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交换论文-马金川,杨正健,程豹,唐咏春,官卓宇

水体交换论文-马金川,杨正健,程豹,唐咏春,官卓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体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糯扎渡水库,小黑江库湾,叁峡水库,香溪河库湾

水体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川,杨正健,程豹,唐咏春,官卓宇[1](2019)在《不同水库干支流水体交换差异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8年3月19日小黑江库湾及糯扎渡水库干流水流、水温、浊度、电导率等监测数据,分析了糯扎渡水库小黑江库湾水动力特征及其成因,并与叁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糯扎渡水库干流水体从库湾表层和底层同时倒灌进入库湾,小黑江上游来流从库湾中层流向库湾下游;干支流水温差异决定了小黑江库湾分层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上游来流与库湾的水温差异是导致小黑江库湾上游来流和香溪河库湾上游来流以不同形式流出库湾的主要原因;干流水体水温分层结构的差异是导致糯扎渡水库干支流和叁峡水库干支流水体倒灌形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杨莉玲,王琳,杨芳,杨留柱[2](2019)在《口外岸线变化对茅尾海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以来,钦州湾口外围填海规模近3000 hm~2,岸线变化十分显着,对其上游茅尾海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钦州湾—茅尾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从潮流特征、纳潮量、水体交换周期等方面探讨了2005~2015年间钦州湾岸线变化对茅尾海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的影响,其中,水体交换周期以总负荷的半交换时间表征,避免了单点浓度半交换时间表达中采样点位置不同导致的偏差,以及平均浓度表达中不同时刻水体体积差异带来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口外岸线变化使钦州湾湾口进一步缩窄,纳潮容积减小,茅尾海潮流流速和潮差减小,潮量减小1.30%~1.53%,半交换周期增加51 h,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能力均有所减弱。(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朱金和[3](2019)在《基于Sobek软件的水体交换计算分析及后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Sobek软件的水动力水质模块对横琴中心沟水系非稳态浓度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FORTRAN语言程序实现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并对AutoCAD进行了二次开发,执行效率较高,将一维计算结果转换成直观的平面分布图和动画,形象生动,较好的展示了数模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水动力控导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陈妍宇,宋德海,鲍献文,严聿晗[4](2019)在《胶州湾跨海大桥对海湾水体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海大桥的建设有利于环湾经济的发展,但桥墩入水不可避免地会对海湾内水动力和水交换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胶州湾为例,利用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洋模型,建立了能够描绘胶州湾跨海大桥入海桥墩的高精度网格,构造了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叁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胶州湾建桥前后的潮(余)流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污染物示踪对比了胶州湾内污染物在建桥前后的对流扩散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大桥的建设对胶州湾南部大部分区域的影响较小,包括潮(余)流、水交换等方面;但对大桥北侧以及南侧靠近大桥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有显着影响。大桥北侧潮致余流整体减小约2cm/s,靠近桥南侧的余流则由向北转为沿桥向东流动。由于大桥的影响,污染物在大桥北侧堆积,重点集中于桥北的红岛以西(Ⅰ区)沿岸区域以及红岛以东(Ⅱ区)大部分区域。其中,Ⅰ区建桥后的半交换时间增加了2.00d,Ⅱ区增加了2.04d。在减缓污染物扩散速率的同时,大桥也同样阻碍了径流输出的淡水向胶州湾南部的输运,使得桥北水体的盐度降低,有可能是造成近年来胶州湾冬季冰情加剧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4期)

