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吴梦瑶,向韵,赵洪庆,凌佳,刘检

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吴梦瑶,向韵,赵洪庆,凌佳,刘检

导读:本文包含了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膜片钳

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瑶,向韵,赵洪庆,凌佳,刘检[1](2018)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频率及幅度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7~19 d胚胎大鼠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抑郁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空白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阳性药组,培养10 d后加入皮质酮(50μmol/L)和/或高糖(15 mmol/L)建立细胞模型,给予药物血清干预18 h,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神经元mEPSC,比较各组神经元mEPSC频率和电流幅度。结果经N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培养7 d后神经元纯度达95%以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抑郁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均显着上升(P<0.01);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阳性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均显着下降(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降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李珊,胡喆,周燕,熊焕贵[2](2016)在《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3 nmol·L~(-1)MCP-1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其重要受体亚型NR2BR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观察MCP-1是否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易化兴奋性作用;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抗体染色的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轴突结构的完整性,研究在NMDAR、AMPAR、CCR2受体拮抗剂分别存在的情况下,MCP-1引发海马脑片神经元结构损害的差异,观察上述各种拮抗剂是否对MCP-1导致的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结果灌流液内加入MCP-1能明显增加EPSCs、EPSCAMPAR、EPSCNMDAR电流幅度(P<0.05),MCP-1能增加EPSCNR2BR的电流幅度,冲洗掉MCP-1后上述电流可恢复到接近给药前基础值,说明MCP-1对EPSCNR2BR的易化和促进作用是可逆的。在海马脑片上所做的MAP-2免疫组化染色的实验结果显示MCP-1对神经元轴突结构有损害作用,该作用可被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逆转。结论 MCP-1对大脑海马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NR2B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明显易化作用,神经元过度兴奋引发兴奋性神经毒性而导致神经损伤。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对MCP-1诱导的神经元轴突结构损伤起到明显保护作用,这些拮抗剂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为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6年07期)

李珊[3](2016)在《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其重要亚型NR2B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一)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3 nM MCP-1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NMDA受体及以NR2B为主要受体亚型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观察MCP-1是否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易化兴奋性作用;记录MCP-1对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的影响,探讨MCP-1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和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二)并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 (MAP-2)抗体染色的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结构的完整性,以研究在NMDA受体、AMPA受体、CCR2受体拮抗剂分别存在的情况下,MCP-1引发海马脑片神经元结构损害的差异,观察上述各种拮抗剂是否对MCP-1导致的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结果:(1)灌流液内加入MCP-1(2.3nM)能显着增加大鼠海马CA1区 EPSCs、EPSCAMpAR、EPSCNMDAR 的电流幅度(p<0.05); (2) MCP-1能增加EPSCNR2BR的电流幅度,冲洗掉MCP-1后上述电流可恢复到接近给药前基础值,且此电流可被NR2B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阻断,证实为NR2B受体介导电流,说明MCP-1对EPSCNR2BR的易化和促进作用是可逆的;(3)量子分析发现,MCP-1增加sEPSCs的发生频率但不影响其幅度的改变;(4)在海马脑片上所做的MAP-2免疫组化染色的实验结果显示MCP-1对神经元轴突结构有损害作用,该作用可被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逆转。结论:MCP-1对大脑海马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NR2B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显着易化作用,通过突触前机制来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神经元过度兴奋引发兴奋性神经毒性而导致神经损伤。NMDA、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对MCP-1诱导的神经元轴突结构损伤起到显着保护作用,这些拮抗剂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为寻找艾滋性认知功能障碍(HAND)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谷士军,辛奎波,薛秀梅,孙玲玉,李晓玲[4](2015)在《琥珀酸在大鼠海马CA1区对离子型Glu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琥珀酸对大鼠海马CA1区的离子型Glu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调节。方法:采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琥珀酸对大鼠海马CA1区的谷氨酸(Glu)能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 EPSCs)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 EPSCs)的调节作用。结果:琥珀酸能降低大鼠海马CA1区离子型Glu受体介导的s EPSCs和m EPSCs的电流幅度,而对其频率和半衰减时间均无影响。1μmol/L琥珀酸组s EPSCs和m EPSCs的电流幅度分别为(24.16±2.61)p A和(23.36±2.73)p 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结论:琥珀酸对突触前Glu释放无影响,但可显着降低EPSCs的电流幅度,琥珀酸可作为一种神经调质影响突触后兴奋性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5年19期)

