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学状况论文-林丹,艾子

就学状况论文-林丹,艾子

导读:本文包含了就学状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择校,就近入学

就学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林丹,艾子[1](2017)在《县域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就学状况及主要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学问题作为适龄学生教育权的基本保障,集中展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在家庭投入、学校整体布局与地方政府管理之间的协调与整合。通过对择校竞争、就近入学和流动人口子女等适龄学生的就学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综合考量就学群体的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统筹区域教育资源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好区域义务教育资源与个人就学需求的关系,是破解适龄学生就学问题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鸿[2](2017)在《7世纪唐朝国学中日本留学生就学状况再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关于7世纪唐朝国学中日本留学生就学状况的认识还有待深入。7世纪上半叶唐贞观国学盛况记载中未列日本,应视为贞观年间确无日本留学生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有力证据而非漏载;下半叶受动荡不安的东亚局势影响,日本遣唐使的派遣多是为解决外交问题而非文化摄取,加之留学人员在派出时比例严重向留学僧倾斜,所派留学生人数十分有限,应有入国子监学习者,但没有形成一股引人注目的力量,其真正占有一席之地还要等到8世纪以后。(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期刊2017年09期)

宗哲丽[3](2017)在《内蒙古国贫旗县农村牧区子女就学状况喜忧参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内蒙古把"全面改薄"作为教育脱贫的重要抓手,强化师资力量,启动对口支援乡村教育计划,建立起全覆盖的助学体系,保障国贫旗县及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为了解国贫旗县农牧民17周岁及以下青少年受教育情况,内蒙古调查总队根据农村牧区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对31个国贫旗县农村牧区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项汇总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统计》期刊2017年04期)

张春园[4](2014)在《流动儿童就学状况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流动,甚至是整个家庭开始流动变迁。由此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国家政府、学校教育,还是流动人口及家庭,都希望能够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流动儿童有效就学。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我省进城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基本得到了缓解,但是要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就需要对全省流动儿童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流动儿童就学、生活的现状。流动儿童就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弱势群体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的基础上,研制和开发了针对管理者(校长)、班主任、家长的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以流动儿童集中初中小学、城乡结合部初中小学、城区初中小学、民办中小学为调研样本校,选择兰州南河小学、兰州四十四中学、兰州十里店二小、白银区四小、白银八中、麦积区桥南小学等学校319名班主任、1499名学生家长及30多位管理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通过对被调研教师、流动儿童家长、近四年来全省流动儿童数量变化,以及流动儿童基本信息、流动儿童在城市求学、生活的困难、流动儿童生活、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的分析,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家庭子女偏多,平均数明显高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家庭子女数。(2)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父母亲学历水平存在差别。(3)接纳流动儿童学校各年级的平均班额均在48-52之间,从平均数看,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班额基本符合国家规定标准。(4)流动儿童在城市求学、生活的困难主要包括户口问题、学籍问题、转学途径问题、择校问题、上学费用问题等。(5)流动儿童生活、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家长对流动儿童的期望、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且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差异。根据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及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要促进流动儿童积极有效就学,应该充分考虑以下问题:(1)落实城市公办学校教师编制,加大城市公办学校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2)建立、健全教育政策的制定、决策机制,监督、评估政策实施效果;(3)从安全教育内容规划与设计、校园安全措施多元化等方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4)在学校教育中应注重品德、文明、审美、励志、生活技能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学籍制度、择校和转学制度、学校运转经费制度等的改革。(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9-01)

李佳飞[5](2013)在《他们有一种渴望叫“同城待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我省自2004年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按照“两个为主”的原则,即“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就近入学。 了解到,截至目前,海口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551所,其中(本文来源于《海南日报》期刊2013-06-19)