匡翠萍,董智超,顾杰,李文斌[5](2019)在《岬湾海岸海滩养护工程对水体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岬湾海岸内岬头后侧水动力条件较弱容易造成水体生态环境退化,水环境改善可归结为控制污染物,而水体交换能力的强弱反映了水体自净能力.采用MIKE 21软件建立潮流和保守物质输运模型对人工岬湾内部进行分区研究,引入时间尺度指标定量分析水体交换对海滩养护的响应.由于海滩养护工程中沙坝与水流走向保持基本平行,沙坝修建后使得岬头后侧环流减弱,沙坝坝顶处流速增加,两沙坝间通道流速减小.滩肩前方海域流速减小,两沙坝后侧的流速减少更多.人工岬头与沙坝之间形成潮汐通道使得靠近岬头处流速有所增加,工程后滞留时间缩短;其中岬湾内近岬头的2个子区域滞留时间减少量较多,岬湾内中部区域滞留时间变化不明显.波浪和风场均会促进水体交换,但由于波浪受到风场影响,波浪和风场共同作用下滞留时间并不为单独条件的线性迭加关系.(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江正明,周鹏,李冬梅,彭安国,赵力[6](2019)在《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及其在水体放射性Cs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交换法速度快、能与检测仪器联用,已逐渐成为水体中放射性Cs的主要富集方法。由于单一的离子交换材料无法兼顾抗辐照性、强选择性和高吸附速率等性能,因此研发兼顾各种性能的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将成为提高水体中放射性Cs富集效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在水体放射性Cs富集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应用,分析了各类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提出了溶胶-凝胶、多孔支撑体和有机物黏接等改进方法。这为制备更高效的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和提高放射性Cs检测的效率提供了参考,也为离子交换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齐天赐,肖启涛,苗雨青,段洪涛[7](2019)在《巢湖水体二氧化碳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水-气交换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巢湖水体二氧化碳浓度(c CO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7年2、4、8和11月分别采集巢湖表层水样,测定水样的理化、生物学参数以及c CO2,并以此计算其水-气界面交换通量.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水体c CO2的变化范围为13.31~55.47μmol/L,年平均值为26.27μmol/L,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暖季(夏季)低、冷季(春、秋和冬季)高的规律.巢湖表层水体c CO2与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着负相关,说明有机质分解和光合作用在巢湖CO2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中占重要作用;同时,南淝河等入湖河流污染严重,输入大量有机和无机碳,对西巢湖水体CO2贡献较大.总体上,巢湖CO2排放量相对较低,巢湖部分区域在冷季(2、11月)表现为CO2的汇.本研究对于明晰富营养化湖泊CO2排放特征以及准确估算全球内陆湖泊碳通量等都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党晚婷[8](2019)在《不同形态湖湾风生流平面二维数值模拟及水体交换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既是人类与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湖泊水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针对湖泊水环境系统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采取了截污治污、自然修复、以及河湖连通水质调控等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水环境治理措施在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湖泊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污染最严重、修复最困难的湖湾区域,依然存在着治标不治本、水质调控效果较差的困难。自然条件下,风驱动下的风生环流是湖流最主要的水流形态,探索不同形态湖湾的风生流流场及水体交换能力的规律是提升湖湾生态修复技术的关键,对保障当地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探明水动力与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湾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湖湾的形态差异较大,本文基于Google earth调研了湖湾地理特征资料,筛选了表征湖湾地理特征的重要指标,即面积、形态系数和开敞度,依据指标对湖湾进行分类,界定类别界限,并推导了将真实湖湾概念化为矩形湖湾的公式。(2)利用湖湾二维水质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形态湖湾的二维流场与示踪剂浓度场,以湖湾平均流速、水体交换率等为指标,系统研究了湖湾自然属性对湖湾湖流及湖湾水体交换能力的响应规律。(3)研究了不同风向作用下湖湾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风速与湖湾平均流速、水体交换率间的定量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匡翠萍,俞露露,顾杰,董智超,宋竑霖[9](2019)在《人工岛对金梦海湾水体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金梦海湾人工岛的不同布局对周围海域水动力及水体交换的影响,基于MIKE软件建立叁维和二维潮流模型以及保守物质输运模型,运用欧拉法计算水体滞留时间,从整体和分区二个方面分析人工岛对水体交换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海螺岛工程起到分流?导流的作用,提升了金梦海湾的水体交换能力,水体交换率提升10.17%;海螺岛和进岛路的联合作用,使金梦海湾形成一个水体交换能力较差的半封闭式水域,水体交换率下降7.73%;在建设人工岛时保留潮汐通道有助于该区域的水体交换,进岛路的去除为汤河口和金梦海湾近岸增加一条潮汐通道,水体交换能力增加17.90%;在弱潮流地区,需考虑余流的作用.金梦海湾区域的余流小,潮流弱,因此保守物质滞留时间长,水体交换缓慢,水体的自净能力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匡翠萍,董智超,顾杰,詹华明,赵卫[10](2019)在《清淤疏浚工程对七里海舄湖湿地水体交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七里海舄湖湿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湖盆淤积、湖面萎缩、水质恶化,其生态修复工程(一期)通过对湖盆进行清淤疏浚来改善舄湖生态环境.基于叁重嵌套非结构网格建立七里海舄湖湿地水动力和物质输运数学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和流向进行验证,运用欧拉法计算舄湖整体滞留时间及其空间分布,分析工程对七里海舄湖水动力和水体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程对潮位的影响较小,工程后潮汐通道口门处涨落潮流量增大,涨落潮流速也随之增加;(2)工程后,舄湖纳潮量较工程前提升87%,滞留时间较工程前降低38%,水体交换能力自潮汐通道向舄湖内部逐渐减弱,工程对舄湖水体交换能力的改善主要集中在河道及舄湖中心水域;(3)工程前水体滞留时间的分布主要受到舄湖地貌影响,工程后水深增大,流场受地貌的影响变小,水体交换能力的分布主要受到舄湖流场影响.清淤疏浚工程有助于舄湖改善水体的交换能力和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水体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5年以来,钦州湾口外围填海规模近3000 hm~2,岸线变化十分显着,对其上游茅尾海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钦州湾—茅尾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从潮流特征、纳潮量、水体交换周期等方面探讨了2005~2015年间钦州湾岸线变化对茅尾海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的影响,其中,水体交换周期以总负荷的半交换时间表征,避免了单点浓度半交换时间表达中采样点位置不同导致的偏差,以及平均浓度表达中不同时刻水体体积差异带来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口外岸线变化使钦州湾湾口进一步缩窄,纳潮容积减小,茅尾海潮流流速和潮差减小,潮量减小1.30%~1.53%,半交换周期增加51 h,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能力均有所减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体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马金川,杨正健,程豹,唐咏春,官卓宇.不同水库干支流水体交换差异及成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2].杨莉玲,王琳,杨芳,杨留柱.口外岸线变化对茅尾海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9

[3].朱金和.基于Sobek软件的水体交换计算分析及后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4].陈妍宇,宋德海,鲍献文,严聿晗.胶州湾跨海大桥对海湾水体交换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9

[5].匡翠萍,董智超,顾杰,李文斌.岬湾海岸海滩养护工程对水体交换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江正明,周鹏,李冬梅,彭安国,赵力.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及其在水体放射性Cs检测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7].齐天赐,肖启涛,苗雨青,段洪涛.巢湖水体二氧化碳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水-气交换通量[J].湖泊科学.2019

[8].党晚婷.不同形态湖湾风生流平面二维数值模拟及水体交换能力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9

[9].匡翠萍,俞露露,顾杰,董智超,宋竑霖.人工岛对金梦海湾水体交换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9

[10].匡翠萍,董智超,顾杰,詹华明,赵卫.清淤疏浚工程对七里海舄湖湿地水体交换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9

标签:;  ;  ;  ;  

水体交换论文-马金川,杨正健,程豹,唐咏春,官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