赵岩[5](2015)在《听觉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不对称性》一文中研究指出1.纯音诱发的EPSC和IPSC在声强阈值水平的不对称性神经系统处理信息依赖于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构成神经环路的基础就是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听皮层的接受层(第3/4层)神经元主要接受听觉丘脑的信息投射[1][2][3]。听觉丘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投射是听皮层神经元进行信息处理和实现可塑性功能的重要基础[4][5][6]。神经元的兴奋性输入和抑制性输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影响皮层的大部分功能,例如信息的选择性和信息增益的调节。在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皮层的实验,已经证实单个神经元既接受兴奋性信息投射,也接受抑制性信息投射,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称为对称性。并且,在听皮层,运用在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单个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所形成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构成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几乎是完全一致的[7][8][9][10]。这说明兴奋性信息和抑制性信息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听觉神经元在反应感受野中表现出来的频率—强度关系反应了基本突触信息输入环路的特性,包含对纯音的频率—强度的选择性和纯音方向的选择机制。因为听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表现出几乎完全对称,抑制性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具有相同的调谐频率(frequency tuning)和反应频率范围,因此研究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输入的特征和规律,对于我们揭开感觉信息环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感觉皮层信息处理的第一站应该是感觉皮层的信息接受层。在听皮层接受听觉丘脑的信息投射的位置在第4层。听皮层神经元的信息接受层存在听觉丘脑—皮层之间的前馈环路(feedforward ciucuit),在环路中皮层兴奋性神经元既接受来自听觉丘脑的兴奋性投射,又接受由听觉丘脑支配的皮层抑制性神经元的投射。听皮层接受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投射都具有一定的频率—强度感受野。目前对于听皮层神经元接受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投射在最小声强水平是否呈现对称性还不清楚。我们采用在体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得到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对纯音的频率—强度感受野的反应,比较在最小声强阈值(MT)水平,EPSC和IPSC的对称性。在形成全细胞记录模式后,通过电压钳的方式钳制神经元的膜电位于—70mV,同时给与动物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刺激,记录EPSC在频率—强度扫描中的反应;钳制神经元的膜电位于OmV,记录IPSC在频率—强度扫描中的反应。我们的数据清楚的证明大部分听皮层的神经元在阈值水平的EPSC和IPSC不具有对称性。只有5%的神经元显示出对称的EPSC和IPSC,而95%的神经元不具有对称的EPSC和IPSC。其中,83.33%的神经元具有不同的iBF和eBF,66.66%的神经元的IPSC的声强阈值水平比EPSC的声强阈值水平高。在18个初级听皮层的神经元中,只有1个神经元在最小声强阈值水平具有对称的EPSC和IPSC,另外17个神经元在最小声强水平的EPSC和IPSC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大多数神经元的EPSC和IPSC在阈值水平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s)的不同。在这些神经元中,3个神经元的EPSC和IPSC具有相同的最佳反应频率(Best frequency,BF),另外15个神经元的EPSC和IPSC具有不同的最佳反应频率(图1-3)。同样的,这些初级听皮层的神经元中,具有相同EPSCMT(eMT)和IPSCMT(iMT)的神经元也比具有不同EPSCMT(eMT)和IPSCMT(iMT)的神经元少(6vs.12,图1-4下图)。在15个具有不同eBF和iBF的初级听皮层神经元中,iBF比eBF高的神经元有10个,eBF比iBF高的有5个。很明显,在具有不同eBF和iBF的AI神经元中,10个神经元的eBF和iBF差值达到3kHz,3个神经元的eBF和iBF差值达到或超过5kHz(图1-4)。比较eBF的平均值15.83 ± 4.08kHz和iBF平均值为 18.06 ±3.13 kHz,t =-2.701,p= 0.015,p<0.05,eBF 和 iBF 的差值的变化范围从0-7kHz(n=18)。与eBF和iBF的结果相似,12个AI神经元具有不对称的eMT和iMT。其中有11个神经元的iMT比eMT高,只有一个神经元的iMT比eMT低。8个神经元iMT比eMT高至少10dB(图1-4)。eMT的平均值为 35.56 ± 9.68 dB SPL 和 iMT 的平均值为 40.83 ± 9.28 dB SPL,t =-4.035,p = 0.001,<0.05(n = 18),eMT 和 iMT 的差值的变化范围为 0-15 dB(n= 18)。研究结果提示,初级听皮层的大多数神经元的EPSC和IPSC不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且部分神经元的eMT和iMT、eBF和iBF之间的差值很大。因此,当给与阈值水平的声强刺激时,单一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输入成份是不对称的。EPSC和IPSC在声强水平的关系有叁种可能性:EPSC和IPSC具有相同的最佳反应频率(Best Frequency,BF)和最小声强反应阈值(Minimal threshould,MT);EPSC 的 MT 高于 IPSC 的 MT;IPSC 的 MT 高于EPSC的MT。说明在声强反应阈值水平,EPSC和IPSC不具有稳定的对称关系。而且EPSC和IPSC的不稳定的对称关系可能是由听觉丘脑—皮层之间的前馈环路决定的。