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蛋白论文-刘轩慧,王倩,骆宏亮,安硕,郭林月

多蛋白论文-刘轩慧,王倩,骆宏亮,安硕,郭林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营养,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

多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刘轩慧,王倩,骆宏亮,安硕,郭林月[1](2019)在《初步探索NICU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测定值与多蛋白水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索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常见临床化验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判断患者多种营养相关蛋白水平的可能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8月-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NICU收治的急性脑损伤患者43例。采集入组第1天及第7天的血液标本并测评第7天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同步检测患者HB、HC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水平,分析HB与HCT与ALB、PA、TR之间测定值及变化值的相关关系,以及HB、HCT分别与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记录同步检测的动脉血血气分析中HB和HCT值,分析它们与静脉血检测值相关关系。同时,对HB与HCT测定值之间相关关系也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入组1 d和7 d的HB和HCT的测定值与同时间点ALB、PA和TR的测定值均呈正相关(r=0.521,P=0.000;r=0.306,P=0.004;r=0.420,P=0.000),且它们的变化值同样也呈正相关(r=0.581,P=0.000;r=0.496,P=0.001;r=0.527,P=0.000),同时HB、HCT与患者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0.735,P=0.000;r=-0.607,P=0.005)。HCT与HB实测值之间呈正相关(r=0.942,P=0.000),动静脉血所测得的HB/HCT值之间呈正相关(r=0.960,P=0.000;r=0.964,P=0.000)。结论:NICU临床常规检测的HB和HCT测定值可代表多蛋白水平,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姝婷,马雯,白玉,刘虎威[2](2019)在《超灵敏敞开式质谱免疫分析用于血清及细胞表面的多蛋白同时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膜蛋白或分泌蛋白作为疾病的临床检测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对其表达水平的准确、快速、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基于荧光或电化学的免疫测定方法,一定程度满足了高灵敏度及分析通量要求,但却存在谱带重迭、背景干扰严重、标记探针数量有限等瓶颈,限制其在少量样品中多目标同时检测中的应用。质谱具有高灵敏、高质量分辨率、定量准确等优势,目前,蛋白标志物的质谱检测主要包括直接测定以及基于元素标签和ICP-MS的质谱免疫(本文来源于《质谱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3](2018)在《“少碳水、多蛋白和多脂肪”,PURE研究带来健康饮食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于8月29日在德国慕尼黑落下了帷幕。作为全球心血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本次年会涵盖了心血管及心血管相关领域最新最热的行业资讯及学科发展动向,也对之前发布过的研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8年09期)

褚欣玲[4](2016)在《球孢白僵菌脯氨酸脱氢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多蛋白桥联因子1介导菌体氧化耐受力的初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丝孢类害虫生物防治真菌,寄主范围极广,因而已被开发成多种制剂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本文主要研究了球孢白僵菌脯氨酸脱氢酶BbPDH在真菌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同时还对多蛋白桥联因子1(BbMBF1)调节的抗氧化路径进行了探究。球孢白僵菌BbPDH功能研究 首先,构建单基因敲除株和回补株,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表型实验和生化分析。绿色荧光蛋白和MitoTraker荧光染料共定位分析显示,BbPDH蛋白在细胞内是定位在线粒体上的。BbPDH调控球孢白僵菌生长发育和对热胁迫的应激响应。基因敲除后,除了△BbPDH2,其他的叁个敲除菌株在萨氏培养基S DAY和察氏培养基CZA板上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更换氮源后,这叁个敲除株还是表现出生长缺陷。当用NH4Cl作为氮源,TCA循环中α-酮戊二酸、琥珀酸、柠檬酸、苹果酸分别作为碳源时,ΔBbPDH1和△BbPDH4有恢复生长的趋势。而△BbPDH3的生长速率相对野生株来说还是下降的。热激后,野生株、△BbPDH2和△BbP1 )H3菌株的生长速率分别下降了11.17%、11.83%和19.61%。但是△BbPDH1和△BbPDH4对热胁迫更为敏感。分生孢子产量测定结果显示△BbPDH2和△BbPDH3的分生孢子产量与野生株相比并无显着差异,但△BbPDH1和△BbPDH4由于生长速率变慢,产孢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BbPDH1、ΔBbPDH2和△BbPDH3的芽孢产量和野生株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而ΔBbPDH4芽孢产量下降明显。除ΔBbPDH2 菌株芽孢大小没有明显改变,另外叁个敲除株的芽生孢子均比野生株大。在萌发板上,各敲除株分生孢子活力均没受到明显影响。但在水琼脂糖板上,ΔBbPDH1和△BbPDH4的孢子萌发率相对野生株显着下降,△BbPDH3次之,ΔBbPDH2孢子萌发率与野生株相近。在对大蜡螟幼虫的生测实验中,除△BbPDH2,其他叁个基因敲除株的毒力均呈显着下降。由此可见,球孢白僵菌四个BbPDH基因在菌株生长,耐热及致病力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BbMBFl对球孢白僵菌抗氧化路径的调控多蛋白桥联因子1(BbMBF1),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转录辅因子,在真核生物发育和抗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已经证实,ΔBbMBF1在甲萘醌胁迫下生长速率变缓,RT-PCR分析在氧化胁迫条件下野生株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升高。为了进一步探索BbMBF1 在甲萘醌胁迫下调节的下游靶标基因,我们比较了野生株和ΔBbMBF1的转录组。分析显示,BbMBF1调节的氧化响应基因在功能类上主要富集在代谢,细胞营救和运输方面。更重要的是,生物信息分析预测了一个假定的基序,主要分布在与代谢和解毒相关的基因的启动子上。为了获得与BbMBF1p特异性结合的转录因子,我们以提取的细胞核蛋白为样品,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洗脱下来的蛋白通过质谱分析,找到了转录因子BbAP-1。通过构建基因敲除菌株,发现与野生株相比,敲除株在甲萘醌胁迫下生长同样受到抑制。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的BbMBF1通过介导调节代谢和解毒路径的潜在转录因子响应氧化胁迫,为分子手段改造昆虫病原真菌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09)

