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胡红生,钱林方,徐亚栋

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胡红生,钱林方,徐亚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电,自传感作动器,振动主动控制,最小二乘均方自适应算法

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文献综述

胡红生,钱林方,徐亚栋[1](2004)在《基于压电自感作动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压电自传感作动器电学物理模型 ,分析了传统的桥路法在提取结构振动信号时所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提出了将最小二乘均方 (L east Means Squares,简称 L MS)自适应算法同时应用于压电自传感作动器传感与激励信号间的动平衡分离以及压电智能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软、硬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 L MS的自适应算法可实现压电自传感作动器传感与激励信号完全地、不失真地分离以及压电智能结构振动的实时抑制。该策略原理简单 ,易于在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结构的健康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04年03期)

方有亮,武哲[2](2000)在《配置压电自感作动器复合层板的振动主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阶剪应变理论 ,对具有自感 -作动器的复合层板进行有限元分析 ,为避免自由度数太大 ,采用按结构模态展开的方法 ,给出以模态坐标为变量的状态方程 ,和以电流为输出的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 ,考虑振动系统的外激励干扰衰减 LQG,H∞ 控制问题。对具有四对压电薄膜的层板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 ,绘制出LQG控制下和 H∞ 控制下闭环系统控制对象的奇异值曲线 ,还给出持续外力作用下速度响应曲线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方有亮,武哲[3](2000)在《配置压电自感作动器智能板振动的主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板的横向位移按模态展开,对配置压电自感作动器的薄板建立了模型,给出以广义模态坐标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传感电流为输出的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LQG 控制和H∞控制.文中对配置3 对压电自感作动器的四边简支薄板结构做了数值仿真,将H∞控制结果与LQG 控制做了比较,绘制出干扰ω与广义模态速度v 之间传递函数的H2 范数图,同时给出速度、位移响应图,所需作用电压图.仿真结果说明本文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一阶剪应变理论 ,对具有自感 -作动器的复合层板进行有限元分析 ,为避免自由度数太大 ,采用按结构模态展开的方法 ,给出以模态坐标为变量的状态方程 ,和以电流为输出的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 ,考虑振动系统的外激励干扰衰减 LQG,H∞ 控制问题。对具有四对压电薄膜的层板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 ,绘制出LQG控制下和 H∞ 控制下闭环系统控制对象的奇异值曲线 ,还给出持续外力作用下速度响应曲线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参考文献

[1].胡红生,钱林方,徐亚栋.基于压电自感作动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4

[2].方有亮,武哲.配置压电自感作动器复合层板的振动主动控制[J].航空学报.2000

[3].方有亮,武哲.配置压电自感作动器智能板振动的主动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

标签:;  ;  ;  ;  

压电自感作动器论文-胡红生,钱林方,徐亚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