我们提出了一个听觉丘脑—皮层的更复杂的突触环路的前馈环路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听皮层兴奋性神经元接受来自听觉丘脑的单一最佳频率通道的信息输入,而听皮层的抑制性神经元则接受来自多个听觉丘脑的兴奋性最佳频率通道的信息输入。因此,听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IPSC的最佳反应频率和最小声强反应阈值会随着刺激水平的不同出现变化,最终导致IPSC的MT可能与EPSC的MT相同,或者高于EPSC的MT,或者低于EPSC的MT。IPSC的BF也有可能与EPSC相同或者不同。我们的模型并不排除由于突触长度的变化造成的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反应在阈值水平的不对称性。但是,在高于声强阈值水平条件下,听觉皮层的神经元表现出对称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输入,这种对称性对于皮层处理声音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它们可以使得突触后动作电位的发放呈现一致性[7]。在声强阈值水平,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的不对称可能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发放的可能性和发放时间出现较大的变异[11][12]。因此,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在声强阈值水平的EPSC和IPSC的不对称,对于理解感觉信息处理机制和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可塑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基因敲除M1受体的C-57小鼠的听觉皮层神经元EPSC和IPSC感受野的不对称性乙酰胆碱是大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调质。大脑中的乙酰胆碱主要来自于基底神经核的神经纤维的投射。乙酰胆碱对于很多皮层功能都具有调节作用,包括注意力、学习和记忆以及皮层对感觉信息的处理[13][14]。另外,阿尔茨海默症和皮层胆碱能神经的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15]。损毁皮层胆碱能神经纤维,可以降低动物的对外界刺激的检测、识别和定位的能力,并且损伤学习记忆和感觉信息的提取[16][17]。乙丑胆碱受体分为两种,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mAChRs,简称M型胆碱能受体),烟碱型受体(Nicotin receptors,nAChRs,简称N型胆碱能受体)。M型胆碱能受体有5种亚型,M1、M2、M3、M4和M5[18][19][20]。在成年动物的大脑,所有的M型胆碱能受体都有表达。成年动物中皮层中最多的M型胆碱能受体亚型是Ml受体[18][21],主要分布在皮层的表层和深层[22][23]。在发育过程中,在接近动物出生时,在哺乳动物皮层中有M型胆碱能受体和N型胆碱能受体的表达。然而,在皮层发育过程中,N型胆碱能受体的mRNA表达总是稳定的,而M型乙酿胆碱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是变化的,尤其在出生后的几个星期内,伴随突触的形成,mAChR的表达到了高峰,并且在很多器官中都有多种M型受体亚型的表达。已有研究报道,提示脑中表达最多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是M1、M2和M4。其中M1在皮层中表达最多。在小鼠出生后5天可以在脑中检测到M1蛋白,出生后第14天Ml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皮层第4层[22][23],而M2主要分布在第2/3层和第5层。这些证据提示在发育过程中,M1和M2亚型可能在皮层神经元的功能分化和功能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育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是当丘脑向皮层的信息投射形成后,由基底前脑发出的胆碱能投射也到达皮层[24][25]。而且,在皮层成熟和突触形成的活跃期,皮层的胆碱能活动也达到高峰[26][27]。这些证据都提示,胆碱能神经在皮层成熟和突触形成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形态学研究提示在发育早期剥夺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时,可以引起皮层结构出现异常[27],另外,己有实验证明M型乙酰胆碱受体中的Ml亚型对于神经元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M1基因敲除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在听皮层的第4层多极颗粒细胞的树突的长度要比对照组的树突短[28]。另外,虽然Ml型胆碱能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的第4层神经元的树突明显比正常组小鼠的树突短。在发育早期剥夺胆碱能输入的实验中也发现,乙酰胆碱通过Ml受体对于调节皮层神经元形态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在感觉系统中,听觉系统的功能是检测、识别、定位和行为有关的事情。这些功能是由感觉系统神经环路的突触功能来完成的,并且这些功能在动物成年以后可以通过学习进行强化[29]。乙酿胆碱对于听皮层的影响包括增加神经元的自发放率和纯音诱发的动作电位的发放率。已有实验证实乙酰胆碱(ACh)和M型胆碱能受体的激动剂具有类似的作用,它们都可以增强听觉神经元对声音刺激的反应[30]。乙酰胆碱可以增强66%的听觉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神经元的最小声强反应阈值,同时这种兴奋性的易化作用可以被阿托品(M型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阻断。提示乙酰胆碱通过M型胆碱能受体对听皮层的神经元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报道,M型胆碱能受体,对于幼年和成年动物皮层的可塑性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在听皮层加入M型胆碱能受体的拮抗剂阿托品或者东莨菪碱,可以减弱或者去除由电刺激和声音配对训练形成的,神经元对频率选择的可塑性[31][32][33][34][35]。皮层中加入Ml型胆碱能受体的拮抗剂,可以阻断乙酰胆碱参与的对听皮层的易化作用,或者是视皮层的经验依赖性的可塑性的形成[36][37]。这些证据都提示M1型胆碱能受体,在听皮层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作用。因为听皮层神经元对于纯音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是由突触后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输入整合决定的。