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

元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玉溪653300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7年本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艾滋病孕产妇临床护理方式,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变化。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SAS评分为(3.2±1.2)分,SDS评分为(2.6±1.1)分;对照组孕产妇SAS评分为(5.5±1.2)分,SDS评分为(6.6±1.2)分,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艾滋病孕产妇建立分娩信心,很大程度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该护理方式可以在艾滋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艾滋病孕产妇;焦虑与抑郁情绪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渠道进行传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来说,患上艾滋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1]。艾滋病孕产妇是孕产妇当中的特殊群体,相对而言,他们的心理压力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十分严重的,非常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这将对孕产妇本身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对于艾滋病孕产妇的护理,心理护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明确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我院对2014年至2017年收治的30例艾滋病孕产妇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至2017年本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艾滋病孕产妇临床护理方式,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大35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0.6±1.4)岁,患者孕程23.5~36周,平均孕周(31.4±1.3)周;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大36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0.5±1.2)岁,患者孕程24~38周,平均孕周(31.6±1.4)周。所有患者均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2]中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次分组护理方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艾滋病孕产妇临床护理方式,主要内容有: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检查;艾滋病知识宣传;病区隔离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主要内容有:

心理护理方案制定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沟通和交流,详细的了解了孕产妇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情感状态、艾滋病感染原因等内容,从所了解到的情况中,分析出了影响患者情绪的一些重大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

建立医患关系

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主动的引导孕产妇进行各项检查和诊疗,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不刻意回避患者、不表现出畏惧和疏远动作,让孕产妇感觉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心理疏导

针对大部分担忧胎儿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科室组织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宣传,由科室护士长带领1~2名护士在每个病房进行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针对害怕家庭和情感关系受到影响的患者,心理疏导小组也组织了专门的情感护理,教授患者用理性思维去战胜非理性思维,通过开展多彩的活动,转移患者的情感和精神注意力,例如插花、听音乐、观影、为未出生孩子织小衣服等等。

家里沟通

护理小组与孕产妇家属得了联系,并向孕产妇家属讲解了亲情关怀对于孕产妇的重要性,争取获得孕产妇家属的合作,帮助消除家属对艾滋病的恐惧,同时也成功让家属定期来院探望孕产妇,给予孕产妇更多的情感支持和亲情关怀。

1.3评价治疗

采用SAS与SDS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焦虑与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讨论

由于医疗宣传工作不到位,现代人对艾滋病的了解非常少,大多数人认为艾滋病患者是不可接触的,否则就会被传染,并且他们大都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认为艾滋病患者存在道德问题[3]。事实上,艾滋病只会通过性、母婴和血液进行传播,健康人是可以和艾滋病患者一起生活、用餐的。

社会认识的不足给艾滋病孕产妇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其他人,孕产妇自身对艾滋病的认识也非常缺乏,加之没有足够的家庭关怀,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4]。所以,在艾滋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需要加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每个孕产妇的不同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式。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也充分的实证了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艾滋病孕产妇建立分娩信心,很大程度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该护理方式可以在艾滋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万彬,曹燕,金燕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4):516-519.

[2]曹晓青.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6,24(6):1-2.

[3]阿里亚·阿不都肉苏,努尔斯曼·木合塔尔.艾滋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J].饮食保健,2017,4(1):210-211.

[4]王艳荣.妊娠合并艾滋病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心理护理及职业防护[J].中外健康文摘,2013,(27):362-362,363.

标签:;  ;  ;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