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界面单元论文-徐强,李静,陈健云,张朝弼

层合界面单元论文-徐强,李静,陈健云,张朝弼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合界面单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随机骨料模型,细观数值模拟,层合界面单元,混凝土

层合界面单元论文文献综述

徐强,李静,陈健云,张朝弼[1](2015)在《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中单元数量过多、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层合界面单元的概念。在交迭骨料微步长迭代自动调整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任意凹凸型骨料随机配置模型,生成了混凝土细观数值试件。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组合分析,建立了层合界面单元模型。同时,分析了界面单元中不同材料组分比例及界面厚度对该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界面单元对混凝土试件宏观表征强度的影响,并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数值算例表明,所建立的层合界面模型较为合理地模拟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界面强度变化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5年05期)

李彪,李亚智,刘向东,苏杰[2](2013)在《层合板层间断裂分析的组合界面单元及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由刚性元和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组合而成的新型界面单元,该界面单元嵌在板壳结构界面之间,可用来模拟界面损伤的起始和演化,能考虑板壳的平动和转动对分层损伤的作用。该界面单元具有有限厚度,八个结点,每个结点有五个自由度,通过刚性元将板壳单元结点的位移和结点力转换到内部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上,界面损伤通过内聚力单元的损伤演化体现出来。采用板壳单元和新型界面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混合弯曲(MMB)试验和双悬臂梁(DCB)弯曲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能很好地模拟结构的界面损伤过程。相比传统的用内聚力单元和叁维实体单元组成的模型,建模方便,在精度相当的前提下,可以使单元尺寸增大一倍,减少裂尖内聚力区域(cohesive zone)内的单元数量,缩小计算规模,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李建波,陈健云,林皋,高悦[3](2009)在《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颗粒交迭区域的微步长迭代自动调整算法,在生成含任意凹凸形骨料颗粒的混凝土数值试件的基础上,为简化大规模运算的复杂度,提高分析效率,着重对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中的单元力学模型及细观组分力学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对传统各细观组分单元的单一化材质假定进行了改进,引入了一种层合界面单元的分析形式,即在混凝土数值试件规则化映射网格的基础上,将骨料-基质交界过渡层看作规则化网格单元的内嵌结构进行统一分析,大幅减小了各细观组分单独网格划分的前处理压力。进而,分析了层合界面单元中不同材料组分比例及界面层厚度对界面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混凝土试件宏观表征强度的细观数值计算,验证了该界面单元力学模型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2009年07期)

邢福国[4](2009)在《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试件细观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的、各向异性的材料,其力学性能十分复杂。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在宏观上将其视为均质各向同性材料,对其压缩、拉伸和弯曲等力学性能进行实验设计。这种方法虽然容易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混凝(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03期)

层合界面单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由刚性元和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组合而成的新型界面单元,该界面单元嵌在板壳结构界面之间,可用来模拟界面损伤的起始和演化,能考虑板壳的平动和转动对分层损伤的作用。该界面单元具有有限厚度,八个结点,每个结点有五个自由度,通过刚性元将板壳单元结点的位移和结点力转换到内部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上,界面损伤通过内聚力单元的损伤演化体现出来。采用板壳单元和新型界面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混合弯曲(MMB)试验和双悬臂梁(DCB)弯曲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能很好地模拟结构的界面损伤过程。相比传统的用内聚力单元和叁维实体单元组成的模型,建模方便,在精度相当的前提下,可以使单元尺寸增大一倍,减少裂尖内聚力区域(cohesive zone)内的单元数量,缩小计算规模,提高计算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合界面单元论文参考文献

[1].徐强,李静,陈健云,张朝弼.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15

[2].李彪,李亚智,刘向东,苏杰.层合板层间断裂分析的组合界面单元及其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13

[3].李建波,陈健云,林皋,高悦.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

[4].邢福国.层合界面单元在混凝土试件细观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

标签:;  ;  ;  ;  

层合界面单元论文-徐强,李静,陈健云,张朝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