根据前馈环路理论,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直接接受丘脑的兴奋性输入,也接受皮层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同样接受丘脑兴奋性投射)的抑制性输入。因此,影响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投射,会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信息整合,最终影响感觉系统兴奋性神经元的对感觉刺激的反应。大量实验证明,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的乙酰胆碱释放,对于初级听皮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M型受体发挥作用[38][39][40][41][36]。结合形态学的证据,第一,发育过程中M1型胆碱能受体的表达高峰出现在丘脑-皮层突触形成时;第二,M1型胆碱能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第4层神经元的树突明显比正常组小鼠的树突短。我们推测在发育过程中,M1型胆碱能受体通过对突触结构和功能的调节,完成对初级听皮层的神经元的感觉刺激反应的调控。我们在M1型胆碱能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的初级听皮层第3/4层,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记录模式,同时给与小鼠不同的频率—强度的纯音刺激,并钳制神经元的膜电位在—70mV,得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C)的感受野;当膜电位钳制在OmV,得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C)的感受野。观察发育早期,通过比较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的频率—强度感受野,推测M1型胆碱能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的听觉神经元的兴奋性输入和抑制性输入的影响,进而了解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在突触环路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比较乙酰胆碱M1型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听觉神经元的EPSC和IPSC的感受野的面积,发现EPSC和IPSC的感受野的重迭区域变小,感受野的面积的差异性增加。但是并没有改变EPSC的感受野面积大于IPSC感受野面积的现象。导致这种感受野面积的差异性增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IPSC的感受野的面积缩小,或者EPSC的感受野的面积增加;另外一种可能性是EPSC和IPSC感受野重迭部分的面积减小。根据神经元突触环路的前馈环路(feedforwardcircuit)理论,听觉丘脑的兴奋性神经元,在向听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发出兴奋性投射时,也同时投射到听皮层的抑制性神经元,而听皮层的抑制性神经元最后将信息投射回听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另外,听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除了接受来自听觉丘脑的和皮层之间的兴奋性信息投射,同时也接受来自皮层的抑制性神经元的投射。如果是IPSC的感受野的面积减小了,提示Ml型胆碱能受体基因敲除之后,使得听觉丘脑的兴奋性神经元和听皮层抑制性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减少了,抑制性信息的突触传递减少,最终听皮层神经元的IPSC的反应代表区域缩小。如果是EPSC的感受野面积增加了,可能是缺少M1型胆碱能受体,乙酰胆碱对皮层—皮层间的兴奋性突触联系的抑制作用减弱了,使得来自非CF区域的兴奋性投射增加,因此扩大了EPSC的感受野的面积。在保留MGBv和Al的听觉丘脑—皮层脑片上记录[42],发现M型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carbachol)可以抑制由皮层和皮层之间的神经纤维投射所产生的神经元的EPSP,但是对电刺激丘脑而产生的神经元的EPSP的影响不大[43]。也证明乙酰胆碱确实会调节皮层-皮层之间的兴奋性信息投射。如果是EPSC和IPSC感受野的重迭部分减少了,可能是因为前馈环路(feedforward circuit)中,听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接受的听觉丘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的一致性降低。Raju和同事提出在听皮层的感受野的形成过程中,中心区域(center)代表最佳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CF)的声音刺激信息,周边区域(edge)则代表非最佳频率(nonCF)的声音刺激信息,非最佳频率主要是指与CF形成1-3个倍频程的频率范围[44]。中心区域的CF和与CF较近的频率信息主要来自于内侧膝状体腹侧(MGBv)和听皮层之间的直接的神经纤维投射。生理学和解剖学实验都已经证明,具有相同CF的MGBv和A1的神经元之间,确实存在突触联系[45][46]。通过注射示踪剂证明在MGv和A1具有相同CF的神经元分布[47],配对电刺激A1和MGBv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突触联系的CF范围为1/3倍频程内。Raju和同事还提出A1神经元对非CF区域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皮层之间的信息通路调节。这个假设得到了几个实验室的实验数据证明。其中一个实验是在听觉皮层的Al区加入GABAA受体的激动剂毒蝇蕈醇(muscimol)发现,皮层和皮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被抑制了,但是不影响来自丘脑向皮层的信息传递。因此,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区分皮层CF和非CF的信息来源。因此,丘脑—皮层的信息输入决定皮层神经元CF区域的反应,而非CF区域的刺激主要来自皮层和皮层间的信息投射。乙酰胆碱具有增强感觉系统“信噪比”的作用[48][49],它可以扩大感受野范围,增加神经元对感觉刺激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在听皮层,乙酰胆碱通过作用于M型胆碱能受体,抑制非CF(nonCF)区的反应(通过调节同—层的水平输入),通过作用于N型胆碱能受体,加强CF区的反应(通过调节听觉丘脑—皮层的输入)。同时,乙酰胆碱还通过M型胆碱能受体增强突触后的兴奋性来加强CF区的反应。