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驱替特征论文-梁斌,王喜梅,曾济楚,王权国,魏玉红

微观驱替特征论文-梁斌,王喜梅,曾济楚,王权国,魏玉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驱替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次采油,CT扫描,孔隙结构,驱油效率

微观驱替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梁斌,王喜梅,曾济楚,王权国,魏玉红[1](2019)在《CT扫描技术在岩心微观驱油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港西油田油气储量采出程度的增高,叁次采油技术已逐渐推广应用。在叁次开发方案研究中,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渗流规律以及驱油效率实验至关重要。应用高精度CT扫描仪录取岩心资料,结合软件CTan、CTvox以及CTvol分析,通过岩心微观剩余油的识别、计算及叁维建模,有效地对岩心不同驱替方式下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描述,分别得到了岩心切片含油率变化对比、岩心驱替方向上微观剩余油变化表征以及叁维微观剩余油形态变化表征,为合理高效的开发方案制定提供客观理论依据,对叁次采油方案的合理实施及渗流场的调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录井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韩进,孙卫,白云云,吴彦君[2](2018)在《基于自主研发微观驱油实验装置下低渗透储层水驱油渗流特征研究——以姬塬油田长6_1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渗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性,且渗透特征复杂多变,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和自主研发微观驱油驱替联测实验装置,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研究工作,并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孔径分析仪及渗透率测试仪)、恒速压汞、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及其渗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孔隙结构类型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之间内在联系,探讨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等3类,不同孔隙类型驱油效率不同,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溶蚀孔为主时,水驱油实验中主要渗流路径为均匀驱替、网状驱替,驱油效率较高达到66.8%;储层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时,水驱油实验中主要渗流路径为指状驱替,驱油效率相对较低,是37.15%;残余油类型分别为绕流残余油、角隅残余油、油膜及卡断残余油,80%以上残余油以绕流、膜状形态存在,角隅状、孤立状形态分布较少;亲水性储层与亲油性储层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且亲水储层驱替效果好于亲油储层,亲水性储层驱油效率较亲油性储层高出15.94%;注水倍数增大,驱油效率增高,储层注水强度达到3PV后对驱替效率影响变弱。综合分析表明,厘清储层水驱油渗流特征及其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可为油藏的"甜点"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宁玉萍,王峻峰,罗东红,张伟,戴宗[3](2017)在《流花油田礁灰岩储层微观性质及驱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碎屑岩储层相比,礁灰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且具有油湿性,其水驱油机理主控因素尚不明确。采用"岩芯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润湿性"等静态资料与"微观驱替及岩芯驱替实验"等动态测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静态数据动态化"的渗流机理研究新方法,明确了礁灰岩储层的微观性质与流体驱替特征的关系以及不同孔隙结构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流花礁灰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分为4类,其中,Ⅰ、Ⅱ、Ⅲ类为有利储层,具有低排驱压力、低退汞效率及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储层渗流能力与储层类型关系密切,主控因素有储层类型、孔喉半径比和润湿性3个关键因素。水驱前后的油水分布特点及不同岩芯驱替动态与驱替效果受储层微观性质控制并有直接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付晓燕,罗静兰,杨勇,夏勇辉,冯渊[4](2015)在《致密砂岩气藏气水驱替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苏南上古生界盒8、山1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致密砂岩气藏气水两相驱替微观渗流特征,以苏南地区上古生界盒8、山1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真实砂岩薄片模型和微观可视化技术,实验模拟了气水两相驱替过程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及残余水、气的分布规律。根据样品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程度及实验结果将驱替类型分为3类,Ⅰ类为网状-均匀活塞式驱替,非均质性弱,启动压力低,驱替效率高,为优势储层;Ⅲ类指状非活塞式驱替,为差储层,孔喉半径大小差异在5~10μm内,容易形成指状驱替;Ⅱ类为指状-网状非活塞式驱替,介于Ⅰ类和Ⅲ类之间。苏南地区储层以Ⅲ类和Ⅱ类为主,对于此类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合理控制采气速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赵曾浩,王业飞,丁名臣,邢建凯,韩盼[5](2015)在《粘弹性颗粒微观驱油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研究了粘弹性颗粒(B-PPG)在微观孔隙中提高波及系数的能力以及对不同类型残余油的驱替特征。开展了不同组合方式条件下的B-PPG、聚合物(HPAM)和表面活性剂(SDBS)驱油实验,对比了B-PPG与其他两种体系驱油特征差异。结果表明,B-PPG能够显着扩大驱油剂波及体积,对簇状和孤岛状残余油具有良好的驱替效果,而对盲端残余油驱替作用较弱。与HPAM相比,B-PPG溶液虽然粘度较低,但是其可以通过在孔喉中的不断运移和机械封堵使液流转向,具有更大的波及系数。与SDBS相比,B-PPG同样具有更大的波及系数,但是洗油能力弱于前者。(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六分会)》期刊2015-07-17)

