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处理论文-李志华

拉伸处理论文-李志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拉伸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PDE,拉伸,空间电荷,介电性能

拉伸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华[1](2019)在《拉伸处理对微纳米SiO_2/LDPE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是一种具有良好电气性能的电缆绝缘材料,电缆在生产、运输以及敷设运行的过程中外部绝缘材料难免会受到拉伸力的作用,拉伸应力的存在可能会对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造成影响,研究拉伸处理对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影响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不同的拉伸处理,探讨拉伸处理对复合材料电气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以LDPE为基体,分别以微米SiO_2和纳米SiO_2作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微纳米添加含量的复合材料,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PLM、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然后利用电声脉冲法对不同拉伸处理的复合材料进行空间电荷测试、电导电流测试、介电频谱测试以及直流击穿强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PLM测试中,可以观察到,未拉伸状态下的晶胞较紧密,非晶区面积较少,拉伸处理后晶胞间距增大,非晶区面积增加,内部结构变得松散,由于拉伸处理使得分子链间距增大,分子间束缚减小,相对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因数增加;随着拉伸率的增大,LDPE、微米复合材料电导电流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而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电流有所降低,且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电流始终低于LDPE,微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电流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由于试样中引入的缺陷随着拉伸率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导致直流击穿场强不断降低;在测试空间电荷分布时,LDPE内部空间电荷积聚较多,纳米SiO_2/LDPE复合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积累量最少,说明纳米SiO_2的添加能够有效的抑制LDPE内部空间电荷的积聚。随着拉伸率的增大,LDPE、纳米复合材料、微米复合材料和微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积累量增加,对比各体系复合材料试样,纳米SiO_2/LDPE复合材料空间电荷增加量最少,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空间电荷积累的能力,说明纳米SiO_2/LDPE复合材料在较高的机械拉伸下仍能保持较好的介电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孔海娟,柴进,孙卉,张路伟,张新异[2](2019)在《芳纶热拉伸处理过程对氢键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热处理过程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对PPTA纤维升温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现在3 300 cm~(-1)处—NH—伸缩振动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峰型变宽,吸收峰强度减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单丝强度仪、比浓对数黏度等研究发现:经热拉伸处理后的PPTA纤维内部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增加,自由氢键数减少,游离的—NH_2含量却增加,纤维比浓对数黏度和强度降低,说明纤维的拉伸强度是由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分子链段的长度共同作用的。(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9年04期)

孔海娟,余木火[3](2017)在《热拉伸处理过程中温度对聚苯二甲先对苯二胺(PPTA)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PPTA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优良性能,作为增强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及其国民经济建设中。本文研究热拉伸处理不同温度下得到的纤维中分子链间氢键的变化及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比浓对数黏度降低,而在加热外力作用下,分子链进一步规整排列,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增加,分子内自由氢键含量增加,-NH2的含量却增加,说明在热处理过程中造成分子链的断裂使其拉伸强度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期刊2017-10-10)

李子,安勇,王棵佳,李军,郑林海[4](2016)在《广角反射大偏移距地震数据动校正拉伸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自广角反射方法引入到石油勘探以来,利用大于临界角的广角反射波不仅能对高速屏蔽层以下的低速层进行成像,同时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可以使常规反射波勘探成像模糊区变得清晰。动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水平迭加的质量。目前常规的动校正方法都是基于DIX双曲线公式进行同相轴校平,经过研究表明双曲公式校平同相轴仅对中小偏移距情况下适(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0:油藏地球物理》期刊2016-10-15)

于娟,陆政,李国爱,冯朝辉[5](2016)在《预拉伸处理对2A97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温拉伸、腐蚀试验、TEM等手段,研究人工时效前预拉伸处理对2A97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时效工艺下,经3%的预拉伸变形后,2A97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其中抗拉强度提高了32 MPa,晶间腐蚀等级变为点蚀等级;预拉伸处理促进了时效过程中T1相在晶内的均匀弥散析出,降低了δ'相的含量,抑制了晶界平衡相的析出,从而改善了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蓓,张治国,李卫[6](2015)在《热拉伸处理CuCrZr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显微组织(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拉伸方法在100至300℃温度范围内对CuCrZr合金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热拉伸处理工艺能成功地制备具有高硬度和一定导电能力的CuCrZr合金。在不同的处理温度下,随着延伸率的增加,所得材料的显微硬度均有所增加,而导电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通过TEM观察到大量的含Cr沉淀相,且这些沉淀相与Cu基体之间存在Nishiyama-Wasserman位向关系。热拉伸处理后的CuCrZr合金的高显微硬度和可接受的导电性归因于固溶原子析出、位错增殖、晶粒细化以及沉淀强化的共同作用。(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5年07期)

