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拓扑理论论文-崔勇,黄昆,黄鑫,王泽民

电磁拓扑理论论文-崔勇,黄昆,黄鑫,王泽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拓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信号,电磁拓扑,CAU抗干扰,绕射

电磁拓扑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崔勇,黄昆,黄鑫,王泽民[1](2019)在《电磁拓扑理论的CAU抗干扰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现场信号设备常常受到电磁干扰,其中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BTM)设备最为典型.针对小型天线单元(Compact Antenna Unit,CAU)受空间辐射干扰情形,现场部分采取在CAU四周增加金属挡板来提高其抗干扰性能,但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无法对挡板的抗干扰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绕射理论与电磁拓扑理论,建立CAU加挡板的抗干扰模型,仿真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CAU抗干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士杰[2](2017)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复杂孔缝耦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子电路复杂程度的增加,造成电磁环境日益恶劣,克服敏感设备性能降级或失效成为保证系统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敏感设备大多有屏蔽保护,但由于屏蔽腔表面常开缝或过孔用于线缆连接或通风散热,这使得研究孔缝腔体屏蔽效能计算方法成为广泛关注热点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孔缝腔体屏蔽效能混合计算方法,在考虑了孔缝间耦合效应的同时,能快速准确计算任意入射角度、任意极化平面波照射腔体以及任意位置开孔、双面开孔腔体的屏蔽效能。首先,论文工作根据等效电路法将腔体孔缝等效为二端口网络,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孔缝散射矩阵,再根据电磁拓扑理论绘制该电路模型的信号流图,得到传播关系方程和散射关系方程,进而推导出描述整个物理模型的广义BLT方程,便可获得腔体内任意点处的电磁场,从而得到孔缝腔体内部屏蔽效能。然后,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文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几种情况,对散射矩阵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应用模式匹配法将孔缝等效为矩形波导,在不连续边界处分别采用复功率守恒的方法,用正交级数对未知的电磁场分量近似展开,通过求解耦合系数得到孔缝散射矩阵。最后,论文对孔缝腔体内置传输线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仿真为复杂腔体屏蔽效能的快速计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赵磊[3](2015)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多屏蔽层电子系统电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磁问题日益突出,外界电磁波对正在工作中的电子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当我们在分析或设计现代电子系统时,就不得不考虑电磁干扰条件下电子系统的工作状态。一般而言,我们在设计电子系统时,都会在该系统外部添加屏蔽层,使电子系统免受外界电磁波的影响。但在这类屏蔽层的表面,通常都会开一些孔缝,用于通风散热亦或是其他用途。这些孔缝会使外界电磁波通过孔缝耦合、传导耦合或是渗透耦合等途径对屏蔽层内部的电子系统产生干扰。而在分析类似电磁干扰问题时,利用全波分析法等传统的电磁场方法就会显得比较繁琐,甚至是比较困难。因此,C.E.Baum和F.M.Tesche在1974年第一次提出在解决各类电磁波和电子系统相互干扰的问题中运用数学里拓扑学的方法,电磁拓扑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之后,C.E.Baum等人推导出了电磁拓扑理论的基本方程——BLT方程,用来处理电磁干扰问题。实践证明利用电磁拓扑的方法解决复杂电子系统受外界电磁波照射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及电磁耦合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拓扑理论的提出背景及电磁拓扑理论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并详细说明集总激励源和分布激励源情况下,BLT方程的推导过程以及方程形式。然后论文对单层多孔屏蔽层后放置传输线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电磁拓扑模型和求解BLT方程,获得了外界电磁波照射时传输线终端的电流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屏蔽层上孔缝的数量、大小以及位置的改变对传输线终端电流响应的影响。最后,论文在对比单层屏蔽腔与双层屏蔽腔屏蔽效应的同时,对双层屏蔽腔体内置传输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内置传输线受外界电磁波照射下的干扰响应时,外腔利用了传输线模型进行计算,内腔及传输线采用电磁拓扑理论进行处理,给出了基于TL+BLT模型的求解双层带缝屏蔽腔体内置传输线的终端电压响应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5-03-01)