最终,乙酰胆碱通过M型和N型受体作用,使得神经元的感受野变宽,降低神经元对最佳频率(CF)纯音刺激的最小声强阈值(MT),并且增强神经元对变窄的反应区域内的纯音刺激反应[50]。在视觉皮层的实验证实了以上关于乙酰胆碱对于神经元感受野的调节作用[51]。结合Raju和同事的“center和edge”的感受野区分理论,在“中心(center)”的信息是来自听觉丘脑的,同时根据前馈环路(feedforward circuit)理论,听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直接接受来自听觉丘脑的兴奋性投射,和间接接受来自听觉丘脑通过皮层抑制性神经元的抑制性投射,那么EPSC和IPSC的重迭区域应该代表来自听觉丘脑的信息投射,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感受野。如果EPSC和IPSC的重迭面积减小,说明听觉丘脑向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的投射比例可能出现变化,导致同一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代表区域差别增加。提示在发育过程中,由于M1型胆碱能受体基因敲除,没有乙酰胆碱通过M型受体参与突触结构的调节,主要影响了来自听觉丘脑—皮层之间的信息投射的对称性。兴奋性信息和抑制性信息的一致性下降,一方面可能影响到听觉丘脑—皮层的前馈控制环路,使得原本为同一来源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投射出现差别。另外,也可能与皮层间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投射的作用有关。提示乙酰胆碱可能参与突触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神经环路中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的比例,最终影响神经元的EPSC和IPSC的感受野。我们还通过Q10和BW10分析EPSC和IPSC的感受野的频率选择性。Q10=BF/BW10,Q10值越大说明频率选择性越强,曲线底部越尖锐。发现WT组的EPSC的频率选择性比M1组的频率选择性好。我们还采用BW10(最小声强阈值上10dB SPL的频率反应宽度)来比较EPSC和IPSC的频率反应曲线的频率选择性。BW10值越小说明频率选择性越强,曲线底部越尖锐。在记录的15个M1组的神经元的EPSC的BW10均值为 12.6± 5.28kHz,IPSC的BW10 的均值为9.0 ± 3.74kHz,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n=15)。说明M1组EPSC的频率反应曲线的底部比IPSC的底部宽,EPSC的频率反应范围显着增加。提示听觉丘脑-皮层的兴奋性信息投射增加,导致EPSC的BW10变宽。另外,M1组的eBF和iBF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M1组eMT平均值为67.33 ± 9.98 dB SPL 和 iMT 的平均值为 72.0 ± 10.99 dB,p<0.05,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n=15)。提示M1受体基因敲除组的神经元的EPSC和IPSC的BF的一致性比较高。但是,IPSC的MT比EPSC的MT高。说明在发育过程中没有乙酰胆碱通过M型受体作用的神经元的EPSC和IPSC的最佳反应频率的对称性提高。采用神经元突触后电导(postsynaptic conductance)的潜伏期(latency)、峰值(peak value)、峰值出现的时间(peak time)、上升斜率(rising-slope)这4个指标来描述在最佳反应频率(BF)和最小声强阈值(MT)水平的抑制性突触后电导(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onductance,IPSC)和兴奋性突触后电导(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onductance,EPSC)的波形特征。IPSC 的潜伏期比EPSC 的潜伏期长 42.42 ± 7.02 ms vs.37.97 ± 4.36 ms,p<0.05,两者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IPSC和EPSC的上升斜率(rising-slope)分别为0.55 ± 0.28 nS/ms和0.30 ± 0.16 nS/ms(p<0.05),两者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15个神经元的IPSC的峰值(20.26 ± 11.97 nS)与EPSC的峰值(8.55 ± 5.15 nS)相比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 IPSC 的上升时间(peak time)37.95 ±36.89 ms 和EPSC的上升时间24.27 ±9.79 ms,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n =15。提示IPSC与EPSC相比具有更长的潜伏期,更快的上升斜率和更高的峰值。IPSC的潜伏期长,符合丘脑-皮层的前馈环路(feedforward circuit)理论,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同时接受丘脑的兴奋性输入和皮层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而皮层的抑制性输入,是由丘脑投射到皮层的抑制性神经元,再由抑制性神经元投射回皮层兴奋性神经元。因此抑制性输入投射到兴奋性神经元,所需的时间比兴奋性输入长,导致了 IPSC的潜伏期长。另外,也可能是因为抑制性神经元在输出之前,需要长时间进行信息整合。提示抑制性神经元接受的信息输入可能要比兴奋性神经元多。另外,IPSC的峰值高、上升斜率陡,说明抑制性信息输入比兴奋性输入效率高,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强的反应。综上所述,M1组神经元的EPSC和IPSC的反应感受野的差异增加,提示在发育过程中,乙酰胆碱通过M型胆碱能受体的调节作用,参与调节听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的形成。EPSC在高于最小声强阈值10dB水平的反应范围明显扩大,提示M型胆碱能受体参与听觉丘脑-皮层的兴奋性输入的突触功能的成熟,在发育过程中,缩小EPSC的反应范围,提高频率选择性。IPSC具有长潜伏期、高峰值、快的上升斜率,提示IPSC的突触效率高于EPSC,这些特征与WT组的IPSC的特性一致,提示M1型胆碱能受体对于皮层抑制性输入的调节作用有限。因此,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在发育早期M1型胆碱能受体缺失,主要影响听觉丘脑-皮层的兴奋性投射,改变皮层神经元接受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投射的比例,最终影响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3-27)