王嵌[6](2012)在《部队干部随军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部队干部随军子女就学是社会就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官兵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事业。军人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困扰军人家庭的首要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军人的工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军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我国军人子女自身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和谐发展。由于以往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不足,为此笔者对该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对西安部分军队在子女就学问题的状况和特点的研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文章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以西安市为例,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起来,并结合社会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军人子女就学问题所调查的结果加以分析,找出就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军人子女就学问题上距城市中心位置不同,就学难易不同,军人职业的特点是其子女就学的不稳定等问题现状;考虑到了教育相关政策的变化及复合二元制教育对其深刻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及原因—军人的职业特点;指出了教育就学问题与军人职业及家庭有极大的关系,而与地方普通家庭的子女相比,处于劣势。本文给出了建议首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义务教育上统筹兼顾,协调全面发展,其次,构建与军人职业特点相适应的子女教育教育制度,最后给出了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军人家庭合理地对待择校问题。这些应当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西安市几处驻军单位中子女就学方面的调查,了解就学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该问题的研究为从事军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工作者,及国民教育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为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避免把军人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盲区,使军人子女同其他孩子一样,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健全的心理。更希望能帮助军人家庭摆脱子女教育上的困惑与困境,进而希望能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军队工作,投入国防建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6)

段成荣,黄颖[7](2012)在《就学与就业——我国大龄流动儿童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我国近700万15-17岁大龄流动儿童的现实处境,这部分容易被"湮没"的群体表明流动儿童问题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由于大龄流动儿童处于儿童群体的年龄"上限"、成年群体的年龄"下限",就业和上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将他们一分为二。就业的儿童月收入不足700元、劳动权益保护无从谈起;在校的儿童因为流动辗转求学又面临学业失败的高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柴葳[8](2011)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急需持续帮扶》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辑部:   日前,由中国关工委、联合国儿基会等部门联合在京召开“中华大家园”第二届夏令营暨第八届全国关怀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夏令营新闻发布会,发布的《老少边穷地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社会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关注度的提升,其衣食和受教育条(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1-07-07)

冒才英,李识昆,全映波,杨菊琼[9](2009)在《地震后来昆就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干预不局限于住院病人,还应用于普通人群。就如来昆儿童离开亲人就学,又经历了自然灾害,他(她)们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严重影响,如果不对其做出相应的心理干预,他们就不能获得一定的应对机制,从而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灾难的这种影响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终生。为此对地震后来昆就学的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总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9-07-12)

宋国才[10](2007)在《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一文中研究指出1 基于“学情理论”并且不断发展 学情理论。1979年10月至1981年1月,当时就职于武汉师范学院的黎世法在武汉地区43所中学开展了有关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每个优秀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过程具有十个有序的前后联系紧(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07-08-05)

就学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界关于7世纪唐朝国学中日本留学生就学状况的认识还有待深入。7世纪上半叶唐贞观国学盛况记载中未列日本,应视为贞观年间确无日本留学生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有力证据而非漏载;下半叶受动荡不安的东亚局势影响,日本遣唐使的派遣多是为解决外交问题而非文化摄取,加之留学人员在派出时比例严重向留学僧倾斜,所派留学生人数十分有限,应有入国子监学习者,但没有形成一股引人注目的力量,其真正占有一席之地还要等到8世纪以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就学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丹,艾子.县域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就学状况及主要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2].张鸿.7世纪唐朝国学中日本留学生就学状况再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7

[3].宗哲丽.内蒙古国贫旗县农村牧区子女就学状况喜忧参半[J].内蒙古统计.2017

[4].张春园.流动儿童就学状况调查与分析[D].兰州大学.2014

[5].李佳飞.他们有一种渴望叫“同城待遇”[N].海南日报.2013

[6].王嵌.部队干部随军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状况调查报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7].段成荣,黄颖.就学与就业——我国大龄流动儿童状况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

[8].柴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急需持续帮扶[N].中国教育报.2011

[9].冒才英,李识昆,全映波,杨菊琼.地震后来昆就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9

[10].宋国才.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N].中国教育报.2007

标签:;  ;  ;  ;  

就学状况论文-林丹,艾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