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论文-顾幼之

大巧若拙论文-顾幼之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巧若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砂壶,拙,造型艺术,内涵

大巧若拙论文文献综述

顾幼之[1](2019)在《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试论“拙壶”的造型艺术及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巧若拙,大愚若智","拙壶"以它质朴的外形、精细的装饰与深远的内涵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拙壶"不仅体现出紫砂壶传统工艺的独到,更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通过分析"拙壶"的造型艺术和内涵,我们能得到对紫砂壶的全新认识。(本文来源于《江苏陶瓷》期刊2019年05期)

杨炼[2](2019)在《《疼痛》:大巧若拙,人生原诗》一文中研究指出读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丽宏的新诗集《疼痛》,让我想到一部当代《野草》。"疼痛"一如爱情,堪称人类最古老又积淀最深的诗题,触碰它而不被无数杰作吞没,不仅需要绝大的勇气,更考验超强的能量。赵丽宏不避险峻地直抒胸臆:他抚摸《疤痕》:"赤身裸体时/我发现自己伤痕累累";他检索《遗物》:"纸片上(本文来源于《民主》期刊2019年10期)

刘旺[3](2019)在《大器晚成 大巧若拙——《胡思乱想——彭国梁原生绘画》编辑手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0月,在出版社初见胡子先生。第一眼,髭粜髯襞,须眉堂堂。着钛白工装马甲,提米色布袋。布袋的沉甸、布袋上的卡通孩童、胡子先生的不苟言笑又憨态可掬……几者相称,显出一种隐世高人稚拙返璞的神秘。社长介绍道:着名作家胡子,藏书家,画也有意思得很。怎么个有意思?大家玩起一个小游戏。不懂绘画的我用签字笔于白纸上(本文来源于《新阅读》期刊2019年09期)

周荷娣[4](2019)在《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紫砂壶原本是传统实用器,历经时代的洗礼始终长盛不衰,最终脱颖而出,从实用器演变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其中经历了工艺的变革、审美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本文以紫砂壶"供春"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之美,以及工艺上的传承创新。(本文来源于《陶瓷科学与艺术》期刊2019年06期)

师月群[5](2019)在《“大巧若拙”设计思想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审美具有一定的要求,其审美水平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在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设计且渴望接近自然,趋向于追求原生态的产品。"大巧若拙"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崇尚天然不加雕饰的美感,主张朴拙,更多的是讲究意境美,反对人为过分干预的设计观,使艺术家的设计目的可以在完成的同时能够自然的获得实现,从而达到对艺术设计形而上的领悟。这种"抱朴守拙"的设计思想应用在现代陶艺设计领域里,迎合了人们对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双重属性,因此本文主要从"大巧若拙"的设计思想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着重探讨这种设计思想在现代陶艺设计的造型、装饰效果、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陶瓷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赵好,黄巧梅[6](2018)在《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刘墉行书作品艺术风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等,山东诸城人。清代乾嘉年间着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乾隆辛未(1751)进士,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官至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嘉庆即位后任体仁阁大学士,以峭直敢谏闻名,仕绩显赫,卒后谥号"文清"。博通经史、诗文,书法精华内蕴,味厚神藏,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并称"清四家",对清代书家伊秉绶、何绍基、翁同和、沈增植及近当代书家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书画家》期刊2018年12期)

吴新斌[7](2018)在《大巧若拙 大美不言——书家晃翁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勰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家晃翁,自循此道,故能技道精进,渐成大器。晃翁数十年如一日,不为名利时风所惑,坚守砚田之间,醉心钟鼎彝器,朝斯夕斯,恪守本真。晃翁学书以唐楷入门,旁涉魏隶,致力行草。泛涉各代各家碑帖,习古寻根,以蓄其气。复广修书论,悟书法之机巧,书道之妙理,登高望远,融会(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8年21期)

王珂[8](2018)在《“大巧若拙”在奉先寺佛像造像手法中的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强调在平淡、自然、简单、真切之中回到生命本然,对中国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龙门石窟作为北魏末期至唐代规模最大、最杰出的造型艺术,受到老子"大巧若拙"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中"古拙"的角度出发对奉先寺佛像造像手法的造型、线条、和视觉效果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了解其表现手法。(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8年11期)

赵少英[9](2018)在《论“大巧若拙”与“取法乎上”美学观之当代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的美学观涉及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创作和欣赏的辨证关系;《易经》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观点则阐明了预定目标和得到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别。在当今物质优越,但民众浮躁之气甚重的年代,于艺术而言,"大巧若拙"、"取法乎上"的原则,依然是辩证美学观在艺术领域的集中体现,更是艺术工作者拥有先进的艺术创作思想、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优质的艺术欣赏品位和丰富的内涵以及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的先决条件。(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38期)

王芳[10](2018)在《大巧若拙 大玉至美》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和田白玉稀缺。尤其和田子玉大料更是国宝。当代玉器收藏正朝着精品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为迎合市场,很多大料被切割,做小牌子、手把件;玉山子、炉瓶器皿件也因此走向微型化。但是大玉的大美带给人们的惊叹、震撼及厚重的历史感是不可替代的。(本文来源于《收藏界》期刊2018年04期)

大巧若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读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丽宏的新诗集《疼痛》,让我想到一部当代《野草》。"疼痛"一如爱情,堪称人类最古老又积淀最深的诗题,触碰它而不被无数杰作吞没,不仅需要绝大的勇气,更考验超强的能量。赵丽宏不避险峻地直抒胸臆:他抚摸《疤痕》:"赤身裸体时/我发现自己伤痕累累";他检索《遗物》:"纸片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巧若拙论文参考文献

[1].顾幼之.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试论“拙壶”的造型艺术及内涵[J].江苏陶瓷.2019

[2].杨炼.《疼痛》:大巧若拙,人生原诗[J].民主.2019

[3].刘旺.大器晚成大巧若拙——《胡思乱想——彭国梁原生绘画》编辑手记[J].新阅读.2019

[4].周荷娣.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

[5].师月群.“大巧若拙”设计思想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应用[J].陶瓷研究.2019

[6].赵好,黄巧梅.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刘墉行书作品艺术风格探析[J].中华书画家.2018

[7].吴新斌.大巧若拙大美不言——书家晃翁记略[J].东方收藏.2018

[8].王珂.“大巧若拙”在奉先寺佛像造像手法中的表现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

[9].赵少英.论“大巧若拙”与“取法乎上”美学观之当代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

[10].王芳.大巧若拙大玉至美[J].收藏界.2018

标签:;  ;  ;  ;  

大巧若拙论文-顾幼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