田亮[6](2014)在《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及离子通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物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EPSC)及离子通道的影响,探索全麻原理及中枢作用机制。方法:1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迅速断头后分离海马组织,运用低温切片机制作400gm厚度的海马脑切片40片,选择完整均匀的脑片20片(n=20),遂随机分为2组置于60μl脂肪乳剂(n=10)或10μmol/L依托咪酯乳剂(n=10)中培养40分钟,后置入膜片钳载物槽中,在Schaeffer侧支/联合纤维处给予单刺激(刺激强度0.1nA),间隔20s后改变膜钳制电位(-100mV~+40mV,变化幅度为20mV),再次给予单刺激,记录翻转电位,EPSC幅值与频率,采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记录技术全程记录单通道氯电流频谱。结果:保持膜钳制电位在-60mV时,脂肪乳剂组与依托咪酯组相比,氯离子翻转电位由-53mV左右降低为-60mV左右;全程中EPSC幅值、发生频率较脂肪乳剂组均降低(P<0.05);依托咪酯组单通道氯电流发生明显增强,通道开放程度增加(P<0.05)。结论:依托咪酯主要作用于突触后膜GABA受体,通过抑制EPSC的发生和程度达到抑制性突触传导的作用;降低膜翻转电位,使膜电位超极化;此过程中离子内流的程度增加,阴离子通道开放概率升高,这种膜内外环境的改变可能为氯离子的跨膜转运所造成。(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张海涛,贾栋,马劼,王兴勤,袁卫新[7](2014)在《吗啡短期戒断时大鼠伏核TRPV1受体对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调节功能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吗啡短期戒断后,TRPV1受体功能变化对大鼠伏核中等大小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吗啡组,每天分别接受10 mg·kg-1的盐酸吗啡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5 d。在自然戒断的d3制作伏核脑片,采用红外可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检测对照组和吗啡组大鼠的TRPV1受体功能变化对伏核中等大小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及幅度的影响。结果:(1)脑片灌流足量TRPV1受体激动剂capsaicin(CAP)后,对照组和吗啡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138.9±s 5.3(%)和176.3±s 8.8(%),两组差异显着(P<0.05);幅度分别为基线水平的的101.9±s 2.2(%)和103.9±s 2.3(%),无显着差异(P>0.05)。(2)吗啡组脑片依次灌流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CPZ)及激动剂CAP后,记录到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99.1±s 1.8(%)和101.2±s 0.9(%),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大鼠反复吗啡暴露短期戒断时伏核TRPV1受体功能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于婵娟,刘亚华,张哲哲,史春慧,蒋晖[8](2013)在《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成分(EPSC)的影响。方法 20张脑片分为2组:对照组(脂肪乳剂组,n=10)和实验组(10μmol·L-1依托咪酯组,n=10)。以脂肪乳剂或依托咪酯孵育海马脑片40 min,在Schaeffer侧支/联合纤维连续给予配对刺激,记录EPSC2/EPSC1值。给予单刺激,同时改变膜钳制电压,制作电流-电压(I-V)曲线。结果在膜钳制电压为-70 mV,2组EPSC2/EPSC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反转电位由-53 mV降为-60 mV,I-V曲线左移。结论本浓度的依托咪酯对突触前膜的影响较小,主要使构成EPSC的离子成分发生了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3年12期)

