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李韶华

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李韶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尤利西斯》,布卢姆,地域空间,主体身份

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文献综述

李韶华[1](2018)在《地域空间的转换对布卢姆主体身份的建构和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乔伊斯在小说《尤利西斯》中表达了自己对空间和主体性关系的思考。在作品中,布卢姆是作者从里到外写得最全面的人物,随着他在都柏林的行动轨迹,作者让其穿梭的地域空间经历了由私人空间、友人空间、社会空间及重返私人空间等四个阶段的转换,而布卢姆对自我主体身份的认知也随之经历了自我建构、被质疑、被完全消解及最后的回归等变化,体现了主体身份的建构和消解受制于地域空间的变换。(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9期)

罗旋[2](2018)在《作者身份与叙事权威的消解与建构——道格拉斯《自述》中的类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自传《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奴隶的自述,由他本人撰写》伴随有多种重要类文本,这些类文本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自传正文本的主旨和内涵,并对正文本叙事产生"消极"或"积极"作用,其中正文前的加里森的序言与菲利普斯的来信消解了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身份权威,而道格拉斯的附录及致老主人的信则是对此的有力回击,重构了道格拉斯作为自由、平等的作家及思想家身份及其自传作者的叙事权威。(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毛伟东[3](2016)在《建构与消解——革命历史叙事与作家身份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革命历史通过亲历者口述记录与工农兵作家书写等形式,试图形成强有力的"主流叙事"的建构。革命历史叙事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已初具雏形,但在建构过程中却包含着作家身份的重塑与转型。此外革命历史叙事在当代得以"经典化"的进程中,历史的消解也随着文本的生成而逐步显现。革命历史叙事的样板性建构,以集体创作的思维模式呈现而消解了作家自我的个性,并在左翼思潮退潮后逐渐瓦解。历史消解的加剧与深化,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而作家身份焦虑与沉浮的过程,则映射出当代文学沉重而复杂的历史性局限。(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强建国[4](2016)在《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在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推动之下,职业获得了社会认同,从事该职业的人群其所具有的身份也逐渐清晰起来。但是,在21世纪互联网的冲击下,逐渐让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失去了原有的说服力,同时也让的身份又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让成了很难去准确定义的一个职业。面对这样的境况,需要对自己做出重新的定位,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道路上不断寻求职业身份的定位。(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甘丽华[5](2014)在《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以《中国青年报》群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群体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中呈现的传者的"自我言说",探究中国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其中,"国家-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重建、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其背后的建构逻辑。但同时,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这种分裂导致媒体和"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身份尴尬,影响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给群体的职业身份认同带来挑战。(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4年08期)