王明,杜利,聂法健,韩宏彦,龙运前[6](2014)在《高温高压CO_2/水交替微观驱油机制及运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的油藏环境,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可视化模拟系统,在60℃、18 MPa下进行CO2/水交替驱油实验,以便更直观、清楚地观察水、二氧化碳气体及CO2/水交替驱的驱油现象。通过观察水、二氧化碳气体和CO2/水交替驱油过程中多相流体的渗流过程及残余油分布状况,详细地描述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各阶段模型内残余油比例。结果表明,CO2/水交替驱油既克服了水驱替过程中的绕流现象,也降低了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气沿渗透性好的孔道、区窜进问题,使水、气驱替优势互补。CO2/水交替驱与二氧化碳驱相比提高采收率12.31%。从而为CO2/水交替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4年36期)

尹洪军,王美楠,钟会影,谢毅[7](2013)在《水湿储层水驱油微观驱替特征的网络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逾渗理论,基于计算机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水湿储层叁维网络模型.模型的孔隙喉道半径采用截断式威布尔分布随机产生,通过与实际岩心相渗曲线的拟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了形状因子、孔隙度、导流率等参数,为模拟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应用建立的网络模型,模拟了饱和油和水驱油两个驱替过程,分析了孔隙特性参数对相对渗透率及驱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喉比的降低、配位数的增加、形状因子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水相渗透率降低,油相渗透率升高,残余油饱和度降低,驱替效率增大.与其他理想模型相比,模型可以更真实地研究油水两相流动特征.(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3年19期)

高辉,孙卫,路勇,田育红,任国富[8](2011)在《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油水微观渗流通道与驱替特征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2个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模拟注水开发过程,对水驱油过程中油水微观渗流通道类型和驱替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表征。实验过程中共观察到粒间孔、溶蚀孔、粒间孔—溶蚀孔、微裂缝、微裂缝—孔隙和微孔6种主要的油水渗流通道,其差异性与沉积微相、孔隙和喉道的分选、连通情况及粘土矿物的胶结程度有关。实验模型的驱替类型主要为均匀驱替、蛇状驱替、树枝状驱替和网状驱替4种,水驱油过程中油水渗流阻力大,水驱油动用程度差,残余油类型以油膜、卡断及绕流残余油为主。油水微观渗流通道的随机选择性和复杂性是造成驱替特征和驱替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1年01期)

鲁国明[9](2010)在《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砂砾岩微观水驱油驱替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胜利油区砂砾岩油藏储层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双峰态曲线作为表征喉道半径的分布,结合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如孔喉比、配位数、形状因子等),建立反映砂砾岩岩石孔隙空间的叁维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油水两相流模拟计算结果可知,与实测相渗曲线吻合较好,可用来计算油藏驱油效率和预测开发动态,尤其是对于新发现尚未进行取心实验的区块,开展砂砾岩叁维孔隙网络模型计算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0年01期)

