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空间论文-孔德成

反空间论文-孔德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轻小型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反射镜组件,主支撑结构,结构设计

反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孔德成[1](2018)在《轻小型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主体结构设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轻量化和小型化已经成为空间相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研究的轻小型离轴叁反空间相机既具有轻小型空间相机体积小、重量轻、生产周期短、研制和发射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又可以发挥离轴叁反光学系统大视场、宽波段的优点,在低成本对地观测及商业利用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大发展前景,成为空间相机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的相机主体结构包括主镜组件、次镜组件、叁镜组件和主支撑结构,是决定相机成像质量和实现相机轻量化、小型化的关键。因此,对相机主体结构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结构设计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轻小型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口径为120mm,焦距为600mm,相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同时还要求具备对日辐射定标和在轨调焦功能,去除定标组件和调焦组件后,要求包络尺寸小于300×420×440mm,重量不大于12kg,留给主体结构的设计余量非常有限;同时离轴叁反光学系统反射镜离轴分布,对反射镜面形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很高,需要相机主体结构具有很强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提高了结构设计的难度。为了满足相机的结构稳定性及光学成像质量要求,本文对相机的主体结构包括主镜组件、次镜组件、叁镜组件和主支撑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使整机能够适应相应的力学环境,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对反射镜组件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结合轻小型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光学系统要求与项目实际,完成了反射镜和反射镜支撑结构材料和结构构型的选择;以主镜组件为例,完成了反射镜镜体的结构设计和轻量化,并根据柔性铰链理论设计了柔性反射镜支撑结构;最后,对反射镜组件进行动、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安装精度分析,使其满足设计要求。2.对主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通过分析主支撑结构常用的材料和结构构型并结合相机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构型,完成对主支撑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校核,使主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力学稳定性和热适应性。3.对空间相机进行整机分析。主要对整机进行静态刚度分析、动态刚度分析、结构强度分析以及热弹性分析,验证主体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并针对相机初始设计结构动态刚度未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通过建立相机振动等效模型分析探讨了相机中部支撑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相机Z向质心平面处的支撑方案,为类似空间相机的安装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席佳利,张雷,解鹏,魏磊,孔林[2](2016)在《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离轴叁反空间相机随机响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降低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RMS)为目标的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各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和某离轴叁反光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次镜组件和折迭镜组件分开支撑的结构形式。其次,以离轴叁反空间相机次镜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为优化目标,以体积分数,X、Y、Z向重力载荷分别作用下次镜的刚体位移,主支撑结构的一阶频率为约束条件对初始主支撑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加速度响应满足设计要求的主支撑结构。最后,对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振动试验,表明了该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Z向2 g RMS量级的随机激励下次镜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为5.08 g;主支撑结构质量仅为3.8 kg,一阶频率达到了291.4 Hz。该离轴叁反相机主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以作为其他同型相机结构设计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6年07期)