甘丽华[6](2013)在《中国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建构主义的理论立场,跨边界关系的理论框架,将身为团中央机关报、同时作为职业身份/认同阐释共同体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个案,在国家、媒体、公众(读者)相互影响、渗透、冲突、协商的历史场景中,考察中国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发现中国职业身份认同建构存在叁种关系模式:第一、“一体化”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下,中国青年报和行政体系处于“上下一体化”的框架中。团中央通过直接撰写社论、修改社论、指定社论题目和报道思路、审稿、看大样等方式直接介入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生产过程中。其领导人经常召集报社员工开会及到报社发表“纲领式”讲话。从创刊起,中国青年报就被赋予“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的任务,通过上级机关精神、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对青年进行单向灌输式的影响,报纸和读者处于一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平衡关系中。前期对读者来信的重视和运用并没有创造出公众参与发声和讨论的公共空间。这种“一体化的关系”使得媒体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作为读者的公众也被纳入“一体化”当中,缺乏参与协商的社会资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反右派”、“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推力下,媒体最终走向了普遍的新闻失实与“创造性地说假话”。第二、“专业控制”模式。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中国青年报处在新的关系机制中,其机关报色彩趋向淡化,团中央对报纸的掌控度在下降;公众(读者)的力量在上升,报纸对市场的依赖度上升,以致有喊出“读者是上帝”。这种新的关系机制给予了中国青年报一定的新闻实践自主性,对于团中央的“指令”不再是简单的服从,而是开始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认知上的“专业控制”关系模式中。在新的关系框架中,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报群体的主体意识高扬,开拓了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的报道模式,在优良的“党报传统”和西方优秀同行新闻实践双向的参照系中,职业身份认同发展至一个高峰,“我们是,我们写新闻”成为共同的诉求;“第一是事实,第二是事实,第叁还是事实”带有本土化的“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实践讨论中得以清晰,职业规范和职业共识得以初步建立。第叁、“抵抗与收编”模式。抵抗和收编是英国伯明翰学派在研究青少年亚文化时的用词,用以描述主导文化面对亚文化时的反应策略。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实践不能完全等同于“亚文化”,但不能否认,这份体制内的媒体发展出了和《人民日报》等“一线党报”代表的、官方赋予的或认可的等主流话语不同的文化和认同。从这个层面上,它也就具有了“亚文化”的意味。从作为抵抗的“主流大报”转型、“公司化”改制开始,中国青年报试图用“市场告别真理报模式”,试图超越“机关报”的身份。但主导文化没有坐视不管,相应采取了支持发行、改变考核方式等诉诸利益的“商业化”收编以及“界定”、“标签化”、引发“道德恐慌”式的“意识形态”收编。这两种收编都导致了中国青年报群体的再次抵抗,最终结果呈现出“双输”的局面:冰点停刊,李大同、卢跃刚等一批“退场”,同时执政党、团中央的形象受到负面评价。在目前的新闻业,这叁种关系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媒体中并存,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但在具体时期不同模式占据支配地位。本文最后的部分通过对中国青年报群体的深度访谈,探究中国青年报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访谈发现:中国青年报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这种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使得他们能够主动拒绝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选择继续留在新闻行业,同时也激发他们不断地在自我的层面上进行职业反思,强化专业化的职业认知。对旧有的“国家-媒体”边界的突破和建立新的边界关系的努力,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对污名化的社会评价的主动“隔离”,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受访者提出的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造成这种分裂的原因和社会整体的分裂、新闻管制以及收入多元化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01-01)

谢毅,鲁婷[7](2012)在《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华语电视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具有消解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建构中华民族的认同,两种张力共同形成了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2年19期)

王秀红[8](2012)在《论小说《教父》中的身份建构——女性身份的建构及菲勒斯中心的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如同所有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环境中成长的"贫民"一样,1920年在纽约"地狱厨房"出生的马里奥.普佐也同样对英美主义者(对英美文化极度热爱的非英美籍人士)所信奉的"黄金乐土"采取嗤之以鼻的态度,最可贵的是他付诸了实践,创作了一系列被评论界称之为"揭露资本主义内部黑暗秩序的"史诗类巨着。其中《教父》作为后来几(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2年10期)