陈桃香,石俊枝[9](2013)在《皮质酮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激情况下接收大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入信号的延髓孤束核二级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变化特征。方法:通过神经示踪技术追踪大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入纤维在延髓孤束核的投射位点,从而对其二级神经元进行定位,利用脑片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电压钳方式记录高浓度(100nmol/L)皮质酮处理组与对照组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变化。结果:高浓度皮质酮处理后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振幅明显增高,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事件发生的频率,上升时间及衰减时间常数等参数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大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入信号的孤束核二级神经元受到高浓度皮质酮刺激后,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特征发生改变系突触后事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林杭,王伟文,吴渝宪,王俊,郁可[10](2013)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阿尔茨海默病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阿尔茨海默病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 2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AD模型组和对照组。海马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mEPSCs。观察2组mEPSCs频率、幅值、半衰期以及上升时间、曲线下面积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①mEPSCs频率:实验组(0.043±0.002)Hz,对照组(0.17±0.006)Hz,P<0.05。②mEPSCs幅值:实验组(7.458±0.381)pA,对照组(14.054±0.356)pA,减少46%,P<0.05。③mEPSCs半衰期:实验组(6.724±1.331)ms,对照组(13.289±2.325)ms,减少49%,P<0.05。④mEPSCs上升时间:实验组(4.382±1.032)ms,对照组(6.343±0.942)ms,减少31%,P<0.05。⑤mEPSCs曲线下面积:实验组(118.903±37.054)pAms,对照组(321.334±87.542)pAms,减少63%,P<0.05。结论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后能减少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产生,从而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降低了突触的兴奋性,进而降低了患者的记忆力,加速了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3年15期)

