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模式化论文-高振千

作文模式化论文-高振千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文模式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作文能力,写作兴趣,高考作文,唏嘘不已,千人一面,小学语文教师,体悟,应试技巧,上过,教育培训机构

作文模式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振千[1](2019)在《学生作文模式化堪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在一场文学讲座上遇到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问及学生的作文现状,她唏嘘不已。6年前,她曾为学生出版过一本作文集,各方反映良好。当问她有无再为学生出版作文集的计划时,她说现在学生的作文与6年前相比有天壤之别,尤其是那些上过作文培训班的学生,写起来都是一个模(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期刊2019-03-20)

袁海员[2](2019)在《去模式化作文教学:去什么? 怎么去?》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的作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构建个体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的思维训练过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日常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技巧、重模式化训练,忽略了对学生关注生活的引导,轻自主作文能力的培养,缺真情实感的激发,导致学生作文套路多,矫情多。去模式化作文教学,核心是聚焦生活,真情写作,我手写我心。(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Z2期)

叶发君[3](2018)在《高中作文模式化教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为了迎接高考,教师教学任务艰巨,学生要接受的知识量也较大。语文作为叁大主科之一,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语文这一学科中,基础知识部分比重较大,但想要写好作文得到高分却不是很容易,因为其依赖于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另一占比较大的部分就是作文,相较于基础知识,作文部分有着更大的可发挥空间,提升分数相对容易。本文对于高中作文模式化教学进行探究,力争使学生能够既快又好地写出好文章,在考试中得到理想的分数。(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下)》期刊2018年09期)

赵金龙[4](2018)在《小学作文写作“模式化”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阅读和识字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小学生有很多与人交流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但书面表达方面却存在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内心深处抗拒作文,作文写作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的作文呈现出"模式化"趋势,文字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雷同现象非常严重,作文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小学作文写作"模式化"问题产生原因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升是一个漫长(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8年07期)

朱丽华[5](2018)在《“入格”再“破格”——作文去模式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名家名篇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并加以模仿,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种"入格"训练是很有效的,只有借鉴,经过内化才有可能创新。但是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严重背离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力求彰显个性、创意表达"的初衷。一、套用模式,弄巧成拙聚焦日常写作教学,作文模式化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8年04期)

王彪[6](2017)在《小学作文“模式化”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中过度模仿、生活经验不够、写作素材匮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质量。而由于缺少写作素材和过度模仿导致的思维僵化,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都会过度参考和仿写,在这种情况下就极容易出现"模式化"的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上)》期刊2017年12期)

毕红丽[7](2017)在《高中作文“去模式化”的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去模式化”的作文教学理论是教师基于教育主体性理念,对学生予以指导的作文教学形式,也是整个“去模式化”高中教学理论于语文作文课程里的具体实践体现,同时也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语文作文新教学理念。文章将以当前语文作文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去模式化”教育为基础,专门针对高中作文“去模式化”的教学过程所展现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理论搭建与实践探索。“去模式化”教学理论指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是“去模式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体现,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想要让高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变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且可以进一步增强该方式的科学性,就一定需要打破现有模式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可以以独特的视角或者“去模式化”的语言,通过“去模式化”进行作文创作。因此,对教师的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不仅要在文学层次上、愉悦层次上,还要通过人类层次上和社会层次上进行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此外,还需要重点对学生日常观察能力加以培养,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将他们感官进行积极调动,促进他们进行全方位生活体验与感知,不断用这种方式来对其“去模式化”加以滋养。第叁,对于作文题目提出了具体要求,描摹学生自身体验与切身感受,让学生可以练就精准表达以及灵活写作手法的运用。第四,培养每一个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让他们可以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来加工处理存储在脑子里的一些相关信息,从而做出更好地判断与正确认知,让感性认知逐渐升华至理性认知。与此同时,应该针对高考作文判分制度加以改革,更好地推动高中阶段作文教学向着“去模式化”的轨道前进。(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11-15)

来彦[8](2017)在《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模式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作存在立意平庸、材料枯燥、语言呆板、结构模式化的状况,甚至部分学生还大量套用或模仿所谓的优秀作文,导致作文出现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现象。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后继之才,然而这种作文模式化状况的存在,阻碍了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由此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担忧。笔者通过挖掘作文模式化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深刻认识到作文模式化给学生写作造成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传统作文教学的策略,在作文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法上标新立异,使学生言由心生,文为情做。全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释论文的创作来源,并简略阐述国内外有关作文模式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文模式化的现状,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分析模式化产生的原因,并阐述模式化作文给学生写作带来的危害,从而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转变学生写作模式化这一现状迫在眉睫。在第叁章中,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中小学生作文模式化问题的对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群体在写作观念、写作教学和试卷评改等方面的关注,让大家深刻认识作文模式化带给学生的危害。从而在写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地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强化他们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真正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挣脱模式化的束缚,打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白静[9](2016)在《也谈传统模式化作文“六宗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0年第10期的《写作》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从作文到文学的路还有多长》,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传统的模式化的作文"的"六宗罪":"命题死板"、"主题先行"、"内容千篇一律"、"视野狭窄"、"重点不突出"、"词汇量不足"。第一宗"罪"——"命题死板"中,作者指出:"有的命题学生并没有体验过,只好编造,凑字数。中小学经常出现的作文命题如《记一次好人好事》,学生不得不编造捡块橡皮交给老师……"我们(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6年26期)

张智源[10](2016)在《中学作文应该去“模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把解决学生作文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层面,再用于指导作文教学,就是模式。我以为,中学作文教学需要一些模式作示范,但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格局,就会严重影响作文教学与写作活动的创新。一我听盐城一位资历颇深的语文教师给年轻老师讲她运用"作文秘笈"提升作文分数的关键……最后,她强调指出,鉴于"作文秘笈"能提升作文分数,她希望国内能够建构出所谓的"中学作文训练体系",要拿出中国最好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来。她这样的"干劲",源自(本文来源于《语文知识》期刊2016年11期)

作文模式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效的作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构建个体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的思维训练过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日常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技巧、重模式化训练,忽略了对学生关注生活的引导,轻自主作文能力的培养,缺真情实感的激发,导致学生作文套路多,矫情多。去模式化作文教学,核心是聚焦生活,真情写作,我手写我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文模式化论文参考文献

[1].高振千.学生作文模式化堪忧[N].中国教师报.2019

[2].袁海员.去模式化作文教学:去什么?怎么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

[3].叶发君.高中作文模式化教学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

[4].赵金龙.小学作文写作“模式化”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普童话.2018

[5].朱丽华.“入格”再“破格”——作文去模式化的思考[J].语文天地.2018

[6].王彪.小学作文“模式化”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

[7].毕红丽.高中作文“去模式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8].来彦.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模式化问题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9].白静.也谈传统模式化作文“六宗罪”[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

[10].张智源.中学作文应该去“模式化”[J].语文知识.2016

标签:;  ;  ;  ;  ;  ;  ;  ;  ;  ;  

作文模式化论文-高振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