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公健

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公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油化学指纹,海上溢油,数据库

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公健[1](2012)在《原油与成品油的油指纹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大了各个国家对石油的消耗和需求,许多国家不再满足于自身及周边国家的石油供给。大范围的石油海上运输,增加了海上溢油的危险。由于多种不同地区的油品引入同一地区,且油品性质不同,对贮藏和运输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了规避风险,降低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对原油及成品油的油源进行追溯。而本研究的原油及成品油数据库管理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本研究对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和实现。首先,对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梳理,阐述了选择卟啉、碳稳定同位素比、镍钒比等数据作为油指纹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石油化学指纹。然后,针对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采用了C/S叁层结构作为系统架构和模型,增加了该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并使系统易于维护;其次,本系统根据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择了SQL 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选用Visual C#2005作为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程序设计,完成系统开发,并进行系统测试。根据研究特点,该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引入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原油中镍钒金属元素,测得镍钒比作为数据库中油品鉴别的重要参数之一,还采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质谱的方法对原油中卟啉进行分析,并将卟啉数据也作为数据库中油品鉴别的重要参数。此外,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测定原油的碳稳定同位素比,用恒波长同步荧光法测定原油中芳烃的荧光性作为数据库中油品鉴别的重要参数。本数据库避免了现有数据库鉴别石油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石油鉴别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2-06-03)

王凤格,赵久然,孙世贤,刘亚维,李林[2](2010)在《我国玉米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3年的开发研究,初步构建了我国玉米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http://www.maizeDNA.com),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数据浏览和数据分析3部分功能,通过将品种的基本信息、形态数据和图片、DNA指纹数据和指纹图谱等各种数据信息汇总起来,建立强大的联合查询系统。该网站将为国家品种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3年的开发研究,初步构建了我国玉米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http://www.maizeDNA.com),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数据浏览和数据分析3部分功能,通过将品种的基本信息、形态数据和图片、DNA指纹数据和指纹图谱等各种数据信息汇总起来,建立强大的联合查询系统。该网站将为国家品种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公健.原油与成品油的油指纹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王凤格,赵久然,孙世贤,刘亚维,李林.我国玉米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J].玉米科学.2010

标签:;  ;  ;  

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公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