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15005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主要的发病原因为过劳、激动、吸烟及大量饮酒等,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患者死亡,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多[1]。本文观察分析了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其中,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57.2±7.5)岁。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7.3±7.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进行治疗,120m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为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好转或心功能分级提高2级以上;有效为患者的心功能好转或心功能分级提高1级;无效为患者的心功能较前无变化;恶化为患者的心功能恶化或死亡。总有效=显效+有效。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比较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比较(x±s,分)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上以胸骨后剧烈且持久疼痛,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为主要表现,具有发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在电镜下显示,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min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l-2h内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环磷腺苷葡胺进入机体10~20min后开始起效,显效高峰时期在1~2h,半衰期为60~150min,药效消失时间为6~8h;其脂溶性较强,较易透过脂溶性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内发挥作用,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低氧的心肌[2]。环磷腺苷葡胺的主要功能包括:(1)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泵血功能;(2)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3)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4)改善窦房结P细胞功能。该药适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疾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综上所述,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雪芳,李军,乌兰.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32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73-74.

[2]宋娟娟,吕信鹏,王旭,等.乌司他丁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64-68.

[3]唐淑洁,钱九光,赵旭伟,等.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23):3274-3276.

标签:;  ;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