陶诗秀[5](2015)在《老人比年轻成人需要更多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步入中年后,身体组成会有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身体总蛋白质的量减少。其中骨骼肌肉的减少是最为显着的变化,但也有其他生理蛋白质如器官组织、血液成分、免疫组织,以及体内总钾量和水分的减少。蛋白质组织占全身蛋白质转换的30%,70岁时该速率会下降到20%或更少。肌肉每天都不断地进行分解和合成,两餐之间尤其是饥饿状态时,肌肉分解率较高,反之进餐(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5年21期)

褚欣玲,冯明光,应盛华[6](2015)在《应用RNA测序技术分析球孢白僵菌多蛋白桥联因子参与氧化胁迫反应的潜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耐受力是决定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环境适应性和毒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蛋白桥联因子1(MBF1)是进化上保守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真核生物的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多蛋白桥联因子1(BbMBF1)参与真菌对氧化胁迫的响应。为了获取在氧化胁迫条件下BbMBF1所调控的下游基因,利用RNA-seq技术比较分析了野生菌株和敲除菌株DBbMBF1的转录组。比较转录组分析表明BbMBF1所调控的氧化胁迫响应基因显着地富集在代谢、细胞救援(cell rescue)和运输等过程。此外,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依赖于BbMBF1表达的基因启动子区含有保守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而这些推测的转录因子均与细胞的代谢有关。同时,在DBbMBF1菌株中下调基因中,这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主要分布在与代谢和细胞解毒有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由此推断,DBbMBF1参与真菌应对氧化胁迫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介导调控代谢和细胞解毒基因的转录因子。这些结果不仅为探寻昆虫病原真菌应对氧化胁迫的新机制奠定基础,而且为提高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潜力提供新的线索和功能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20)

林承杰[7](2014)在《巨大肝癌术后近期转移复发多因素、多蛋白数学预测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巨大肝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组和近期未复发转移组中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两组间肝癌组织中差异蛋白的表达,建立巨大肝癌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0.01—2013.1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70例巨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组和6个月内未复发转移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概率预测数学模型。2.构建含有肝癌组织、癌旁以及正常肝组织的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AMACR、APOA2、IQGAP2、OPA1、S100A12、S100A66种蛋白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蛋白表达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巨大肝癌术后近期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各指标的生存曲线图,建立巨大肝细胞癌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数学预测模型。结果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包膜、镜下癌栓、IQGAP-2、OPA-1、S100A12、S100A6是巨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年龄、肿瘤包膜、IQGAP2、S100A6是巨大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6个月内复发转移概率的预测方程为Y=-13.936+2.213×年龄-2.878×肿瘤包膜+2.743×IQGAP+1.738×S100A6。2.对6种蛋白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IQGAP-2表达与肿瘤包膜有关(P=0.039);AMACR表达与肉眼癌栓有关(P=0.032)。3.OPA-1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生存率相关(P=0.003);高表达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比低表达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高13个月。结论1.年龄、肿瘤包膜、IQGAP-2、S100A6蛋白可能是评估巨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依据之一;巨大肝癌患者6个月内复发转移的预测方程为Y=-13.936+2.213×年龄-2.878×肿瘤包膜+2.743×IQGAP+1.738×S100A6。2.OPA1蛋白表达与巨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高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低表达的生存时间长;有望作为预测巨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4-06-01)