高雪莲,赵磊,张晓宇,金芳,王然[4](2015)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多孔缝场线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电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可以正常工作,通常要对电子系统进行屏蔽处理。但是在屏蔽墙表面不可避免的要开一些小孔,用于通风或者散热等用途,因此出现了多孔屏蔽的问题。基于电磁拓扑理论,分析了位于多孔屏蔽墙后传输线终端对外界电磁波入射的响应。采用偶极子等效原理处理孔缝问题,利用基于Agrawal模型的扩展BLT(Baum-Liu-Tesche)方程给出屏蔽墙后传输线终端感应电流的计算公式。最后计算结果表明:开孔屏蔽层对外界电磁波有明显的屏蔽作用,且屏蔽层上的开孔位置和开孔数量会直接影响传输线的终端响应。(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郭文卿[5](2013)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复杂系统电磁防护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拓扑理论在分析外界电磁环境对复杂电子系统干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任务电子舱复杂系统的电磁防护问题,分析了任务电子舱的电磁耦合途径,提出了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复杂系统电磁防护分析方法。通过对该系统进行电磁拓扑分解,简化了任务电子舱电磁防护方程,为进行任务电子舱的电磁防护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5-21)

柳海明,王国栋[6](2011)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场线耦合分析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展的BLT方程主要是用来计算电磁场对传输线上负载的干扰,是电磁拓扑理论的基石。本文对一个简化的空间辐射电磁场对平行双线耦合的模型进行分析,重新推导了该模型情况下的BLT方程的表达形式,并用软件仿真验证理论计算结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和预测机车电磁兼容中瞬态电磁场对信号线或电力线的干扰。(本文来源于《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2011年04期)

徐乐,王淑娟,翟国富[7](2011)在《基于电磁拓扑和有限元理论的固体继电器辐射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固体继电器工作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时,外界辐射干扰通过继电器线缆和屏蔽壳上的孔缝进入装置内部,从而对内部敏感电路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引起继电器的失效。以某型号直流固体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磁拓扑理论分析了平面电磁波通过继电器引线进入内部的线缆耦合和通过屏蔽壳孔缝进入内部的孔缝耦合,将辐射干扰转化为作用于内部电路的等效干扰源,通过求解BLT方程获得内部引脚端部的响应。采用全波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 HFSS建立固体继电器的叁维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与电磁拓扑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分析了外接引线长度和屏蔽壳孔缝尺寸对固体继电器辐射敏感性能的影响。所提的固体继电器辐射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为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谢海燕[8](2010)在《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及其在电子系统电磁脉冲效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拓扑是研究外部高功率电磁脉冲与电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在经典电磁拓扑方法中,常用Baum-Liu-Tesche(BLT)方程求解电子系统中线缆网络节点的响应。BLT方程是个频域方程,这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求解终端为非线性或时变负载的线缆网络。然而实际电子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器件和设备,这些器件和设备通过线缆网络连接。因此,研究电磁拓扑理论使它能够用于非线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经典电磁拓扑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外场激励下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计算线缆网络的节点响应,建立了能够用于非线性电子系统的瞬态电磁拓扑(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opology, TEMT)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计算了电磁脉冲辐照下一些典型结构的响应,并开展实验验证,然后用TEMT方法研究一些典型电子系统的电磁脉冲效应问题。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包括提出外场激励下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在电磁拓扑中的应用,传输线损耗影响的研究,无损传输线的SPICE模型在电磁拓扑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非均匀场辐照下多导线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以及平面波和非均匀场辐照下同轴和多芯电缆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2.根据建立的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编制了外场激励下传输线SPICE等效电路的子电路文件生成程序。3.用TEMT方法计算了高功率电磁脉冲辐照下几个典型模型的端口响应,并展开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从而验证了TEMT方法的有效性以及TEMT方法能够用于非线性系统。其实验和计算结果为电子系统抗电磁脉冲加固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4.用TEMT方法计算一个计算机网络在不同标准的电磁脉冲辐照下的效应,从而为计算机网络的抗电磁加固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0-06-01)