刘臣伟[3](2015)在《自反空间的性质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Hilbert空间中元素内积作用相似,本文给出了自反空间中元素和其共轭空间中元素"外积"的作用,给出了自反空间的一些性质及其理解,并讨论了自反空间的弱紧性及其在非扩张映射不动点上的一个应用。(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沙巍,陈长征,许艳军,张星祥,刘磊[4](2015)在《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主叁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离轴叁反(TMA)光学系统的空间相机中光学系统主镜和叁镜的轴向位置接近的特点,提出了主叁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来提高光机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一块高刚度、高度轻量化整体背板替代分离的主镜和叁镜背板,以实现主镜和叁镜光学加工、检测和装调的基准统一。由于此整体背板同时也是主框架的组成部分,故降低了结构整体重量,提升了光机结构动/静态刚度。对采用主叁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的空间相机进行干涉检测,结果表明主镜和叁镜的各视场镜面面形最大分别为0.024λ和0.013λ,均满足光学公差要求。对铝结构样机进行了多入多出(MIMO)自由模态测试,测得一阶模态频率为48 Hz,对应原理样机一阶约束模态频率114 Hz,满足结构刚度要求。在离子束光学精加工过程中,通过分时对主镜和叁镜进行加工,省去了主镜和叁镜分离结构加工用的散热时间,加工效率提高了约50%。主、叁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的应用提高了离轴TMA空间相机的性能和光学精加工效率,为高分辨力宽视场空间相机的光机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龚丽燕[5](2015)在《关于非自反空间中的凸泛函及其对偶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凸函数的良好性质在变分学、最优化理论和最优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因此对函数凸性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凸函数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本文是在非自反Banach空间背景下,对Lagrange型凸泛函及其对偶的一些性质作了研究,引入了两个广义次微分概念,进一步研究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Lagrange型凸泛函在非自反Banach空间中是B自对偶性的.全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凸函数、对偶理论、凸泛函次微分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第二章研究了非自反Banach空间中一类弱*下半连续凸泛函的Fenchel-Legendre对偶变换,给出了另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并用两种方法对给出的实例的对偶变换进行计算,发现用定理的结论直接计算更快捷、简便.第叁章的主要内容是引入Lagrange型凸泛函的两个广义次微分概念,在非自反Banach空间中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用实例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了Lagrange型凸泛函是B自对偶的良好性质.(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沙巍,陈长征,李丽富,张帆[6](2015)在《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与卫星平台的优化连接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与卫星平台卧式安装的长焦距离轴叁反空间相机,由于地面与在轨状态环境条件不同引起平台接口与相机产生温度差,导致相机视轴漂移影响成像质量。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将柔性连接座、刚性连接座和可解锁连接座配合应用的优化连接方式,实现了相机与平台在轨状态3点静定柔性连接,并在运载阶段利用可解锁连接座提高相机基频。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优化连接方式进行验证,平台接口温度降低15℃引起次镜角度变化为9.62″(安装位置跨距1.2 m),满足光学设计要求;同时运载阶段相机在X、Y、Z叁方向频率响应基频分别为120 Hz、120 Hz、110 Hz,与全刚性连接情况相比无明显降低。利用试验工装模拟平台进行温度变化替代试验,平台在温度提高15℃情况下,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且次镜转角实测值与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为9%。试验结果说明优化连接方式解决了卫星平台与相机在轨状态温度差引起的视轴漂移的问题,提高了相机的在轨环境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齐光[7](2015)在《离轴叁反空间光学遥感器大尺寸遮光罩的结构设计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光学遥感器在对地目标观察、太空天体观测等研究领域内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军事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空间光学遥感器大口径、宽覆盖、长焦距、大视场、高分辨率、质量轻等要求的不断提高,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光学系统从最初的折射式光学系统,发展为折反式光学系统,再到现在越来越普遍采用的全反射式光学系统:同轴叁反射消像散系统、离轴叁反射镜二次成像系统以及离轴叁反射镜一次成像系统。但同轴光学系统,其视场小,中心遮拦大,影响了进入系统的能量,降低了成像质量;而离轴叁反光学系统,视场大,无中心遮拦,无色差,无一次杂散光,弥补了同轴光学系统的不足,提高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的成像品质,满足了人们的发展需求。本文解决的问题就是离轴叁反一次成像(Wetherell TMA)光学系统的消杂散光问题。遮光罩是空间光学遥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抑制空间光学遥感器杂散光的首要措施。遮光罩削弱杂散光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的成像品质。通过对遮光罩的外形设计,能够直接遮挡部分地气光和杂散光直接进入光学系统;通过遮光罩内部设置挡光环、内表面喷涂消杂光材料,可以对进入系统的杂散光进行吸收,从而保证光学遥感器获得较高的信噪比。遮光罩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它的消杂散光的功能,还要考虑它的力学性能。在空间光学遥感器运输、火箭发射以及在轨运行的过程中,苛刻力学环境(如静力过载、动载荷冲击、随机振动)、热环境要求遮光罩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必须有非常高的可靠性,避免遮光罩出现变形、开裂、破坏,影响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性,降低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的成像品质等情况的发生。本文设计了一种满足离轴叁反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大尺寸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遮光罩,并结合有限元分析,力学振动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光学试验以及试验前后、试验过程中光学系统传递函数检测等几个方面来验证该遮光罩是否满足航天使用要求。将遮光罩与主支撑框架连接后,经受了上述试验的考验,在试验过程中,遮光罩没有出现撕裂、破坏的现象,充分验证了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也验证了该大尺寸遮光罩具有足够的强度。比较振动试验前后相机光学系统传递函数检测结果,各视场基本一致,并均在0.2以上,验证了遮光罩在力学试验过程中,没有对主支撑框架结构精度、相机光学系统造成影响;验证了遮光罩与主支撑框架连接后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表明该大尺寸遮光罩能够满足空间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吴柳婵,陈晓玲[8](2015)在《关于非自反空间类(S_+)映射的拓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维逼近理论建立了实非自反Banach空间的单值属于类(S)+映射的拓扑度及给出了关于拓扑度计算的某些结论.(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谭进国,何欣[9](2014)在《离轴叁反空间相机的畸变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离轴叁反光学系统的畸变是空间相机的重要指标之一,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在完成光学系统装调及光学镜头装配后需要进行畸变测量。本文详细介绍采用精密测角法对离轴叁反空间相机进行畸变测量,并以某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为例论述畸变测量方法及步骤,计算结果满足5‰的光学系统要求,证实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4年17期)