王先明[8](2012)在《肝癌根治术后肺转移多蛋白、多因素数学预测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肝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组、未肺转移组中复发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10项临床指标,筛选与肺转移相关的蛋白、临床指标,并探讨建立肝癌根治术后肺转移数学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根治性切除279例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14例正常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其中术后发生肺转移36例,未肺转移243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突变型基因)、nm23、P27、uPA、HIF-1α、MMP-9、VEGF、β-catenin、E-cadherin、CK19、Survivin、TGFβ1、PCNA、CXCR7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这279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以10项相关的临床病理指标及14个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相关影响因素及蛋白,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及数学建模,建立术后肺转移的预测模型。结果:1.术后肺转移发生率为12.9%(36/279)。2.手工构建的组织芯片具有很好的质量,免疫组化平均脱点率为3.90%,平均有效率为100.00%。3.Survivin、CXCR7、PCNA、CK19、UPA、p53、MMP-9、VEGF、HIF-1α、β-catenin、E-cadherin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nm23、TGFβ1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癌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肺转移组和未肺转移组中Survivin、PCNA、CK19、UPA、p53、MMP-9、VEGF、HIF-1α、β-catenin、E-cadherin、p27、nm23、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7蛋白在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因素分析提示肺转移组和未肺转移组在CXCR7、性别、肿瘤大小、术前AFP、脉管癌栓方面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判断因素为CXCR7和肿瘤大小。结论:1.CXCR7、性别、肿瘤大小、术前AFP、脉管癌栓是肝癌术后肺转移的危险因素。CXCR7、肿瘤大小是肝癌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肝癌术后早肺转移的依据之一。2.建立的肝癌术后肺转移多蛋白、多因素数学预测模型可初步形成个体化预测体系,初步筛选出肝癌肺转移的高危人群,从而进行早期针对性个体化抗肺转移治疗。(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2-06-01)

唐平华,陈国平,潘宇,张彦杰,张彬[9](2012)在《番茄多蛋白桥梁因子基因LeMBF1的克隆及抗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从番茄中克隆了多蛋白桥梁因子基因LeMBF1,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42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9个氨基酸,具有MBF1保守结构域.LeMBF1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StMBF1、烟草NtMBF1和葡萄VvMBF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是99.3%、91.4%和84.2%.为了研究番茄多蛋白桥梁因子LeMBF1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以LeMBF1超表达转基因番茄和野生型番茄为材料,对其进行接种病原细菌Pst.DC3000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的生物胁迫实验.抗菌表型分析发现,LeMBF1超表达转基因番茄叶片上的菌斑数明显少于对照植株;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LeMBF1超表达番茄植株中防卫基因PR1、PR6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由此可见,LeMBF1可能通过激活部分PRs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丁晓萍[10](2009)在《多蛋白复合物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独存在的蛋白质并不能执行功能,而需要通过同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实现。现已发表了一些物种中蛋白一蛋白相互作用谱图。这些谱图揭示了广泛存在的多蛋白复合物以及这些复合物之间的联系。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高等物种的复杂性并不是由更多数量的基因来调(本文来源于《生物产业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多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膜蛋白或分泌蛋白作为疾病的临床检测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对其表达水平的准确、快速、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基于荧光或电化学的免疫测定方法,一定程度满足了高灵敏度及分析通量要求,但却存在谱带重迭、背景干扰严重、标记探针数量有限等瓶颈,限制其在少量样品中多目标同时检测中的应用。质谱具有高灵敏、高质量分辨率、定量准确等优势,目前,蛋白标志物的质谱检测主要包括直接测定以及基于元素标签和ICP-MS的质谱免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刘轩慧,王倩,骆宏亮,安硕,郭林月.初步探索NICU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测定值与多蛋白水平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

[2].徐姝婷,马雯,白玉,刘虎威.超灵敏敞开式质谱免疫分析用于血清及细胞表面的多蛋白同时检测[J].质谱学报.2019

[3]..“少碳水、多蛋白和多脂肪”,PURE研究带来健康饮食新模式[J].现代医院.2018

[4].褚欣玲.球孢白僵菌脯氨酸脱氢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多蛋白桥联因子1介导菌体氧化耐受力的初步机制[D].浙江大学.2016

[5].陶诗秀.老人比年轻成人需要更多蛋白[J].现代养生.2015

[6].褚欣玲,冯明光,应盛华.应用RNA测序技术分析球孢白僵菌多蛋白桥联因子参与氧化胁迫反应的潜在机制[C].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7].林承杰.巨大肝癌术后近期转移复发多因素、多蛋白数学预测模型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

[8].王先明.肝癌根治术后肺转移多蛋白、多因素数学预测模型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

[9].唐平华,陈国平,潘宇,张彦杰,张彬.番茄多蛋白桥梁因子基因LeMBF1的克隆及抗病性分析[J].生命科学研究.2012

[10].丁晓萍.多蛋白复合物的分离[J].生物产业技术.2009

标签:;  ;  ;  ;  

多蛋白论文-刘轩慧,王倩,骆宏亮,安硕,郭林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