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式控制论文-李展

主从式控制论文-李展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从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控制策略

主从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展[1](2017)在《直流微电网并网双端口变流站主从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急需寻找清洁的新能源来解决目前的问题。而太阳能发电这种环保的发电方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直流负载的应用持续增加,导致供电方式发生变化,促进了直流微电网的发展。直流微电网的结构由分布式再生能源发电模块、储能模块和负载模块等组成。为了实现能量的协调控制以及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就需要采用恰当的策略对直流微网进行控制。本文主要是对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组和可控负载等组成的主从式直流微电网系统进行分析,运用分层控制策略来实现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对光伏发电系统、储能装置以及变换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发电模块中的最大功率追踪原理和储能模块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奠定了基础。然后对多台逆变器的并联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层次控制下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付秀伟,付莉[2](2016)在《一种基于主从式控制的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智能家居系统架构复杂,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式控制的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stm32作为主控制器,Arduino作为从控制器,采用ZigBee技术,GSM通信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胡成[3](2016)在《电锭式环锭细纱机主从式控制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纱工序是成纱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成纱的产量和质量对工厂效益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代细纱机围绕高产、优质、节能、低耗、降低成本、减少用工、产品创新和提高产品适应性等方面不断开发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细纱机的发展趋势是长车驱动,但是由于是单根轴的驱动方式,对轴的刚度要求很高,传统细纱机的车长受到了限制,加上直线连接方式,对场地的适应性较差。电锭式细纱机由于锭子由单个电机驱动,组合方式灵活,不受锭数限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细纱机上述问题,加上控制方式的多样化等优势,因而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阻碍电锭式细纱机市场化的关键经济因素,就是制造成本太高。而导致制造成本过高,就又反过来对现有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主从式电锭控制系统。该方案能够大大降低研制成本,突破制约电锭式细纱机难以市场化这一关键瓶颈。为了能够尽快加以具体实施,本文就主从式电锭控制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目的,就是要得出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的具体参数和算法。在电锭驱动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中,本文通过电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以及基于对Ansoft Maxwell的二次开发的电机CAD系统的研制,采用斜齿加小槽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电磁力矩在120°电角度范围内电磁力矩波动系数,电机力矩波动系数由原先的15%,降到2.8%,效率由原先的86%,提升到91.33%。在对它控的群控电机中的同步特性研究中,采用数值分析以及建模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总线电压调节的单锭电机同步工作驱动特性,给出了电锭电机在不同转速、不同负载下,电机的滞后导通角及其效率与电机负载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电机在负载差异达到80%以内,仍能保证较好的同步特性,滞后角度小于30°电角度。随着负载差异的逐渐增大,电机驱动系统整体效率由最高的91.27%逐渐降低到23.1%,表明了分级驱动模式的必要性。论文最后,就对基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主从式控制系统所需的并网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传感器的并网技术控制策略,并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建立并网工作特性研究数值模拟系统,给出了分析结果。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6-01-15)

刘隽,赵玲,张建兴,时珊珊,马骏[4](2014)在《基于主从式控制叁电平变流器并联的储能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大功率储能系统在可靠性、集中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了基于主从式叁电平变流器并联技术的大功率储能系统。分析了现有的变流器并联技术,结合大功率储能系统多装置并联高可靠性、大容量扩容等特点,确定了基于主从式叁电平变流器并联技术的大功率储能系统方案,分析了在dq0坐标系下的变流器并联均流控制算法和叁电平变流器的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所构建的变流器并联系统进行仿真,并结合实验系统进行了2台变流器的并联实验,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储能系统在空载与带载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满足高可靠性要求。(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4年03期)

张华[5](2010)在《轮胎胶囊注射硫化机主从式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轮胎的需求量不断的扩大,作为生产轮胎的双模定型硫化机的必备配件的轮胎胶囊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提高轮胎胶囊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论文依托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基于网络的轮胎胶囊CAD和成型控制系统”(J07WJ08),研究和开发轮胎胶囊注射硫化机的主从式控制系统。首先通过分析轮胎胶囊硫化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轮胎胶囊的生产流程,确定了轮胎胶囊注射硫化机的工作顺序和控制参数。PLC作为主从系统中的下位机实现对胶囊硫化机基本控制功能,实现硫化机时序和动作的控制,模拟量数据的输入输出与处理,可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由于胶囊注射硫化过程的复杂的非线性,为了达到最佳的工艺状态,对硫化温度采取模糊控制算法,硫化压力由PID控制完成。以组态王作为主从系统中上位机的软件平台,开发了硫化机的主控系统,实现硫化机工作的动态监控,具有历史数据的记录和查询,异常报警功能,对PLC的数据通讯和直接控制功能。最后,介绍了开发的轮胎胶囊硫化机的主从式控制系统,给出了有关技术实现和主要模块的操作功能,验证系统可行性,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0-05-15)