张冬娜,寇开昌,张宇,高攀,郑振超[7](2013)在《拉伸处理对聚四氟乙烯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聚四氟乙烯(PTFE)回弹性差的问题,应用室温单轴拉伸的方法,在相同的拉伸速率下PTFE将试样拉伸至不同长度,以研究拉伸处理对PTFE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拉伸处理后PTFE内部出现大量的孔隙与微纤。由于空隙的产生,其密度随着拉伸长度的增加而下降。当拉伸长度为59%时,拉伸强度由未拉伸时的27.34MPa提高至46.90MPa,同时断后伸长率由310%增至410%,邵氏硬度降低。对不同拉伸倍率PTFE的压缩回复性测试可知,随着拉伸长度的增加,PTFE的压缩率由6.74%增加至14.29%,弹性回复率由4.17%增加到6.07%。拉伸处理的PTFE更加适合高性能密封材料。(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张蓓,张治国,李卫[8](2013)在《热拉伸处理CuCrZr合金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显微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CuCrZr合金具有高强高导性能,这类合金在最近几年成为应用比较广泛的铜合金。现代工程器件需要这类合金同时具备更好的电学和机械性能以满足更严峻的工况要求。研究者发现通过机械合金化,时效处理和等径角挤压等工艺过程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固溶处理、机械变形和时效处理的组合工艺可在牺牲少量的电导率的同时大幅提高强度。而实际上,铜合金最终的性能对这种组合工艺的中间步骤控制非常敏感,并且时效等步骤的工时较长,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本研究中尝试对CuCrZr合金在低(本文来源于《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0)

肖桂真,姚金波,刘荣[9](2013)在《拉伸处理对人发鳞片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发等角蛋白纤维在拉伸细化过程中,其表面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理化性能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通过溴阿尔瓦登(Herbig)反应现象,系统研究了人发纤维鳞片层经拉伸细化处理后的完整性和未经定形回缩处理纤维鳞片层的回复状态,比较了不同处理条件对人发鳞片层改性作用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人发拉伸细化改性的机制。结果表明:随处理条件不同,人发鳞片表层的改性程度也不同;拉伸定形后,鳞片层改性程度更大;拉伸不定形而回缩处理后纤维的鳞片层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鳞片表层和鳞片外层对拉伸定形处理的反应情况大不相同。(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张秋吉,刘波,沈鹏,张玉坤,杨昌玉[10](2013)在《PVDF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冷拉伸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干-湿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用万能拉力仪进行冷拉伸处理,分别拉伸0. 9、1. 2、1. 5、1. 8倍。研究拉伸前后的中空纤维膜的纯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BSA)通量衰减、孔隙率等基本性能,用电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用万能拉力仪测试膜的力学性能,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膜内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拉伸会影响中空纤维膜的基本性能及表面形貌。拉伸1. 8倍为最佳拉伸倍数,此法可简易制得性能良好的高通量微孔膜。(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3年S1期)

拉伸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热处理过程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对PPTA纤维升温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现在3 300 cm~(-1)处—NH—伸缩振动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峰型变宽,吸收峰强度减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单丝强度仪、比浓对数黏度等研究发现:经热拉伸处理后的PPTA纤维内部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增加,自由氢键数减少,游离的—NH_2含量却增加,纤维比浓对数黏度和强度降低,说明纤维的拉伸强度是由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分子链段的长度共同作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伸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华.拉伸处理对微纳米SiO_2/LDPE复合材料空间电荷特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2].孔海娟,柴进,孙卉,张路伟,张新异.芳纶热拉伸处理过程对氢键影响的研究[J].合成纤维.2019

[3].孔海娟,余木火.热拉伸处理过程中温度对聚苯二甲先对苯二胺(PPTA)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2017

[4].李子,安勇,王棵佳,李军,郑林海.广角反射大偏移距地震数据动校正拉伸处理[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0:油藏地球物理.2016

[5].于娟,陆政,李国爱,冯朝辉.预拉伸处理对2A97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16

[6].张蓓,张治国,李卫.热拉伸处理CuCrZr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显微组织(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5

[7].张冬娜,寇开昌,张宇,高攀,郑振超.拉伸处理对聚四氟乙烯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13

[8].张蓓,张治国,李卫.热拉伸处理CuCrZr合金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显微结构的研究[C].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9].肖桂真,姚金波,刘荣.拉伸处理对人发鳞片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纺织学报.2013

[10].张秋吉,刘波,沈鹏,张玉坤,杨昌玉.PVDF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冷拉伸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3

标签:;  ;  ;  ;  

拉伸处理论文-李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