何冬月[10](2009)在《高浓度聚合物微观驱油特征及流变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驱油技术是国内各大油田进行叁次采油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微观驱油机理,通过不同浓度条件下微观模型驱油实验,验证聚合物在高浓度条件下提高采收率的程度。通过对不同浓度聚合物以及粘度相当的甘油、黄原胶进行流变性能测试,研究高浓度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以及高浓聚合物的流变效应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1)微观驱油特征描述对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微观模型驱油过程进行了多状态二维图象、叁维图象CT扫描;对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分别进行了非均质平板模型驱油的多状态二维图象DR扫描,并进行相关的图象处理;同一模型下不同浓度溶液分段塞注入,各驱替状态下进行二维和叁维CT扫描。通过微观驱油实验的驱替过程和实验结果研究高浓度聚合物驱油作用机理。(2)聚合物弹性和粘性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研究本文选取了胜利油田现场常用的几种聚合物,与甘油、黄原胶作为被研究对象,用流变仪研究了几种物质溶液的剪切稳态流变特性。对比在相同粘度下这叁种体系粘性与弹性的对应关系:选定粘弹性相对较好的聚合物开展驱油实验,研究在连续驱替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效果;研究纯粘性的甘油以及弹性较小而粘性较大的黄原胶在连续驱替条件下的驱油效果;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弹性和粘性各自在提高采收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3)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变特性研究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体相流变特征,研究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在不同浓度、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稳态剪切流变性;研究了不同种类聚合物动态粘弹性特征;得到聚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粘性模量、弹性模量、复合模量、相位角、复合粘度等体向流变特征参数。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界面流变特征。研究聚合物不同浓度下的界面复合粘弹模量、粘性模量、弹性模量、相位角、界面张力。不同聚合物浓度下的驰豫特征参数。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拉伸流变特征。研究聚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拉伸流变特性;对比不同种类聚合物在相同浓度条件的拉伸流变特性。(4)高浓聚合物粘弹效应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室内长细管模型中不同类型聚合物的沿程压力分布及采出液粘度变化进行监测,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采用单管岩心研究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模拟水驱后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果的影响;采用双管并联岩心试验,研究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以上研究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在驱油机理上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提高波及系数和改善流度比,因为聚合物溶液本身不是普通粘性流体,而是具有粘弹性的流体,尤其是对于高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来说,其流变特性对于提高最终采收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12-08)

微观驱替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低渗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性,且渗透特征复杂多变,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和自主研发微观驱油驱替联测实验装置,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研究工作,并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孔径分析仪及渗透率测试仪)、恒速压汞、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及其渗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孔隙结构类型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之间内在联系,探讨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等3类,不同孔隙类型驱油效率不同,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溶蚀孔为主时,水驱油实验中主要渗流路径为均匀驱替、网状驱替,驱油效率较高达到66.8%;储层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时,水驱油实验中主要渗流路径为指状驱替,驱油效率相对较低,是37.15%;残余油类型分别为绕流残余油、角隅残余油、油膜及卡断残余油,80%以上残余油以绕流、膜状形态存在,角隅状、孤立状形态分布较少;亲水性储层与亲油性储层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且亲水储层驱替效果好于亲油储层,亲水性储层驱油效率较亲油性储层高出15.94%;注水倍数增大,驱油效率增高,储层注水强度达到3PV后对驱替效率影响变弱。综合分析表明,厘清储层水驱油渗流特征及其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可为油藏的"甜点"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驱替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梁斌,王喜梅,曾济楚,王权国,魏玉红.CT扫描技术在岩心微观驱油特征分析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19

[2].韩进,孙卫,白云云,吴彦君.基于自主研发微观驱油实验装置下低渗透储层水驱油渗流特征研究——以姬塬油田长6_1储层为例[J].电子显微学报.2018

[3].宁玉萍,王峻峰,罗东红,张伟,戴宗.流花油田礁灰岩储层微观性质及驱替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付晓燕,罗静兰,杨勇,夏勇辉,冯渊.致密砂岩气藏气水驱替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苏南上古生界盒8、山1储层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

[5].赵曾浩,王业飞,丁名臣,邢建凯,韩盼.粘弹性颗粒微观驱油特征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六分会).2015

[6].王明,杜利,聂法健,韩宏彦,龙运前.高温高压CO_2/水交替微观驱油机制及运移特征[J].科技导报.2014

[7].尹洪军,王美楠,钟会影,谢毅.水湿储层水驱油微观驱替特征的网络模拟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

[8].高辉,孙卫,路勇,田育红,任国富.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油水微观渗流通道与驱替特征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

[9].鲁国明.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砂砾岩微观水驱油驱替特征[J].特种油气藏.2010

[10].何冬月.高浓度聚合物微观驱油特征及流变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

标签:;  ;  ;  ;  

微观驱替特征论文-梁斌,王喜梅,曾济楚,王权国,魏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