吴凡[6](2009)在《基于主从式控制结构的电动光栅硬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技术。作为IMRT的必备设备,电动多叶光栅(DMLC)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探讨了电动多叶光栅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论文涉及了主从式结构的电动多叶光栅控制电路完整的设计过程,包括系统功能的分析、系统方案的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程序的编写和功能实现。详细的介绍ARM核心控制部分、ARM-FPGA信息管理和控制部分、电机驱动部分的功能。本文最后提供了测试系统功能的方法并给出了部分测试结果。本设计采用先进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以及ARM微处理器,实现电动多叶光栅的静态适形(Aperture)、静态调强(Step-and-shoot)、动态调强(Sliding-window)功能。论文中介绍了采用数字PID控制的方法来对叶片实施控制,实现了对叶片速度和位置的有效控制,达到了控制精度的要求。经测试表明,本项目研制的主从式结构电动多叶光栅实现了调强放疗要求的基本功能,并具有稳定性好,叶片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完全能够满足调强放射治疗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陈苏欣[7](2006)在《基于主从式控制系统的桥总成磨合试验台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的主从式控制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上/下位机,上/下位机之间采用无协议串行通讯方式,并给出了利用Visual Basic中的MSComm控件实现串行通讯的方法。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桥总成磨合试验台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06年11期)

李长有,武学东,马齐爽[8](2006)在《饲料生产设备的主从式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饲料生产设备的主从式控制系统,系统由工控机和PLC组成。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整体结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分别作了说明。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人机界面良好,运行稳定,系统可靠性高。(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6年19期)

党建江[9](2005)在《经济型数控机床主从式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院的印制电路板数控钻铣床以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种经济型数控机床的主从式控制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过程。本设计采用Pentium IV IPC 机为上位机,Atmel89c52 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作下位机,以打印口为两者间的通讯接口,构成主从式控制系统。机床的加工处理过程为:上位机将经过处理的工件加工控制指令和参数发送到下位机,监控下位机工作。下位机负责控制数控机床各执行机构进行工件的加工,并向上位机发出适时中断,以求应答。微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可以编制出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的系统控制软件;而单片机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便宜,且可以借助C 语言、汇编语言等编制出执行机构的位置控制软件。上位机采用外部中断,保证了整个主从式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采用本系统可以使原数控机床的扩充性及开放性更强,可以充分利用当今世界上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其编程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开放性更强,有利于图形输入、轨迹生成与动态模拟等形象、直观、高效方法的采用以及测量、编程、加工一体化的实现,使数控编程更加方便、高效,也为将来数控机床的网络控制打下基础。本文着重阐述了主从式数控机床的整体结构、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全文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数控机床及本控制系统的概述;下位机的软、硬件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步进电动机简介;上位机与下位机间通讯接口及通讯模式的选择;上位机软件的总体设计。(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5-06-30)

王淑莲,唐建林,高晓佳,孙辉,陈兵[10](2004)在《基于串行通信的主从式控制在二次调节节能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简要介绍了二次调节节能系统的节能原理及主从式控制系统的优点,提出了采用基于串行通信的主从式控制的实验方案,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VB以及单片机程序设计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04-11-01)

主从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智能家居系统架构复杂,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式控制的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stm32作为主控制器,Arduino作为从控制器,采用ZigBee技术,GSM通信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从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展.直流微电网并网双端口变流站主从式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7

[2].付秀伟,付莉.一种基于主从式控制的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

[3].胡成.电锭式环锭细纱机主从式控制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6

[4].刘隽,赵玲,张建兴,时珊珊,马骏.基于主从式控制叁电平变流器并联的储能系统[J].电气传动.2014

[5].张华.轮胎胶囊注射硫化机主从式控制系统设计[D].青岛大学.2010

[6].吴凡.基于主从式控制结构的电动光栅硬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

[7].陈苏欣.基于主从式控制系统的桥总成磨合试验台的研制[J].制造业自动化.2006

[8].李长有,武学东,马齐爽.饲料生产设备的主从式控制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

[9].党建江.经济型数控机床主从式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D].新疆大学.2005

[10].王淑莲,唐建林,高晓佳,孙辉,陈兵.基于串行通信的主从式控制在二次调节节能系统中的应用[C].第叁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叁卷).2004

标签:;  ;  ;  ;  

主从式控制论文-李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