3类23个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对质量变异敏感、能最大限度代表所有候选参数的最小数据集,应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植被恢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恢复效应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胸径、最大拦蓄量、土壤自然含水量、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6个参数组成。2)植被恢复效应加权关联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银合欢0.795>任豆0.631>柚木0.583>香樟0.541>顶果木0.433>乌墨0.391>苏木0.381。3)不同模式植被恢复效应存在一定差异,银合欢属Ⅰ级(优),任豆属Ⅱ级(良),柚木和香樟属Ⅲ级(中),顶果木、乌墨和苏木属Ⅳ级(差)。4)银合欢和任豆属固氮类先锋树种占据着演替早期生态位,更能适应演替早期的环境,在生理特征上有明显优势。5)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初期筛选配置适生先锋树种,率先恢复植物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演替后续优势物种的入侵和定居,加快植被恢复演替进程。6)实例验证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植被恢复效应评价的可行性,为植被恢复效应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鸾,赵利华[7](2018)在《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山西右玉贾家窑阳坡退耕还林约20年后的4种植被恢复模式(自然恢复草地、油松林、柠条灌丛和油松—柠条林)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4种植被恢复模式0—10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无显着差异,油松林和自然恢复草地的土壤容重高于油松—柠条林和柠条灌丛,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与容重相反;(2)4种植被恢复模式0—20cm土层土壤粒度组成、pH、有机质、铵态氮和速效磷无显着差异,硝态氮和速效钾差异明显(P<0.05);(3)4种植被恢复模式径流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土壤侵蚀量自然恢复草地和油松林显着高于柠条灌丛和油松—柠条林(P<0.05);(4)覆盖度相似条件下,根系密度、近地表植被盖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是影响林草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喻阳华[8](2018)在《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监测评价是林分结构优化和调控的重要反馈机制,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生态效应评价的范畴和内容,是准确预测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之一。该文综述了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效应和土壤元素叁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植被恢复后生态效应监测的延伸范畴,分析了传统监测手段和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综述了未来植被恢复后生态效应监测需要加强的方面。我国植被恢复后生态效应的监测与评价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为提高植物群落结构配置效率和质量,未来需要加强以下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协变关系;二是拓展蓝水和绿水的水资源评价体系;叁是加强对土壤元素的监测和化学计量平衡研究。(本文来源于《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政,叶晶萍,欧阳磊,盛菲,刘士余[9](2018)在《彭冲涧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文效应及其对年降水量响应的临界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域径流的变化及其原因的研究,是森林水文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降水充沛的彭冲涧小流域为对象,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分析降水变化和植被恢复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及其贡献率,并计算年尺度上植被恢复的水文效应对降水量响应的临界值.结果表明:2003年为降水与径流的一致突变点;相对于基准期(1983—2003年),变化期(2004—2014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分别减少8.7%、29.2%,年平均减少幅度分别为12.7、22.1 mm;春、夏、秋、冬季及年尺度上的平均径流深分别减少100. 2、105. 8、25. 2、23. 4和243.0 mm,其中,降水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8.9%、71.6%、65.5%、35.0%和57.1%,植被恢复的贡献率分别为41.1%、28.4%、34.5%、65.0%和42.9%;植被恢复的水文效应依赖于年降水量,且临界值为1181 mm.当年降水量小于1181 mm时,植被恢复增加了年径流深;当年降水量大于1181 mm时,植被恢复减小了年径流深.此临界值的存在,将有助于解释不同流域植被恢复对径流影响贡献率的差异性,有助于找到森林对径流影响存在争论和分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成佩昆,胡守庚,孙涛,陈海滨[10](2018)在《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的效应——基于PCSE修正的面板数据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8—2013年的SPOTVEG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估计方法,分析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退耕还林工程、降雨水平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相对贡献,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陕西省植被覆盖总体呈增加趋势,1998—2013年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增长0. 98%,且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阶段(1998—2009年),植被恢复效果更为明显。(2)陕西省植被恢复效果空间分异显着,16 a间,各地区NDVI值上升幅度不同,40. 61%的区域提升约0. 1,29. 05%的区域提升约0. 2,23. 69%的区域提升0. 25以上。其中,位于陕北退耕还林区的延安市植被恢复效果最为明显,NDVI年增长约为1. 12%。(3)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显着,退耕还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每提升1%将使NDVI值增加1. 97%,相当于降水量增加了4. 29%,这对于降水量少且不均的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植被恢复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恢复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不同恢复模式下红壤区森林植被盖度变化的阈值效应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王志印,曹建生.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3].冯棋,杨磊,王晶,石学圆,汪亚峰.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水效应[J].生态学报.2019

[4].王丽梅.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碳分布及土壤固碳效应的长期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刘一帆.半干旱区植被恢复的水土流失调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庞世龙,凌福诚,侯远瑞,欧芷阳,申文辉.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效应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7].张鸾,赵利华.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8

[8].喻阳华.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刘政,叶晶萍,欧阳磊,盛菲,刘士余.彭冲涧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文效应及其对年降水量响应的临界值[J].应用生态学报.2018

[10].成佩昆,胡守庚,孙涛,陈海滨.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的效应——基于PCSE修正的面板数据模型[J].干旱区研究.2018

标签:;  ;  ;  ;  

植被恢复效应论文-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