刘海滨[9](2009)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干扰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系统中计算系统内部各部分间的作用是十分困难的,例如电磁场渗入并影响处于核心位置的敏感器件问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1974年,由美国科学家C. E. Baum提出的电磁拓扑理论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通过对系统的分解编号,分析存在的最短干扰路径,可以为制定改善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策略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了复杂系统的分层和标号方法,并与图论中的一些概念相结合,将屏蔽层上的孔缝等效为图中的结点。参考以往文献,通过将系统的网络S参数作适当变换,得到了易于理解和符合使用习惯的屏蔽系数。将先前电磁拓扑逻辑图边权值为实数推广至复数情况。第二部分,指出了在系统的电磁拓扑逻辑图边权值为复数的情况下,原先图论中求取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不适于使用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此类情况。通过在实的边权值条件下两种算法结果对比,证明了使用遗传算法求解的可行性;研究了遗传算法中各种参数对结果准确度和计算时间的影响趋势;最后说明了遗传算法所存在的不足。第叁部分,在阐述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后,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具体研究了如何确定两个结点间是否存在路径的问题及如何确定相邻较近的两个入射结点对同一出射结点的交互作用问题。(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11-01)

李圭源,张厚,吴宏超,殷雄[10](2009)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拓扑理论在分析复杂系统对外界电磁环境的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雷达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比较复杂的问题,分析了雷达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雷达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计算以及仿真结果证明,通过对该系统进行电磁拓扑分解以及电磁作用树形图的3级筛选,简化了雷达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方程,降低了预测模型的复杂程度,得到了有益的预测结果。(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09年07期)

电磁拓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子电路复杂程度的增加,造成电磁环境日益恶劣,克服敏感设备性能降级或失效成为保证系统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敏感设备大多有屏蔽保护,但由于屏蔽腔表面常开缝或过孔用于线缆连接或通风散热,这使得研究孔缝腔体屏蔽效能计算方法成为广泛关注热点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孔缝腔体屏蔽效能混合计算方法,在考虑了孔缝间耦合效应的同时,能快速准确计算任意入射角度、任意极化平面波照射腔体以及任意位置开孔、双面开孔腔体的屏蔽效能。首先,论文工作根据等效电路法将腔体孔缝等效为二端口网络,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孔缝散射矩阵,再根据电磁拓扑理论绘制该电路模型的信号流图,得到传播关系方程和散射关系方程,进而推导出描述整个物理模型的广义BLT方程,便可获得腔体内任意点处的电磁场,从而得到孔缝腔体内部屏蔽效能。然后,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文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几种情况,对散射矩阵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应用模式匹配法将孔缝等效为矩形波导,在不连续边界处分别采用复功率守恒的方法,用正交级数对未知的电磁场分量近似展开,通过求解耦合系数得到孔缝散射矩阵。最后,论文对孔缝腔体内置传输线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仿真为复杂腔体屏蔽效能的快速计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拓扑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崔勇,黄昆,黄鑫,王泽民.电磁拓扑理论的CAU抗干扰应用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

[2].马士杰.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复杂孔缝耦合效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3].赵磊.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多屏蔽层电子系统电磁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4].高雪莲,赵磊,张晓宇,金芳,王然.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多孔缝场线耦合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5].郭文卿.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复杂系统电磁防护分析方法[C].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3

[6].柳海明,王国栋.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场线耦合分析与仿真[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

[7].徐乐,王淑娟,翟国富.基于电磁拓扑和有限元理论的固体继电器辐射敏感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

[8].谢海燕.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及其在电子系统电磁脉冲效应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

[9].刘海滨.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干扰路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10].李圭源,张厚,吴宏超,殷雄.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9

标签:;  ;  ;  ;  

电磁拓扑理论论文-崔勇,黄昆,黄鑫,王泽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