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3 nmol·L~(-1)MCP-1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其重要受体亚型NR2BR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观察MCP-1是否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易化兴奋性作用;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抗体染色的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轴突结构的完整性,研究在NMDAR、AMPAR、CCR2受体拮抗剂分别存在的情况下,MCP-1引发海马脑片神经元结构损害的差异,观察上述各种拮抗剂是否对MCP-1导致的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结果灌流液内加入MCP-1能明显增加EPSCs、EPSCAMPAR、EPSCNMDAR电流幅度(P<0.05),MCP-1能增加EPSCNR2BR的电流幅度,冲洗掉MCP-1后上述电流可恢复到接近给药前基础值,说明MCP-1对EPSCNR2BR的易化和促进作用是可逆的。在海马脑片上所做的MAP-2免疫组化染色的实验结果显示MCP-1对神经元轴突结构有损害作用,该作用可被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逆转。结论 MCP-1对大脑海马CA1区NMDA受体,尤其是NR2B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有明显易化作用,神经元过度兴奋引发兴奋性神经毒性而导致神经损伤。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或CCR2受体拮抗剂对MCP-1诱导的神经元轴突结构损伤起到明显保护作用,这些拮抗剂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为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参考文献

[1].吴梦瑶,向韵,赵洪庆,凌佳,刘检.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

[2].李珊,胡喆,周燕,熊焕贵.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

[3].李珊.趋化因子MCP-1对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作用及机制[D].广西医科大学.2016

[4].谷士军,辛奎波,薛秀梅,孙玲玉,李晓玲.琥珀酸在大鼠海马CA1区对离子型Glu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调节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

[5].赵岩.听觉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不对称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5

[6].田亮.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及离子通道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4

[7].张海涛,贾栋,马劼,王兴勤,袁卫新.吗啡短期戒断时大鼠伏核TRPV1受体对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调节功能的变化[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4

[8].于婵娟,刘亚华,张哲哲,史春慧,蒋晖.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成分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

[9].陈桃香,石俊枝.皮质酮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10].林杭,王伟文,吴渝宪,王俊,郁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阿尔茨海默病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标签:;  ;  ;  ;  

兴奋性突触后微电流论文-吴梦瑶,向韵,赵洪庆,凌佳,刘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