谭进国,何欣[10](2014)在《离轴叁反空间相机的焦距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离轴叁反光学系统的焦距是空间相机的重要指标之一,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在完成光学系统装调及光学镜头装配后需要进行焦距测量。通过对两种经典的焦距测量方法即放大率法和测角法进行对比分析,选用测角法作为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对用于同轴光学系统的焦距测量公式增加离轴角修正量使其适用于离轴叁反光学系统,并以某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为例论述焦距测量方法及步骤。由修正后的焦距计算公式计算出相机的焦距为8 010mm,证实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14年04期)

反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离轴叁反空间相机随机响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降低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RMS)为目标的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各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和某离轴叁反光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次镜组件和折迭镜组件分开支撑的结构形式。其次,以离轴叁反空间相机次镜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为优化目标,以体积分数,X、Y、Z向重力载荷分别作用下次镜的刚体位移,主支撑结构的一阶频率为约束条件对初始主支撑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加速度响应满足设计要求的主支撑结构。最后,对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振动试验,表明了该离轴叁反空间相机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Z向2 g RMS量级的随机激励下次镜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为5.08 g;主支撑结构质量仅为3.8 kg,一阶频率达到了291.4 Hz。该离轴叁反相机主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以作为其他同型相机结构设计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孔德成.轻小型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主体结构设计及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2].席佳利,张雷,解鹏,魏磊,孔林.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J].光电工程.2016

[3].刘臣伟.自反空间的性质和应用[J].贵州科学.2015

[4].沙巍,陈长征,许艳军,张星祥,刘磊.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主叁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J].光学精密工程.2015

[5].龚丽燕.关于非自反空间中的凸泛函及其对偶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6].沙巍,陈长征,李丽富,张帆.离轴叁反空间相机与卫星平台的优化连接方式[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

[7].齐光.离轴叁反空间光学遥感器大尺寸遮光罩的结构设计与试验验证[D].吉林大学.2015

[8].吴柳婵,陈晓玲.关于非自反空间类(S_+)映射的拓扑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5

[9].谭进国,何欣.离轴叁反空间相机的畸变测量[J].硅谷.2014

[10].谭进国,何欣.离轴叁反空间相机的焦距测量[J].光学仪器.2014

标签:;  ;  ;  ;  

反空间论文-孔德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