闫正坤[9](2012)在《《典型美国佬》:美国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和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民族身份认同是美国文学批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亦是族裔作家不断质疑完善的重要概念之一。文章以当代华裔作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美国佬》为文本,审视典型美国人固有形象及其在小说中的化身以及家庭意象。她不但消解了美国固有的民族认同,突破了东方主义的藩篱,而且重新建构了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以家庭为核心的杂和认同。(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金艳[10](2009)在《媒体服饰话语中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始创于1980年的《时装》杂志为起点,大众媒体关于服饰的话语生产至今已有近30年,对于这一如此持久的社会文化现象,目前研究领域予以的关注尚不够充分,更不够深入。不够充分,体现在大多数研究只是针对市场经济转型后时尚文化现象的断面分析,缺乏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握;不够深入,一方面体现在大多数研究习惯进行宏观、抽象的文化分析,将微观、具体的文本分析搁置一边;另一方面,研究中尚缺乏深刻的问题意识,往往停留于社会现象层面或时尚现象的一般性社会心理的分析。这些都无法更好地解释媒体服饰话语的持久生命力与强大影响力。因此,本文的目标在于,既做一种整合的尝试,又做一种深入的挖掘,以此探究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从深层提供了媒体服饰话语的意义源泉,为此,本文将媒体服饰话语中建构的“身份认同”作为问题提出。本文借鉴话语分析方法,围绕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叁个向度开展媒体服饰话语的分析。研究中始终以“身份认同”的建构为问题点,在近30年社会变迁的语境中分析媒体服饰话语的文本描述及意义阐释,关注话语实践的建构功能,发掘不同历史阶段中媒体服饰话语是如何通过制造意义来建构服饰与人的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建构的结果及影响。本文的研究基点是媒体服饰话语对当代人身份认同的影响。身份认同关联着人对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寻求,具体体现为由群体所属感带来的集体(群体)认同,和由群体疏离感带来的自我认同,在本文中将主要从阶层认同、性别认同、自我认同叁个维度进行考察。现实生活中,服饰的核心符号价值是对拥有者身份的彰显,服饰作为重要因素从各个层面影响人们的身份认同。媒体服饰话语则借助服饰的符号象征功能,为身份认同建构起一个可由服饰来识别和区分的标准。媒体服饰话语因此不仅反映,而且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构。作为社会文化背景,本文首先追溯了改革开放前一体化社会中的服饰政治,高度同质化的服饰成为集体身份认同主导的表征,反映出统一标准之下个性的式微和“平等”追求之下性别的淡化。同时,在集体身份的遮蔽下,个体于服饰上表现出的对个性的隐秘坚守,成为一种现实。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社会转型,在给人们带来身份认同危机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构身份认同的可能。媒体服饰话语建构身份认同的功能,也正是在对新的身份认同标准的寻找中正式登场。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媒体服饰话语,致力于“他者”文化参照中集体身份认同的重构。以西方服饰生活及服饰文化为参照,通过对真实差异的挑选和虚拟差异的制造,“差异”话语中呈现的“他者”镜像成为身份认同重构的基础和来源;“流行”话语的出场,揭示了身份认同重构的内在的社会心理机制;以“解放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则成为身份认同重构的外部的社会推动力。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媒体服饰话语所建构的身份认同呈现为多维度、多重性。以消费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文化语境,媒体服饰话语转向对“我们”自身的关注,转向对人的自身欲望的关注和需求的满足,建构了一整套身份认同的话语体系。这一时期,媒体服饰话语在人称使用、文本类型、文本结构等文本形式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些形式上的变化也成为话语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份认同的多维度建构体现在叁个方面:其一,通过打造品牌神话、营造品位生活、倡导奢华享受,实现了中产阶层认同的符号建构;通过男性气质的再度确认和女性气质的重塑,性别认同得以建构;自我认同的建构,则在多元个性的呈现中归结为“商品的”自我。这种多重建构既是媒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互动的结果,更是媒体话语强大的建构功能的作用。21世纪初媒体服饰话语中的身份认同,在游戏化的建构中走向消解。通过符号的游戏化、话语与反话语的生产,媒体服饰话语在文本层面上由以往的意义追寻转向语言游戏。在以娱乐化、游戏化为特征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媒体服饰话语所建构的身份认同明显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集体认同建构功能让位于自我认同建构功能的趋势。在同样的多维度建构中,自我认同的建构因游戏化、表演性而最终走入困境;在名目繁多的族群的生产与更替中,群体认同依照“速成法则”得以建构;女性性别认同,则在中性主张的反叛游戏和貌似自足的服饰话语空间里进行着重构。纵观近30年媒体服饰话语中的身份认同,可以说是在建构中走向消解,并随着话语的循环生产永无完结。而话语受众也并非对其建构性质全然不知,受众在其中获得的是一种对意义的消费和想像性的满足。(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自传《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奴隶的自述,由他本人撰写》伴随有多种重要类文本,这些类文本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自传正文本的主旨和内涵,并对正文本叙事产生"消极"或"积极"作用,其中正文前的加里森的序言与菲利普斯的来信消解了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身份权威,而道格拉斯的附录及致老主人的信则是对此的有力回击,重构了道格拉斯作为自由、平等的作家及思想家身份及其自传作者的叙事权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参考文献

[1].李韶华.地域空间的转换对布卢姆主体身份的建构和消解[J].名作欣赏.2018

[2].罗旋.作者身份与叙事权威的消解与建构——道格拉斯《自述》中的类文本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毛伟东.建构与消解——革命历史叙事与作家身份转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强建国.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

[5].甘丽华.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以《中国青年报》群体为例[J].新闻.2014

[6].甘丽华.中国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D].武汉大学.2013

[7].谢毅,鲁婷.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与建构[J].新闻界.2012

[8].王秀红.论小说《教父》中的身份建构——女性身份的建构及菲勒斯中心的消解[J].芒种.2012

[9].闫正坤.《典型美国佬》:美国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和建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

[10].金艳.媒体服饰话语中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9

标签:;  ;  ;  ;  

身份建构与消解论文-李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