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难易度论文-刘如月

题目难易度论文-刘如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题目难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难易度分级,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网模型

题目难易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如月[1](2018)在《基于题目难易度自动分级的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学习方式逐渐走向了信息多元化,因此在线学习平台逐渐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使用。随着大量网络试题库的出现,在线考试系统因此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在线测试的方式进行考评。对于一套测试试卷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题目难易度分配合理、知识层次分明,这样的试卷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无论是传统的人工组卷还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智能化的组卷,其组卷过程都离不开题目的难易度等级,组卷过程中题目难易度设置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影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虽然有些题库的题目进行了难易度标注,但该过程是由出题人进行手动标注。在进行人工标注的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标注过程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主观性较强,一旦难易度标注错误,依据此组出的试卷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本研究依据网上的试题库,设计了基于题目难易度自动分级的自动组卷系统,由计算机对题目进行难易度的判断,并基于此来进行组卷的过程。本研究首先选取了由南开大学嵌入式系统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开发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线学习系统的试题库作为实验对象,对其中的选择类型题目特点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影响试题难易度的因素,包括题目本身的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进而提出一种题目难易度自动评估模型。设计过程中,应用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切词分词技术、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出了基于教材的知识网模型的特征属性集作为难易度分类的重要标准。该模型主要通过特征属性集与知识网模型进行匹配的过程来进行难易度的判断。通过该模型输出关于试题的数据矩阵,最后通过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试题的难易度分级。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该难易度评估模型的自动组卷系统,即输入题目,由系统自动为题目进行难易度的评定,该难易度分级结果作为组卷的重要指标。依据《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线学习系统中的题库进行难易度自动分级,经过科学的实验评估体系后,自动难易度的分类准确率结果可以达到82.65%,组卷系统的实现运用该难易度评估模型,最终组出的试卷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彭德倩[2](2012)在《今年“千分考”,究竟是难是易?》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旦大学水平测试昨天在苏浙沪22个考点同时进行。结束铃声响起,步出考场的学生中不少人直言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超出中学教学范围。对此,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测试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试题难易度因人而异。引人关注的“千分考”,究竟是难是易?(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2-02-06)

王小玲[3](2005)在《HSK预测样本变化对题目难易度的影响及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预测样本变化对题目难易度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关系到在不同样本中预测的不同题目之间如何进行混合拼卷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是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难易度参数的转换,使不同预测样本获得的题目参数可以统一到一个尺度上拼正式卷。(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05年02期)

韩菡[4](2005)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汉语阅读理解测验题目难易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题目难易度是一个重要的题目参数。目前,一般通过依靠被试反应的实际施测的方法得到题目难易度,但是这种方法实施起来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人工神经网络因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预测研究。本文尝试运用该方法,对汉语阅读理解测验的题目难易度进行预测。这种方法不需要依靠被试,只需对阅读理解文章及题干进行分析并提取变量,然后通过计算便可以预测出一个题目的难易度。本文以汉语水平考试(KSK)的阅读理解文章及题目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汉语阅读理解测验的题目难易度进行了预测,预测得到的题目难易度和实际题目难易度存在显着的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5-05-01)

题目难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旦大学水平测试昨天在苏浙沪22个考点同时进行。结束铃声响起,步出考场的学生中不少人直言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超出中学教学范围。对此,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测试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试题难易度因人而异。引人关注的“千分考”,究竟是难是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题目难易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如月.基于题目难易度自动分级的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8

[2].彭德倩.今年“千分考”,究竟是难是易?[N].解放日报.2012

[3].王小玲.HSK预测样本变化对题目难易度的影响及相关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

[4].韩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汉语阅读理解测验题目难易度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

标签:;  ;  ;  ;  

题目难易度论文-刘如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